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是個自由民主的國家,憲法允許人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也造就臺灣宗教的多元化。除了我們常常看得到的佛教、道教、基督宗教或伊斯蘭之外,還有一些比較「新興宗教」,像是之前的影片談到的巴哈伊信仰,或是在大學校園裏頭常會看到的「伙食團」(一貫道)、「領袖社」(聖光禪教會/妙天教團),以及有陣子在電視媒體前比較夯的「感恩師父,讚嘆師父」(佛教如來宗)。不過啊,大家有沒有想過,這些新興宗教是基於什麼原因出現的呢?其實許多人不知道,在臺灣有一個新興宗教,它的起源背景是結合了中國民初知識分子與軍政要員,像是書法大師朱玖瑩、前臺灣省主席黃杰,就連蔣介石的二公子蔣緯國都是這個宗教的成員。而且啊,這個宗教來到臺灣後,也有些演藝人員加入,像是屏風劇團的創始人李國修與妻子王月就是這個宗教的信徒,這個宗教就是「天德聖教」。
天德聖教的教徽,也就是「廿字真言」。(資料出處:天德聖教香港青山道場,《人生指南》)
天德聖教的核心教義就是所謂的「廿字真言」,也就是「忠恕廉明德、正義信忍公、博孝仁慈覺、節儉真禮和」二十個字,對現在的天德教徒來說,這可是「宇宙真言」,生成萬物的「根本」。
[1] 天德教徒們只要遇到困難,都會念誦這二十個字,祈求消災避難。但是這二十個字真的有那麼大的威力嗎?在這裡我們先不談「超自然」,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啊,其實這與清末民初的哲學家蕭昌明有著緊密的關係,他也被視為天德聖教的教主。那麼這個哲學家,是怎麼一越之間變成教主的呢?啊,天德聖教是在什麼機緣下變成宗教的呢?接下來我們教聊聊這神秘的宗教吧。
[1] 廿字:即「廿字真言」、「念字箴言」的簡稱,是天德門人的畢生信仰原則。另見:蕭昌明,《人生指南》(臺南:財團法人天德聖教念字聖堂,1988),頁1-3。蕭昌明述,佘子諴錄,〈入塵章〉,《一炁宗主談經》(德藏經),頁34。
哲學家蕭昌明與他的「宗教哲學研究社」
十九世紀的中國,是處在內憂外患交集的年代,當權統治的清帝國面臨著割地賠款,而底層人民們面對的則是一波波的無情戰火。在這種惡劣的環境裏頭,人們所能依循的已經不是大清天朝或皇帝老爺了,而是超脫於物質之外的精神寄託。文人雅士們開始追求哲學大道,庶民百姓則是燒香拜拜,尋求神佛保佑。我們今天要講的主角蕭昌明,就是在這個充滿恐懼與不安的社會環境下出生的。
蕭昌明,本名始,出生在1895年的四川省樂至縣。1914年從因小家中貧困,而年紀輕輕地就參與了地方軍隊。隨著軍隊奔赴各個戰場啊,蕭昌明覺得這個世界本身是個痛苦的牢籠,曾極端地認為要透過手上的武器消滅掉這個世界,這樣子人們就不在有痛苦了。
哲學家蕭昌明,宗教哲學研究社創始人,天德聖教教主。
在蕭昌明的思想走向極端時,這時候有位老者拉了一把,他自稱鄒君,是一位來自湖南的道人。蕭昌明跟鄒君聊完對世間的疑惑之後,便決定離開軍隊,跟隨鄒君在湖南長沙一帶修道,過程中蕭昌明除了學習到儒家與道家的智慧外,也學習到佛學救世的根本精神,最終他領悟到,「能夠打破戰火紛亂與恐怖壟罩的現況,唯有將宇宙的真理廣傳世間。」因為獨一的真理不分宗教,所以蕭昌明認為要改變大環境,首先要團結各個宗教與哲學思想。於是他在1927辭別了師父,奔赴湖北與湖南宣傳他的想法,並成立了「宗教大同促進社」,遂後蕭昌明又根據《道德辭典》與儒、佛、道、耶、伊斯蘭五大宗教的精神濃縮成「二十個字」,也就是開頭我們說到的「廿字真言」。
[2]
蕭昌明認為啊,「廿字真言」是改善人間敗壞風氣與消滅戰亂的精神良方,於是他告訴學生們,「廿字真言」是人生指南,更是「上天恩德傳承下來的神聖教導」,也就是「天德聖教」。各位沒聽錯,「天德聖教」最初並不是一個宗教名稱,而是哲學家蕭昌明所要闡揚的精神大道──「廿字真言」,這兩個本身是名詞上的不同,指的其實是同一個東西。
[3] 為了加速改變社會的風氣,蕭昌明從湖北省武漢,沿著長江傳道,一直到了南京,在1930年向政府登記成立「宗教哲學研究社」。
人生指南/天德聖教恭印 200806,資料來源:網路
