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快樂也不想幸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有沒有可能,存在一種人,既不想追求快樂,也不想追求幸福?

若採取亞里斯多德的說法,所謂幸福(或說成功人生)就是人們最終所要追求的目的,沒有之一。論及這點時,哲學也會連帶區分兩個概念:快樂往往指有程度大小可言的快感或正向體驗,而幸福則更導向一種長期穩定的生心理狀態。接著則會討論快樂與幸福之間的可能關聯,譬如是否互斥或互補。

按此脈絡,不想快樂又不想幸福的人,是一種根本不應該出現的存在,試想:如果幸福在定義上就是人們追求的終極事物,那怎麼可能有人不想要幸福?難道這種人不想追求任何東西?

事實上,我就遇過這種學生,似乎還不是極少數。他們並不覺得全力獲取快樂是對的,但也不認為自己應該追求幸福。

表面上看來,這應了一句老話:越是追求幸福,幸福反而逃得越快,有如追著自己尾巴跑的小貓。但實際上,我推測這是因為,「幸福」一詞已喪失了它原先設定的作用,或說它被附加了某些有人不想要的意義。

用最直接的方式說,這些學生也想探索或建構更好的生活,但他們不想用「幸福」來代表這件事。我認為這主要是因為,所謂「幸福」或「人生勝利組」,並非純憑自身感受就能決定的,它很大程度上蘊含了社會認可。

簡單地說,若你沉浸於追劇或網遊,並覺得工作所得剛好能支撐這種生活,就算是人生至福的時候,會有不少人跑來說你犯了可怕的錯。有趣的是,若你沉浸於與家人相處或一份體面工作,得到的多半會是讚美。這種衝突,反映出了幸福的判斷標準問題,但這不是我想講的重點。

重點在於,當人們隱隱意識到,幸福一詞所伴隨的壓力,深深威脅到想要追求的東西時,為了避免認知衝突,就很難宣稱自己想要幸福。

至少就我在哲學系所學到的論述,主要是想解釋,為什麼有人拚命追求快樂,但最終卻得不到幸福。這最終可以歸結到目的與方法的不對應:由於幸福並非由快樂的積累或總和所構成,所以追求快樂並不等於追求幸福。

但我所遇到的情況,並不屬於這一類。它是幸福悖論2.0:越是強調人們應該追求幸福,就越有人不覺得想要追求幸福。或者也可以說,社會上對於幸福已有了某種刻板印象,而有些人一直想要擺脫它,從而造成幸福與意願脫鉤。這或許可歸結到方法的異化,亦即方法本身的取向,開始離目的越來越遠。

我認為在此情況下,應該重新建立一個詞彙來代表「人生的終極目的」,後面的一整套論述才能順利鋪陳開來。否則就會常常發現,明明幸福是人們最應該追求的,卻總有學生絲毫無感。心理學上所謂的「心流」,漢語所謂的「神馳」或「沉浸」,或道家所謂的「逍遙」,都是可能候選。

