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頭水尾」下的奇蹟—台西蚵產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NL

  蚵,或又稱作牡蠣,相信是臺灣人習以為常的美食之一。從輕鬆簡單的小吃如蚵仔麵線、蚵仔煎,到被視作高級料理的生蠔,牡蠣可以說是臺灣飲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時,牡蠣含有豐富的鋅元素,也是人們攝取這項少量元素的來源之一,再加上豐富的蛋白質、胺基酸等,讓牡蠣又有著「海中牛奶」的美名。

  牡蠣的養殖事實上可以分作許多階段,市場上常看到的王功或台南的牡蠣,指的是已經成長到足以販售或食用的成蚵,但在長成成蚵之前,蚵還須經歷蚵苗、幼蚵、中蚵等不同階段,這些階段各自有適合生長的環境,也因此臺灣的牡蠣養殖就像是由不同縣市接力完成的一項浩大工程。

  在這當中雲林縣台西鄉海邊的地形屬於淺灘,儘管不適合需要較多生長空間的成蚵,卻因為海中有著許多野生蚵苗而成為附苗的最佳場所。作為臺灣最大的蚵苗養殖區,全臺灣的牡蠣大約有七到八成的蚵苗,都來自台西鄉。因此台西的蚵苗產量可以說深深影響著臺灣每年的蚵市場。然而蚵苗的養成其實受到相當多因素影響,蚵在從成為受精卵到找到適合的地方附著的時間,有大約三到四週的浮游期,在浮游期的最後24小時內,受精卵對環境相當地敏感,從水質混濁度、藻類濃度、到光線、潮汐等都會影響附著的成功率。即使環境因素都對了,也有可能因為遇到藤壺、蚵螺等其他生命週期較短的生物先附著到蚵殼上,而使得蚵苗無法著床。不僅如此,從蚵苗附著成功到完整生長的這段期間內,也可能受到潮汐捲起的泥沙等因素影響,使得蚵殼受到污染。

  然而,所謂的附苗,並不是直接將蚵殼放到海中,等待蚵的受精卵附著上來就好。在那之前,還需要將蚵殼串成「蚵串」,才能準備好出海掛在棚架上育種。

  這些串蚵條、綁蚵串的技術,通常會交給當地的婦女們幫忙進行。而事實上,從這個階段開始,就已經對附苗有相當重要的影響了。由於台西當地的蚵殼大多是從成蚵業者那邊回收的,因此蚵農們收到的蚵殼品質不一,不只面積有大有小,更有些蚵殼在運送過程中會出現破損、龜裂的現象。因此,當蚵農將回收的蚵殼交給負責串蚵條的工人時,這些工人所需要做的第一個工作,就是挑選適合下一次附苗的蚵殼。同時,為了能順利串成蚵條,工人在揀選完適合的蚵殼後,最首要的步驟,便是以工具對蚵殼鑽孔。

串蚵工人會在木頭搭成的棚子裡,從一大籠一大籠的蚵殼山裡,挑出一片片可用的蚵殼,再利用鐵製的鑽孔器在蚵殼上打孔。當鑽過孔的蚵殼累積到一定數量時,便會著手將蚵殼綁在尼龍繩上。通常一條蚵條上會有10至12個蚵殼,隨著蚵殼的大小,以及預定的附苗方式決定。而每十條蚵殼會再被綁成一串蚵串,好增加重量,避免蚵殼被海水沖走,同時也方便蚵農在海上作業。當串蚵作業完成後,蚵串便會以每串數塊錢的價格,賣給要進行附苗的蚵農。

  每年白露過後隨著東北季風的增強,海邊的浪潮變得洶湧,牡蠣們受到刺激後便會開始排出卵子跟精子,而蚵農們也會選在此時將串好的蚵串掛入海中,等待受精卵附著。目前在臺灣常見的附苗可分為兩種:棚架垂下式及棚架平掛式。棚架垂下式是指將以竹竿做成的蚵架架在海面上,並保持當海水退潮時蚵串能離海面有50公分的距離。棚架垂下式的好處,是由於蚵串只須用其中一端綁在竹竿上,另一端自然垂下至海水裡即可,因此蚵串的其中一頭不需要預先保留綁在竹竿的空間,而能綁上更多蚵殼。然而,為了避免蚵遭到天敵如蚵螺、藤壺等寄生或吃食,棚架垂下式在垂掛完成後,需要讓蚵串的底部離底灘至少1公尺以上,因此,在海灘較淺,無法保持垂下式所需的適當高度的台西,便發展出了第二種蚵架的架設方式:平掛式。

