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與「英國學霸上司」及「日本學霸上司」的相處經驗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舊台大校門,圖片來源:ntu.edu.tw
每個人從小到大,多多少少都會耳聞「學霸」的存在。班上第一名的同學,畢業後考上第一志願,然後不斷扶搖而直上,最後要不就是醫生,要不就是律師,要不就是出國取得名校博士。這些人就是「學霸」。
資料來源:wikipedia.org
求學到現在工作過程中,遇過幾位學霸。大學時系上有數名學霸老師,從名聲響徹雲霄的頂級大學畢業,但也就只有修課時的萍水相逢。碩士班時的指導老師是從麻省理工(MIT,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發佈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4)畢業的學霸,專業度當然是不在話下,也常鼓勵學生發揮想像力,不要被已知的常識綁架,然而在太過於天馬行空的情況下,也會適時踩住煞車。我對這位老師最敬佩的一點是,當有些新發現的科學我們都不甚理解時,他就會跟我們一樣到課堂去旁聽修課,正所謂「學而時習之」。
圖片來源:https://www.cambridgeindependent.co.uk/
後來到英國工作,直屬上司是一位從大學到博士都是劍橋大學(共計110校友獲得諾貝爾獎,2020年上海交通大學發佈的世界大學學術排名第3)畢業的物理系高材生。這位劍橋學霸主管是個英國人,行為舉止跟印象中的英國人很接近:說話語氣不慍不火,用字遣詞溫文儒雅,不會隨便發脾氣,很愛喝啤酒。上班時間很專心工作,除了喝水、吃飯、上廁所,幾乎不會離開座位。當有事找他的時候,他會馬上停下手邊的工作來處理,幾乎沒有聽過他拒絕。在專業領域方面,除了知無不言以外,也有旺盛的求知慾,一直都能與時俱進地更新他自己的知識。
我身處的單位雖然著重在基礎研究,但畢竟是在一家商業公司裡,還是要以產品商業化為目標,但這個主管的思維卻不會因為公司高層急於將研究商業化而有妥協,仍然堅持用歐洲式的研究步調來經營:訂出一個大方向->很專注地前進,基層人員幾乎不會感受到任何高層傳遞下來的壓力。記得我剛開始工作的第一年,常常跟這位英籍主管反映我的工作進度不如預期,還需要多一些時間才能KPI達標。主管只跟我說:「不用擔心進度落後的問題,研發本來就是要花很長的時間,如果你覺得未達標而沮喪的話,可以去外面上個短期課程,放鬆一陣子,轉換個心情。」
我非常尊敬這位主管,對於下屬提出的要求幾乎是來者不拒,致力於組織扁平化,這點很類似我在德國工作的經驗。面對外來的威脅,則槍口一致對外。有一次公司高層計畫要執行人員精簡案,這位主管得知後馬上飛往總公司要他們刀下留人,最後成功化解危機,這事他沒跟同事提過,鮮少人知,由於我的座位就在這個主管旁邊,因此能目睹事件的發生。辦公室以外的事情,這位主管也會像朋友兼長輩,記得某一次我租房子的時候需要向房屋仲介公司提出一個保證人時,他也二話不說一口答應。即便他離開單位後,也還會去他家烤肉或是去酒吧喝酒。
圖片來源: u-tokyo.ac.jp
日本公司有個特色:人員調動頻繁,組織很常調整。幾年後總公司調了一個人來擔任新的單位主管,這次是個日本人,是位從大學到博士都在東京大學(日本排名第1,傳說進了「東大」人生就成功一半了。)畢業的物理系學霸,專業領域的知識都能信手捻來。
日式風格與英式風格非常不同,這位日本主管工作時間內同樣是很認真,工作像手錶齒輪運轉般的規律,每天固定時間上班,連吃飯時間也非常固定,但幾乎不加班,這倒是和都市傳說中的日本加班文化很不一樣。日籍主管為人和善,但依然有一種日本職場文化的階級感,平時柴米油鹽醬醋茶的閒聊都不是問題,但如果是公事上的事情,就得按照禮數層層上報,逾級稟報幾乎不會發生,一定要先跟team leader(リーダー)討論,然後再由team leader跟主管討論。某一天突發奇想到一個或許能有新型專利的半導體元件結構,興沖沖地跑去明明就坐在旁邊的主管討論,卻只被回應:「這你有跟leader討論過嗎?你先去跟他討論可以嗎?」子彈瞬間冷掉…
單位裡的氛圍最大的改變就是「地方自治」的情況不復以往,除了買文具、印表機一類的小事以外,中高層級的決定都必須層層上報,然後上級的指示再層層往下傳遞到所有基層員工,也時不時遇到往上提出的請求最後無疾而終,組織呈現垂直化。早已耳聞和日本人相處必須要「讀空氣」,這件事是千真萬確,如果開會過程中聽到日籍主管的回應是拉長音的「嗯~~~」,那幾乎就是否定句型。下班後偶爾會跟其他同事一起踢足球、上酒吧,不過鮮少聽主管提及家人或自己的過往一類的私事,幾年過去了還是感到很陌生。數年後這位日籍主管被輪調回日本總部,也就都沒再聯絡了。接任的又是一位英國籍主管,同樣是系出劍橋大學的學霸,不知是巧合還是日本公司就是相信「名牌貨」。
