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翩飛的倩影,是全然的奇蹟——讀吳明益《蝶道》

2021/01/1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我一直認為,身處自然時體會到的經驗,是全然不可轉述的。
⠀⠀⠀⠀⠀⠀⠀⠀⠀⠀⠀⠀
從過去描寫自然到現在以動物為主題,常落入一個困境,純粹的行為描述容易淪為表象,當加入自身想法,又變得武斷。他們真的是這樣想的嗎?感覺受器和思考機制迥異的我們,究竟有沒有辦法相互理解?
⠀⠀⠀⠀⠀⠀⠀⠀⠀⠀⠀⠀
每當我望向孩童或動物的眼睛,總會想從他們眼眸中,那純粹又深邃的黑暗裡,讀取某種存在於這個宇宙,早在被定義之前就已存在的東西。
⠀⠀⠀⠀⠀⠀⠀⠀⠀⠀⠀⠀
那份尚未被灌注蠱毒的純粹,是否就是所謂生命的本質?
⠀⠀⠀⠀⠀⠀⠀⠀⠀⠀⠀⠀
見到我的身影出現,她總是興奮地搖尾相迎,尖耳貼平,眼睛瞇成地平線,伴隨細細的哼聲,轉圈,把沉悶的鐵籠敲響成歡樂打擊樂。她只是收容所裡的一隻狗,但在相處的時光裡,我在其跑跳的姿態間感受到的壯闊不亞於山林,那不是非得要巨大的幅圍開展眼前才能體會的事,每個生命即是一個宇宙,浩瀚、莫測,但當你感受到自己在其中參與,就是奇蹟。
⠀⠀⠀⠀⠀⠀⠀⠀⠀⠀⠀⠀
我到現在還無法以文字企及那奇蹟的萬分之一。
⠀⠀⠀⠀⠀⠀⠀⠀⠀⠀⠀⠀
吳明益的這本《蝶道》,並非只是作者與蝶的一路相遇,更包含了他在這些翩飛的倩影中,所領悟的「道」。作者敘事的語氣,像是古老的預言,他進入過那裡,帶了什麼回來轉達,而透過閱讀這些預示,我們彷彿也能浸染那些神性的瞬間。當我讀到「那些蝴蝶,哪裡是為了『恢復蝴蝶王國的榮光』而飛行的呢」這樣的提問,不禁開始思考,在我們口中為「保護」所採取的措施,含有多少一廂情願的成分?
⠀⠀⠀⠀⠀⠀⠀⠀⠀⠀⠀⠀
若非破壞先行,又何需苦苦搶救呢?
⠀⠀⠀⠀⠀⠀⠀⠀⠀⠀⠀⠀
(在寫作上不太喜歡用「牠」,好像把他們歸類為牛馬,來顯得自己高高在上。但即使自己的思考解開鬆綁,嘗試設身處地,想攫取一絲同理,但其實說白了就只是臆測,一種霸權式的「我認為你……。」
⠀⠀⠀⠀⠀⠀⠀⠀⠀⠀⠀⠀
同樣的,「她」也是。但要去解釋這樣的更改,圍繞的問題與討論又將更加複雜,明明現在依生理判別已不是絕對了啊,更別說其間還有包含階級的問題,好希望有人可以發明中性又可以代表所有人的無差別代稱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河野若悠
河野若悠
比起風景更愛看動物的眼睛,那裡面有世界最初的模樣。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