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跳脫同溫層,卻沒跳脫同溫層亂象? 淺談詮釋學的視域基礎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同溫層這個詞,在兩年前開始如雨後春筍般大量出現,尤其是在討論公共議題時常常被提及,許多意見領袖都鼓勵大家跳脫同溫層,開始與異溫層對話,聆聽不同族群、不同觀點的看法,來建立一個友善的溝通環境並消除仇恨對立。
然而有一系列的問題似乎沒有被完全解答:如何跳脫同溫層?與異溫層對話就代表跳脫同溫層嗎?為何要跳脫同溫層?該如何得知自己身處同溫層?同溫層的確切定義為何?從這些問題出發,我希望嘗試以20世紀歐陸哲學相當重要的一個概念:詮釋學為基礎,來討論這些問題。

何謂詮釋學?

詮釋學就字面的意思,看起來很像是一個方法論(利用詮釋學來詮釋、解釋某些事物),確實古時候的詮釋學是用來詮釋聖經、法典的,但是從20世紀開始,由哲學家高達美(Hans Gadamer)提出的詮釋學則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高達美以海德格的現象學為基礎,提出了不一樣的詮釋學,不再注重如何客觀解讀,而是回到個人;每個人在解讀世界時都帶有「視域」,所以就算是在看待同樣一件事物,擁有不同視域的人詮釋出來的內容也會有所差異。
而這個視域是來自我們的文化背景、歷史脈絡,舉例來說,剛出生的嬰兒會受到家庭的影響,到了幼兒階段可能又會受到社會、同儕的影響,這些影響就會是每個人的視域基礎。如果用一句話來表達的話,可以說:「人隸屬於所在社群的文化及歷史」。
進一步來說,當一個人在沒有接觸到其他傳統文化、歷史時,會覺得自己是對的,但如果他願意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對話,就可能會看到自己的侷限性,從而調整原本的視域。因此高達美也說,在過往的科學研究中,大多數人會認為客觀真理來自於大量的經驗歸納,然而歷史上眾多的科學革命、甚至是個人對於人生經驗的革命,其實不是來自於經驗歸納,而是來自於關鍵的否定性經驗。
上訴的理論並不是詮釋學的全部,只是筆者認為比較符合這個主題的重點而已,而為什麼要講這些概念,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從詮釋學檢視同溫層

上面所講的理論我認為是較為完整的解釋了同溫層概念,以視域的角度出發,更加全面地分析了觀點差異的原因,也解釋了視域的形成來源,甚至有提出了如何破除侷限性的實際方法,反觀「同溫層」這個概念,似乎有很多的問題都沒有清楚解釋到,那該不會「同溫層」只是個假名詞吧?會不會問題真正的焦點其實根本不在這上面?

同溫層的二元框架

同溫層與異溫層乍聽之下還蠻合理的,但其實有些問題存在。剛開始同溫層想表達的意思是,擁有同樣觀點、想法的人為一個層級或位置,而異溫層就是不同觀點的層級及位置,這是一種塊狀分類的方式:把相似觀點的人作為一個整體來討論,但這會有兩個問題,一是如何去分類,要有什麼樣的相似性會被叫稱作同溫層?二是怎麼知道我身處哪裡,難道到了異溫層就沒有同溫層問題嗎?
假設來試著回答這些問題,首先,如何分類?可能擁有同樣觀點結論的人是一個同溫層,但這樣其實是忽視掉脈絡的,以總統大選為例,不會說投同一個政黨的人就是同溫層吧,因為大家投票的原因都不同。那換一個答案,擁有同樣脈絡的人是一個同溫層,但這也延伸出了另一個問題:「同樣」是指一模一樣嗎?還是只要相似就好,那相似又要多相似?
這樣的對答似乎沒完沒了,始終沒有辦法給出一個完美的定義,我認為會造成這樣的情況,就是因為同溫層這概念陷入了二元邏輯的陷阱,嘗試把「同樣」想法的人分類是一件困難的事情,而且在沒有明確定義狀況下,「同溫層」會被濫用,淪為一個貶抑詞,甚至是用來貼標籤的工具。最初同溫層是在協助判斷思想極化的概念,但如果沒有正當使用,可能反然會變成協助思想兩極化,甚至是網路霸凌的推手。
所以重新以詮釋學的概念來探討此事,比起一直著重在同溫層的定義,不如跳脫這個框架,用「視域」來看待一個人的想法,在探討議題時應該更注重不同觀點背後的歷史脈絡,嘗試站在不同的視域去看待同一件事情,而不是一昧地指責他人無法跳脫舒適圈,我認為這才是更好的思考方式。
回到最一開始的問題:同溫層是不是假名詞?我認為是不全然啦,同溫層這樣的狀況確實存在,因此此詞可以是一種開放定義的概念:在使用這個詞上面要更加精準,或許在使用前要先說明清楚自己對這個概念的見解,才可以避免見解不同造成的誤會。