但我自己最想用的,是《莊子》所言的「相忘」,因為它更為形象:當魚悠游於江湖之中,魚不問水而水亦不問魚;如同人處於幸福狀態時,人不問幸福何在而幸福亦不問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哲學開箱文的沙龍
94會員
212內容數
用ChatGPT協助寫作,打造自家專屬的神隊友,提供標題、故事、對話、名言的好候選,蹦出未曾想過的好創意。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10/02
《被追趕的經濟體》指出,戰後東亞經濟的興衰,都依循了起飛期、黃金期、被追趕期等三大階段。 台灣的黃金期是1985-2005。在這之前,一切都很美好,一切看來都向上發展。 但在這之後,沒有因時代紅利而受益的人們,將越來越辛苦。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2024/09/23
究竟是努力去彼此內耗,還是努力去相互合作呢? 兩種狀況我都看過,希望大家選到的世界都是後者。 只要選對環境,一切真的會單純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你快樂嗎?如果不是,為什麼?哈佛大學教授帶你解析!
Thumbnail
你快樂嗎?如果不是,為什麼?哈佛大學教授帶你解析!
Thumbnail
心理學家也發現,當人們越重視幸福,他們的人生就會變得越不幸福。 在《逆思維》中作者提出了幾可能的原因: 1. 太常評判自己的人生,而忘了要體驗人生,活在當下。 2. 追求目標以及成就時,忘了正面情緒才能帶來幸褔。 3.過度強調快樂而忘了目的。 作者說: 追求意義要比幸福更為健康 研究也顯示在工作中
Thumbnail
心理學家也發現,當人們越重視幸福,他們的人生就會變得越不幸福。 在《逆思維》中作者提出了幾可能的原因: 1. 太常評判自己的人生,而忘了要體驗人生,活在當下。 2. 追求目標以及成就時,忘了正面情緒才能帶來幸褔。 3.過度強調快樂而忘了目的。 作者說: 追求意義要比幸福更為健康 研究也顯示在工作中
Thumbnail
在這個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的世界裡,現在人該如何守住自己心中的一方淨土? 正因為人生無法盡善盡美,才會懂得珍惜每分每秒的小確幸! 前言 你是否心中常有"很無聊"、這樣生活真沒意思等類似的想法。在這個忙碌的生活世界裡生活久了,人們的新會變得迷茫,幸福感也會逐漸的消失。幸福應該是一個人心靈深處真真
Thumbnail
在這個物慾橫流、紙醉金迷的世界裡,現在人該如何守住自己心中的一方淨土? 正因為人生無法盡善盡美,才會懂得珍惜每分每秒的小確幸! 前言 你是否心中常有"很無聊"、這樣生活真沒意思等類似的想法。在這個忙碌的生活世界裡生活久了,人們的新會變得迷茫,幸福感也會逐漸的消失。幸福應該是一個人心靈深處真真
Thumbnail
「快樂源於痛苦」此話怎講?這看似兩個相反的詞語,又怎麼會被我放在一起,甚至產生因果關係?在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渾渾噩噩過日子,自己的夢想、追求似乎也在日復一日的機械工作中迷失了?我們要如何重拾快樂?蟲是那個自信的自己?
Thumbnail
「快樂源於痛苦」此話怎講?這看似兩個相反的詞語,又怎麼會被我放在一起,甚至產生因果關係?在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渾渾噩噩過日子,自己的夢想、追求似乎也在日復一日的機械工作中迷失了?我們要如何重拾快樂?蟲是那個自信的自己?
Thumbnail
追求本身就是欲望的具體化。追求不到,就是欲望的失落,失落的痛苦,比欲望本身更煎熬。所以,凡事『不追求』,才能真正快樂。
Thumbnail
追求本身就是欲望的具體化。追求不到,就是欲望的失落,失落的痛苦,比欲望本身更煎熬。所以,凡事『不追求』,才能真正快樂。
Thumbnail
新年即將來臨,家人們像歸來的飛燕一般,團聚在一張小小的桌子上,幸福的炊煙隨著桌上的美味佳餚飄來。如今科技快速的發展,人們拼命的忙碌賺錢,生活就像停不下的火車一般,等待著下一站的到來,但是這個火車的終點是在哪裡呢? 作者:大鵬 | AndAction 心理研究夥伴
Thumbnail
新年即將來臨,家人們像歸來的飛燕一般,團聚在一張小小的桌子上,幸福的炊煙隨著桌上的美味佳餚飄來。如今科技快速的發展,人們拼命的忙碌賺錢,生活就像停不下的火車一般,等待著下一站的到來,但是這個火車的終點是在哪裡呢? 作者:大鵬 | AndAction 心理研究夥伴
Thumbnail
現代人追求的快樂  你覺得什麼是快樂?   在我們受的教育跟環境中,彷彿人都要追逐著那遙不可及的現實,那個現實告訴我們:人,活著一定要有錢,有足夠的錢才能買房、才能跟伴侶結婚,才能用有好的物質生活,當你擁有這些後,就能擁有想要追求的幸福和快樂。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當快樂成為常態 再變成習慣  完成
Thumbnail
現代人追求的快樂  你覺得什麼是快樂?   在我們受的教育跟環境中,彷彿人都要追逐著那遙不可及的現實,那個現實告訴我們:人,活著一定要有錢,有足夠的錢才能買房、才能跟伴侶結婚,才能用有好的物質生活,當你擁有這些後,就能擁有想要追求的幸福和快樂。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當快樂成為常態 再變成習慣  完成
Thumbnail
一般人從小被教育:只要「吃苦耐勞」、不放棄,最終就會得到「幸福快樂」。但我們在社會或周遭卻常見到,吃苦耐勞,最後卻走向崩潰的案例,這不禁讓人有了一個體悟:吃苦耐勞,不見得能幸福快樂......。
Thumbnail
一般人從小被教育:只要「吃苦耐勞」、不放棄,最終就會得到「幸福快樂」。但我們在社會或周遭卻常見到,吃苦耐勞,最後卻走向崩潰的案例,這不禁讓人有了一個體悟:吃苦耐勞,不見得能幸福快樂......。
Thumbnail
註:內文鮮少書籍介紹,多半是讀書心得。 不會因為有好的頭銜就拾獲快樂 曾經的我,在大學畢業之際也有過「頭銜的迷思」,我害怕找一份「不稱職、不體面」的工作,我害怕我沒有運用我的所學在工作崗位上。 整個月都在辦活動,幾乎每天都加班到十點,然後去看了身心科的日子裡,我害怕辭職,因為我怕我擁有的「好的頭銜」
Thumbnail
註:內文鮮少書籍介紹,多半是讀書心得。 不會因為有好的頭銜就拾獲快樂 曾經的我,在大學畢業之際也有過「頭銜的迷思」,我害怕找一份「不稱職、不體面」的工作,我害怕我沒有運用我的所學在工作崗位上。 整個月都在辦活動,幾乎每天都加班到十點,然後去看了身心科的日子裡,我害怕辭職,因為我怕我擁有的「好的頭銜」
Thumbnail
學生也想探索或建構更好的生活,但他們不想用「幸福」來代表這件事。
Thumbnail
學生也想探索或建構更好的生活,但他們不想用「幸福」來代表這件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