隨著學生越來越多,蕭昌明的傳教方式也越來越多元。他對一些曾參與過五四運動的知識份子(如:李玉階,導演李行的父親,曾為自立晚報的負責人。年輕時,曾在五四運動擔任學生領袖。後來自行成立天帝教)與當地名流士紳(上海仕紳王震(王一亭)、王曉賴)用哲學思想的方式來啟發他們認識學道;對其他宗教的信徒,則是用「宗教對話」的方式來辯證「萬法歸一」的真理;面對當時比較沒有受過教育的平民百姓,則是教導他們「『廿字真言』裏頭的每一個字就代表著一尊佛,若照著每個字的精神去時建,佛祖會保佑你的。」可能是這種因材施教的方式,滿足了民初社會各階層的精神需要,而使得蕭昌明的影響力在長江沿岸各省分越來越大,就連毛澤東的媽媽也曾經是蕭昌明的追隨者呢。
[1] 蕭昌明,鄧協池抄錄,秦淑德、黃思苓等編,《局外禪音》上集,頁30-52。毛帝勝,〈《德藏經》編纂緣由與意義〉,「2018成大、輔大宗教研究生雅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2] 《申報》。
[3] 蕭昌明,《人生指南》,頁1。
教主逝後「宗教哲學研究社」轉型成「天德聖教」
1942年底,蕭昌明在黃山的宗教哲學研究社總部內突然感道不逝,他和家人、學生們談完話後便離世了。在這段時間啊,學生們逐漸將蕭昌明神格化,認為他是上界仙佛下凡人間,也開始將他教導的「廿字真言」與生前的課程講義賦予神聖性,原先闡揚學說論述的「宗教哲學研究社」逐漸轉型成新興宗教──天德聖教。
隨著抗戰勝利後,中國人歡天喜地的迎接勝利的喜悅,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緊接著面臨國民黨與共產黨之間的爭權大戰,也就是影響海峽兩岸政局的「國共內戰」。當時中國人都有聽聞,共產黨是一個主張無神論的政黨,而認為若在共產黨的統治下,基本的信仰自由將被剝奪,也會被打壓。於是許多宗教人士開始跟著國民黨政府一同逃難,最終落足到臺灣。在這種大環境中也包含著天德聖教在內,只是天德聖教的逃難路線跟起他宗教比起來可以說是有些複雜。
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北平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這個時候在黃山的天德聖教負責人,也就是蕭昌明的遺孀宋明華,在學生們的幫助下轉移陣地到達了由英國人統治的香港避難。隨後,許多天德教徒開始各奔東西,有跟隨師母到香港,有的跑到海外各國,有的跟國民黨到臺灣,不過這些先到臺灣的天德教徒並沒有宣傳自身的宗教信仰。直到1953年,避居於香港的蕭昌明學生王笛卿在時任中華民國總統府參軍長桂永清的邀請下抵達臺灣。王笛卿先在高雄市眷村居住,並在家設置道壇,因為曾經是軍醫,所以常在家中幫人治病與傳揚蕭昌明教導的真理。在這段期間,王笛卿也收了不少學生,也積極地連絡島內的天德教徒,其中包含與他一同在「開導師訓練班」(蕭昌明在上海與南京培育教育人員的訓練班。「開導師」是宗教哲學研究社的教職人員,之後成為天德聖教的神職人員。)
天德聖教在臺傳播者王笛卿。(資料出處:台南市王笛卿夫子紀念館)
受訓的李玉階夫婦。之後在1965年,王笛卿更結識了曾擔任過內政部部長的王德溥與曾在中國為湖南軍閥的趙恆惕等黨政要員等人,籌備「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
[1]
奇怪了,剛剛不是在說天德聖教嗎?怎麼又來了一個什麼「療養研究會」?其實啊,這背後有個鮮為人知的原因。據說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曾因意外導致手無法抬舉,經朋友介紹下,聯絡到懂得中醫的王笛卿。在王笛卿的治療後,宋美齡的手完好如初,於是宋美齡說:「王夫子啊,謝謝您的幫忙,我可以幫您完成一件事當作報答。」王笛卿笑著說:「我希望可以設立宗教團體,宣傳我老師的宗教理念。」宋美齡聽了後納悶:「現在黨國面臨存亡,而在國內實施戒嚴,可能無法讓您順利成立宗教團體,但您可以成立研究學會,發揚您老師蕭昌明的學說。」可能是因得到蔣夫人的承諾與為了避免被「黨國」找麻煩,王笛卿便取自他老師的「精神療養學說」(通過學習「廿字真言」改善內心的焦慮,達到心理與身體的健康)與「中華民國簡稱『中國』」,而定名為「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