跳脫現有視域

「要跳脫同溫層」,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也可能做過一些行動,但這句話也有點模糊,「跳脫」這詞好像沒有解釋得很清楚,所以這一章會以本人的觀點來討論跳脫的相關問題。
就如同前面所說的,同溫層有許多問題,所以這邊討論的問題就從「跳脫同溫層」,改成「跳脫現有視域」。第一個會有的問題就是:「為甚麼要跳脫?」,「視域」是個人如何看待世界的一個前提,因此我認為如果視域很固化,沒有去增加一些不同文化、歷史的色彩,就會很難理解他人的思考脈絡與觀點,就如同高達美所說:「如果他願意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進行對話,就可能會看到自己的侷限性」,總結成一句話的話就是,我認為跳脫視域(擴展視域)可以幫助一個人,擁有更加理性的開放態度,且更全面、包容的跟世界互動。
雖然跳脫很重要沒有錯,但該如何跳脫呢?

我該如何去實現?

我認為在「如何跳脫」這件是相當重要的,雖然大家都說要跳脫同溫層,但感覺很多人提出的「方法」有些問題存在,像是說:「要做你平常不會做的事、與不同觀點的人對話、多去吸收不同知識」但這些真的有辦法跳脫嗎?舉例來說,假設去參加一個跟你立場不同的候選人的造勢活動,確實是平常不會做的事情,但這件事真的會幫助到你理解不同立場嗎?又或者找了一個跟你立場不同的人對話,如果沒有釐清這場對話與自我的關係,很有可能就只是在各講各話。
問題出在:「沒有去思考做這件事情對自我的幫助是什麼」,因此「省思」是在跳脫上很重要的一點,你可以在開始行動前思考這些問題,自身所屬的視域位置在哪?做這個行為是否會改變自身視域?且如何改變?這樣的改變是否是自身想要的?而在行動後也可以去反思是否有符合一開始的預期,我認為這才是更能幫助自我改善固化視域的方法。

小結

這個問題其實很難完全講完,因為同溫層在不同的脈絡或領域裡面,其實有它各自代表的意思,所以我寫這篇文章,只是單純想要把看到的一些亂象或誤會給化解。而用詮釋學的角度切入這個主體好像也沒人做過,所以很多部分的內容是建立在我個人的經驗上的,也可能會有些問題存在,因此如果有什麼不同的看法也可以讓我知道,讓我可以持續修正這套概念~
P.S.其實上述的內容也可以用在「舒適圈」這個概念上
    1會員
    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同溫層的陷阱「只和具有類似信仰的人交往,容易造成『群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人們不再願意表達一個更微妙或更複雜的觀點......選擇保持沉默......這種沉默讓整個群體相信沒有對立的觀點,每個人都在從眾的過程中向呼聲最高的意見靠攏。」
    Thumbnail
    avatar
    李惠貞
    2021-06-11
    同溫層的力量你相信同溫層的力量嗎? 最近疫情緊繃,你接受到甚麼樣的訊息呢?你感受到的是什麼?你決定怎麼做呢?
    Thumbnail
    avatar
    媽寶米奇
    2021-05-15
    1081110同溫層的形成與適應『值得一提的是,群體極化也同時讓許多重要的價值得以透過社運實現,若缺乏極端主義的傳播,社運及革命將是一盤散沙。』 今天的資訊傳遞方式和過去不同,無時無刻都有巨量的資訊被傳遞,但人的精力和時間有限,在能夠迅速獲得大量取樣的同時,也限制在單一議題上投入的時間與深度。
    Thumbnail
    avatar
    Freelancer Stellar
    2020-12-07
    同溫層才能接收到頻率的《咿咿咿》流行音樂中有另類音樂、實驗音樂、前衛音樂,電影界也有實驗電影、B 級電影或藝術電影。那書呢?出版界有沒有非主流形式的書?
    Thumbnail
    avatar
    小白的窩
    2020-03-13
    書友同溫層@0204/2019 從年假的前幾天,就都看到臉友積極買書屯書準備過年。 台灣的出版業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會都是寒冬嗎? 是我的同溫層不夠厚不夠廣,還是有些出版業者的努力不夠呀?
    avatar
    Gabriel Chen
    2019-10-09
    如何跳脫同溫層認識不同領域的人? 跳脫同溫層、舒適圈、建立人脈是最近非常流行的話題,但是要從哪裡開始呢? 簡單4個步驟讓你擺脫恐懼,勇敢踏出第一步!
    Thumbnail
    avatar
    凱妮絲
    2019-09-29
    男女角色分配很重要嗎?跳脫傳統框架的瑞典女同志家庭<p>我在職場上常常聽亞洲同事們對其他同仁的評價,說某某女老師性格強硬,真不像個女的,或是某男主管優柔寡斷,婆婆媽媽。假設今天男女角色對調,這些特質還會被視為負面的嗎?抽離性別,也許更能平心看待每個人的特性?</p>
    Thumbnail
    avatar
    吳媛媛
    2017-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