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信與不信間的蠻荒│沉默 Silence (2016)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們多麼希望有求必應、已讀就回,正因我們是如此害怕寂寞:害怕世上無人在意自己的在意、害怕未來的不可知原來只有自己一人承受。尤其面對超越自然的宏大,微縮全人類如至塵埃,是靈性上的頓悟也(不能排除)是龐大的無力感創生了宗教,現世若非殘酷至少是極其短暫的,若不試著相信些什麼,我們根本無從知曉自身的存在該如何好好安放。
本片由馬丁·史柯西斯執導日本作家遠藤周作知名小說《沉默》,光是這個題材的選擇就充滿了想像空間。據維基百科的說法,出生於天主教家庭的史柯西斯最初的志願是成為一名神父,縱然沒有當上神職人員,他對宗教始終保持高度興趣,曾在1988年執導同屬小說改編的<基督的最後誘惑>,看重耶穌人性而非神性的一面,也說明了史柯西斯更在意宗教的追求裡人類困於自身的內在衝擊,這與他擅長的黑幫硬漢題材形成微妙對照,那些街頭份子、靠著拳頭過活的人們,為了兄弟間的情誼義氣、延續家族的興旺、登上巔峰的無形榮耀,不也是以氣力、骨血奠祭自己的信念,肉體對抗多少的痛苦就體現了角色對精神滿足有多大的渴望。
對傳教士而言,更是這樣......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029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影論寫作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你的見面禮 Premium 閱讀權限 只剩下0 小時 0
avatar-img
127會員
234內容數
看電影的人 / 讀字的人 / 寫字的人。作為一個記憶力極差的人,以書寫,留下此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影論寫作 的其他內容
而這也是昌大學成執意求官的過程才發現的箇中艱難,弔詭的是,身為地位卑微的被壓迫者卻別無選擇(?)地必須成為壓迫者才能跳脫自己的命定。曾經他說:「學習是為了活得像樣點」,然而「像什麼樣」語意上是如此模糊,但從電影前段昌大視丁若銓為罪人到後半聽見對方去君主化的言論斥為大逆不道,可以窺見自始至終.....
即使小布魯斯沒有再次目睹父母的死亡,本片依然是不折不扣的「起源」電影。過去眾多版本重複對觀眾植入同個認知─是那個轉捩點,使布魯斯從天之驕子墜入深淵,他非得逼迫自己面對最深的恐懼,成為他人的恐懼、成為陰影本身、成為蝙蝠俠,甚至就連他自己也如此堅信,他必須復仇。而本片的獨特,正是企圖打破觀眾與角色...
披頭散髮的流浪漢造型或多或少遮蓋了凱吉大叔做為人間迷因的瘋狂氣場,以極簡卻精闢的台詞貢獻了有深度的演出,而這個造型同約翰‧維克影射出救世主形象,但就失去摯愛的悲傷中,不論是一招便能取人性命的傳奇殺手或手藝高明到足以改變人生的名廚也無法自我救贖。當Rob從血泊中悠悠醒轉、勉力撐起半身斜靠木門上....
其中以複製人為主題的電影如:<銀翼殺手>、<AI 人工智能>、<機械公敵>、<別讓我走>、<人造意識>⋯等多不勝數,探索創造複製人的道德性、對複製人的敵對到和解、從心智與情感對比自然人的異同進而重新思考人的定義,但正由於沒有人是「先知」,前期探討複製人議題的作品難免一廂情願地樂觀或理想化,近期...
<我要復仇>是個名副其實的魔幻寫實之作,將真實放大到近乎荒謬,卻很像新聞上那種獵奇的地方軼聞,有些哭笑不得的矛盾感又在不自覺中重疊了我們對現實的認知;如同歐巴桑才清掉亂貼的小廣告就撞上來張貼的小混混,兩者對看的那個瞬間、雙雙別過頭假裝沒事的潛意識,幾乎就是我們所運作的宇宙......
拍謝少年有首很有口氣的歌名如是説:「兄弟沒夢不應該」,但若擁有夢想就該一如阿茂,是一份關於夢的終極情懷,這種鐵錚錚的老派浪漫,未知是否還存活在這個時代,「年輕」卻絕對難以明白,唯有為了夢想老過、死過,才能領略揮霍所有的那份奢侈和勇氣......
