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誌搜查隊】從認識一條街到一段移民史的《緬甸街》!(新北市/中和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你可能吃過這裡的異國美食,卻不知道這些飄洋過海的生命故事!
raw-image

你或許曾聽過或經過中和的華新街:一個到處都是東南亞異國料理的美食傳說。

這裡有點像是新加坡的小印度、或美國的唐人街,有著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也是聚集緬甸移民的主要街區。

因為1960年代時,緬甸發生了大規模的排華事件,許多緬甸華僑選擇移居台灣落腳,經年累月形成了獨特的緬甸聚落。

所以在這條短短的一條街上,無論餐飲、語言或是氣息,對緬甸華僑及緬甸人來說,都是無可取代的家鄉記憶。

當然,這條街上不只有美食,還有這些人們飄洋過海的生命故事,以及他們在台灣辛勤打拼的各種歷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Mingalar par緬甸街」的創辦人-楊萬利,10歲就和家人移居到台灣,母親也在華新街販賣平價美食「破酥包」,一點一滴將兒女拉拔長大。

但就算已經居住20多年,還是發現一般民眾對於這裡的認識僅停留在美食與小吃。因此,身為緬甸華僑第二代的楊萬利,便決定用她的身分開始為土生土長的緬甸社區付出心力。

於是,一本紀錄社區的共同記憶,呈現正慢慢改變中的華新街,從在地人的角度闡述的地方刊物《緬甸街》就此誕生。

刊物之外,團隊也經營「Mingalar par 鳴個喇叭 緬甸街」臉書粉專。除了分享緬甸街的大小事,也籌辦許多活動、講座和導覽,透過踏查社區,大聲介紹這個對於很多人來說很陌生的「小緬甸」,更能成為台灣與緬甸社群的文化橋樑!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台灣雖自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社會,但因為身為島國的關係,其實比例上較少有外來移民,所以對於「異鄉人變成同鄉人」的融合過程,其實還有很大的包容空間,也還有更多可以交流學習的層次。

所以,這本《緬甸街》真心推薦大家支持,可以在博客來、讀冊生活、誠品或獨立書店買到!甚至最近還開了PODCAST 可以去聽聽喔!

記得,有空來去華新街,吃吃緬甸小吃,也多多感受緬甸街的人生故事!

【鳴個喇叭!緬甸街】
◼︎ FB:https://www.facebook.com/MingalarparTaipei/
◼︎ IG:www.instagram.com/mptaipei
◼︎ 網站:www.mp-taipei.com
◼︎ Podcast :Apple, Google, Spotify, Soundcloud, SoundOn, KKBOX