  平掛式以尖端呈現刺狀的竹竿作為基柱,在基柱與基柱之間掛上橫桁,接著在兩邊再加上縱桁,形成像是插在海上的長長曬衣竿的支架。在附苗前,蚵農們會先將蚵串成串垂掛在蚵架的一頭,讓蚵苗進行初步的附苗。待每個育苗器上都有差不多數量的蚵苗,再進行蚵串的平掛作業。

  蚵串的平掛作業,是將掛成一包的蚵串,細分成一條條的蚵條,並懸掛在蚵架縱桁的兩端上。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讓蚵的附苗更加均勻,同時,也能保留一些空間,供給先附著好的蚵苗成長。由於這個過程最重要的,就是確保每一個育苗器的附苗狀況差不多,因此懸掛時蚵條必須保持適當的間距(大約是每條蚵條間20至30公分)。此外,蚵農也會進可能確保蚵條高度一致,如此一來才不會讓蚵苗因海水高低不同而有不同的附苗或成長情形。

  一般而言,附苗的時間大約會進行到農曆年前,接著這些蚵苗會被賣到台南養成中蚵,最後再賣往嘉義等地養成成蚵。雖然嘉義、台南等地是養成蚵的大宗,但事實上台西當地也有部份的成蚵業者,當這些蚵被育成成蚵,送給「青蚵嫂」剖完蚵,或食用完畢後,剩餘的蚵殼便會再次回到文章前面提到的鑽孔工人手上。可以說,蚵產業經濟在台西在不同階段,以不同業者接力完成的方式,形成了在地經濟的自體循環。

  根據漁業署的統計,雲林縣在2010年時的蚵產量有13689公噸,佔全臺的37.9%,但到了2019年,雲林縣的產量卻只剩下3600公噸,佔全臺產量的18.5%。這除了與當地的青壯年人口大量外移,導致無人可以繼承這項傳統產業以外,事實上還受到另一項更重要的因素影響——石化工業區進駐。

