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gsbury是敘事批判(Narrative Criticism)的開創者。1980年代,資訊的發達造成疆界的流動,跨學科的研究進路也日益發達。相較於先前的歷史批判,敘事批判是透過故事的角度來認識福音書(“敘事”似乎蘊含著“怎麼安排資訊的顯現從而傳達意義”...?)。故事的內在本質是『衝突』,耶穌和當時代人的故事,也充滿著這樣的張力。
上半堂課是【馬可】的耶穌故事,William Wiede在《彌賽亞的秘密》中提到『兩極的基督論』:基督的彌賽亞身份在世時是隱藏的,一直到復活升天才顯明,這立論似乎也有些爭議:彌賽亞的身份不是秘密;神子的身份才是秘密。儘管馬可福音開頭旁白式地告訴讀者『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但故事中的其他人物卻不明白,只有上帝、耶穌自己、還有撒旦知道,但耶穌禁戒撒旦的言說(一25.34;三12)。一14-八26群眾對耶穌的工作,反應是希奇的,彼此互問『這人到底是誰』的聲音,迴盪在整卷馬可福音中。八26是耶穌身份揭露的關鍵轉折,門徒知道耶穌是基督,但耶穌禁戒門徒的言說(八30;九9),因為門徒對耶穌『神子』身份的認識還不完全(insufficient; not incorrect)。十四61-64耶穌在官長面前揭露祂身為神子的真相時,官長反而以祂為“僭妄”的,而殺了祂。然而必須透過這段受難敘事,也就是基督上十字架並從死裡復活後,祂身為神子的身份,才充分被認識;而唯有認識基督的身份,才能明白作門徒的意義。
下半堂課是【馬太】的耶穌故事。結構方面,謝老師採用B.W. Bacon的fivefold structure來講解,五大段落皆是以“講完這些話”、“吩咐完”等語作此段的結尾(節點?終止碼?終止式?)(七28;十一1;十三53;十九1;二十六1)及下一段的開始。然而Kingsbury認為不要把它看作靜態的,於是以四17和十六21的“從那時起”這樣的formulaic expression作為耶穌開啟下一步行動的明確分界點。四17之前,耶穌是較為被動的,無論是被聖靈引領到曠野,或是被魔鬼引領受試探;四17後才開始主動的行動,祂的核心事工是教訓人、傳福音和醫病(四23;九35),在加利利,對象是以色列人(或許可以和使徒行傳作個地理和人文上的對比?)。但當祂服事的對象都拒絕祂(十三13),此後祂對眾人傳講信息都用比喻,不再明講了。以色列人轉離基督,只有門徒接受祂,於是信徒群體組成『教會』(十八17-20是福音書中少數提到“教會”一詞),耶穌教導他們教會的household code。二十一23,耶穌進耶路撒冷後,在聖殿和猶太官長的衝突,將整個敘事推向結尾的clim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