(以上圖片&主要文字來源 by 鳴個喇叭 緬甸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梁子Liangz的沙龍
153會員
101內容數
從策展企劃到知識跨界的職人筆記,偶而聊聊古生物博物館的冷門經歷。
梁子Liangz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21
這是一本讓在地人更認識台東的地方刊物,也是一本讓外地朋友深度體驗台東的風格雜誌。
Thumbnail
2021/06/21
這是一本讓在地人更認識台東的地方刊物,也是一本讓外地朋友深度體驗台東的風格雜誌。
Thumbnail
2021/06/02
「走走彰化城」是《炯話郎》的slogan,也希望用新的視角,引領大家發現前所未見的彰化。
Thumbnail
2021/06/02
「走走彰化城」是《炯話郎》的slogan,也希望用新的視角,引領大家發現前所未見的彰化。
Thumbnail
2021/04/28
透過協力編輯,不只讓高雄人了解自己的家,並且能以家為榮。
Thumbnail
2021/04/28
透過協力編輯,不只讓高雄人了解自己的家,並且能以家為榮。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撰文/攝影:賴芊芝   這次參與的活動是VERSE雜誌的封面故事走讀,也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個擁有緬甸生活型態的地方,萬利老師以「食」貫穿兩小時的走讀,不同於一般觀光,兩小時的行程中更多的是「吃」背後的來源與意識型態。
Thumbnail
撰文/攝影:賴芊芝   這次參與的活動是VERSE雜誌的封面故事走讀,也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個擁有緬甸生活型態的地方,萬利老師以「食」貫穿兩小時的走讀,不同於一般觀光,兩小時的行程中更多的是「吃」背後的來源與意識型態。
Thumbnail
如果地方本身先天條件不足,如何找到獨特的DNA?快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作者:遠見行銷部企劃製作 少子化、高齡化是亞洲國家共同面對的問題,各縣市以地方創生為解決開端,目前在台灣方興未艾,找回在地活力,讓偏鄉也能逐漸發展,新北市政府格外重視,協助地方團隊例如北海論壇創生基地、鳴個喇叭!緬甸街發揮地方特色
Thumbnail
如果地方本身先天條件不足,如何找到獨特的DNA?快來看看他們的故事! 作者:遠見行銷部企劃製作 少子化、高齡化是亞洲國家共同面對的問題,各縣市以地方創生為解決開端,目前在台灣方興未艾,找回在地活力,讓偏鄉也能逐漸發展,新北市政府格外重視,協助地方團隊例如北海論壇創生基地、鳴個喇叭!緬甸街發揮地方特色
Thumbnail
你以為緬甸味只能坐飛機長征嗎?新北中和的華新街,素有小緬甸之稱。在華新街一帶,有將近4萬的緬甸新住民在此生活,這條街上沒有手搖飲料,卻有一個奶茶大平台。
Thumbnail
你以為緬甸味只能坐飛機長征嗎?新北中和的華新街,素有小緬甸之稱。在華新街一帶,有將近4萬的緬甸新住民在此生活,這條街上沒有手搖飲料,卻有一個奶茶大平台。
Thumbnail
半世紀以來,新住民一改過去的刻板印象,以獨特的美食悄悄融入你我的生活。在新北中和華新街,就有超過四十多家緬甸小吃店,以及各行各業達百家商店。這一次,讓作家胖胖樹帶領我們從歷史與植物食材重新認識華新街。 撰文.照片提供=胖胖樹 王瑞閔
Thumbnail
半世紀以來,新住民一改過去的刻板印象,以獨特的美食悄悄融入你我的生活。在新北中和華新街,就有超過四十多家緬甸小吃店,以及各行各業達百家商店。這一次,讓作家胖胖樹帶領我們從歷史與植物食材重新認識華新街。 撰文.照片提供=胖胖樹 王瑞閔
Thumbnail
新北市中和的華新街被大家稱為「緬甸街」。短短一條街上,不只有各種美食,還有著大爹阿孃們飄洋過海的生命故事。地方誌《緬甸街》的編輯團隊,透過在地人的眼光,結合新潮引人的刊物設計,邀請大家一起來緬甸街挖掘文化的珍寶。 撰文.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Thumbnail
新北市中和的華新街被大家稱為「緬甸街」。短短一條街上,不只有各種美食,還有著大爹阿孃們飄洋過海的生命故事。地方誌《緬甸街》的編輯團隊,透過在地人的眼光,結合新潮引人的刊物設計,邀請大家一起來緬甸街挖掘文化的珍寶。 撰文.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Thumbnail
中和華新街市場裡,有一家緬甸傳統雜貨店「阿美家鄉小吃」,店面擺滿緬甸和東南亞的雜貨。這家已經有23 年歷史的小店,到了2009 年由夫妻阿照與阿美接手經營,除了雜貨外,也賣緬甸糕點。許多在地人常來光顧,因為糕點的滋味十分解鄉愁。 撰文=蔡雅婷 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Thumbnail
中和華新街市場裡,有一家緬甸傳統雜貨店「阿美家鄉小吃」,店面擺滿緬甸和東南亞的雜貨。這家已經有23 年歷史的小店,到了2009 年由夫妻阿照與阿美接手經營,除了雜貨外,也賣緬甸糕點。許多在地人常來光顧,因為糕點的滋味十分解鄉愁。 撰文=蔡雅婷 照片提供=鳴個喇叭!緬甸街
Thumbnail
製作泰式咖哩需要使用棕櫚糖,這也是我最常在越南雜貨店內購買的商品,有次在採購時意外發現老闆的三聲道:對著越南同鄉講越南話、對著台灣人和印尼人講國語,而對著香港人……講粵語!
Thumbnail
製作泰式咖哩需要使用棕櫚糖,這也是我最常在越南雜貨店內購買的商品,有次在採購時意外發現老闆的三聲道:對著越南同鄉講越南話、對著台灣人和印尼人講國語,而對著香港人……講粵語!
Thumbnail
檳城的華人,或者說馬來西亞華人,除了語言混雜之外,迅速切換語言亦是種平凡的日常,多元文化著實地體現於地方生活空間,以及個人尺度的語言之中。剛開始和當地人閒聊或訪談的時候,對方講了一串華語混英語,我卻有「嗯?我剛剛聽了甚麼?」的感覺。
Thumbnail
檳城的華人,或者說馬來西亞華人,除了語言混雜之外,迅速切換語言亦是種平凡的日常,多元文化著實地體現於地方生活空間,以及個人尺度的語言之中。剛開始和當地人閒聊或訪談的時候,對方講了一串華語混英語,我卻有「嗯?我剛剛聽了甚麼?」的感覺。
Thumbnail
跟人說起澳門美食,未待那個「食」字的發音完結,就已經會出現豬扒包、葡撻等回應,還有那緊接其後,搶閘出場的葡國雞、水蟹粥、杏仁餅……但其實,要數澳門美食,實在還有太多值得人去認識的菜式和歷史,其中包括它,魚湯粉。 魚湯粉,一定不是人見人愛 魚湯粉是緬甸的地道麵食,但其知名度卻比其他緬甸膠兜撈麵低,相
Thumbnail
跟人說起澳門美食,未待那個「食」字的發音完結,就已經會出現豬扒包、葡撻等回應,還有那緊接其後,搶閘出場的葡國雞、水蟹粥、杏仁餅……但其實,要數澳門美食,實在還有太多值得人去認識的菜式和歷史,其中包括它,魚湯粉。 魚湯粉,一定不是人見人愛 魚湯粉是緬甸的地道麵食,但其知名度卻比其他緬甸膠兜撈麵低,相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