1966年4月24日,王笛卿等人在臺北市羅斯福路三段的基督教青年教堂舉行「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的成立大會,設總部於臺北,選舉王德溥擔任首屆理事長,王笛卿擔任宗教導師。接著天德教徒便透過這個研究會在屏東、高雄、臺南、彰化、南投、臺中、花蓮等地皆設置分部,一時之間全島教徒竟然暴增到六萬人。
[2]
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共16本合售 王笛卿 資料來源:網路
不過啊,人多了,是非也多了。作為研究會理事長的王德溥認為天德聖教應該是個宗教組織,不應該變成這種學術團體,覺得《憲法》保障宗教自由,那裏應成立宗教法人才對。於是王德溥便向王笛卿反應心中的想法,王笛卿表示:「嚴格說來,我的老師蕭昌明生前並沒有成立什麼宗教團體,也是成立學術研究社團。而且現在政府實施戒嚴,冒然成立宗教團體,恐怕有違國法與先前蔣夫人的好意。」兩人為此爭執了起來,最後王德溥離開王笛卿,向內政部遞交文書爭取成立「天德聖教中華民國總會」,結果不幸被內政部駁回。不過啊,內政部還是在公文中賣弄了一下《憲法》,表示「國人有信仰自由,你們要信什麼都可以,也可以自主活動。但不准成立宗教組織!」
[3] 於是在1974年,王德溥跟同為蕭昌明學生的李玉階號召教內其他長老與教徒,另外正式成立「天德聖教中華民國總會」,至此天德聖教在臺灣分裂了。
其實啊,這場分裂可以說是必然的。因為蕭昌明原本是個軍人,起出他的追隨者也是以軍人為主,之後政商名流與知識分子加入教團,使得這個群體內部逐漸形成「軍系」與「文系」兩大派。這也就反應在有軍系背景的王笛卿與文官背景的王德溥身上,所以可以說,這場分裂似乎是必然的。再更之後啊,原先支持王德溥的李玉階也離開了天德聖教,另外成立了「天帝教」在臺灣各地教導「中國正宗靜坐」與傳授「天人炁(ㄑㄧˋ)功」。
[1] 王笛卿日記、王笛卿書信。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創立大會手冊》。
[2] 毛帝勝,〈《德藏經》編纂緣由與意義〉,「2018成大、輔大宗教研究生雅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 宋光宇,〈當前臺灣民間信仰的發展趨勢〉,《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1995),頁233。轉引自葉惠仁,〈天德教在台灣的發展(1926~2001)〉,頁60。
宗教法人與經典的確立
1975年,王笛卿離世,在他臨終前將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的領導權交付給曾擔任臺灣省主席的陸軍上將黃杰,並將宗教權力負責臺南支會(今天的台南市念字聖堂)的女弟子──秦淑德。1987年,臺灣解嚴了,政府解禁對民間團體的限制。當時高齡八十幾歲的王德溥也開始覺得身體日益衰落,於是與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的成員討論後,決定把「天德聖教中華民國總會」領導權交付給秦淑德。秦淑德覺得這是結束分裂的好時機,於是號召全臺灣有在信奉「廿字真言」的道場一同參與將兩個分裂的天德聖教團體整併。只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秦淑德的想法,於是部分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成員繼續秉持最初的理念繼續發展。秦淑德則與其他教友改組王德溥旗下的總會,先將團體改名為「中華民國天德教總會」,把原本訪國民黨團體的「委員會體制」改組為宗教法人的理監事會,選舉黃杰擔任理事長與總開導師,而秦淑德擔任「道監」(宗教的監護人)。並在內政部部長許水德的批准下,天德聖教正式成為國內的合法宗教團體,而秦淑德領導的總會也成為這個宗教在臺灣的主流教派。
此外,從1984年起,秦淑德深感一個宗教團體需要有屬於自己的完整經典全書。於是她參考佛教《大藏經》的分類,把蕭昌明、王笛卿所傳承的經典、講義與文字資料分類整理成「經、律、論、行品」四類,並在1986年10月正式編輯成天德聖教的經藏《德藏經》。由於德藏經是秦淑德與她的學生一同整理而成的,她擔心這樣做不被其他教內人士支持。於是啊,她就帶著《德藏經》飛到香港,經由蕭昌明的遺孀,也就是師母宋明華,的認證,而成為世界天德聖教正式經典。
