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的腦袋裡都有兩顆「杏仁核」。
受到不同的外部刺激時,杏仁核會亮起紅燈,
而我們會感覺到喜歡或討厭、不安或害怕。
但我的杏仁核好像壞掉了,受到刺激也沒有絲毫反應。
當杏仁核無法正常運作時,人無法辨識和敘述自己或他人的情緒,而《
杏仁》一書主角便是被診斷為有這種症狀的「述情障礙」患者。新穎的題材讓我注意到這本書。《
杏仁》雖然是本小說,但故事內容卻帶出很多值得深思的論點。以下將會從愛與理解的觀點切入分享心得。
突然想起在歌德和莎士比亞的作品裡,那些為了得到愛而用盡全力,最後卻選擇死亡的角色。還有那些因為愛變質就糾纏或虐待對方的新聞,跟一句我愛你就能原諒一切的故事。所以我所理解的愛,是一種很極端的概念,將無法規範的某種東西勉強困在詞彙裡。184-185
愛以不同形式、方式存在。很多美好、痛苦、傷害亦都源自愛。從一個患有述情障礙主角的視野來看,愛是極端的。不可否認,愛是美好的存在,但當愛的方式錯誤、力度沒有拿捏好,它將會帶來傷害。
《
杏仁》書中主角母親希望他表現的正常點,死記、苦背人類該有的情緒和反應,因為她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活得像個怪物,源自愛。
主角的朋友–坤因年幼走失,在叛逆的時期被找回,父親以訓斥、體罰的教育方式欲矯正他不當的行為,源自愛。
主角另一朋友–度羅因喜愛田徑,希望未來成為跑者,父母予無以諒解做回應,希望她好好讀書,做個不讓人丟臉的好小孩,源自愛。
但上述這些愛,都摻雜了點自私的成分,以愛之名合理化其所作所為。缺乏理解的愛便是愛錯了方式,自己和對方都會是苦痛的。《
杏仁》也讓我們看見愛與理解之間深切緊密的關聯。
至少你不會像其他人一樣輕易判斷我,託你那奇特腦袋的福。—176
當坤的父親、老師、同學無法理解他脫序舉止背後的原因為何時,主角是唯一讓坤想接近的人,因為他和其他人不一樣,他不會任自己的情感去隨意的批判一個人。更諷刺的一點是,當大家都認為坤是個令人頭痛的存在時,只有主角看穿他的善良與脆弱。有情緒感受的人常常受自己情緒擺佈,反倒是患有述情障礙的主角能更真切地去體悟、理解一些事情,就好似盲人總是看得比明眼人還透徹是一樣的道理呀。
以主角第一人稱的視角寫成的《
杏仁》,讀者更能理解、同理大家眼中的怪物、神經病 — 主角、坤和度羅,因為我們一直以主角的視野理解整個故事。但人們總是喜歡批評自己不熟悉的事物,當我們不夠熟悉,會加入過多的主觀心態,更無法公正客觀的看清一件事情吧。
讀完《
杏仁》,我得到不少感想,但說喜歡,我倒覺得書裡有些不盡完善的地方。筆者似乎想帶出很多議題,但都點到為止,反而讓劇情有些雜、重點不明確的感覺。雖說是這樣,我還是認為《
杏仁》是本可讀的小說,進入主角無情感的世界,從不同的視野看事件,會有很不同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