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忘的主人|從「馬可波羅遊記」談忽必烈未能解決的歷史難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馬可波羅的「遊記」(The Travels)並不是歐洲世界第一部具體討論遠東世界的作品,但他生動的描述讓他筆下的遠東世界在許多歐洲讀者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無法磨滅。

(下面這段影片可見西方人對馬可波羅遊記的興趣至今未減。)

從世界史的角度觀之,馬可波羅的見聞也是歷史愛好者可以互相比對的重要資料,只是,馬可波羅遊記最初設定的讀者應該是歐洲的王公貴族,而且他為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應該也非平鋪直敘,而是運用了不少文學技巧,增加故事魔力,至於「核心目標」,如果有的話,既然馬可家是往來歐亞的貿易商,自然也是希望增加目標客戶對遠東的嚮往,以增添貨品的「價值感」。(大家買奢侈品時,多半還是會想知道這東西是怎麼來的吧?)

另一方面,對後來的遠東讀者來說,閱讀「馬可波羅遊記」時不免會有的疑問就是,為何馬可波羅眼中仁厚的獨裁者元世祖「忽必烈」,在東方世界的名聲似乎卻遠遜於「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呢?對華夏世界的農民而言,若說忽必烈是外來的遊牧民族統治者,李世民的家族本身也有濃厚的遊牧民族血緣,何以華夏民族可以接受「大唐」近三百年的統治,「大元」卻只有短短不到百年的歷史呢?

也許馬可波羅的經歷透露了一點線索。

馬可曾在他的書中談到於遠東發生的戰爭,但大多相當形式化,而且對戰爭的場面輕描淡寫,只有一場描寫得相當詳細,相對有說服力,事實上,這場「襄陽之戰」也因為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神雕俠侶」也為現代華語讀者所熟知,只不過,在馬可的筆下,打敗襄陽軍民的是製造「投石機」的是德國人和聶斯托留派的景教徒(Nestorian Christian )。

但是,一如馬可的大部分敘事,歷史學家對這段敘述也是半信半疑⋯⋯在襄陽為南宋艱困守城的不是金庸筆下的郭靖與黃蓉,替忽必烈汗製造「投石機」的應該也不是波羅筆下的歐洲人。(從這點看,馬可波羅是如金庸先生一般文筆生動的歷史小說家,而非報導文學記者。)

中國史料的記載說造這「回回砲」的兩位其實是由來自伊斯蘭世界的兩位工程師所製造,而波斯史料則指出製造這大炮的專家來自大馬士革,那麼,為什麼馬可波羅要說製造這投石機的是德國人或景教徒呢?

有一種可能當然是這種重力砲最早確實是基督教世界的歐洲人發明的,只不過被伊斯蘭世界的工程師學了去,馬可的說法是尊重原創。不過,軍事史的專家大多覺得剛好相反,是東羅馬帝國以及西歐十字軍從中東的伊斯蘭世界學過去的。

1191年的阿卡攻城戰中就使用了重力投石機。(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1191年的阿卡攻城戰中就使用了重力投石機。(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其實,馬可波羅的遊記中顯示他對伊斯蘭商人要比對遠東世界熟悉的多,所以他對遠東的許多敘事來源可能是從「伊斯蘭世界」聽來的,只是,他的遊記是對歐洲基督教世界的王公貴族所發表的。以「基督教世界」和「伊斯蘭世界」從中世紀以來的緊張關係,他要改變「襄陽之戰」的一些「細節」大約也是情有可原的。

事實上,有文獻指出,在馬可波羅的時代之前,就有歐洲世界很想透過教會系統說服蒙古大汗參與基督宗教反伊斯蘭教的大業。只是,歷史顯示,從成吉思汗以降,蒙古人選擇的結盟對象是「伊斯蘭世界」的商人們,由於當時當時整個蒙古高原都為低溫所苦,所以遊牧民族便在極富個人領導魅力的鐵木真的領導下,透過傳統義結安答(anda)的習俗來鞏固聯盟的向心力,一方面將稀少的資源分配給四散的人口,一方面維持原有組織的機動性,最後靠著軍事手段和大量的物流來累積財富,建立了蒙古帝國。

