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Facebook的言論審查,ok嗎?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網路平台已經成為民眾重要的資訊交流場域,也是民眾發表意見與言論的重要網路空間,更促成民眾彼此互相了解與溝通,影響世界或社會均極為重大。美國學界自1990年代起已預言憲法所保障的言論自由權,將隨之出現「典範轉移」。美國網路法權威學者Lawrence Lessig教授在2000年就主張未來的言論審查與控制,將存在於網際網路及其主要應用程式的設計。現今大眾已普遍認為,言論的審查透過基礎設施或主要平台(例如入口網站、搜尋引擎或社群媒體),已對當代民主產生重大影響。簡單說,我們已處於一個典範轉移的新時代。
因此「網路平台的言論審查」這個話題近來變得很夯。而筆者在研究與蒐集關於「網路平台言論審查」資料的同時,恰好報名參加了臺灣網路治理論壇(TWIGF)於2021年2月3日舉辦的「民主開放社會下網路平台審查封鎖之界限」座談會。由於近來疫情升溫,所以TWIGF將此場座談會改為全面線上例如YouTube直播方式舉行,筆者我也有線上留言,並委由現場工作人員替我發聲向與談人請教兩個問題(詳後述),由於筆者的問題裡面有敏感用字「426」,所以也不敢在Facebook打上「426」,只敢整理與爬梳一些觀點,想藉由此篇短文將這些觀點記錄下來。
當天座談會的與談人有:石世豪老師(報告人,東華大學法學系教授,前NCC委員)、胡元輝老師(與談人,中央大學傳播學系教授)、高虹安委員(與談人,現任立委)、陳幼臻協理(與談人,Google臺灣政府事務及公共政策資深協理)、陳奕儒經理(與談人,Facebook臺灣公共政策經理)、賈文宇老師(台權會的執行委員)、余若凡律師(與談人,國際通商合夥律師)。既然座談會現場有前NCC委員的法學教授,甚至有科技巨頭(BigTech)的Facebook,筆者我當然把握機會做下列的提問:「據說有用戶在臉書上po『426』等文字會被審查,當作『仇恨性言論』而遭刪文或封鎖用戶帳號,想向石世豪老師請教,(一)理論上可否用『基本權在私法關係中(基本權對第三人/私人間)之效力』去討論?也向陳奕儒經理請教,(二)臉書的審查標準為何?是否真的如傳聞:臉書除了用AI去偵測po文外,在人工審查上有中國人在審查言論?」,現場工作人員替我發聲提出上面兩個問題後,語畢立刻引起哄堂大笑,甚至高虹安委員、賈文宇老師也連忙補充向Facebook陳奕儒經理提出有選民或用戶在Facebook發文「武漢肺炎」或其他仇恨性言論等文字而被審查的問題。
關於筆者提問的兩個問題,可能因自己資質駑鈍,故好像都沒聽到正面回應的答案。但筆者自己腦補後,以Facebook為例,試圖就「言論自由的基本權可否適用在Facebook與用戶間的私法關係?」統整出一些觀點。
我們用戶與Facebook之間算是一個無償或免費的服務契約關係,Facebook同意用戶在其社群平台上傳或發表許多資料或訊息,由於在Facebook上頭的互動很好玩、很好用,所以造成我們集體對Facebook的極度依賴,而在社群平台的應用上,我們似乎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而當Facebook在成年人使用的社群媒體市佔率接近70%時,在它們與實體的公共設施一樣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消失時,商業與社會往往就無法正常運作,也就是它們規模大到足以影響人們的公共利益。
在用戶與Facebook間的權利義務關係裡,用戶也要接受Facebook的相關政策或規範,例如:「我們不允許在 Facebook 發表仇恨言論,因為這會使環境中充滿恐嚇和排擠的氛圍,有時甚至會助長現實生活中的暴力行為。」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806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現代人必懂的資訊法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在網路科技發達的現代,任何在網路上搜尋資訊、使用網路社群平台、通訊軟體或網路上交易等,無不與資訊法有關,是當代網路世代的人們必須要了解、認識的領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由於全球疫情的催促下,很多企業變得更專注於「數位轉型」,認為數位轉型對於產業商業模式的轉換有著相當顯著的改變,不論是對於產品或服務方面的銷售,線上化儼然成為不可逆的趨勢。
根據《路透社》報導,法國資料保護主管機關「國家資訊自由委員會」(CNIL)發現Google和Amazon的法國網站均在未經消費者同意且未告知的情況下,默默地在用戶的電腦中植入Cookie,以追蹤用戶的網頁瀏覽紀錄,因此CNIL分別向Google、Amazon開罰1億歐元、3500萬歐元。
歐盟著作權的產業現況,在2019年的統計資料顯示,關於著作權密集的相關產業產值為每年1950億歐元,佔歐盟整體GDP 6.8%,提供11.65億個工作機會。然而根據世界新聞網的綜合報導,許多傳統新聞媒體苦於發行量持續萎縮,谷歌卻靠著新聞搜尋結果伴隨的廣告利益,賺進數以百萬計美元.........
