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方格精選

|第08話|民法的權利主體-法人(三)財團法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肆、財團法人

由於我們現在有專屬於財團法人的「財團法人法」,而在私立學校或是醫療院所也有「私立學校法」及「醫療法」等特別法去規範。在適用上的順序以特別法為最優先(註1),當特別法沒有規定時,則依財團法人法的規定,若財團法人法也沒有規定的事項,才會適用民法關於財團法人的相關規定。

—————————

註1:「特別法優於普通法」適用原則,法律之所以有普通法與特別法之分,乃有二種以上之法律同時存在,對於同一事件,均有所規定,而其規定不相同者屬之。因此普通法與特別法僅為對立之稱謂,屬於相對性,而非絕對性,同一法律對某種法律原為特別法,而因變更其地位時,對某種法律則為普通法,例如公司法、票據法對民法而言,固為特別法,但對證券交易法而言則為普通法。其認定標準,如同一事件規定之性質為一般性者,為普通法,性質較為特殊者,為特別法;就同一事件規定之事項,較為粗疏簡陋者為普通法,規定較為詳細者,為特別法;就同一事件之規定,範圍廣泛而性質較單純為普通法,規定較狹小而複雜詳細者為特別法。


一、財團法人的種類

(一)依捐助人為政府或民間,分為政府捐助的財團法人與民間捐助的財團法人(財團法人法第2條第2、4項規定)。

(二)依捐助章程規定其主要業務或受益範圍是否僅及於單一縣市行政區域,分為地方性財團法人及全國性財團法人(財團法人法第2條第7、8項規定)


二、財團法人的性質

社團法人與財團法人最大的不同點就在於組成的元素,如社團法人為人的集合體,而財團法人則是「財產」的集合體。捐助財產的人不一定要數人,只要一人捐助財產,就可以成立財團法人。


三、財團法人的成立方式

raw-image

(一)設立人的捐助行為

 1.什麼是捐助行為

「捐助行為」,是指捐助人以設立財團法人為目的而捐出財產,為法律行為中的單獨行為。而捐助行為分為「生前捐助」及「遺囑捐助」(民法第60條第1項規定)。需要注意的是,生前捐助行為必須訂立捐助章程(要式行為,註2),若無訂立捐助章程,僅得認為其為捐資人,而非捐助人。


 2.什麼是捐贈行為

「捐贈行為」,是指財團法人設立後,其他人對於該財團法人所為贈與財產的行為。贈與行為是可以附加負擔,也就是捐贈人可以在贈與該財團法人的同時,要求財團法人負擔某種作為或不作為,但前提是該負擔對於財團法人並無不利,也不違反其章程的規定,該贈與始為有效。


 3.捐助可以撤回嗎

在此可能會發生撤回(註3)的時點有:

第一個時點:「訂立捐助章程完畢至主管機關許可前

第二個時點:「主管機關許可後至法院設立登記完成前

第三個時點:「法院設立登記完成後

此部分學說及實務有所爭論,學說認為在第一個時點,捐助人可以撤回捐助行為,但實務見解認為只要在設立登記完成前,捐助人應該都可以撤回捐助行為。其實可以從下面註3中對於撤回的定義中,推理出對於撤回時點的爭論原因在於「意思表示何時被拘束?」、「法律關係何時發生關係?」,讀者可以動動腦,想想為什麼?


 4.捐助人有捐助的義務

捐助人所捐助的財產數額應該要足以達成其設立的目的,而所謂捐助的財產,並不以現金為限,若是以動產、不動產,或者股票等有價證券都可以。而財團法人只要經法院登記在法人登記簿後,即取得法人格,成為了權利主體,此時捐助人即應將章程上所載的財產目錄中的財產,移轉到財團法人。若捐助人未於法人登記完成後90日內向法院繳交財產移轉證明,主管機關則會撤銷其設立許可(財團法人第11條第5款規定)。

—————————

註2:要式行為,法律規定必須具備一定方式為要件的行為。

註3:「撤回」是指表意人發出意思表示後,於意思表示受到拘束前,即將此意思表示撤回,例如甲對乙表示要賣乙A屋,在乙表示意思前,甲又將其原先要賣的意思撤回。所以「撤銷」與「撤回」是用在不同的地方,前者是法律關係已經發生,而要將此存在的法律關係溯及既往失其效力,後者則是在法律關係發生前即將意思表示撤回,法律關係自始就未發生。


