方格精選

【影評】《廢棄之城》愛自己,還有一點點環保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廢棄之城》延續編導易智言一貫的青少年探索主題,用3句話清楚交代了16歲主角小樹的處境——「我不喜歡家裡、我不喜歡學校、我不喜歡街頭」——於是他無處可去。
幸好還有個地方,專門收容所有沒人要的東西,由一個沒人要的神統治——垃圾的居所「廢棄城」。小樹理所當然來到這裡,也在這裡得到了暫時的自我認同,這份認同來自他跟這裡的其他居民都一樣,是沒有人要的垃圾。
但小樹很快發現,不是所有垃圾都有這份身為垃圾的認同,有些垃圾不甘只做垃圾,希望自己更好、更有用,這多少讓其他垃圾難堪。為了壓抑這種變革思想,使社群安定不動盪,廢棄城發展出統治階層,維穩以避免傷亡。垃圾們於是劃分成2個陣營:以城隍爺為首的強勢統治集團,以及以阿袋(塑膠袋)為首的抗爭者組織。此刻,這個魔幻場景「廢棄城」的形成與矛盾被清楚地標示出來,它是一個僅僅對失敗者寬容的空間,因為在這裡,成功不被容許。換言之,這裡是「自暴自棄」之地。而這樣一個場景,成為小樹長大成人前的人生試煉場。
小樹的掙扎也在此,這裡是他自我認同的最終堡壘,他卻被迫在2個陣營中做出選擇,事關他對自己的看法與期許。
他做了選擇,秉著身為垃圾一份子的認同。意料之外的是,抗爭者勝利,連帶導致廢棄城居民的價值轉向,最終只剩下小樹緊握著原本的認同。小樹感到被所有垃圾背叛,因為連垃圾也不要他。在這裡,小樹成了真正的獨自一人。失去認同後,小樹開始「恨」垃圾。他出賣垃圾們,為了告訴垃圾們他們只能是垃圾,無法變得更好,這多少源自自卑——不相信自己能更好;另一方面,也為了將自己和那些垃圾區隔開來,既然我不是它們(垃圾),就不必為出賣「非我族類」心軟,也因此不用恨或貶自己,這是小樹的自我催眠與自相矛盾。
小樹還是很快被打回原型(垃圾),只是這次回歸帶來不同的轉變,他變成一位相信自己可以更好的抗爭者,用電影裡的話來說就是「愛自己」。也因為小樹的加入,垃圾們才能在團結中成功,變成不是垃圾,小樹也才能安然長大。......然後故事就變得很環保了,告訴我們很多塑膠袋可以有的功用,不像小樹之前只把塑膠袋當成裝狗大便的工具。當然也包含心靈的環保,故事的主旨正是「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易智言送給青年的鼓勵。
喜歡易智言風格的台詞。幾處轉折稍嫌生硬,配音也有些許不自然。敘事上有水準的台灣3D動畫長片,仍是推薦。
《廢棄之城》劇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6會員
107內容數
電影是什麼? 電影的記憶、電影的未來、電影的空間、電影的啟示、電影的事件、電影的真實、電影的謊言、電影的模樣、電影的愛與死 看電影的人是一獨特的物種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蔡翔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電影中最令我震驚的一句話,是當大軍得知貝貝遭遇性侵去找校長,校長反對將事件公開的說詞——難道你要讓她背負被性侵的罪名嗎?在這裡,校長把「罪」跟「污名」混淆了,兩者指涉不同的概念,罪行常常會附帶污名,這有時讓人覺得,污名本身就是一種罪。
遺失的就是錯過了,「錯過」這個概念,被編導陳玉勳轉換為快與慢的錯拍,很是精采。因為曉淇太「快」了,事物總是被她遺落在後;就像「慢」一拍的公車司機阿泰總是追不上他要的。
賀井志、和樹、龍3人是在東京新瑪莉蓮酒店擔任公關的ONNABE,「ONNABE」意旨具有男性認同、過著男性生活的生理女性。首先,這份工作的重點確實是扮演男性(這裡的「扮演」並非或不單指演出「不是自己」的演,亦可是符合身分認同的角色呈現),他們的工作目標是讓女性顧客們覺得他是她們的專屬男友。
    電影《不見》(2003),是蔡明亮的長期御用演員李康生轉執導筒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監製就是蔡明亮。在第一個鏡頭中,我們看見苗天飾演的爺爺幫少年孫子買好早餐燒餅油條放在餐桌上,接著苗天坐下將手邊的報紙撕成兩半。後來苗天再出現,卻已是電影的最後一顆鏡頭。
《亂世佳人》獲獎的這天是個特別的日子——2月29日——它每4年才出現一次。也因為這個日期的難得出現,烏拉圭文學大師加萊亞諾在《歲月的孩子:366個故事》一書中這麼形容這一天:「這個日子總是慣性地從日曆上逃跑」。
    《叔.叔》作為一部老年男同志電影,特別之處不在談論「性少數」,畢竟同類作品近期已相當常見(但絕不至太多)。其珍貴之處,反而在呈現了隱藏性向多年的老年同志在維繫家庭與追求自我間不必然衝突的可能,這是它的溫柔,光是這點,就值得肯定。
電影中最令我震驚的一句話,是當大軍得知貝貝遭遇性侵去找校長,校長反對將事件公開的說詞——難道你要讓她背負被性侵的罪名嗎?在這裡,校長把「罪」跟「污名」混淆了,兩者指涉不同的概念,罪行常常會附帶污名,這有時讓人覺得,污名本身就是一種罪。
遺失的就是錯過了,「錯過」這個概念,被編導陳玉勳轉換為快與慢的錯拍,很是精采。因為曉淇太「快」了,事物總是被她遺落在後;就像「慢」一拍的公車司機阿泰總是追不上他要的。
