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第45擊 達文西的自體雜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淵博的學識,可以讓一個人自己進行「異花授粉」,產生比糾集好幾個人進行科際整合或動腦會議更好的創意和效果。

 達文西、米開蘭基羅和拉斐爾被世人並稱「文藝復興三傑」,米開蘭基羅和拉斐爾的成就都只侷限在繪畫、雕刻方面,但達文西不只是個優秀的畫家、雕刻家,他還是個傑出的解剖學家、發明家、天文學家、植物學家、地質學家、水文學家、建築師、軍事武器家。這固然有可能是因為達文西天生異稟、多才多藝,但更重要的也許是因為他興趣廣泛,很多領域都成為他涉獵的對象,而且都能有傑出的表現。

raw-image

 《達文西:科學第一人》的作者懷特說:「對達文西來說,地理學、人體解剖學、建築學、甚至純數學都是密不可分,而且每一門學問都可以從其他學問訓練的認知觀點來加以檢視。他有獨特的能力,可以將不同學問的觀念交融在一起。無與倫比的是,他可以從藝術家的眼界來看科學,以科學家的心智結構來想像藝術,並且以藝術家結合科學家的觀點來思考建築。」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539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創意100擊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溢嘉的沙龍
935會員
478內容數
分享個人生命中有趣、有意義的各種閱歷及所思所感,讓讀者在心靈的饗宴中,開闊自己的人生視野、豐富自己的精神樣貌,做個感性與理性齊備,兼顧理想與現實的現代人。
王溢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12/07
一般說來,內在動機有助於創造活動,因為它較符合個人的稟賦和直覺,內在動機越強烈越能讓一個人更廢寢忘食、百折不回。但專利權是促使發明事業蓬勃發展的外在動機,如果沒有創意成真的獎勵或潛在的巨大商機,很多人或單位可能就不會去從事需要大量投資的研發與創新。
Thumbnail
2020/12/07
一般說來,內在動機有助於創造活動,因為它較符合個人的稟賦和直覺,內在動機越強烈越能讓一個人更廢寢忘食、百折不回。但專利權是促使發明事業蓬勃發展的外在動機,如果沒有創意成真的獎勵或潛在的巨大商機,很多人或單位可能就不會去從事需要大量投資的研發與創新。
Thumbnail
2020/12/06
卡繆用高明的象徵手法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創造者,孤獨與合群是缺一不可的。什麼時候應該孤獨,不畏寂寞地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什麼時候應該合群,與他人及世界站在一起;而且如何讓這兩者能相輔相成,考驗著每一個準創造者的智慧。
Thumbnail
2020/12/06
卡繆用高明的象徵手法告訴我們:要成為一個偉大的創造者,孤獨與合群是缺一不可的。什麼時候應該孤獨,不畏寂寞地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什麼時候應該合群,與他人及世界站在一起;而且如何讓這兩者能相輔相成,考驗著每一個準創造者的智慧。
Thumbnail
2020/12/04
不在乎、不理會大家重視的禮節和俗務,其實也就是心理學家侯威所說的,每個偉大的創造者都具有的「保護殼」,保護他們免於受到外界的干擾、世俗的羈絆,而能集中心力在他認為更有價值的創新活動上。
Thumbnail
2020/12/04
不在乎、不理會大家重視的禮節和俗務,其實也就是心理學家侯威所說的,每個偉大的創造者都具有的「保護殼」,保護他們免於受到外界的干擾、世俗的羈絆,而能集中心力在他認為更有價值的創新活動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藝術與科學尚未分家的時代--尤其文藝復興時期,像達文西這樣的人並不是特例。它們是一些技藝的鑽研者、進步的追求者。他們的創作與對自然的探究相互纏繞,持續積累向前,直到藝術不再把「再現自然」當作理所當然的首要目標時,它才與我們現在說的科學分道揚鑣,展開其他方向的追求。
Thumbnail
