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之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看完我上一篇發文,好朋友在第一時間傳簡訊來,建議我可以找時間讀一下<轉變之書>。這本書陪伴她度過了人生的巨變,在不同階段重閱,也每每助她穿越迷霧。


我從善如流,同時對這本暢銷四十年、被譽為史上最重要的心靈成長經典之作,充滿一探究竟的好奇。豈料它並不好找,沒有電子版,跑了幾間離我最近的實體書店,也是缺貨狀態。最後,我上網預訂了為數極低的庫存,感覺自己又變回等待郵差送情書來的小女孩。


讀過的朋友告訴我,<轉變之書>,具有一種神奇的魔力,會在面臨重大轉變的時候出現,既是一個預告信號,更可作為路引指標,讓我們真正踏上轉變之途,學會以正確的心態看待結束,亦安於過渡。


昨晚夜跑的時候,偶然聽到劉軒過往的Podcast節目,他用第一次在深水湖游泳的經歷,來呼應<轉變之書>描述生命陷入進退維谷的恐慌:「這種感覺就像我們想從河邊碼頭出發到對岸,可是行到一半時,卻發覺對岸已經消失不見,而回頭看原先的碼頭,則發現它已經崩塌,消失在水流之中。」


聽著聽著,不知不覺熱淚交融,與汗水齊齊滴落在燠熱的夜空。我想起這集節目,曾在通勤時收聽過,<轉變之書>當時並未引起我的關注,直到現在,它再度與我正面交逢。像極了人生的每一處轉折,其實都有預先的鋪陳,提醒現階段應完成的任務,如若坐視不理,會在下一階段反撲。


作者布瑞奇博士在書裡提到的轉變必經三階段:結束、過渡期、新起點,如今我開始試著理解「結束」的意義與重要性,也依循書裡的脈絡,一一整理生命中重大的「結束」,這是轉變之所以發生的開始。


每個人面對「結束」的策略和風格,和童年經驗息息相關,自此左右了我們面對轉變的態度。我印象所及、帶給我最大衝擊的「結束」,都來自近親的驟逝。嚴格來說,爺爺、奶奶、外婆,在離世前都已纏綿病榻多時,只是緜延的病況,使我一直錯覺,在他們離開前,一定會有一段完整的時間,讓我可以準備好跟他們告別。


結果,我大錯特錯,他們在極其平常、令我猝不及防的日子離開,與我生活時間最長的外婆,我甚至沒有見到最後一面。消息傳來那天,我正為一群年輕的孩子們進行慶功宴,他們在拉鋸的賽事裡取得最終的勝利,歡天喜地向我舉杯,慶賀光明人生近在眼前,而我墜入了死亡帶來的虛空深淵。


回想起來,我人生的轉變,有絕大的比例,都由這種表裡不和諧的「慶功宴」所啟動,每經歷一次死亡事件,就會將原本被動的我,推進變動多一點。像是獨立謀生、離開不那麼理想的工作、走入婚姻、成為母親。


所以,布瑞奇博士以為,「結束」並不是代表沒了、完了,就此畫下句點,而是往往牽引著新的開端,只有放手、放空,讓生命騰出地來,新的旅程才會隨之啟動。


但在放手、放空之後,一個混沌不明的世界撲面而來,布瑞奇博士將之形容為「人世間的一片空曠之地,是孕育新自我的空檔期」,本該充分沉潛的過渡期,在現代社會,卻出現了一個普遍的問題:我們已經不再重視生命中這樣的空檔,只因空檔意味著甚麼也沒有。


如果人生的意義、生活的目的,是很重要的東西,我們通常會設法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它們找回來。布瑞奇博士為這個現象,打了一個幽默又真實的比方,「轉變就好像過馬路一樣,一旦你離開了馬路的這邊,就應該盡快的走到對面去,不管你想做甚麼,都千萬別蹲在馬路中間想心事。」


寫完上一篇文章之後,我接到大量的私訊,很高興有這麼多陌生的朋友,願意和我分享自己私密的中年之路。而我發現,其中大部分的困頓與疑惑,源於過渡期的「無所適從」。我們以為勇敢結束某些階段任務以後,新的角色認同或人生標的會旋即出現,結果過了一個月、三個月、甚至是以年為單位,更長的時間,都還不知所從,那結束到底代表甚麼?抑或是我們不夠振作?