賀井志、和樹、龍3人是在東京新瑪莉蓮酒店擔任公關的ONNABE,「ONNABE」意旨具有男性認同、過著男性生活的生理女性。首先,這份工作的重點確實是扮演男性(這裡的「扮演」並非或不單指演出「不是自己」的演,亦可是符合身分認同的角色呈現),他們的工作目標是讓女性顧客們覺得他是她們的專屬男友。
    電影《不見》(2003),是蔡明亮的長期御用演員李康生轉執導筒的第一部劇情長片,監製就是蔡明亮。在第一個鏡頭中,我們看見苗天飾演的爺爺幫少年孫子買好早餐燒餅油條放在餐桌上,接著苗天坐下將手邊的報紙撕成兩半。後來苗天再出現,卻已是電影的最後一顆鏡頭。
《亂世佳人》獲獎的這天是個特別的日子——2月29日——它每4年才出現一次。也因為這個日期的難得出現,烏拉圭文學大師加萊亞諾在《歲月的孩子:366個故事》一書中這麼形容這一天:「這個日子總是慣性地從日曆上逃跑」。
    《叔.叔》作為一部老年男同志電影,特別之處不在談論「性少數」,畢竟同類作品近期已相當常見(但絕不至太多)。其珍貴之處,反而在呈現了隱藏性向多年的老年同志在維繫家庭與追求自我間不必然衝突的可能,這是它的溫柔,光是這點,就值得肯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下一個家在何方?馬修.戴斯蒙。 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 「房租要是能從天而降,多好。」-蘭斯頓.休斯 這是一本很厚的書(全書共454頁),開本也比一般的書大,真實記錄戴斯蒙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Milwaukee)的田野調查,關於「都市貧窮跟居住(不)正義」的訪查報告
Thumbnail
劉威麟這本書想跟你說的是「離婚並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要怎麼從中再找回自己繼續面對生活的能量。婚姻是一件需要嚴謹考慮的事(生孩子更是),不要為了有小孩而結婚,也不要為了有小孩而不離婚,有時候必須回到自己的身上思考: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人生?
Thumbnail
《以我之名》的書名本來不太明白為何取這個書名,聽了分享才明白是希望步入中年,成為照顧者後仍要保有自己的名字與空間。
Thumbnail
《鬼滅之刃》可以與讀者共鳴的地方一定還有很多,最終在吾峠呼世晴和幽浮社 (動畫公司) 的合力下,這部作品才被眾人所看見,吾峠呼世晴創作出的這部作品,成這個時代的代表作,也能讓我們窺見這個時代的更多特色。
Thumbnail
非星戰迷,沒看前集。 在身而為人的這條路上,要找到自己所受的阻力,除了血緣,那宛若詛咒一般,如影隨形的影響,在一舉一動中看見某一個行為的自己,和其他家族的人們是如此近的悲憾,便是當下時代的氛圍與自己本身。
Thumbnail
每個人在世上都在尋找一個位子,那個位子可能跟關係有關,可能跟信念有關,但不管跟什麼有關,全部人的方向都趨向一個虛無的終點,而在終點得到的不單是消逝,而是這一生最後留下的模樣。
Thumbnail
「設計不僅僅是外觀和感覺。設計是其運作的方式。」 — Steve Jobs 身為一個獨立文案,許多人會以為我們的生活只需要面對電腦,從無到有,用精巧的文字填滿空白的螢幕,呈現心目中獨具風格的作品。 ——有的時候可以如此,但其實這是我們夢寐以求的偶發日常。 更多的時候,白天的工作時間總被各種繁雜
Thumbnail
下一個家在何方?馬修.戴斯蒙。 驅離,臥底社會學家的居住直擊報告。 「房租要是能從天而降,多好。」-蘭斯頓.休斯 這是一本很厚的書(全書共454頁),開本也比一般的書大,真實記錄戴斯蒙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Milwaukee)的田野調查,關於「都市貧窮跟居住(不)正義」的訪查報告
Thumbnail
劉威麟這本書想跟你說的是「離婚並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要怎麼從中再找回自己繼續面對生活的能量。婚姻是一件需要嚴謹考慮的事(生孩子更是),不要為了有小孩而結婚,也不要為了有小孩而不離婚,有時候必須回到自己的身上思考:我想要的是什麼樣的人生?
Thumbnail
《以我之名》的書名本來不太明白為何取這個書名,聽了分享才明白是希望步入中年,成為照顧者後仍要保有自己的名字與空間。
Thumbnail
《鬼滅之刃》可以與讀者共鳴的地方一定還有很多,最終在吾峠呼世晴和幽浮社 (動畫公司) 的合力下,這部作品才被眾人所看見,吾峠呼世晴創作出的這部作品,成這個時代的代表作,也能讓我們窺見這個時代的更多特色。
Thumbnail
非星戰迷,沒看前集。 在身而為人的這條路上,要找到自己所受的阻力,除了血緣,那宛若詛咒一般,如影隨形的影響,在一舉一動中看見某一個行為的自己,和其他家族的人們是如此近的悲憾,便是當下時代的氛圍與自己本身。
Thumbnail
每個人在世上都在尋找一個位子,那個位子可能跟關係有關,可能跟信念有關,但不管跟什麼有關,全部人的方向都趨向一個虛無的終點,而在終點得到的不單是消逝,而是這一生最後留下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