另外,蒙古帝國和伊斯蘭世界的結盟也不是短時間就建立起來的。西元九世紀,伊斯蘭內部的遜尼派和什葉派對立嚴重,於是第八代的哈里發向粟特商人購買土耳其人作為奴隸,組織了近衛隊,形成最早的「馬木留客」(Mamluk),隨著時代改變,這些來自異教的士兵在形象上也逐漸轉變成伊斯蘭世界的守護者,就這樣讓伊斯蘭商業圈和蒙古高原的遊牧民族搭上了線。

簡單地說,成吉思汗所創造的蒙古帝國開始於阿拉伯半島的「大征服運動」,再由土耳其裔的「馬木留客」接棒將伊斯蘭商業圈擴展到中亞,最後蒙古帝國整合了土耳其化的伊斯蘭世界和華夏帝國,進而建立史上第一個超級商業大帝國。

不過,蒙古帝國的基礎基本上是建構在的結合上,依據各地原有的傳統形成多樣性的帝國,因此帝國的經濟體系基本上仍是各行其是,各謀其利,無法形成可以彼此依存又能互蒙其利的新經濟體系,再加上時運不濟,遇上地球的小冰河期,天災頻傳,所以鐵木真之孫忽必烈在華夏空間所建立的「大元」帝國雖然強盛一時,終究還是亡於「農民起義」。

但是,取代「大元」而立的「大明」也未能真正找到一套可以運作的「新經濟體系」,究其根本原因,應該還是隋唐朝確立的「科舉取士」的方式已經開始僵化,尤其是「父系宗族」的力量過於強大,使得宗族力量一定要確保家中有子弟可以入朝為官,「朝中有人好辦事」,以維繫家族各種政治與經濟利益。

擅長科舉的南方士族藉由「子弟中舉」以維繫家族政治利益的盤算,大元皇帝們大約不會不清楚,但也沒打算(像唐朝皇帝一樣)妥協,還是以私人舉薦的方式任用官員,只是在元朝亡後,「大明政府」就必須面臨南方士族恢復「科舉」取士的強烈要求。

只是,「大明」政府不像「大元」政府能有豐厚的商業收入,加上「科舉」取士的名額有限,最後形成大明內部矛盾重生的多重性格,在華夏空間中,形成新的歷史難題。

相較之下,在忽必烈的轄下,雖然華夏空間「南北對峙」嚴重,但卻有著「宇宙帝國」的氣魄,由於政府高位都留給外來的「色目人」(主要是來自伊斯蘭商業圈的波斯人),「漢人」(以契丹人為主)和 「南人」(以南宋人為主)之間既然沒有什麼好爭的,反而能將心思放在各種藝術和科學上,找到了政治權力鬥爭外新的發展空間。

由此脈絡觀之,忽必烈最大的失策也許是未能遇見「農業」對「南人」的重要性,天候迫使蒙古遊牧族團結起來拓展遊牧民的遊牧空間,天候最後也迫使南方農民團結起來將蒙古皇帝趕回大漠。

對華夏民族而言,最可惜的是,大明的開國皇帝「朱元璋」雖也看出了「南方士族」的盤算,比較欣賞北方人的他雖也想盡辦法想讓多一點北方人從政,卻始終未能化解僵化的科舉制度以及其衍生而出的各種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所形成的歷史難題。

最後,歷史學家雖常為馬可波羅的故事弄得暈頭轉向,但誰也不能否認他確實是一等一的遠東世界行銷員。只可惜,他所稱頌的忽必烈汗在遠東卻始終受制於天氣,不但東征日本時,有狂風作亂,連一手建立的「宇宙帝國」都因天候異常而饑荒連連,未能預見此問題嚴重性的元朝最終在短短百年內就失去了江山。

