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我的選擇我高興(七):資訊太多,所以我只能靠網友了

更新於 2021/02/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為什麼「選擇性接觸」這議題這麼重要,值得一直寫?在社群網路時代、又遭逢疫情,然後全世界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年輕人不再有戰後嬰兒潮世代的機運,「民主衰敗」(democratic decay)成為許多人關注的問題。
二〇〇九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剛當選時,在一次訪談中講到一個很難直接翻成中文的概念:informed citizenry。歐美民主制度要能好好運作,關鍵在於對於各種政治議題都知情、且能夠好好思考的公民。在前網路時代的理想裡,我們可以透過嚴格自律的媒體擔任守門人,來促進公民的理性討論。在社群網路時代,人類大腦被大量資訊衝擊,已經無法負荷。
本圖取自Canva
以傳統媒體當守門人,當然會有許多問題,比如除了少數歐美國家與日本可以看到堅守立場的媒體,在多數開發中國家,我們看到的是政治人物與財團控制媒體。但社群網路出現並沒有改善什麼政治情勢(如失敗的「阿拉伯之春」,緬甸照樣軍人政變,俄羅斯依舊謀殺政敵),反倒是讓原有謹守專業倫理的媒體收入減少,關注地方公共事務的都市型報紙面臨生存危機。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296 字、2 則留言,僅發佈於陳豐偉編譯社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1.5K會員
496內容數
【陳豐偉編譯社】的內容會幫助你瞭解自己、瞭解你的伴侶、家人、親友、同事,讓你更能分析為什麼某些人就是會有這樣的行為模式。無論是人際關係、職場用人或危機處理,以及給予你的親友好的建議,從這裡得到的知識,或許有一天會派上用場。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陳豐偉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網際網路興起後,人們對於政治新聞「選擇性接觸」的問題更加嚴重。有四分之一的人幾乎只仰賴單一觀點的新聞來源。學者認為,美國新聞媒體為了爭奪特定政治族群的市場,內容越來越不追求中立客觀。於是,當我們熱烈擁抱網路世界時,臉書、推特等網站,悄悄地讓我們因為政治意見而分化成不同的群體,然後彼此看不起。
在情緒與選擇性接觸的研究裡,主要研究的是「憤怒」(angry)、「害怕」(fear)以及「焦慮」(anxiety)。翻了一些文獻,學者大致上的共識是:憤怒,是讓讀者視野變窄、並積極分享的主要原因。形塑目前網路政治言論基本風貌的,是「焦慮」。
「選擇性接觸」造成典範轉移,讓「弱媒體效應」(weak media effects)成為主流。不過,選擇性接觸的理論,並不是一直都被學界廣為接受,但有時風向又會轉回「強媒體效應」。比如說,是「中天創造韓流」,還是「韓流帶動中天」,兩個方向的論述,都可以找到各自的依據,學界或民間都可以辯很久。
曾經有段時間,經濟學等學科會假設每個人都是個「理性主體」(rational agent),可以理性地蒐集資訊,結合自己的喜好,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決策。但越來越多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大腦一點也不理性,在推理過程中會努力蒐集自己喜歡的資訊,在偏差的資訊累積下,來達到自己喜歡(desired)的結論。
「認知失調」是Festinger在1957年提出的創見,是二十世紀心理學領域影響力最大的理論,引發數千篇相關的科學文獻。簡言之,如果兩個有相關的認知是不一致的,就會造成心理上的不適感(uncomfortable)。當事人為了減少認知不協調,會嘗試避免接觸到某些訊息,或嘗試改變自己對某些事物的認知。
人類大腦往往是先做了決定,再找理由來解釋。人類有個擅長說故事的大腦,要為自己的行為編出一套理論並不難。心理學家發現,人類大腦會傾向為自己的選擇辯護,也會喜歡尋找、閱讀跟自己相同立場的資訊。這叫做「選擇性接觸假說」(selective exposure theory)。
網際網路興起後,人們對於政治新聞「選擇性接觸」的問題更加嚴重。有四分之一的人幾乎只仰賴單一觀點的新聞來源。學者認為,美國新聞媒體為了爭奪特定政治族群的市場,內容越來越不追求中立客觀。於是,當我們熱烈擁抱網路世界時,臉書、推特等網站,悄悄地讓我們因為政治意見而分化成不同的群體,然後彼此看不起。
在情緒與選擇性接觸的研究裡,主要研究的是「憤怒」(angry)、「害怕」(fear)以及「焦慮」(anxiety)。翻了一些文獻,學者大致上的共識是:憤怒,是讓讀者視野變窄、並積極分享的主要原因。形塑目前網路政治言論基本風貌的,是「焦慮」。
「選擇性接觸」造成典範轉移,讓「弱媒體效應」(weak media effects)成為主流。不過,選擇性接觸的理論,並不是一直都被學界廣為接受,但有時風向又會轉回「強媒體效應」。比如說,是「中天創造韓流」,還是「韓流帶動中天」,兩個方向的論述,都可以找到各自的依據,學界或民間都可以辯很久。
曾經有段時間,經濟學等學科會假設每個人都是個「理性主體」(rational agent),可以理性地蒐集資訊,結合自己的喜好,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決策。但越來越多心理學研究發現,人類大腦一點也不理性,在推理過程中會努力蒐集自己喜歡的資訊,在偏差的資訊累積下,來達到自己喜歡(desired)的結論。
「認知失調」是Festinger在1957年提出的創見,是二十世紀心理學領域影響力最大的理論,引發數千篇相關的科學文獻。簡言之,如果兩個有相關的認知是不一致的,就會造成心理上的不適感(uncomfortable)。當事人為了減少認知不協調,會嘗試避免接觸到某些訊息,或嘗試改變自己對某些事物的認知。
