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活下去的參考提案】不要恨那些鬆開的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無盡墜落的時候,我以文字結網,勉勉強強接住自己,卻留不下那些過路人。(圖片為作者自攝)

無盡墜落的時候,我以文字結網,勉勉強強接住自己,卻留不下那些過路人。(圖片為作者自攝)


「想說什麼都可以說喔!我會接住你!」當承接別人的痛苦,變成一種普遍的社會宣示,大環境似乎更加柔軟了,更多人表示願意開展自己的懷抱,接納易墜易碎的心。但自顧自的溫暖,有時會讓對方跌得更深,如果你尚未下定決心承擔另一個生命的重量,請不要輕易說出這些話。


曾經,在精神狀況擺盪最劇的時候,遇過兩種人。第一種,會說你想太多,人生明明還有許多快樂的事,為什麼你永遠視而不見?而另一種,會要你哭,大聲地、放肆地哭,而他會在你身邊陪你哭完。面對第一種人的不諒解還比較好體會,因為他是依據自己的所見、所感來提出質疑。而第二種人的故作理解,會讓人誤信,產生依賴,但那份依賴最終會深沉到使他鬆手。他其實沒有錯,他認為自己正在做一件好事,他認為自己是你最好的朋友。


但他不知道是,你不會有哭完的一天。


後來這兩種人都從我的生命中逃走了,一個不剩。只是後者留下的虛爆空洞,讓我在黑暗裡掉得更深,我恨,恨那些虛假的宣言和偽善的友好,才是真的殺人。後來我發現我更恨的其實是我自己,為什麼沒有辦法把任何人留在身邊。





還是學生的時候,在圖書館打工。身為館員有一個特權,那就是可以把讀者還的書馬上借走,回不到架上,讀者除了預約,就只能繼續等。而還來的書,一陣一陣都能看出當時的潮流,還記得那段期間很轟動的一本書,叫《被討厭的勇氣》,新書剛入館預約馬上排到了三十幾號,照這樣下去得等到明年。基於好奇,先是借了阿德勒的《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來看,接著買下《被討厭的勇氣》,再接著被書牽引著開始一連串的探索。


從阿德勒心理學,到了解精神疾患的病癥,接著是老莊學說、古印度哲學、瑜珈心法、正念、腦科學,我試著盡自己的一切去了解我為什麼會這樣,當那些情緒襲來,我就看書,心裡想著「我要認識你,我要找到怎麼形容你,我要用文字讓你現身」然後一本接著一本地讀下去。後來,精神擺盪的波動其實並不會因此減緩,或者降低頻率,但自己越來越懂得如何讓它只是靜靜地過去。如果真要說從書裡得到些什麼,大概就是:


「我很正常。」


意識到這件事非常重要。不論古今中外、凡人先賢,其實每個人都逃不過與自身的情緒的纏鬥,只是程度和頻率上不同。社會告訴我們這是錯的,但老實說,這是社會的錯。工業化後的社會,教育只是一段漫長的汰選,通過了層層的考驗,只是證明這個人在市場上合用。而那些被認為不符合標準的人們,換個角度想,會不會其實更接近「人」?人就是會慍怒、會崩潰、會逃避、會餓、會哭、會不小心在月底把錢花光,這又有什麼錯呢?


曾已半身踏入鬼門,所幸當時還有機會收手。這條漫長的路,自發覺、崩潰、掙扎、接受,到能夠狀似無所謂地寫下這些文字,也約莫走了七、八年。從期望自己能夠活得很絢爛的年少,到逐漸承認自己的極限,並能適度地保持空乏,我試著不要再把自己裝得那麼滿,才不會輕易傾倒,潑灑一地。


對於活下去的議題,我無法提供最佳解,但我只能在這裡說,我也是這樣活到了今天。雖然這也只是生命萬千種可能性的其中之一。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地獄,不要輕易地依賴,讓兩個地獄撞在一起。想起那些鬆開的手,也是在這樣的社會框架和氛圍中長大,他們或許曾經真的想幫我,但高估了自己。他們也只是被這個社會所欺瞞的其中一人。


