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日常的美好與掙扎

2020/12/07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親人長輩朋友都會問著各種問題。
你們還好嗎?不去上學好嗎?都做些什麼呢?真的可以嗎?你為什麼讓孩子自己決定呢?不去上學會變成笨蛋!
其實,說實在話,我還真的不知道。我沒辦法判斷這樣好不好,或是會變成怎樣,又還是應該要怎樣。因為我也常常沒辦法確定自己的人生決定是否正確,人生走到現在我也沒特別覺得曾經那麼努力念書的人生為我帶來了什麼好處。
所以,老話提醒自己,邊走邊看。
在日常中,我們有討論出一定要做的事與不用做太多但還是要做的事,至於其他,我們就保有生活的彈性與節奏。一定要做的事:寫小詩與畫畫(因為那是她自己喜歡做的事,我們約定要能穩定地進行著)。不用做太多但要做的事:學注音跟數學還有台語(她非常喜歡看書繪本,以能自己看書看繪本來增加"我能"的信心。對於數字她一向沒什麼興趣,但媽媽心臟也沒大到可以全然放下。台語是因為當大家講的時候她聽不懂,所以她主動說要學)。
我總是很喜歡樂樂的小詩,很可愛很童趣,讀著詩可以從她的眼睛來看她身邊發生的事。分享著她的詩與畫,我們總是因為詩畫而有著快樂的時光。但也會有她完全不想寫的時候,有時候我們可能兩個禮拜都沒有做這件事,這時候我會有種"不是妳自己說好要做的嗎?為何承諾了又不做呢?"這樣的埋怨與爭執點出來。更不要說學數學或學其他語言時候的拖拖拉拉了,雖然也會有一下子沉迷在其中無法自拔的美好時刻。

其他,我們生活中會去找朋友玩,參加活動或工作坊,有時候參加手做課程或是陪我去上一些課程,也會去散步去戶外或騎車游泳運動。其他時間就是她可以彈性決定自己想做的事,有時候玩一下午的樂高,做一下午的紙箱,畫一下午的畫,演一下午的戲,突然寫一下午的字。
還有其他各種突然想到的事,像拯救在路中間的馬陸,或是把蝸牛抓去丟掉,又或是抓毛毛蟲回家養。
但所謂的自學日常,當然就有很多拉扯與爭執。答應好要做的事沒有做,或是突然又想做什麼玩什麼打亂原本的計畫,一次兩次三次後,某一次我就會爆炸。當然我明白那是我的期待與執念,應該要怎樣,你說好要怎樣,或是如果不怎麼樣就會怎麼樣。是我的害怕與擔憂。那些都不一定會發生,但我的擔心凌駕於理性之上。

恢復理性後,我也會知道與明白,孩子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一件珍貴的事,要好好珍惜,這不就是自學的美好?每當,孩子想到新的遊戲跟新的想做的事,我總是讚嘆著孩子有那麼多的想法,有好多有趣的事情想要試試看是一件很棒的事。只是,一旦落入我們說好要做的框架,我就會有種堅持。或許,那樣的框架堅持是我應該試試看打開一些再鬆一些,再用更多孩子的心意去看待生活。

自學的日常就是各種爭執與掙扎,然後樂樂剛剛說她從今天開始想要寫日記。很好,幫自己派了日常練習,但會好好去做嗎?拭目以待吧!
自學日常。
    青
    試誤的人生,一點一滴積累著屬於自己的人生體驗,好好壞壞有時候也分不清,沒什麼長進,但依然在各種衝動中緩慢地前進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