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書|《尋琴者》_尋情的低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起初,我們都只是靈魂,還沒有肉體。
神用音樂將靈魂騙進肉體,靈魂從此失去自由。

尋琴者,尋找著如何找回靈魂,離開肉體。

raw-image

用此書作為2021年第一本,再好不過。
若是,未來去考國北教語創所,極可能遇上郭強生老師(原在東華創英所)。
想說教授的書應該要拜讀一下(很簡單的理由),沒想到被挑起興趣,想看他所有的著作;一位小說家,卻空白整整十三年不曾寫過小說,過程會是怎樣的掙扎,抑或平淡無奇,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走到了《尋琴者》。

我很難說自己懂音樂,唯一敢說自己擅長的大概是國小時期的直笛,另一個會拿來吹噓的大概是小提琴(高中學一年就放棄了)。遙想國小的那個選擇轉捩點,在棒球隊和管樂隊之間,想都沒想就往棒球前進了,回想起來,還真是順著周遭的聲音而行呢。時至如今,在老泉山上的際遇,卻喚醒我沉睡的音樂與節奏感,推薦我去學天鼓和手碟,雖不知哪來的召喚,今年的我卻想從烏克麗麗開始。

尋琴—我暫時擦不上邊;尋情—是一輩子的功課。

尋琴者/尋情者,諧音的書名,是探尋的起源。宛若《流浪者之歌》內,悉達塔歷經入世與出世各種苦難或磨練,永遠是從自我出發,尋找那孤寂的源頭,究竟是一攤死水還是瀑布,瀑布的源頭又是哪裡?

後記:「不會彈鋼琴,卻選擇書寫關於一個迷失在失望與渴望中的調音師,正因為需要這樣的難度,才能夠讓小說創作之於我,成為永無止境的追求。終於發現可以溫柔地親吻那些壓抑與寂寞所留下來的傷口了。最後能救贖自己的,原來仍是惟有這種旁人眼中彷彿自虐式的追求而已。」

我一直都不太清楚,要如何為小說下註解,通常都是猖狂的黏著一切有關自己的文字,相織成網,等待更多的文字蘸上,或被風毀壞。也許幾十年後的某日,也會沾上另一個人的文字。

#萬卷書計畫 #00007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晏履/煉乳老師/木木日安師父的沙龍
31會員
50內容數
分享帶領自學/共學孩子,語文課、閱讀寫作、生活趣事, 還有教養/教育/兒童文學相關書籍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音樂是無形的,卻是由有形的樂器所發出。情感是無形的,卻被困在有形的肉體中。不論是音樂還是情感,人們都更重視無形的東西,但愈是追求,就愈會發現自己被困在有形的牢籠中。這種柏拉圖理型論式的隱喻構成了整個故事的基調,也是郭強生《尋琴者》最主要的魅力。
Thumbnail
音樂是無形的,卻是由有形的樂器所發出。情感是無形的,卻被困在有形的肉體中。不論是音樂還是情感,人們都更重視無形的東西,但愈是追求,就愈會發現自己被困在有形的牢籠中。這種柏拉圖理型論式的隱喻構成了整個故事的基調,也是郭強生《尋琴者》最主要的魅力。
Thumbnail
原來「逝去」這個詞,隱含著美感。 音樂不在鋼琴裡,而在我的影子裡。與其說我們在聆聽演奏鋼琴,不如說我們在聽的是逝去。 只有那個頻率,那個振動的層次,可以把我帶進讓我感覺安全,又帶著一點悲傷的奇妙領域。 他不會懂得,就是因為已經所剩不多,所以只好孤注一擲的人生是什麼意思。 像我這樣一個人,總在追求一種
Thumbnail
原來「逝去」這個詞,隱含著美感。 音樂不在鋼琴裡,而在我的影子裡。與其說我們在聆聽演奏鋼琴,不如說我們在聽的是逝去。 只有那個頻率,那個振動的層次,可以把我帶進讓我感覺安全,又帶著一點悲傷的奇妙領域。 他不會懂得,就是因為已經所剩不多,所以只好孤注一擲的人生是什麼意思。 像我這樣一個人,總在追求一種
Thumbnail
去年推出即興鋼琴四部曲後,留德鋼琴精靈江佳蓁今年一月又發行與小提琴家翁卿翥合作的雙CD專輯《源 Origin》,二月和三月則各會發行一首即興單曲,並包含演奏的影像。每每收到他的作品訊息,總讓企劃團隊感到敬佩......
Thumbnail
去年推出即興鋼琴四部曲後,留德鋼琴精靈江佳蓁今年一月又發行與小提琴家翁卿翥合作的雙CD專輯《源 Origin》,二月和三月則各會發行一首即興單曲,並包含演奏的影像。每每收到他的作品訊息,總讓企劃團隊感到敬佩......
Thumbnail
上週身體出了狀況之後,突然想著開始做些改變,具體不知道是什麼改變,可能是心靈上的改造、培養新習慣或者嘗試讓自己更健康。其實我會因為壓力產生病痛也不奇怪,我一直是容易焦慮的人,最近又有這麼多煩心的事。
Thumbnail
上週身體出了狀況之後,突然想著開始做些改變,具體不知道是什麼改變,可能是心靈上的改造、培養新習慣或者嘗試讓自己更健康。其實我會因為壓力產生病痛也不奇怪,我一直是容易焦慮的人,最近又有這麼多煩心的事。
Thumbnail
我會覺得,這樣的想法總是阻礙著他,讓他從來無法真正的碰觸他人、世界、和任何事物的深度。
Thumbnail
我會覺得,這樣的想法總是阻礙著他,讓他從來無法真正的碰觸他人、世界、和任何事物的深度。
Thumbnail
2021年得到雲林文化藝術獎再次結緣,十年前江心靜以作家受邀舉辦《單車環球夢》新書分享,彼此都是追求理想的熱血性格,激起無數火花。 這次因領獎來分享從文學到藝術(2014~2021)的跨界心法,透過文字、畫作和珍貴紀錄片追溯這七年從「從來沒畫過畫」到海內外獲獎連連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1年得到雲林文化藝術獎再次結緣,十年前江心靜以作家受邀舉辦《單車環球夢》新書分享,彼此都是追求理想的熱血性格,激起無數火花。 這次因領獎來分享從文學到藝術(2014~2021)的跨界心法,透過文字、畫作和珍貴紀錄片追溯這七年從「從來沒畫過畫」到海內外獲獎連連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李滄東的《生命之詩》。六十多歲的女子去參加了詩歌寫作課,開始要在生活裡尋找詩。詩,就在那裡,但是你要如何打開眼睛,如何看見,如何將它捕捉下來,放到你的紙頁裡,要如何讓它與你的生命產生連結、與生活碰撞、共舞?
Thumbnail
我非常喜歡李滄東的《生命之詩》。六十多歲的女子去參加了詩歌寫作課,開始要在生活裡尋找詩。詩,就在那裡,但是你要如何打開眼睛,如何看見,如何將它捕捉下來,放到你的紙頁裡,要如何讓它與你的生命產生連結、與生活碰撞、共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