我喜歡布瑞奇博士看待過渡期的觀點,「在轉折時期,甚麼也沒做,其實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你不需要為自己的『無為』找理由或辯護。過渡期本來就該這樣,那些曾經讓我們成為『自己』的行為,在過去或許是有意義的,但此刻已經失去了意義。」


從宇宙能量的角度出發,混沌即是生命本身的樣態,只是還沒有被賦予具體的形式,因而使我們害怕,暗自祈禱不成規矩與方圓的狀態快點過去。但是,過渡期的存在,從來不是為了要形成更多規範,而是讓我們進行自我更新。


好比我昨天決定去染頭髮。已經超過五年沒有交由專業設計師染髮的我,抱持著在兩小時內、迅速改頭換面的高度期待。還特意找了一個從沒有消費過,但網路風評頗佳的髮廊。


設計師很認真地問了我很多問題,這一輩子,還是第一次有人對我的頭髮展現無與倫比的興趣與關懷。那些問題我都回答得很吃力,像是,我的目的究竟是要遮白髮、還是要做造型?我以為這應該是同一個目的。以及,想選擇整頭底色重整、還是可以接受不同線條挑抓的效果?天啊,我不知道耶,我只是想要看起來朝氣活潑,跟現在判若兩人。


設計師搖搖頭,直接回絕我。小姐,這是不可能的。


以我現在髮色的狀態,設計師僅建議漸次打亮明度,先把全頭的顏色歸齊,這樣,最快得經過1-2次的調整,若我還想要做點與眾不同的變化,「妳得先決定,是不是要保留現在的髮長?後面會有不同程度的做法。不管怎麼樣,小姐,妳起碼要預留半年的時間,給妳的頭髮。轉變不是一夕之間就可以做到的,就算有,那會徹底傷害妳的髮質跟頭皮。」


我覺得,設計師搞不好是宇宙派來的任務使者,趁我在過渡期想發狠做點傻事,以證明我沒有不思進取的時候,給我來個耳提面命。


轉變,不是一夕之間就可以做到的。我前半生面對的死亡重擊,卻都只給我一個晚上的時間來向過去道別。也許,我從來都只是假裝自己、已經快速地在燈號變色之前,順利過渡到對向,但我的內在狀態,一直沒有跟著過去,還在跟「結束」過不去。


最後,設計師幫我調製了一款特殊色,在我最黑與最白的色差之間,取得深棕的平衡,又替我加了一點神祕的野莓紅,燈光下,髮色會呈現霧化的柔焦效果。設計師將我的髮彎吹得鬆鬆的,溫柔地告訴我:「小姐,每次站在光影裡,妳都會明顯感覺到髮色的不同。接下來,我們只要稍待一些時日,看看髮色會怎麼變化,也許之後妳就可以告訴我,妳想怎麼做選擇。」


我都快哭了。但是這一次,我不想再為自己身處於未知、緩慢、失去方向和時間感的過渡期而哭,我應該把這個造型,視為一次表裡如一的「慶祝」,慶祝我已經意識到,人生沒有任何事情,永遠不會結束,比起我常自問:我能從轉換中得到甚麼?現在我開始思考,此刻,我該學會放棄甚麼?


也慶祝我終於接受了,身而為人,總是需要過渡,這也是一種生命存在和運作的方式。我要遵行布瑞奇博士的建議,在小事上照顧好自己,專心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不需要得出一個答案,也不需要完成甚麼東西。