而這也是昌大學成執意求官的過程才發現的箇中艱難,弔詭的是,身為地位卑微的被壓迫者卻別無選擇(?)地必須成為壓迫者才能跳脫自己的命定。曾經他說:「學習是為了活得像樣點」,然而「像什麼樣」語意上是如此模糊,但從電影前段昌大視丁若銓為罪人到後半聽見對方去君主化的言論斥為大逆不道,可以窺見自始至終.....
即使小布魯斯沒有再次目睹父母的死亡,本片依然是不折不扣的「起源」電影。過去眾多版本重複對觀眾植入同個認知─是那個轉捩點,使布魯斯從天之驕子墜入深淵,他非得逼迫自己面對最深的恐懼,成為他人的恐懼、成為陰影本身、成為蝙蝠俠,甚至就連他自己也如此堅信,他必須復仇。而本片的獨特,正是企圖打破觀眾與角色...
披頭散髮的流浪漢造型或多或少遮蓋了凱吉大叔做為人間迷因的瘋狂氣場,以極簡卻精闢的台詞貢獻了有深度的演出,而這個造型同約翰‧維克影射出救世主形象,但就失去摯愛的悲傷中,不論是一招便能取人性命的傳奇殺手或手藝高明到足以改變人生的名廚也無法自我救贖。當Rob從血泊中悠悠醒轉、勉力撐起半身斜靠木門上....
其中以複製人為主題的電影如:<銀翼殺手>、<AI 人工智能>、<機械公敵>、<別讓我走>、<人造意識>⋯等多不勝數,探索創造複製人的道德性、對複製人的敵對到和解、從心智與情感對比自然人的異同進而重新思考人的定義,但正由於沒有人是「先知」,前期探討複製人議題的作品難免一廂情願地樂觀或理想化,近期...
<我要復仇>是個名副其實的魔幻寫實之作,將真實放大到近乎荒謬,卻很像新聞上那種獵奇的地方軼聞,有些哭笑不得的矛盾感又在不自覺中重疊了我們對現實的認知;如同歐巴桑才清掉亂貼的小廣告就撞上來張貼的小混混,兩者對看的那個瞬間、雙雙別過頭假裝沒事的潛意識,幾乎就是我們所運作的宇宙......
拍謝少年有首很有口氣的歌名如是説:「兄弟沒夢不應該」,但若擁有夢想就該一如阿茂,是一份關於夢的終極情懷,這種鐵錚錚的老派浪漫,未知是否還存活在這個時代,「年輕」卻絕對難以明白,唯有為了夢想老過、死過,才能領略揮霍所有的那份奢侈和勇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沈默》上映的時候剛好正在忙所以沒空,於是只好找小說來看。這本書對我來說老實說非常深澳,每次看完幾頁就要停下來細細思考,閱讀的速度也變得很慢很慢。薄薄的一本書,我共花了兩星期才看完。不過一旦耐著性子讀下去,你會非常震撼。
西田修認為如果說內在聲音就是佛,就可以和佛說話,那我豈不是成為了一個殉道的傻瓜?內在聲音顏回說:你知道我為什麼要你做一個最好的人嗎?因為這樣人們就不可以殺你,而我就可以出來了。採歌芝說:等等,你是誰?內在聲音顏回說:我就是一個最好的人。採歌芝說:你不敢說自己是佛了?西田修回答:是的!他不敢說自己是佛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yGKsohqtdE說起摩門教,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兩人一組,以腳踏車為交通工具,在街路上傳教的年輕傳教士,這部電影說的,就是兩個傳教士夥伴的愛情故事。 傳教生手遇上神隊友 故事的主述者是阿傑,阿傑來自典型的摩門教家庭,家庭生活恪守摩
Thumbnail
藉由一段天主教徒受迫害的歷史, 探討宗教信仰的意義與價值, 電影雖然長卻意義深遠。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神學家齊克果的比喻:「躺在七萬噚水深處的危險,以求在那裡找到上帝。」他還說:「若無風險,就無信仰。」(《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p175-177)
Thumbnail
杜克大學神學院教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如果牧者是言說真理的先知,那麼他們將要面對極大的試探:說謊。」(《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增訂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p264)
Thumbnail
神學家畢德生是位有名的牧者,他曾經害怕失敗,用工作、事工來麻痺失敗的焦慮,但最後反省說: 「他認為自己必須放下,因為工作的是神,不是自己。神的工作,才是往後人生道路的中心。」(《牧者的翱翔》,畢德生,p52)
Thumbnail