  在藝術與科學尚未分家的時代--尤其文藝復興時期,像達文西這樣的人並不是特例。它們是一些技藝的鑽研者、進步的追求者。他們的創作與對自然的探究相互纏繞,持續積累向前,直到藝術不再把「再現自然」當作理所當然的首要目標時,它才與我們現在說的科學分道揚鑣,展開其他方向的追求。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文藝復興時期偉大藝術家達·文西的多才多藝與跨學科思維,並提供一些啟發性建議,幫助教育工作者以他的故事來鼓勵學生發展創造力與好奇心。文中亦強調了達·文西在藝術、科學、工程等領域的成就,以及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於教育上,特別是健康與體育科學的學習。希望教師能從中獲得靈感,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文藝復興時期偉大藝術家達·文西的多才多藝與跨學科思維,並提供一些啟發性建議,幫助教育工作者以他的故事來鼓勵學生發展創造力與好奇心。文中亦強調了達·文西在藝術、科學、工程等領域的成就,以及如何將這些知識應用於教育上,特別是健康與體育科學的學習。希望教師能從中獲得靈感,以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
Thumbnail
文藝復興人真的好厲害! 由衷敬佩
Thumbnail
文藝復興人真的好厲害! 由衷敬佩
Thumbnail
望古鑑今,很多人讀到「文藝復興」都非常嚮往那段歷史,也都覺得文藝復興的時代已經不復再見。回頭想想,如果理解了文藝復興那個時代的人是沒有框架的、是沒有領域的設限時,我們今天的人又何必為自己設限制呢?
Thumbnail
望古鑑今,很多人讀到「文藝復興」都非常嚮往那段歷史,也都覺得文藝復興的時代已經不復再見。回頭想想,如果理解了文藝復興那個時代的人是沒有框架的、是沒有領域的設限時,我們今天的人又何必為自己設限制呢?
Thumbnail
對達文西來說,地理學、人體解剖學、建築學、甚至純數學都是密不可分,而且每一門學問都可以從其他學問訓練的認知觀點來加以檢視。他有獨特的能力,可以將不同學問的觀念交融在一起。無與倫比的是,他可以從藝術家的眼界來看科學,以科學家的心智結構來想像藝術,並且以藝術家結合科學家的觀點來思考建築。  
Thumbnail
對達文西來說,地理學、人體解剖學、建築學、甚至純數學都是密不可分,而且每一門學問都可以從其他學問訓練的認知觀點來加以檢視。他有獨特的能力,可以將不同學問的觀念交融在一起。無與倫比的是,他可以從藝術家的眼界來看科學,以科學家的心智結構來想像藝術,並且以藝術家結合科學家的觀點來思考建築。  
Thumbnail
畫家達利有一件雕刻作品叫《帶抽屜的米羅維納斯》,在維納斯雕像的額頭、胸部、腹部、膝蓋上,多了幾個打開、半開、尚未打開的抽屜。這是一種象徵,象徵達利對很多東西(特別是女人),依然保有持續不衰的好奇心。每個人都曾經對這個或那個有過好奇心,問題是如何讓它持續不衰,而且將之付諸行動。
Thumbnail
畫家達利有一件雕刻作品叫《帶抽屜的米羅維納斯》,在維納斯雕像的額頭、胸部、腹部、膝蓋上,多了幾個打開、半開、尚未打開的抽屜。這是一種象徵,象徵達利對很多東西(特別是女人),依然保有持續不衰的好奇心。每個人都曾經對這個或那個有過好奇心,問題是如何讓它持續不衰,而且將之付諸行動。
Thumbnail
通才雖然 handy,但容易周身刀無張利。然而 ⁠Renaissance Men 才是我們該追求的「全才」,是擁有真正擅長的核心領域,同時對其他領域亦有所涉獵,將看似完全無關的系統連結再自由發揮,給人無限驚喜。⁠⁣ ⁠⁣
Thumbnail
通才雖然 handy,但容易周身刀無張利。然而 ⁠Renaissance Men 才是我們該追求的「全才」,是擁有真正擅長的核心領域,同時對其他領域亦有所涉獵,將看似完全無關的系統連結再自由發揮,給人無限驚喜。⁠⁣ ⁠⁣
Thumbnail
今天介紹達文西一句話:「經驗不會犯錯。只有過於依賴經驗,才會判斷錯誤。」 達文西,又譯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博學者。他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解剖等領域都有顯著成就,與米開蘭基羅、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 達文西的畫作中,以《蒙娜麗莎》最負盛名。另外,壁畫《最後的晚餐》,1980
Thumbnail
今天介紹達文西一句話:「經驗不會犯錯。只有過於依賴經驗,才會判斷錯誤。」 達文西,又譯達芬奇,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博學者。他在繪畫、音樂、建築、數學、幾何、解剖等領域都有顯著成就,與米開蘭基羅、拉斐爾並稱「文藝復興三傑」。 達文西的畫作中,以《蒙娜麗莎》最負盛名。另外,壁畫《最後的晚餐》,1980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