最終,一起看一段「元上都」的短片,這是忽必烈登基時的京城,如果馬可波羅曾經見過忽必烈,他見到的也許是元上都,而非元大都(今天的北京)。






無論如何,馬可波羅的文筆讓歐洲基督教世界的王宮貴族對遠東世界產生了高度的興趣,也讓「忽必烈汗」成為許多歐洲讀者最熟悉的中國君主。



相關文章:強盛一時的元朝可能是亡於天災

中世紀的攻城兵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蓮子水共同體的沙龍
55會員
425內容數
曬書天,好奇地。 文圖連播,播出新識界。 紅柿子在這方小天地不只曬書,也曬心得。
2023/04/27
雖然佛羅倫斯在十四、十五世紀時是歐洲的人文藝術重心,但是其在中世紀盛期的社會發展並不穩定。到底,佛羅倫斯的盛期是如何出現的呢?本文試從其政治體制出發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3/04/27
雖然佛羅倫斯在十四、十五世紀時是歐洲的人文藝術重心,但是其在中世紀盛期的社會發展並不穩定。到底,佛羅倫斯的盛期是如何出現的呢?本文試從其政治體制出發做一探討。
Thumbnail
2023/04/21
文藝復興之前的一段時間北義大利其實已開始興起城邦文化,如果參照這段期間的歐洲史,我們可以發現這正是羅馬教皇與神聖羅馬帝國互相角力的階段,而這對北義大利的計算文化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一起來探討把!
Thumbnail
2023/04/21
文藝復興之前的一段時間北義大利其實已開始興起城邦文化,如果參照這段期間的歐洲史,我們可以發現這正是羅馬教皇與神聖羅馬帝國互相角力的階段,而這對北義大利的計算文化又有什麼樣的影響呢?一起來探討把!
Thumbnail
2023/04/14
雖然梅第奇家族經常被視為佛羅倫斯得以興起的關鍵,但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免要問:佛羅倫斯又是如何在北義大利諸邦中脫穎而出,成為文藝復興的源頭呢?
Thumbnail
2023/04/14
雖然梅第奇家族經常被視為佛羅倫斯得以興起的關鍵,但從大歷史的角度來看。我們不免要問:佛羅倫斯又是如何在北義大利諸邦中脫穎而出,成為文藝復興的源頭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前言 東西方世界大混戰 西元1241~1259左右,在歐亞大陸上出現一個毀滅性的民族,國家終結者~蒙古人,開啟搶錢、搶糧、搶女人的侵略性活動,在草原上騎著寶馬橫掃了整個大陸, 並且還正要進行第二次的員工歐洲旅行,由拔都和速不台率領的蒙古觀光團到了第一站匈牙利,與當地的匈牙利聯軍界行了一
Thumbnail
前言 東西方世界大混戰 西元1241~1259左右,在歐亞大陸上出現一個毀滅性的民族,國家終結者~蒙古人,開啟搶錢、搶糧、搶女人的侵略性活動,在草原上騎著寶馬橫掃了整個大陸, 並且還正要進行第二次的員工歐洲旅行,由拔都和速不台率領的蒙古觀光團到了第一站匈牙利,與當地的匈牙利聯軍界行了一
Thumbnail
大家可能聽說過,十六、十七世紀戰亂頻仍的東亞,無論是日本戰國時代、朝鮮壬辰戰爭,還是明清易代大戰,歐洲人帶來的新銳火藥兵器都大放異彩。不過,在當時,傳播新式槍砲科技的不只是歐洲人,還有他們的死敵:伊斯蘭世界的霸主之一,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在蒙兀兒帝國草創時期,中亞、印度的軍隊不用火藥兵器,
Thumbnail
大家可能聽說過,十六、十七世紀戰亂頻仍的東亞,無論是日本戰國時代、朝鮮壬辰戰爭,還是明清易代大戰,歐洲人帶來的新銳火藥兵器都大放異彩。不過,在當時,傳播新式槍砲科技的不只是歐洲人,還有他們的死敵:伊斯蘭世界的霸主之一,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在蒙兀兒帝國草創時期,中亞、印度的軍隊不用火藥兵器,
Thumbnail
