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成行的西班牙朝聖之路, 那就先走入自己內心深處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與其 improve myself,不如 complete myself
轉變之書 by William Bridges,百看不厭,每當我在生命的迷霧森林中迷失方向時,隨手翻閱都能讓我定下心來,思考目前的局勢,明心見性的進行自我覺察,學著在站在一個很大的電影布幕,不被眼前的短視近利而忘記初心,站在不同的景深,看待一件不論當下覺得好與壞的人事物,覺察再覺察,挖掘每一個事情之所以會發生,只是它需要出現在我的生命之中,儘管我不想要,感謝上天總是給我我需要的,而非我想要的,如此一來,帶著成長型心態,勇敢面對生命中每一道關卡,以前的我總是追求完美,但是現在的我,只想活在當下,有意識的吃,有意識的生活,有意識的感受,完整自己的一種圓滿!
書中所定義的轉變,我很喜歡,改變或變動只是外在的,而轉變則是內在的心理變化,如果只是改變而沒有轉變,就如同只是將書房中的書變換了擺放位置,毫無意義可言,換句話說,把桌上的一本書,仔細閱讀,讀懂這本書的作者真正想傳達的意念,這種引發內心深刻的內在轉變,正是在如今資訊過於超載的現今,大家看似風光,實則內心充滿了迷惘和虛無感,而不敢說出口的苦悶,甚至找不到本身的存在感,於是在臉書等社交軟體上,尋找一種自我認同,並沈溺於這種同溫層當中,無法自拔,在在說明危機即轉機,黎明前的夜最黑,冬天來了,春亦不遠,如何練就心要慢但行動要快,效法大自然的生命的時序,我們都聽過結束就是開始,但更深層的看待這件事,其實我們得承認,結束也需要勇氣的,有時候是太過眷戀舒適圈,有時候是無法確定如何開始,甚至是卡在結束與開始之間的混沌,而我就身處當中,我不再想著要得到什麼了,而是我該放棄些什麼,少即是多的道理,大家也許都聽過,但現在的我,如今才讀懂!
去年10月初,我想為自己真正做一些事,我自己也很好奇,到底是什麼牽動著我,讓喜歡變成了興趣,讓好奇心做嚮導,就像月下反射著些微光亮的白色石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有時候閱讀一些自我成長類型的書籍,讀完會覺得「哩西咧工沙小」。 沒錯,心裡會冒出這樣的聲音。 每一句讀起來皆有道理,但整篇讀完會讓人不明白到底重點是什麼,甚至忍不住想輸入到AI工具直接請它給一句總結。 但是閱讀的有趣就是如此。 從中看見自己不足的、發現別人潛在的盲點;探索別人
Thumbnail
在沒有方向的時候,我總是想要抓住許多。 總是覺得身後好像有什麼怪物在追逐一般,想要得到、想要發現。 明明和最初的時候一樣,我的手中什麼都沒有抓住。但是,不斷堆積的見識、見聞與故事都慢慢的成為推進我向前的力量。 是的,我想要改變。從沒有任何長進的自己變成能大聲說出什麼的自己。 我嘗試了許多,學習了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看完我上一篇發文,好朋友在第一時間傳簡訊來,建議我可以找時間讀一下<轉變之書>。這本書陪伴她度過了人生的巨變,在不同階段重閱,也每每助她穿越迷霧。
Thumbnail
大概前幾年開始,我了解提升自己的重要性,會去閱讀、看提升認知的影片等... 但那時看完,都沒實際去行動,總抱持著「今天有成長了很滿足,明天再來操作」的想法,而最終一拖再拖。後來才意識到,這只是「自我感動」罷了!
坑是每個人都會跌進去的東西 但繩子不是每個人都爬得上去的 比起去聽別人怎麼成功 不如去問問失敗的人他如何失敗 你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Thumbnail
看到很多人在提誰白手起家,想一想,我還真的是 我並非來自富裕家庭,而且我是窮養長大的 再加上年少不懂事,只懂得花未來的錢 我國小畢業12歲就出外打工(當童工) 在錄影帶店的工廠組裝錄影帶 一個月領22000,留三千塊自己用 其他全部都上繳給父母
Thumbnail
這是我對你的感受,我和你在一起很開心,但卻不是愛,離開的話我會難過。我對你的情感,真實而珍貴。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有時候閱讀一些自我成長類型的書籍,讀完會覺得「哩西咧工沙小」。 沒錯,心裡會冒出這樣的聲音。 每一句讀起來皆有道理,但整篇讀完會讓人不明白到底重點是什麼,甚至忍不住想輸入到AI工具直接請它給一句總結。 但是閱讀的有趣就是如此。 從中看見自己不足的、發現別人潛在的盲點;探索別人
Thumbnail
在沒有方向的時候,我總是想要抓住許多。 總是覺得身後好像有什麼怪物在追逐一般,想要得到、想要發現。 明明和最初的時候一樣,我的手中什麼都沒有抓住。但是,不斷堆積的見識、見聞與故事都慢慢的成為推進我向前的力量。 是的,我想要改變。從沒有任何長進的自己變成能大聲說出什麼的自己。 我嘗試了許多,學習了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Thumbnail
看完我上一篇發文,好朋友在第一時間傳簡訊來,建議我可以找時間讀一下<轉變之書>。這本書陪伴她度過了人生的巨變,在不同階段重閱,也每每助她穿越迷霧。
Thumbnail
大概前幾年開始,我了解提升自己的重要性,會去閱讀、看提升認知的影片等... 但那時看完,都沒實際去行動,總抱持著「今天有成長了很滿足,明天再來操作」的想法,而最終一拖再拖。後來才意識到,這只是「自我感動」罷了!
坑是每個人都會跌進去的東西 但繩子不是每個人都爬得上去的 比起去聽別人怎麼成功 不如去問問失敗的人他如何失敗 你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
Thumbnail
看到很多人在提誰白手起家,想一想,我還真的是 我並非來自富裕家庭,而且我是窮養長大的 再加上年少不懂事,只懂得花未來的錢 我國小畢業12歲就出外打工(當童工) 在錄影帶店的工廠組裝錄影帶 一個月領22000,留三千塊自己用 其他全部都上繳給父母
Thumbnail
這是我對你的感受,我和你在一起很開心,但卻不是愛,離開的話我會難過。我對你的情感,真實而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