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杏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皇冠叢書/出版
無雷大意:男主角罹患述情障礙症,腦中的杏仁核較小且接觸不良所致,所以感受不到情緒,也無法理解人們情緒上的波動起伏,導致從小被人貼上異類、冷漠者等等標籤。某天和最愛的母親、外婆出門時,被無差別殺人的凶嫌鎖定,男主角親眼見到親人生命逐漸的消失,血染大地…。「外婆為了保護我而死,母親成了植物人,我卻連一滴眼淚也無法報達。」再後來他和一個叛逆少年相遇,兩人間展開一段動人的故事…。
劇情內容引人入勝,雖然書背已寫上大意,在閱讀時還是覺得很有張力,並且賺人熱淚。
這本書講出滿多社會問題的:
1.校園霸凌:「人啊,本來就不能忍受跟自己不一樣的事物。」導致校園霸凌案件層出不窮,每一代的教育依舊出現這樣的人物,此風氣實在令人心噓。曾是霸凌者的人即便長大了,還是可以找到學生時代的欺負對象向他主動認錯,畢竟你不在意的一件小事,是別人很多年的夢魘啊。
2.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太遠就說沒辦法幫忙而不理睬,近的話又說太害怕和恐懼而沒人願意站出來,大都數人即使感覺到了也不會去行動,說是有同感又輕易忘記。」應該要適時伸出援手並加以制止,畢竟圍觀者也是霸凌的加害者,全部的人一起站出來,抵制這些不好的行為。
3.對孩子失望:「沒有不能被救贖的人類,只有放棄拯救的人類。」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偶有摩擦或產生誤會也還是愛著對方的,而任何故事是悲劇還是喜劇任何人都無法事先知道的,我們應該對孩子更有耐心,不輕易下評斷,否則會局限了他的想像力及空間,讓人感到不被信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1會員
4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書閣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健行出版 本書講述在台灣受思覺失調症所苦之人的故事 ,雖然精神病患已更名為思覺失調,但大多數人聽聞此疾病依舊是避之唯恐不及。作者採訪了一位肯為這些孩子付出的婦女,不畏眾人眼光及家人的擔憂,堅持一路上陪伴這些孩子、老孩子,需要的毅力和付出的努力恐怕是外人無法想像的。 這些病患一開始其實與你我無異,大部
時報出版 有時大腦會讓我們誤判情事,就像前陣子大家糾結的網路照片一樣,那件洋裝到底是藍色還是金色? 作者的說明都淺顯易懂,本書也能很快閱讀完畢,得到一些有趣的知識及結論,看完會滿愉快的。 例如下次可以注意看看,與人交談傾聽時,是不是都習慣用右耳呢,右耳根子比較軟,在右邊說話往往談事成功率比較高呢,可
臉譜出版 看完此書便能清楚公眾語言時至今日的成長脈絡,而我們最常接觸的便是政治人物的話語以及新聞的用語,從中也不難發現今日人們對於公眾語言的忽視。 例如書中所提:「最好的政治狀態就是內容有共識,手段不妨柔軟。很難判斷高亢的激情、激烈的爭吵,到底是民主體制健康的指標,還是生病的徵兆。」、「對於言論自由
三采文化/出版 很推薦從事服務業的人來看此書,書裡收錄了百百種奧客的模式,看完會比較有概念去應對,也可以加深印象。 此書是日本作者寫的,想來奧客的模式真的無國界呢。以下小提幾個書中的觀念給大家參考:「怪獸銀髮族多半感到寂寞空虛,退休以後,他們需要別人認同自己的存在價值,用這種扭曲的方式彰顯自己的存在
阿布拉/出版 星期一稍嫌憂鬱嗎,來看看繪本吧,大人也是能快樂暢遊在圖文中的呢,畢竟我們也是由孩子長大的呀。:) 故事從主角小男孩把遊戲機弄丟覺得很無聊開始,此時身旁的小蝸牛帶領他一起走進森林,呼吸森林芳香、觸摸平時觸手可及之動植物、爬小丘越小溪,濺起的水花拍打在他不知何時早已微笑的臉上。 現代人對手
啟動文化/出版 作者親自到非洲擔任保育員志工,協調野生動物跟當地居民的相處。 因為居民的濫殺及盜獵的猖獗,導致很多野生動物瀕臨絕種,某些地區的保育員更要接受軍事訓練,或是由軍人擔當或護衛,即使如此還是無法避免傷亡產生。如同書中所說:「無論是合法狩獵或非法盜獵,背後的動機都是貪婪的,結果都是血腥的。」