這是在滑Facebook時看到故宮南院的展覽預告——《遠方的戰爭—清宮銅版戰圖特展》所產生關於清準戰爭的看法,以及對於「史觀」這件事的一點感想。
Thumbnail
這是在滑Facebook時看到故宮南院的展覽預告——《遠方的戰爭—清宮銅版戰圖特展》所產生關於清準戰爭的看法,以及對於「史觀」這件事的一點感想。
Thumbnail
馬木留克王朝是在混亂中建立的。內部政治鬥爭不斷,外部則有十字軍和蒙古人等強敵虎視眈眈。不過,王朝第四任蘇丹拜巴爾一世,是馬木留克蘇丹王朝名符其實的奠基人,名字在突厥語中解作「偉大的黑豹」。在他之後,這個新生奴隸王朝才真正站穩住腳。
Thumbnail
馬木留克王朝是在混亂中建立的。內部政治鬥爭不斷,外部則有十字軍和蒙古人等強敵虎視眈眈。不過,王朝第四任蘇丹拜巴爾一世,是馬木留克蘇丹王朝名符其實的奠基人,名字在突厥語中解作「偉大的黑豹」。在他之後,這個新生奴隸王朝才真正站穩住腳。
Thumbnail
在西元1240年代,馬木留克推翻其主人控制的機會終於來臨。當時,統治敘利亞和埃及的阿尤布蘇丹王朝,已經搖搖欲墜。阿尤布蘇丹王朝是由庫德人薩拉丁在1171年創立的穆斯林王國。
Thumbnail
在西元1240年代,馬木留克推翻其主人控制的機會終於來臨。當時,統治敘利亞和埃及的阿尤布蘇丹王朝,已經搖搖欲墜。阿尤布蘇丹王朝是由庫德人薩拉丁在1171年創立的穆斯林王國。
Thumbnail
有玩過經典電玩遊戲《世紀帝國(二)》的讀者會知道,在遊戲中,薩拉森人有一種特殊兵種,名為「阿拉伯奴隸兵」。這種兵種在遊戲中被設定對騎兵有相剋能力,會戰時十分強大。事實上在中世紀,他們確實存在,而他們的真正名字是「馬木留克」。
Thumbnail
有玩過經典電玩遊戲《世紀帝國(二)》的讀者會知道,在遊戲中,薩拉森人有一種特殊兵種,名為「阿拉伯奴隸兵」。這種兵種在遊戲中被設定對騎兵有相剋能力,會戰時十分強大。事實上在中世紀,他們確實存在,而他們的真正名字是「馬木留克」。
Thumbnail
從世界史的角度觀之,馬可波羅的見聞也是歷史愛好者可以互相比對的重要資料,只是,馬可波羅遊記最初設定的讀者應該是歐洲的王公貴族,而且他為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應該也非平鋪直敘。另一方面,華夏世界的讀者也多半會納悶強盛一時的「大元帝國」為何國祚遠遠不如「大唐帝國」呢?
Thumbnail
從世界史的角度觀之,馬可波羅的見聞也是歷史愛好者可以互相比對的重要資料,只是,馬可波羅遊記最初設定的讀者應該是歐洲的王公貴族,而且他為了吸引讀者的注意力,應該也非平鋪直敘。另一方面,華夏世界的讀者也多半會納悶強盛一時的「大元帝國」為何國祚遠遠不如「大唐帝國」呢?
Thumbnail
希波戰爭在西方經常被比為『大衛與巨人歌利亞』的局面,開啟了歷史上的第一個「東西戰爭」。至於戰爭的起因,則為希臘人為了自身的「自由民主」體制對抗「貪婪擴張」的大國。這種觀點的源頭可溯自希羅多德的歷史,但什麼才是「波希歷史」背後的大歷史呢?
Thumbnail
希波戰爭在西方經常被比為『大衛與巨人歌利亞』的局面,開啟了歷史上的第一個「東西戰爭」。至於戰爭的起因,則為希臘人為了自身的「自由民主」體制對抗「貪婪擴張」的大國。這種觀點的源頭可溯自希羅多德的歷史,但什麼才是「波希歷史」背後的大歷史呢?
Thumbnail
是說近來看到一部在介紹古絲路的記錄片,從中國一路旅行到土耳其伊斯坦堡,並沿途介紹古絲路上的貿易遺跡。在講到波斯人於古絲路貿易中所扮演的角色時,訪問了一名伊朗歷史學家,這位伊朗學者提到粟特人是如何組成商隊,從中國商人的手上買來各種物品,再轉賣給波斯人,而波斯人再組成商隊,將商品轉賣出去,賣給土耳其人.
Thumbnail
是說近來看到一部在介紹古絲路的記錄片,從中國一路旅行到土耳其伊斯坦堡,並沿途介紹古絲路上的貿易遺跡。在講到波斯人於古絲路貿易中所扮演的角色時,訪問了一名伊朗歷史學家,這位伊朗學者提到粟特人是如何組成商隊,從中國商人的手上買來各種物品,再轉賣給波斯人,而波斯人再組成商隊,將商品轉賣出去,賣給土耳其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