圖片來源:forums.civfanatics.com
一樣米養百樣學霸,即使是同一間學校出品的學霸也絕對不會有一模一樣的規格,我的感想是:就行事風格來區分,學霸與他們的產地有正相關性,來自西方的屬於大開大合、性情爛漫;來自東方的偏穩定保守、不躁進,但雙方都有一個特點:做事很專心而且很願意學習新知識。很難結論出哪一種比較好,滷肉飯和漢堡都吃得飽不是嗎?
avatar-img
6會員
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tyYang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滑石、石膏、方解石、螢石、磷石、正長石、石英、黃玉、剛玉、金剛石,從小熟背的「莫氏硬度表」。高級手錶所使用的「藍寶石水晶玻璃」是哪一種?
收到成績單後,馬上聯絡人事部辦好簽證申請的事情。收到簽證後就是買機票,打包行李,開始前往英國展開第二次旅外的人生。
量子電腦或許無法成為「摩爾定律」的續命丹,但是以目前的半導體製程技術,似乎已經足夠生產出量子處理器了。量子電腦能在半導體科技人才濟濟的台灣孵化成形嗎?
滑石、石膏、方解石、螢石、磷石、正長石、石英、黃玉、剛玉、金剛石,從小熟背的「莫氏硬度表」。高級手錶所使用的「藍寶石水晶玻璃」是哪一種?
收到成績單後,馬上聯絡人事部辦好簽證申請的事情。收到簽證後就是買機票,打包行李,開始前往英國展開第二次旅外的人生。
量子電腦或許無法成為「摩爾定律」的續命丹,但是以目前的半導體製程技術,似乎已經足夠生產出量子處理器了。量子電腦能在半導體科技人才濟濟的台灣孵化成形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許多家長砸重金補習英文,但效果卻未必如預期。本文以自身經驗及《經濟學人》報導為例,探討盲目跟風補習的風險,並提出學習外語應以增廣見聞、提升多元文化理解為目的,而非單純追求成績或工作機會。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英國留學一年之間的經歷,從初次出發的忐忑不安,到逐漸適應新環境的成長過程。作者分享了在留學生活中的挑戰和喜悅,如何克服思鄉與孤獨,並從與同學和教授的互動中獲得自信和認同感。結尾感慨離別的傷感,反思自己在此過程中的成長與變化。文章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與勇敢面對遺憾的精神。
Thumbnail
本文介紹倫敦五間具代表性的語言學校,幫助想提升英語能力或體驗英國文化的學生找到最合適的選擇。文章涵蓋學校特色、地理位置及住宿選擇,讓學生依循個人需求決定,既能學習語言,也能探索倫敦的文化魅力,平衡學習與觀光旅遊。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中,我們常常聽到「老闆永遠是對的」這種說法。彷彿一旦坐上主管的位置,就自動獲得了無上的智慧和權威。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來聽聽阿德的故事,看看這個意外當上主管的菜鳥是如何從自己的部屬身上學到寶貴的管理經驗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是否需要在每一個領域都超越下屬的問題,並分享了一位主管的故事。透過分享的故事,提出了一個優秀的主管應該具備的能力,並呼籲職場勇士們要記住團隊的成功遠比個人的能力重要。
Thumbnail
在職場上努力工作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懂得跟主管相處。本文分享了一個年輕工程師的真實案例,教你如何建立良好的主管關係,提出了幾個小撇步和建議。記住,跟主管相處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學習和調整。
Thumbnail
這是陳彤昀詩集中的〈神聖之島潮汐詩〉,描述了海岸潮汐的生態景象,以及其中的生物物種。詩中用圖像化的文字呈現了潮汐的動力感,吸引讀者親近海洋生態。透過解釋詩中生物物種的豐富性,詩人讓人們認識到海洋生態的複雜性,並透過音節和意象的對應,讓詩作展現出多重閱讀的意義路徑。
Thumbnail