健行出版 本書講述在台灣受思覺失調症所苦之人的故事 ,雖然精神病患已更名為思覺失調,但大多數人聽聞此疾病依舊是避之唯恐不及。作者採訪了一位肯為這些孩子付出的婦女,不畏眾人眼光及家人的擔憂,堅持一路上陪伴這些孩子、老孩子,需要的毅力和付出的努力恐怕是外人無法想像的。 這些病患一開始其實與你我無異,大部
時報出版 有時大腦會讓我們誤判情事,就像前陣子大家糾結的網路照片一樣,那件洋裝到底是藍色還是金色? 作者的說明都淺顯易懂,本書也能很快閱讀完畢,得到一些有趣的知識及結論,看完會滿愉快的。 例如下次可以注意看看,與人交談傾聽時,是不是都習慣用右耳呢,右耳根子比較軟,在右邊說話往往談事成功率比較高呢,可
臉譜出版 看完此書便能清楚公眾語言時至今日的成長脈絡,而我們最常接觸的便是政治人物的話語以及新聞的用語,從中也不難發現今日人們對於公眾語言的忽視。 例如書中所提:「最好的政治狀態就是內容有共識,手段不妨柔軟。很難判斷高亢的激情、激烈的爭吵,到底是民主體制健康的指標,還是生病的徵兆。」、「對於言論自由
三采文化/出版 很推薦從事服務業的人來看此書,書裡收錄了百百種奧客的模式,看完會比較有概念去應對,也可以加深印象。 此書是日本作者寫的,想來奧客的模式真的無國界呢。以下小提幾個書中的觀念給大家參考:「怪獸銀髮族多半感到寂寞空虛,退休以後,他們需要別人認同自己的存在價值,用這種扭曲的方式彰顯自己的存在
阿布拉/出版 星期一稍嫌憂鬱嗎,來看看繪本吧,大人也是能快樂暢遊在圖文中的呢,畢竟我們也是由孩子長大的呀。:) 故事從主角小男孩把遊戲機弄丟覺得很無聊開始,此時身旁的小蝸牛帶領他一起走進森林,呼吸森林芳香、觸摸平時觸手可及之動植物、爬小丘越小溪,濺起的水花拍打在他不知何時早已微笑的臉上。 現代人對手
啟動文化/出版 作者親自到非洲擔任保育員志工,協調野生動物跟當地居民的相處。 因為居民的濫殺及盜獵的猖獗,導致很多野生動物瀕臨絕種,某些地區的保育員更要接受軍事訓練,或是由軍人擔當或護衛,即使如此還是無法避免傷亡產生。如同書中所說:「無論是合法狩獵或非法盜獵,背後的動機都是貪婪的,結果都是血腥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不知道是不是前幾天南部地震的關係,YouTube推薦了異色檔案談論這本書的影片給我,平常不太接觸玄學的我居然也被點燃好奇心,就衝去誠品將這本書買下,也在當天晚上就一口氣把它看完。
Thumbnail
本書細膩描寫一位母親在懷孕期間發現孩子罹患愛德華氏症,並經歷引產的傷痛過程。作者葉揚以真誠的文字,呈現面對傷痛的掙扎與療癒,以及生命中失去與獲得的反思。文章觸及到關於傷痛、療癒、生命意義等議題,適合關心生命議題、經歷失去或傷痛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你是否覺得主管很難搞,老是無法接受我的建議?跨部門溝通時,跟某個同事總是八字不合、無法順利合作?想要在職場工作時如魚得水,你應該來瞭解DISC。
Thumbnail
如果歧視始於校園裡,如何實踐教育的本質;如果身為教師就帶有歧視,如何讓學生習得友善共融? 家有身心障礙童並非被詛咒,對於身心障礙兒童的家庭來說,任何帶有歧視的言語都是非常不尊重、不禮貌更是一種霸凌。懷孕的婦女每一個都有可能會生到故事裡主人翁這樣唐氏症的孩子~糖糖。
Thumbnail
阿育吠陀七型人:從體質洞悉性格,發揮個人優勢,開創平衡的幸福人生 作者: 莎拉.庫賽拉 原文作者: Sarah Kucera 這本書很有趣, 也是不小心借到的, 沒想到看了以後發現裡面講的七型人很有意思. 作者莎拉·庫賽拉探討了如何根據個人的體質來理解性格特質與優勢。以下是一些實用的見解:
最近看了一本書「不讓你孤獨」, 書中先是描述了近年來幾起駭人的殺人事件,每個犯人間有個共同點, 就是他們社交退縮、不擅表達、創傷沒有被接住。 接下來舉了一些教育現場的實例, 最後給了家長及老師們一些方法得以發現、接住這群孩子。 可能我不是老師,我對於這本書其實沒有很深刻的記憶點, 但
Thumbnail
今天早上,我閱讀了孩子從學校帶回來的故事書,這本書引發了我的深思。這樣的讀物似乎並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獨自閱讀。 雖然作者是知名作家林良,但這本書的內容取材自民間故事,講述了犧牲奉獻與冒險精神的故事。然而卻充斥著殺戮、暴力、掠奪、被害妄想、性...