  1991年,雲林縣在地人在長期苦惱於人口外移,基礎建設不足等背景下,希冀著藉由工業區的發展帶來地方繁榮,因而接受,甚至歡迎了台塑集團提出的第六輕油裂解廠的進駐。然而,當時任誰也沒想到,這竟成了接下來二十多年,在地人抗爭的起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臺北地方異聞的沙龍
69會員
70內容數
<p>這是一個走遍台灣踏查妖怪傳說的寫作企劃,預計在2017年完成10篇以妖怪為主題的旅行企劃和旅行書寫。每個月以一名妖怪為主題,除了考據以外,也進行旅行路線規劃,設計兩至三天的行程,到實地走訪、探查後,再將這些經驗寫成旅遊札記。</p>
2020/11/27
台西鄉擁有天然的潮間帶,擁有著大量的浮游生物,正適合孕育蚵苗。每年白露過後、東風季風開始吹起,海裡的牡蠣就會開始產精排卵,漁民就將蚵串放入海中,讓蚵苗附在上頭,再轉賣到其它地方養成成蚵。也因為如此,台灣約七成的蚵苗多是由台西所供應。
2020/11/27
台西鄉擁有天然的潮間帶,擁有著大量的浮游生物,正適合孕育蚵苗。每年白露過後、東風季風開始吹起,海裡的牡蠣就會開始產精排卵,漁民就將蚵串放入海中,讓蚵苗附在上頭,再轉賣到其它地方養成成蚵。也因為如此,台灣約七成的蚵苗多是由台西所供應。
2020/11/27
在雲林縣台西鄉海岸的潮間帶,能看到一波波暗湧的浪潮拍打蚵架,穿著青蛙裝的蚵農拉起一條條的蚵串綁在蚵棚上,背景映照著遠方一根一根的煙囪,升起裊裊白煙,那是六輕離島工業區,與雲林蚵產業共存的石化王國。這些是在白露時節,雲林台西鄉的日常景象,而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是最適宜下蚵苗的好時機。
Thumbnail
2020/11/27
在雲林縣台西鄉海岸的潮間帶,能看到一波波暗湧的浪潮拍打蚵架,穿著青蛙裝的蚵農拉起一條條的蚵串綁在蚵棚上,背景映照著遠方一根一根的煙囪,升起裊裊白煙,那是六輕離島工業區,與雲林蚵產業共存的石化王國。這些是在白露時節,雲林台西鄉的日常景象,而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是最適宜下蚵苗的好時機。
Thumbnail
2020/11/27
「這些都不行。」蚵農拉起蚵串,原本應該附著一顆顆蚵苗的蚵殼,被泥濘包裹住,即使將蚵殼拿去清洗,也沒有辦法讓它成功附苗,因為整片海域都被混濁的泥沙給攪得亂七八糟。 這副景象在1990年代六輕動工之後,就經常成為雲林縣沿海蚵農經常的惡夢。
2020/11/27
「這些都不行。」蚵農拉起蚵串,原本應該附著一顆顆蚵苗的蚵殼,被泥濘包裹住,即使將蚵殼拿去清洗,也沒有辦法讓它成功附苗,因為整片海域都被混濁的泥沙給攪得亂七八糟。 這副景象在1990年代六輕動工之後,就經常成為雲林縣沿海蚵農經常的惡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東昌定置漁場面臨漁業資源減少和人力資源減少的挑戰,因此採取多角化經營,結合地方特色,提高產品價值。柯文哲建議漁民改善漁具設計和做好環境保護,以提升漁獲量。
Thumbnail
東昌定置漁場面臨漁業資源減少和人力資源減少的挑戰,因此採取多角化經營,結合地方特色,提高產品價值。柯文哲建議漁民改善漁具設計和做好環境保護,以提升漁獲量。
Thumbnail
史料紀載,澎湖的開發治理最早可追溯到元朝。 然而,冬天幾乎可把人吹走的東北季風,不僅強勁又夾帶著鹽霧,加上土質淺又不易涵水的特性,讓早期原本專事於農牧的移民,面對的是艱困的生活環境,以及險惡環境下的各種現實磨難。今日,近百座的島嶼與岩礁,雖僅20個島有人居住。 但,歷經歲月的磨練,鑿刻在澎湖人骨子裡
Thumbnail
史料紀載,澎湖的開發治理最早可追溯到元朝。 然而,冬天幾乎可把人吹走的東北季風,不僅強勁又夾帶著鹽霧,加上土質淺又不易涵水的特性,讓早期原本專事於農牧的移民,面對的是艱困的生活環境,以及險惡環境下的各種現實磨難。今日,近百座的島嶼與岩礁,雖僅20個島有人居住。 但,歷經歲月的磨練,鑿刻在澎湖人骨子裡
Thumbnail
奇怪a,是現撈還是現流?好像都有人講?本文讓你不再傻傻分不清,甚至加碼拍賣員的銷售祕笈,揭開拍賣過程的神秘面紗。
Thumbnail
奇怪a,是現撈還是現流?好像都有人講?本文讓你不再傻傻分不清,甚至加碼拍賣員的銷售祕笈,揭開拍賣過程的神秘面紗。
Thumbnail
蚵嗲、石蚵湯、蚵仔煎、石蚵麵線、蚵乾飯是金門餐館中經典料理之一,過去吃台灣飽滿大顆的蚵仔,現在吃著小小Q彈較少腥味的石蚵,相較起來金門石蚵更合我的喜好,養殖方式以石條養殖為主,用一條長方形的花崗石條,直立插入潮間帶泥沙土,隨著潮水來去,陽光日照,讓天然蚵苗自行附著於石條上生長,這樣特殊的養殖法已歷經
Thumbnail