由於全球疫情的催促下,很多企業變得更專注於「數位轉型」,認為數位轉型對於產業商業模式的轉換有著相當顯著的改變,不論是對於產品或服務方面的銷售,線上化儼然成為不可逆的趨勢。
根據《路透社》報導,法國資料保護主管機關「國家資訊自由委員會」(CNIL)發現Google和Amazon的法國網站均在未經消費者同意且未告知的情況下,默默地在用戶的電腦中植入Cookie,以追蹤用戶的網頁瀏覽紀錄,因此CNIL分別向Google、Amazon開罰1億歐元、3500萬歐元。
歐盟著作權的產業現況,在2019年的統計資料顯示,關於著作權密集的相關產業產值為每年1950億歐元,佔歐盟整體GDP 6.8%,提供11.65億個工作機會。然而根據世界新聞網的綜合報導,許多傳統新聞媒體苦於發行量持續萎縮,谷歌卻靠著新聞搜尋結果伴隨的廣告利益,賺進數以百萬計美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被臉書刪文說我貼垃圾訊息、違反社群守則!刪我文!我超怒!雖然臉書說這篇來自「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網頁的法案條文是垃圾訊息,我無法義正辭嚴地全面予以否認。
今日稍早針對目前的國會調查權法案等國會權限強化爭議,我國數十名法學者發表「立法院應將國會五法退回至委員會充分討論 法律學者聯合聲明」,聲明全文與名單如下: 對於此聯合聲明,敝人身為憲法學徒僅發表個人淺見如下。 我們作為法學者行動應該審慎考慮到拿自己身為法學者的權威背書時可能會產生的效果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美國已於4月23日通過 TikTok 禁令法案,要求字節跳動公司九個月內出售 TikTok 給其他非中國公司,否則全面下架。 而抖音以「違憲」為由以「言論自由」、「創新精神」等美國核心價值拉攏廣大美國TikTok用戶成為他們的護身符及捍衛者,反對該禁令。 雖然美國憲法修正第一案(保障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分享了在台灣與大陸工作的經歷,強調台灣言論自由的優勢。然而,作者也指出言論自由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如言論不負責任。作者欣賞凱文·凱利的慎言標準,認為這是評估言論恰當性的最高標準。最後,作者呼籲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並用經濟學角度思考言論責任。
Thumbnail
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禁止TikTok的法案,原因主要包括數據隱私、國家安全、經濟和政治等因素。TikTok方面則否認屬於中國公司,並強調保護用戶數據,尋求法律救濟並尋找美國買家。
Thumbnail
身為一個市井小民,要侵犯言論自由有多困難你知道嗎?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消費者在社群平臺上狂刷負評,對於商家聲譽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在網路平臺上匿名發表言論的相關法律問題。探討了Dcard事件,以及檢警是否應該具有調取通訊軟體的權限。同時詳細說明瞭中國資訊安全的疑慮以及中國對於平臺的網路資訊是如何規定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臺灣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 以及對於毒舌和濫用言論自由的批評。文章中提到了同性婚姻案例,店家拒絕服務同性戀者的爭議情況。同時也提及了社會對於網紅毒舌言論的矛盾看法和文化素養的探討。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被臉書刪文說我貼垃圾訊息、違反社群守則!刪我文!我超怒!雖然臉書說這篇來自「立法院國會圖書館」網頁的法案條文是垃圾訊息,我無法義正辭嚴地全面予以否認。
今日稍早針對目前的國會調查權法案等國會權限強化爭議,我國數十名法學者發表「立法院應將國會五法退回至委員會充分討論 法律學者聯合聲明」,聲明全文與名單如下: 對於此聯合聲明,敝人身為憲法學徒僅發表個人淺見如下。 我們作為法學者行動應該審慎考慮到拿自己身為法學者的權威背書時可能會產生的效果
Thumbnail
列出下列兩者的抵觸,憲法是根本大法,人民身體自由應予保障,要經過法院才能動作,現在不用立法院來函就可調查。誰同意誰負責。這是違憲。 真通過,就沒有人身自由了。有沒有讀法律??? 中華民國憲法 第 8 條人民身體之自由應予保障。除現行犯之逮捕由法律另定外,非經司法或警察機關依法定程序
Thumbnail
美國已於4月23日通過 TikTok 禁令法案,要求字節跳動公司九個月內出售 TikTok 給其他非中國公司,否則全面下架。 而抖音以「違憲」為由以「言論自由」、「創新精神」等美國核心價值拉攏廣大美國TikTok用戶成為他們的護身符及捍衛者,反對該禁令。 雖然美國憲法修正第一案(保障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分享了在台灣與大陸工作的經歷,強調台灣言論自由的優勢。然而,作者也指出言論自由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如言論不負責任。作者欣賞凱文·凱利的慎言標準,認為這是評估言論恰當性的最高標準。最後,作者呼籲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言論負責,並用經濟學角度思考言論責任。
Thumbnail
美國眾議院通過了禁止TikTok的法案,原因主要包括數據隱私、國家安全、經濟和政治等因素。TikTok方面則否認屬於中國公司,並強調保護用戶數據,尋求法律救濟並尋找美國買家。
Thumbnail
身為一個市井小民,要侵犯言論自由有多困難你知道嗎?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了消費者在社群平臺上狂刷負評,對於商家聲譽所帶來的影響,以及在網路平臺上匿名發表言論的相關法律問題。探討了Dcard事件,以及檢警是否應該具有調取通訊軟體的權限。同時詳細說明瞭中國資訊安全的疑慮以及中國對於平臺的網路資訊是如何規定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臺灣言論自由的基本人權, 以及對於毒舌和濫用言論自由的批評。文章中提到了同性婚姻案例,店家拒絕服務同性戀者的爭議情況。同時也提及了社會對於網紅毒舌言論的矛盾看法和文化素養的探討。
Thumbnail
你是否也察覺到資訊碎片化、變造的謠言與社群媒體的演算法正在不同群體間創造資訊屏障,透過擴大人與人之間的分歧慢慢地撕裂我們所處的民主社會,面對科技與集權主義交織形成的威脅,作為人民是否有自主的草根力量捍衛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