人類大腦往往是先做了決定,再找理由來解釋。人類有個擅長說故事的大腦,要為自己的行為編出一套理論並不難。心理學家發現,人類大腦會傾向為自己的選擇辯護,也會喜歡尋找、閱讀跟自己相同立場的資訊。這叫做「選擇性接觸假說」(selective exposure theory)。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這個媒體主導的時代,人們無時無刻不被視聽資訊包圍。生產者和閱聽者都面臨著流量與深度的矛盾,隨著科技的發展,每個人都能成為內容的創造者。然而,這種模式也可能造成資訊麻痺,導致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失去自由。本文探討了在不斷變化的媒體環境中,如何尋找個人的獨立思考與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在當今世界,每天有大量資訊不斷產生,遠超過以往所謂的知識爆炸或資訊超載。報紙上報導的都是前一天的資訊,而即時的消息需要透過電視和廣播來獲取。網路上更是充斥著各種假訊息。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這些資訊的影響也各不相同,讓人不禁思考在這個資訊時代中,如何保持對資訊的敏感度與判斷力。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數位化進程還是社交媒體,資訊過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面臨著價值觀變化、迷失方向和享樂主義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學會信息篩選、培養批判性思維、保持專注和平衡生活。
  去說,不要停留在對罵或哭泣。改變的方式是去說、是去給出更多紮實的溝通。我們說的「沒有討論,不是民主」不僅僅關於議場內,也關於普遍的、一天又一天的生活。一個社會的民主素養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從黨外運動、從各種民主前輩的努力中,台灣的公民社會在過去的數十年內一直在前進。這些都不會是白費的。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我一直覺得資訊太多了。我們每天會不斷地從網路上得到資訊,那一部分是被動的,譬如說,那些最有熱度的新聞事件,他們會突破我原來已經關注的領域,在各個社群網站的河道朝我的方向衝過來。這並不是說我選擇性地看或不看就能夠去避免的。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如果知道每一個進入你腦中的訊息,都對你的大腦帶來了影響,我們會不會慎選接收的資訊呢?如果大腦是棵植物,我們拿什麼餵養這生命?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在這個媒體主導的時代,人們無時無刻不被視聽資訊包圍。生產者和閱聽者都面臨著流量與深度的矛盾,隨著科技的發展,每個人都能成為內容的創造者。然而,這種模式也可能造成資訊麻痺,導致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失去自由。本文探討了在不斷變化的媒體環境中,如何尋找個人的獨立思考與真正的自由。
Thumbnail
在當今世界,每天有大量資訊不斷產生,遠超過以往所謂的知識爆炸或資訊超載。報紙上報導的都是前一天的資訊,而即時的消息需要透過電視和廣播來獲取。網路上更是充斥著各種假訊息。對於不同的人來說,這些資訊的影響也各不相同,讓人不禁思考在這個資訊時代中,如何保持對資訊的敏感度與判斷力。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幾乎人人都透過網路作爲取得新聞資訊的主要管道。除了透過網路平台取得新聞媒體發佈的消息,也常常仰賴直播節目獲取消息。合法的新聞媒體,大多對於未加查證的消息發佈非常謹慎而且保守,良莠不齊的自媒體則不然。
Thumbnail
社群媒體會導致「過濾氣泡」和「同溫層效應」。也就是說,這只會讓用戶只看到符合其既有觀點和興趣的內容,從而錯過多樣化的信息。 如果要做出更妥善的市場判斷,除了需要在即時的數據和長期的品牌價值之間找到平衡,也要提醒大家要及時『抽身』回到真實的世界中,才能避免陷入數據迷戀和演算法偏見。
Thumbnail
資訊爆炸的時代給人帶來了巨大的衝擊。無論是數位化進程還是社交媒體,資訊過載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對年輕人來說尤為重要,他們面臨著價值觀變化、迷失方向和享樂主義等挑戰。為了應對這些問題,人們需要學會信息篩選、培養批判性思維、保持專注和平衡生活。
  去說,不要停留在對罵或哭泣。改變的方式是去說、是去給出更多紮實的溝通。我們說的「沒有討論,不是民主」不僅僅關於議場內,也關於普遍的、一天又一天的生活。一個社會的民主素養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從黨外運動、從各種民主前輩的努力中,台灣的公民社會在過去的數十年內一直在前進。這些都不會是白費的。
Thumbnail
其實在網路上討論政治並不奇怪,尤其是自社群媒體興盛開始許多人便會在網路上為擁護各自的支持者展開激烈的辯論。我們曾幾何時都曾聽過「真理越辯越明」這句話,但如今在這樣的時代裡,面對這些來勢洶洶的辯論真的健康嗎?
  我一直覺得資訊太多了。我們每天會不斷地從網路上得到資訊,那一部分是被動的,譬如說,那些最有熱度的新聞事件,他們會突破我原來已經關注的領域,在各個社群網站的河道朝我的方向衝過來。這並不是說我選擇性地看或不看就能夠去避免的。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如果知道每一個進入你腦中的訊息,都對你的大腦帶來了影響,我們會不會慎選接收的資訊呢?如果大腦是棵植物,我們拿什麼餵養這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