秦淑德將《德藏經》飛到香港,給予天德聖教精神領袖-師母宋明華認證。(資料出處:天德通訊)
為了要推廣教義,秦淑德認為天德聖教應該要接地氣,讓更多人認識。於是她開始學習臺灣畫,並在1987年把教內的經典作成「臺語文」(用注音符號拼寫臺語),讓以「外省人」為核心的天德聖教逐漸擺脫「唐山教」或「外省仔教」的印象。同時呢,秦淑德也傳承蕭昌明與王笛卿的教導,使用「精神療養」來醫治身患疾病的臺灣人。也因為在那個沒有健保的時代,許多人都沒錢可以看醫生,便會求助宗教療法來醫治身體。這更促使天德聖教在臺灣的信眾逐年增加,甚至而且信眾也不像過去只有黨國大老或軍方人士,也包含教育界、演藝人員入續加入,曾為了一個構成多元性的宗教信仰。
在深坑佛堂入教的蔣緯國將軍。(資料出處:中華民國天德教總會)
這此的故事從唐山講到臺灣,從一個宗教的演變歷程來看啊,其實可以看出在大環境中一個團體發展中理念與現實之間的種種困難。像是王笛卿與王德溥之間,一個站在軍人的立場認為要恪守黨國訓規,一個站在文官角度認為要「合情合理」。另外,作為一個「外來的宗教團體」,為了要吸引臺灣人加入,身為「外省人」秦淑德開始學台語,還將經典翻譯成台語文字,讓天德聖教進行本土化,使臺灣人能夠接受。
天德聖教的臺語文經典。
(資料出處:中華民國天德教總會)
其實,從前幾集的影片我們就有在探討,宗教的起源往往是為了解決人生的問題。蕭昌明在歷經年少窮困與戰亂的洗禮下,得到「以改善世人精神,進而改變物質世界」的想法,而創造「廿字真言」,推廣他的理想願景。只是他應該也沒想到,自己的徒子徒孫們,除了推廣他的教導外,也逐步把他神格化變成了一個「神佛」在信仰,而且他的教導還在他未曾踏足過的臺灣被編成了《德藏經》,這應該也是蕭昌明所想不到的結果。
雖然如此,天德聖教的精神理念其實也無形之中的在我們身邊傳開了呢。像是屏風表演藝術團的創始人李國修老師生前標榜的座右銘:「人生只要做好一件事 就功德圓滿了。」可能就與蕭昌明生前所提倡的:「若人可以奉行好廿字中的一個字,就能成真成聖了。」有著特殊的關聯。還有個有趣的地方是,在以前我們小時候都會看的日本卡通都會有「國語配音」,在1990年代曾在臺灣播放的日本動畫《天空戰記》中,修羅王變身時的咒語竟然就是廿字真言(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wv7swncSEk)。
李國修的遺囑談到他的信仰,即天德教師尊無形古佛(蕭昌明)。
(資料出處: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6B-PJxfIPA)
好啦,今天天德聖教的故事說到這邊,在這裡我們有三個問題想問問大家:
1. 在我們身邊有哪些文化來自天德聖教或廿字真言呢?
2. 天德聖教的歷史上與國民黨、政、軍有著密切關聯,臺灣還有哪些宗教也曾與政黨結合過呢?而且他們為什麼會結合呢?
3. 「信仰」是人們對於某個理念的精神依靠,那麼有信仰就等於信宗教嗎?究竟「信仰」與「宗教」之間是否有差異呢?
歡迎大家在底下留言,或是造訪我們的頻道「
我的學習筆記」,看看我們將學術公眾化的結果,更希望您能加入我們的會員,每個月用一個便當的錢,協助我們持續讓每位教授及學者們的學術成果公眾化。
參考資料來源
1.廿字:即「廿字真言」、「念字箴言」的簡稱,是天德門人的畢生信仰原則。另見:蕭昌明,《人生指南》(臺南:財團法人天德聖教念字聖堂,1988)蕭昌明述,佘子諴錄,〈入塵章〉,《一炁宗主談經》(德藏經)
2.蕭昌明,鄧協池抄錄,秦淑德、黃思苓等編,《局外禪音》上集
3.《申報》
4.蕭昌明,《人生指南》
5.王笛卿日記、王笛卿書信。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中國精神療養研究會創立大會手冊》
6.毛帝勝,〈《德藏經》編纂緣由與意義〉,「2018成大、輔大宗教研究生雅敘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7.宋光宇,〈當前臺灣民間信仰的發展趨勢〉,《宗教與社會》(臺北:東大圖書,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