蚵嗲、石蚵湯、蚵仔煎、石蚵麵線、蚵乾飯是金門餐館中經典料理之一,過去吃台灣飽滿大顆的蚵仔,現在吃著小小Q彈較少腥味的石蚵,相較起來金門石蚵更合我的喜好,養殖方式以石條養殖為主,用一條長方形的花崗石條,直立插入潮間帶泥沙土,隨著潮水來去,陽光日照,讓天然蚵苗自行附著於石條上生長,這樣特殊的養殖法已歷經
Thumbnail
初秋午後,我坐在許崑山大哥的採蚵膠筏上,準備前往七股人稱作「內海仔」的潟湖去採收蚵仔。七股潟湖因著是陸上魚塭與七股海域的緩衝水域,浪流情況相較起來比外海穩定,而且在海水與淡水的交互衝擊作用之下,同時擁有海陸兩域的營養源,因而這裡所生產的蚵仔品質十分優良。
Thumbnail
初秋午後,我坐在許崑山大哥的採蚵膠筏上,準備前往七股人稱作「內海仔」的潟湖去採收蚵仔。七股潟湖因著是陸上魚塭與七股海域的緩衝水域,浪流情況相較起來比外海穩定,而且在海水與淡水的交互衝擊作用之下,同時擁有海陸兩域的營養源,因而這裡所生產的蚵仔品質十分優良。
Thumbnail
櫻花蝦的季節到了。 今天下午在市場準備明天的活動用品,剛好遇到魚攤老闆載漁貨回來,跟他多聊了幾句,發現原來最近是櫻花蝦的季節(看清楚,不是櫻花樹的季節喔),很多漁船這段時間是不太會捕其他魚類,而是專門捕撈櫻花蝦。 那麼問題來了!「主要的漁船都去撈櫻花蝦了,平常要賣的漁貨怎麼辦呢?」
Thumbnail
櫻花蝦的季節到了。 今天下午在市場準備明天的活動用品,剛好遇到魚攤老闆載漁貨回來,跟他多聊了幾句,發現原來最近是櫻花蝦的季節(看清楚,不是櫻花樹的季節喔),很多漁船這段時間是不太會捕其他魚類,而是專門捕撈櫻花蝦。 那麼問題來了!「主要的漁船都去撈櫻花蝦了,平常要賣的漁貨怎麼辦呢?」
Thumbnail
海邊˙潮間帶   排排棚架刻劃成一道   特殊的風景線 訴說著 生命˙成長˙美味與希望 隱藏著 汗滴˙淚水˙錢財甚至鮮血  古老傳下來的行業 在科技飛速的時代 沒有先進機器可取代 來回梭巡的身影 黝黑的臉龐是 烈日與海風旅行的道路 粗糙的手掌是 稜角蚵殼與肌膚殺戮的戰場  蚵殼堆積成山  
Thumbnail
海邊˙潮間帶   排排棚架刻劃成一道   特殊的風景線 訴說著 生命˙成長˙美味與希望 隱藏著 汗滴˙淚水˙錢財甚至鮮血  古老傳下來的行業 在科技飛速的時代 沒有先進機器可取代 來回梭巡的身影 黝黑的臉龐是 烈日與海風旅行的道路 粗糙的手掌是 稜角蚵殼與肌膚殺戮的戰場  蚵殼堆積成山  
Thumbnail
采風,為保存語音傳承很重要的文史工作!一般為官方為之,而如今,卻只剩下零星的小民,單打獨鬥,頑強的將自己記憶深處的母語記錄下來!薪傳在山野,雲深不知處啊!此處為台西(台灣西部濱海地區)的生活語彙!原始youtube下有註解,個人擷取,再探源其可能的漢字前世! ※人哪著驚食老 第一身體勇健 第二腹肚
Thumbnail
采風,為保存語音傳承很重要的文史工作!一般為官方為之,而如今,卻只剩下零星的小民,單打獨鬥,頑強的將自己記憶深處的母語記錄下來!薪傳在山野,雲深不知處啊!此處為台西(台灣西部濱海地區)的生活語彙!原始youtube下有註解,個人擷取,再探源其可能的漢字前世! ※人哪著驚食老 第一身體勇健 第二腹肚
Thumbnail
在雲林縣台西鄉海岸的潮間帶,能看到一波波暗湧的浪潮拍打蚵架,穿著青蛙裝的蚵農拉起一條條的蚵串綁在蚵棚上,背景映照著遠方一根一根的煙囪,升起裊裊白煙,那是六輕離島工業區,與雲林蚵產業共存的石化王國。這些是在白露時節,雲林台西鄉的日常景象,而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是最適宜下蚵苗的好時機。
Thumbnail
在雲林縣台西鄉海岸的潮間帶,能看到一波波暗湧的浪潮拍打蚵架,穿著青蛙裝的蚵農拉起一條條的蚵串綁在蚵棚上,背景映照著遠方一根一根的煙囪,升起裊裊白煙,那是六輕離島工業區,與雲林蚵產業共存的石化王國。這些是在白露時節,雲林台西鄉的日常景象,而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是最適宜下蚵苗的好時機。
Thumbnail
歷史悠久的傳統養蚵業雖然在過去成功促進地方經濟,卻也產生大量的廢棄牡蠣殼,且年產量高達17萬噸,不僅造成環境惡臭,也容易滋生蚊蟲。因此關於如何處理回收牡蠣殼,一直是地方政府與養蚵業的一大挑戰;但隨著農業科技的新興,加諸產官學合作,不僅讓這些廢棄牡蠣殼可以重新進入產業鍊、不再無處可去、對環境造成負擔。
Thumbnail
歷史悠久的傳統養蚵業雖然在過去成功促進地方經濟,卻也產生大量的廢棄牡蠣殼,且年產量高達17萬噸,不僅造成環境惡臭,也容易滋生蚊蟲。因此關於如何處理回收牡蠣殼,一直是地方政府與養蚵業的一大挑戰;但隨著農業科技的新興,加諸產官學合作,不僅讓這些廢棄牡蠣殼可以重新進入產業鍊、不再無處可去、對環境造成負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