(二)訂立捐助章程

財團法人的成立需要捐助人訂立捐助章程,但限於生前捐助,若為以遺囑捐助者,則不在此限(民法第60條第1項及財團法人第7條第1項規定)。捐助章程中應訂明法人的目的、捐助財產的數額、業務項目、董事人數及任期、董事會之組織及決議方法、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511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掘想法學教室−民法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法律新幹線的沙龍
433會員
261內容數
民法是萬法之母,人從出生到死亡,每天一睜開眼睛,處處都用得到民法!學會正確的認識民法、使用民法,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想要做好事前規劃,培養法律風險預測的能力,那就跟著我們一起學習,我們將毫無保留的將所有相關知識都交給你!
2021/04/22
很快地,來到了民法總則的尾聲。這一個單元,我們要來說明的,是權利的行使以及自力救濟。相信我們常常聽到「權利濫用」、「誠實信用」等詞,憲法甚至在第22條也有規定:「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由此可見權利在行使上並不是無邊無際,毫無限制的,以下就開始今天的單
Thumbnail
2021/04/22
很快地,來到了民法總則的尾聲。這一個單元,我們要來說明的,是權利的行使以及自力救濟。相信我們常常聽到「權利濫用」、「誠實信用」等詞,憲法甚至在第22條也有規定:「人民之其他自由及權利,不妨害社會秩序公共利益者,均受憲法之保障。」由此可見權利在行使上並不是無邊無際,毫無限制的,以下就開始今天的單
Thumbnail
2021/04/10
大學時上民法總則時,授課的教授上到這部份時的開場白「法律不保護在自己權利前睡著的人」,而每次在當事人諮詢時提到自己要向對方請求東請求西請求各式各項五花八門的請求權時,身為專業律師的我們,首先就要想到,這請求權有沒有超過消滅時效?在受到對方主張並請求權利時,如果發現了對方主張的請求權超過了消滅時
Thumbnail
2021/04/10
大學時上民法總則時,授課的教授上到這部份時的開場白「法律不保護在自己權利前睡著的人」,而每次在當事人諮詢時提到自己要向對方請求東請求西請求各式各項五花八門的請求權時,身為專業律師的我們,首先就要想到,這請求權有沒有超過消滅時效?在受到對方主張並請求權利時,如果發現了對方主張的請求權超過了消滅時
Thumbnail
2021/04/04
期日與期間,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會覺得很簡單,其實在多達1200多條的民法裡面,期日與期間的規定也只有短短的五條(民法第119條至第124條),但可怕的並不是在於期日或期間本身,而是在民法裡面期日與期間的計算方式可能會與一般我們所認知的計算方式有所落差,以及「逾期」後的法律效果,所以對於計算的
Thumbnail
2021/04/04
期日與期間,對於一般人來說,可能會覺得很簡單,其實在多達1200多條的民法裡面,期日與期間的規定也只有短短的五條(民法第119條至第124條),但可怕的並不是在於期日或期間本身,而是在民法裡面期日與期間的計算方式可能會與一般我們所認知的計算方式有所落差,以及「逾期」後的法律效果,所以對於計算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臺灣基金會在稅務方面有著相關的規範,如符合特定標準的公益團體可免納所得稅。然而,成立基金會是否僅為了節稅或避稅而設立,存在一定限制與潛在負面影響。本文將從現行稅務規範切入,探討基金會的本質與功能。
Thumbnail
臺灣基金會在稅務方面有著相關的規範,如符合特定標準的公益團體可免納所得稅。然而,成立基金會是否僅為了節稅或避稅而設立,存在一定限制與潛在負面影響。本文將從現行稅務規範切入,探討基金會的本質與功能。
Thumbnail