  「雖說我有原諒你這份無禮的寬容,也不表示你擁有與我平等交談的權利。」將索羅劃分在低人一等的位置,史旦的語調依舊溫文儒雅、不見過多起伏。「不過,無論如何都想要求教的話……是呢,獨身前來正殿下跪覲見,表現良好的話,我或許會告訴你喔?」   「少瞧不起人了,你這下三濫!」
Thumbnail
我本想要他別再追根究柢,告訴他這一點其實不怎麼重要,但他打斷我,站直了身子問我信不信上帝。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他憤慨地坐回椅子上,對我說這是不可能的,每個人都相信上帝的存在,即使是那些背棄祂的人。這是他的信念,如果有天他對此產生了疑慮,那他的人生將失去意義。
Thumbnail
老法師說,天堂很寬敞,因為人少,走來走去都碰不到,相對的,地獄場場爆滿,像人間的夜市,黑壓壓一片。老法師說,因為造善業的人少,造惡業的人多,造善業要有慈悲心,要能捨,現代人捨不出去,只想從別人那邊得,得不到就起邪念,偷搶拐騙,造成受害人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那個果報《地藏經》寫得非常清楚。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沈默》上映的時候剛好正在忙所以沒空,於是只好找小說來看。這本書對我來說老實說非常深澳,每次看完幾頁就要停下來細細思考,閱讀的速度也變得很慢很慢。薄薄的一本書,我共花了兩星期才看完。不過一旦耐著性子讀下去,你會非常震撼。
西田修認為如果說內在聲音就是佛,就可以和佛說話,那我豈不是成為了一個殉道的傻瓜?內在聲音顏回說:你知道我為什麼要你做一個最好的人嗎?因為這樣人們就不可以殺你,而我就可以出來了。採歌芝說:等等,你是誰?內在聲音顏回說:我就是一個最好的人。採歌芝說:你不敢說自己是佛了?西田修回答:是的!他不敢說自己是佛
Thumbnai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yGKsohqtdE說起摩門教,人們很容易聯想到兩人一組,以腳踏車為交通工具,在街路上傳教的年輕傳教士,這部電影說的,就是兩個傳教士夥伴的愛情故事。 傳教生手遇上神隊友 故事的主述者是阿傑,阿傑來自典型的摩門教家庭,家庭生活恪守摩
Thumbnail
藉由一段天主教徒受迫害的歷史, 探討宗教信仰的意義與價值, 電影雖然長卻意義深遠。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神學家齊克果的比喻:「躺在七萬噚水深處的危險,以求在那裡找到上帝。」他還說:「若無風險,就無信仰。」(《神的隱匿與人的理性》,J. L. Schellenberg,p175-177)
Thumbnail
杜克大學神學院教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如果牧者是言說真理的先知,那麼他們將要面對極大的試探:說謊。」(《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增訂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p264)
Thumbnail
神學家畢德生是位有名的牧者,他曾經害怕失敗,用工作、事工來麻痺失敗的焦慮,但最後反省說: 「他認為自己必須放下,因為工作的是神,不是自己。神的工作,才是往後人生道路的中心。」(《牧者的翱翔》,畢德生,p52)
Thumbnail
  「雖說我有原諒你這份無禮的寬容,也不表示你擁有與我平等交談的權利。」將索羅劃分在低人一等的位置,史旦的語調依舊溫文儒雅、不見過多起伏。「不過,無論如何都想要求教的話……是呢,獨身前來正殿下跪覲見,表現良好的話,我或許會告訴你喔?」   「少瞧不起人了,你這下三濫!」
Thumbnail
我本想要他別再追根究柢,告訴他這一點其實不怎麼重要,但他打斷我,站直了身子問我信不信上帝。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他憤慨地坐回椅子上,對我說這是不可能的,每個人都相信上帝的存在,即使是那些背棄祂的人。這是他的信念,如果有天他對此產生了疑慮,那他的人生將失去意義。
Thumbnail
老法師說,天堂很寬敞,因為人少,走來走去都碰不到,相對的,地獄場場爆滿,像人間的夜市,黑壓壓一片。老法師說,因為造善業的人少,造惡業的人多,造善業要有慈悲心,要能捨,現代人捨不出去,只想從別人那邊得,得不到就起邪念,偷搶拐騙,造成受害人傾家蕩產,甚至家破人亡,那個果報《地藏經》寫得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