假單篇-2020   他是一根竹子,或是說一片竹林。   他是竹母的兒子,而竹母已經死了,為了保護他而死。   還記得竹母為了保護孩子與家園,殺了許多男子嗎?在那之後,竹母所在的竹林便遭全面封鎖,村人還放火燒了竹林。   竹母為保護孩子,將自身妖丹分離,整片竹林化成一名少年。   竹母死
Thumbnail
【我跟你的痛】 今天實人老師們開會,討論關於班上有位孩子比較不理會人的問題,許多夥伴都有遭遇類似的問題,因為並非單一事件,我初步推測可能是一個較大的影響因素,例如:基因、成長環境。   亮師分享到,這個孩子的原生家庭是很大的影響因素,冷漠的夫妻關係、在三角關係中當傳話筒的孩子、沒有共識的親子關
Thumbnail
非全文試讀。雖然是常見的劇情模式,但不少作品的使用的詭計、手法都讓人驚豔。好奇後續會出現什麼詭計,以及運用什麼手法,也期待事件的真相。
Thumbnail
  不知道是不是前幾天南部地震的關係,YouTube推薦了異色檔案談論這本書的影片給我,平常不太接觸玄學的我居然也被點燃好奇心,就衝去誠品將這本書買下,也在當天晚上就一口氣把它看完。
Thumbnail
本書細膩描寫一位母親在懷孕期間發現孩子罹患愛德華氏症,並經歷引產的傷痛過程。作者葉揚以真誠的文字,呈現面對傷痛的掙扎與療癒,以及生命中失去與獲得的反思。文章觸及到關於傷痛、療癒、生命意義等議題,適合關心生命議題、經歷失去或傷痛的讀者閱讀。
Thumbnail
你是否覺得主管很難搞,老是無法接受我的建議?跨部門溝通時,跟某個同事總是八字不合、無法順利合作?想要在職場工作時如魚得水,你應該來瞭解DISC。
Thumbnail
如果歧視始於校園裡,如何實踐教育的本質;如果身為教師就帶有歧視,如何讓學生習得友善共融? 家有身心障礙童並非被詛咒,對於身心障礙兒童的家庭來說,任何帶有歧視的言語都是非常不尊重、不禮貌更是一種霸凌。懷孕的婦女每一個都有可能會生到故事裡主人翁這樣唐氏症的孩子~糖糖。
Thumbnail
阿育吠陀七型人:從體質洞悉性格,發揮個人優勢,開創平衡的幸福人生 作者: 莎拉.庫賽拉 原文作者: Sarah Kucera 這本書很有趣, 也是不小心借到的, 沒想到看了以後發現裡面講的七型人很有意思. 作者莎拉·庫賽拉探討了如何根據個人的體質來理解性格特質與優勢。以下是一些實用的見解:
最近看了一本書「不讓你孤獨」, 書中先是描述了近年來幾起駭人的殺人事件,每個犯人間有個共同點, 就是他們社交退縮、不擅表達、創傷沒有被接住。 接下來舉了一些教育現場的實例, 最後給了家長及老師們一些方法得以發現、接住這群孩子。 可能我不是老師,我對於這本書其實沒有很深刻的記憶點, 但
Thumbnail
今天早上,我閱讀了孩子從學校帶回來的故事書,這本書引發了我的深思。這樣的讀物似乎並不適合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獨自閱讀。 雖然作者是知名作家林良,但這本書的內容取材自民間故事,講述了犧牲奉獻與冒險精神的故事。然而卻充斥著殺戮、暴力、掠奪、被害妄想、性...
假單篇-2020   他是一根竹子,或是說一片竹林。   他是竹母的兒子,而竹母已經死了,為了保護他而死。   還記得竹母為了保護孩子與家園,殺了許多男子嗎?在那之後,竹母所在的竹林便遭全面封鎖,村人還放火燒了竹林。   竹母為保護孩子,將自身妖丹分離,整片竹林化成一名少年。   竹母死
Thumbnail
【我跟你的痛】 今天實人老師們開會,討論關於班上有位孩子比較不理會人的問題,許多夥伴都有遭遇類似的問題,因為並非單一事件,我初步推測可能是一個較大的影響因素,例如:基因、成長環境。   亮師分享到,這個孩子的原生家庭是很大的影響因素,冷漠的夫妻關係、在三角關係中當傳話筒的孩子、沒有共識的親子關
Thumbnail
非全文試讀。雖然是常見的劇情模式,但不少作品的使用的詭計、手法都讓人驚豔。好奇後續會出現什麼詭計,以及運用什麼手法,也期待事件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