感到快樂,就盡量快樂,感到煩亂,放任自己煩亂。感到孤獨和傷心,全然去體會孤獨和傷心。在生命的過渡期,不要管甚麼是最好的反應,也不需要再去做出最好的反應。


只需要回歸到最真實的自己。以最真實的面目,體會所有的感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裡的人類圖的沙龍
179會員
272內容數
2025/04/19
這一陣子,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全拜最新閱讀的〈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一書所賜。 因為上班的時間比較彈性,早上,等先生孩子出門之後,我會利用清洗早餐杯盤的零碎時間,來替自己準備午餐和晚餐的便當。
2025/04/19
這一陣子,養成了一個新的習慣,全拜最新閱讀的〈我得了不想上班的病〉一書所賜。 因為上班的時間比較彈性,早上,等先生孩子出門之後,我會利用清洗早餐杯盤的零碎時間,來替自己準備午餐和晚餐的便當。
2025/04/11
「今天,成為自己」,是我籌備多時的podcast節目,也是歷經去年震盪起伏之後,我認真想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開始時,我對這個節目抱持許多期待,就像是寫書一樣,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幫助到類似處境的朋友,更渴盼第一本書大賣特賣。
Thumbnail
2025/04/11
「今天,成為自己」,是我籌備多時的podcast節目,也是歷經去年震盪起伏之後,我認真想為自己做的一件事。 開始時,我對這個節目抱持許多期待,就像是寫書一樣,希望自己的經歷能夠幫助到類似處境的朋友,更渴盼第一本書大賣特賣。
Thumbnail
2025/04/05
每回看崇義老師 李崇義/Charles Lee的書,總是會勾起許多深埋在往事裡的談話記憶。那些談話,都不是很愉快,最後也直接或間接導致關係的崩解及離散,隨著時間過去,變成不願觸碰的傷痂。
2025/04/05
每回看崇義老師 李崇義/Charles Lee的書,總是會勾起許多深埋在往事裡的談話記憶。那些談話,都不是很愉快,最後也直接或間接導致關係的崩解及離散,隨著時間過去,變成不願觸碰的傷痂。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看完我上一篇發文,好朋友在第一時間傳簡訊來,建議我可以找時間讀一下<轉變之書>。這本書陪伴她度過了人生的巨變,在不同階段重閱,也每每助她穿越迷霧。
Thumbnail
看完我上一篇發文,好朋友在第一時間傳簡訊來,建議我可以找時間讀一下<轉變之書>。這本書陪伴她度過了人生的巨變,在不同階段重閱,也每每助她穿越迷霧。
Thumbnail
我們都喜歡閱讀,然而我更重視閱讀後:我收獲了什麼?文章能跟我生活的哪些事情結合?文章能幫助別人什麼嗎?今天來聊聊《你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的心得運用。
Thumbnail
我們都喜歡閱讀,然而我更重視閱讀後:我收獲了什麼?文章能跟我生活的哪些事情結合?文章能幫助別人什麼嗎?今天來聊聊《你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的心得運用。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分享了對於個人成長與社會互動的觀察,並強調了對於自身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內在能量的重要性。文章描繪了一個充滿智慧與啟發性的故事,旨在引導讀者深入思考自我成長與社會交往中的議題。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分享了對於個人成長與社會互動的觀察,並強調了對於自身與他人的關係以及內在能量的重要性。文章描繪了一個充滿智慧與啟發性的故事,旨在引導讀者深入思考自我成長與社會交往中的議題。
Thumbnail
《借佩佩的書》 《佩佩的書籍套餐》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vgIBEQAAQBAJ 寫這本書,是因為有時我們面臨人生的困境,不知如何面對,不知如何收拾,想從頭來過,於是想讓自己變成另一個人,讓別人「判若兩人」。我們在人生中遭
Thumbnail
《借佩佩的書》 《佩佩的書籍套餐》 https://play.google.com/store/books/details?id=vgIBEQAAQBAJ 寫這本書,是因為有時我們面臨人生的困境,不知如何面對,不知如何收拾,想從頭來過,於是想讓自己變成另一個人,讓別人「判若兩人」。我們在人生中遭
Thumbnail
這本書描述了作者的心路歷程和對人生的看法,以感性方式描繪了情感小語。作者邀請讀者分享他們的故事,並講述了正在創作第二本書的背後故事。文章充滿了對人生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Thumbnail
這本書描述了作者的心路歷程和對人生的看法,以感性方式描繪了情感小語。作者邀請讀者分享他們的故事,並講述了正在創作第二本書的背後故事。文章充滿了對人生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Thumbnail
《允許自己活成想要的幸福模樣》這本書裡頭,處處都是金句。作者唐麗娜透過閱讀和學習,讓生命產生了徹頭徹尾、天翻地覆的改變。從讓生命產生改變到閱讀帶來新知,這篇文章談到了作者的成長和改變。這本書充滿著作者對生活的敏銳覺察和深受啟發的故事。值得一讀的好書。
Thumbnail
《允許自己活成想要的幸福模樣》這本書裡頭,處處都是金句。作者唐麗娜透過閱讀和學習,讓生命產生了徹頭徹尾、天翻地覆的改變。從讓生命產生改變到閱讀帶來新知,這篇文章談到了作者的成長和改變。這本書充滿著作者對生活的敏銳覺察和深受啟發的故事。值得一讀的好書。
Thumbnail
閱讀,是所有成功人士所具備的特質。這應該是沒有人會否認的道理,但是現代人已經習慣吸收快資訊,很難靜下心來好好閱讀一本書,我也不例外。我開始自我反省,自己為何無法靜下心來看一本書,曾經自己對於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是什麼改變了自己?
Thumbnail
閱讀,是所有成功人士所具備的特質。這應該是沒有人會否認的道理,但是現代人已經習慣吸收快資訊,很難靜下心來好好閱讀一本書,我也不例外。我開始自我反省,自己為何無法靜下心來看一本書,曾經自己對於閱讀有著濃厚的興趣,是什麼改變了自己?
Thumbnail
📖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自己是個容易產生負面想法的人,也常常陷入沒自信、覺得自己不夠好的陰霾中。但慶幸的是,漸漸地會去意識到這些負面想法帶給我的感受是不開心的、會讓我疲憊的,也更是讓我越來越厭惡自己的根源,於是帶著淨化自己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
Thumbnail
📖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自己是個容易產生負面想法的人,也常常陷入沒自信、覺得自己不夠好的陰霾中。但慶幸的是,漸漸地會去意識到這些負面想法帶給我的感受是不開心的、會讓我疲憊的,也更是讓我越來越厭惡自己的根源,於是帶著淨化自己的心情,翻開了這本書。
Thumbnail
回顧我2023年看了許多書,我覺得改變最大的就是「視野」「生活習慣」「價值觀」,許多書籍介紹的方法,我自己親身實驗過,真的是非常實用,至少對我自身的想法還有習慣,形成了巨大的改變,2023年我精選了你不能錯過的八本書,一定能幫助你破局,協助你跳出倉鼠人生
Thumbnail
回顧我2023年看了許多書,我覺得改變最大的就是「視野」「生活習慣」「價值觀」,許多書籍介紹的方法,我自己親身實驗過,真的是非常實用,至少對我自身的想法還有習慣,形成了巨大的改變,2023年我精選了你不能錯過的八本書,一定能幫助你破局,協助你跳出倉鼠人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