不要恨。但也不要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河野若悠的沙龍
16會員
45內容數
河野若悠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1/11
許多學校的畢業歌中,總不乏「翅膀」、「夢想」、「飛翔」等詞彙,畢業生們心想著未來的天空必然廣闊無垠。而這時「應該」就是那些防空砲,用煙硝彈幕把這些天真全打下來。摔了,才能開始腳踏實地。
Thumbnail
2022/01/11
許多學校的畢業歌中,總不乏「翅膀」、「夢想」、「飛翔」等詞彙,畢業生們心想著未來的天空必然廣闊無垠。而這時「應該」就是那些防空砲,用煙硝彈幕把這些天真全打下來。摔了,才能開始腳踏實地。
Thumbnail
2021/11/23
書寫漸漸成為生理需求,比起墜落時自救的繩索,它更像是在清水溝,讓我身體裡的什麼得以順暢地流動。發表則是這個行為的最後一個步驟,傳上網,讓無數的目光刷過或停留。當大家習慣了我會書寫這件事後,得到讚數和過去相比顯得寥寥。有時我會懷疑,這看在別人眼裡會不會只是一場又一場劇碼類似的濫情戲?
Thumbnail
2021/11/23
書寫漸漸成為生理需求,比起墜落時自救的繩索,它更像是在清水溝,讓我身體裡的什麼得以順暢地流動。發表則是這個行為的最後一個步驟,傳上網,讓無數的目光刷過或停留。當大家習慣了我會書寫這件事後,得到讚數和過去相比顯得寥寥。有時我會懷疑,這看在別人眼裡會不會只是一場又一場劇碼類似的濫情戲?
Thumbnail
2021/11/12
我看著他的屍體好久好久,時間流過,但沙盆裡他的時間早已停止。我突然體認到,感受時間流動是生者的特權。
Thumbnail
2021/11/12
我看著他的屍體好久好久,時間流過,但沙盆裡他的時間早已停止。我突然體認到,感受時間流動是生者的特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想把我面對苦痛的經歷寫出來,我目的就是想它分享,把它書寫,發佈出來了就已經完成我的願望。之後若能有人看了之後得到點甚麼,那是我的額外獎勵,也是我的榮幸。 我相信在人生旅途中,我們或多或少也有遇到一些讓我們傷痛、受傷的事。在傷痛的時候,我們通常第一反應,要不然就戰,要不然就逃。選擇戰的人,在經歷傷痛
Thumbnail
我想把我面對苦痛的經歷寫出來,我目的就是想它分享,把它書寫,發佈出來了就已經完成我的願望。之後若能有人看了之後得到點甚麼,那是我的額外獎勵,也是我的榮幸。 我相信在人生旅途中,我們或多或少也有遇到一些讓我們傷痛、受傷的事。在傷痛的時候,我們通常第一反應,要不然就戰,要不然就逃。選擇戰的人,在經歷傷痛
Thumbnail
「都過得那麼幸福,還想怎麼樣?」以為已經把日子活得兵荒馬亂,只因沒有見識過真正的人間煉獄。難道罪加於自身的每一分痛苦都必須讓人知曉,非得親眼見著支離破碎,才能認為無法開心是合理的嗎? 人言傾吐、像是灑滿釘子的地面,而妳毫無底氣只能赤腳走過,而他們覺得這是為妳好......
Thumbnail
「都過得那麼幸福,還想怎麼樣?」以為已經把日子活得兵荒馬亂,只因沒有見識過真正的人間煉獄。難道罪加於自身的每一分痛苦都必須讓人知曉,非得親眼見著支離破碎,才能認為無法開心是合理的嗎? 人言傾吐、像是灑滿釘子的地面,而妳毫無底氣只能赤腳走過,而他們覺得這是為妳好......
Thumbnail
  有那麼一個時刻,覺得全世界的人,都不懂我,也沒有人願意是主動關心自己的,也因此在那個虛情假意的社群中,要示弱自己,成了一種壓力,每當聽到有人說「加油」的時候,總覺得我好像不該悲傷、不該難過,只想給大家一種樂觀、開朗、獨立的自己,也因此低潮文章在那,似乎成了一種討拍文,但非我所想,逐漸,我不敢多贅
Thumbnail
  有那麼一個時刻,覺得全世界的人,都不懂我,也沒有人願意是主動關心自己的,也因此在那個虛情假意的社群中,要示弱自己,成了一種壓力,每當聽到有人說「加油」的時候,總覺得我好像不該悲傷、不該難過,只想給大家一種樂觀、開朗、獨立的自己,也因此低潮文章在那,似乎成了一種討拍文,但非我所想,逐漸,我不敢多贅
Thumbnail
謝謝你,將我撈起,儘管我還是溼答答的,但至少我還有選擇活下去的權利。
Thumbnail
謝謝你,將我撈起,儘管我還是溼答答的,但至少我還有選擇活下去的權利。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感受真實的自由 去年的此時,我的焦慮症復發,每天每天情緒都很低落,自己完全淪陷在挫敗之中,我腦中依然浮現當時看完醫生的書面,在診所門口,自己眼淚止不住的狂洩,我無法管別人的眼光,當下只能把心裡的苦、難過,全部由眼淚渲洩出。 我一直以來,把自己繃得太緊,我希望自己可以把各種身份都做到
Thumbnail
被討厭的勇氣,感受真實的自由 去年的此時,我的焦慮症復發,每天每天情緒都很低落,自己完全淪陷在挫敗之中,我腦中依然浮現當時看完醫生的書面,在診所門口,自己眼淚止不住的狂洩,我無法管別人的眼光,當下只能把心裡的苦、難過,全部由眼淚渲洩出。 我一直以來,把自己繃得太緊,我希望自己可以把各種身份都做到
Thumbnail
當一個有原則的人多難,當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又多容易覺得自己蹉跎?
Thumbnail
當一個有原則的人多難,當一個沒有原則的人,又多容易覺得自己蹉跎?
Thumbnail
燒毀的語言 直到多年以後,我才知道我是有憤怒的。那些怒火和吶喊早就深入骨髓,藏在我的字裡行間,一度將文字都燒毀。 只是我逃避不去面對。 認識我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我藏著一些東西,直到現在我仍然沒有勇氣開口述說。我羨慕寫作課上,那些有勇氣寫出來的同學,至少他們知道了自己面對的到底是什麼。 以前的我,喜
Thumbnail
燒毀的語言 直到多年以後,我才知道我是有憤怒的。那些怒火和吶喊早就深入骨髓,藏在我的字裡行間,一度將文字都燒毀。 只是我逃避不去面對。 認識我的人多多少少都知道我藏著一些東西,直到現在我仍然沒有勇氣開口述說。我羨慕寫作課上,那些有勇氣寫出來的同學,至少他們知道了自己面對的到底是什麼。 以前的我,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