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多半會被認為很聰明,但倘若做人處事不夠圓融,在人際關係上處處碰壁或與人結怨,還會被認為是聰明嗎? 其實,以時間線拉長來看,「聰明」不只是求學取得好成績,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職場或在社會上與人互動及相處,所以日本全民教育家齋藤孝便在《什麼是真正的聰明?》這本書中提到能否適應
Thumbnail
從職場回到校園,EMBA讓作者遇到了很多出色的同學,分享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想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同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望了自己在學習和職場上的期許。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台灣人在英國申請最常見的幾種居留簽證,包含學生簽證、工作簽證、家庭及伴侶簽證、永久居留和英國公民。另外建議申請簽證前,可以使用英國簽證檢測器瞭解最適合自己申辦的簽證。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許多家長砸重金補習英文,但效果卻未必如預期。本文以自身經驗及《經濟學人》報導為例,探討盲目跟風補習的風險,並提出學習外語應以增廣見聞、提升多元文化理解為目的,而非單純追求成績或工作機會。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英國留學一年之間的經歷,從初次出發的忐忑不安,到逐漸適應新環境的成長過程。作者分享了在留學生活中的挑戰和喜悅,如何克服思鄉與孤獨,並從與同學和教授的互動中獲得自信和認同感。結尾感慨離別的傷感,反思自己在此過程中的成長與變化。文章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與勇敢面對遺憾的精神。
Thumbnail
本文介紹倫敦五間具代表性的語言學校,幫助想提升英語能力或體驗英國文化的學生找到最合適的選擇。文章涵蓋學校特色、地理位置及住宿選擇,讓學生依循個人需求決定,既能學習語言,也能探索倫敦的文化魅力,平衡學習與觀光旅遊。
Thumbnail
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中,我們常常聽到「老闆永遠是對的」這種說法。彷彿一旦坐上主管的位置,就自動獲得了無上的智慧和權威。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來聽聽阿德的故事,看看這個意外當上主管的菜鳥是如何從自己的部屬身上學到寶貴的管理經驗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是否需要在每一個領域都超越下屬的問題,並分享了一位主管的故事。透過分享的故事,提出了一個優秀的主管應該具備的能力,並呼籲職場勇士們要記住團隊的成功遠比個人的能力重要。
Thumbnail
在職場上努力工作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懂得跟主管相處。本文分享了一個年輕工程師的真實案例,教你如何建立良好的主管關係,提出了幾個小撇步和建議。記住,跟主管相處是一門學問,需要不斷學習和調整。
Thumbnail
這是陳彤昀詩集中的〈神聖之島潮汐詩〉,描述了海岸潮汐的生態景象,以及其中的生物物種。詩中用圖像化的文字呈現了潮汐的動力感,吸引讀者親近海洋生態。透過解釋詩中生物物種的豐富性,詩人讓人們認識到海洋生態的複雜性,並透過音節和意象的對應,讓詩作展現出多重閱讀的意義路徑。
Thumbnail
名校畢業的高材生多半會被認為很聰明,但倘若做人處事不夠圓融,在人際關係上處處碰壁或與人結怨,還會被認為是聰明嗎? 其實,以時間線拉長來看,「聰明」不只是求學取得好成績,我們有更多的時間都是在職場或在社會上與人互動及相處,所以日本全民教育家齋藤孝便在《什麼是真正的聰明?》這本書中提到能否適應
Thumbnail
從職場回到校園,EMBA讓作者遇到了很多出色的同學,分享了他們豐富的經驗和想法。文章表達了作者對這些同學的感激之情,同時也展望了自己在學習和職場上的期許。
Thumbnail
本文章介紹台灣人在英國申請最常見的幾種居留簽證,包含學生簽證、工作簽證、家庭及伴侶簽證、永久居留和英國公民。另外建議申請簽證前,可以使用英國簽證檢測器瞭解最適合自己申辦的簽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