臺灣人熱心捐款,但捐款給公益團體、宗教團體需不需要報稅呢?本文介紹捐款需不需報稅,以及報稅和繳稅的相關知識,針對報稅和繳稅作簡單說明,也探討例外不報稅的情況和符合條件的特定團體、宗教團體可以免申報所得稅的情形。
Thumbnail
臺灣人熱心捐款,但捐款給公益團體、宗教團體需不需要報稅呢?本文介紹捐款需不需報稅,以及報稅和繳稅的相關知識,針對報稅和繳稅作簡單說明,也探討例外不報稅的情況和符合條件的特定團體、宗教團體可以免申報所得稅的情形。
Thumbnail
在愛心捐款之前,如何選擇真正有在做事的公益團體作為捐款單位?如何找到最需要捐款的公益團體?本文列出捐款和捐物需要知道的重點,並不斷更新推薦捐款的社福單位,詳細介紹如何選擇適合的愛心捐款公益團體,從勸募字號查詢、勸募秘辛、服務內容、公益代言、募款成果報告到愛心捐款方式,是你我進行捐款前的關注重點!
Thumbnail
在愛心捐款之前,如何選擇真正有在做事的公益團體作為捐款單位?如何找到最需要捐款的公益團體?本文列出捐款和捐物需要知道的重點,並不斷更新推薦捐款的社福單位,詳細介紹如何選擇適合的愛心捐款公益團體,從勸募字號查詢、勸募秘辛、服務內容、公益代言、募款成果報告到愛心捐款方式,是你我進行捐款前的關注重點!
Thumbnail
不少人常認為財產信託是有錢人的專利,一般家庭並不需要用到信託,但其實財產信託可分為許多種類,說不定其中一種就很適合你喔,財產信託的意思為何,有哪些好處及缺點呢?來看以下介紹吧!
Thumbnail
不少人常認為財產信託是有錢人的專利,一般家庭並不需要用到信託,但其實財產信託可分為許多種類,說不定其中一種就很適合你喔,財產信託的意思為何,有哪些好處及缺點呢?來看以下介紹吧!
Thumbnail
【新聞時事】比爾蓋茲把錢捐給自己的基金會,算是捐嗎?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比爾蓋茲長年關注社會議題,投身公益。在退休之後,比爾蓋茲說:金錢對他而言已經無用,欲將所有財產捐給基金會,預估高達3.4兆新臺幣。為此有人質疑,捐給自己的基金會根本不叫捐,畢竟受益人還是自家孩子?
Thumbnail
【新聞時事】比爾蓋茲把錢捐給自己的基金會,算是捐嗎? 本所許惠菁律師主持央廣【生活有辦法】,比爾蓋茲長年關注社會議題,投身公益。在退休之後,比爾蓋茲說:金錢對他而言已經無用,欲將所有財產捐給基金會,預估高達3.4兆新臺幣。為此有人質疑,捐給自己的基金會根本不叫捐,畢竟受益人還是自家孩子?
Thumbnail
受益人也是信託三劍客之一。 按信託法第1條,稱信託者,謂委託人將財產權移轉或為其他處分,使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為【受益人】之利益或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關係。 承上,我們對於【受益人】應有之八大認知如下: 一、 受益人為信託財產歸屬人,亦得拋棄其信託利益: 二、受益人之撤銷權:
Thumbnail
受益人也是信託三劍客之一。 按信託法第1條,稱信託者,謂委託人將財產權移轉或為其他處分,使受託人依信託本旨,為【受益人】之利益或為特定之目的,管理或處分信託財產之關係。 承上,我們對於【受益人】應有之八大認知如下: 一、 受益人為信託財產歸屬人,亦得拋棄其信託利益: 二、受益人之撤銷權:
Thumbnail
※注意事項: 👉🏻 如有產權爭議,仍須由「司法確定不動產的權利歸屬」,地方民政主管機關「不會在沒有登記名義人同意書或有異議的情形下,直接以行政作為將土地過戶給宗教團體」。 👉🏻宗教團體可提出「不動產登記名義人同意書、取得不動產相關證明文件等應備文件」,交由地方民政主管機關審認權利歸屬。
Thumbnail
※注意事項: 👉🏻 如有產權爭議,仍須由「司法確定不動產的權利歸屬」,地方民政主管機關「不會在沒有登記名義人同意書或有異議的情形下,直接以行政作為將土地過戶給宗教團體」。 👉🏻宗教團體可提出「不動產登記名義人同意書、取得不動產相關證明文件等應備文件」,交由地方民政主管機關審認權利歸屬。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