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火炮是跟歐洲人買的,蒙兀兒帝國則是跟鄂圖曼帝國買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大家可能聽說過,十六、十七世紀戰亂頻仍的東亞,無論是日本戰國時代、朝鮮壬辰戰爭,還是明清易代大戰,歐洲人帶來的新銳火藥兵器都大放異彩。不過,在當時,傳播新式槍砲科技的不只是歐洲人,還有他們的死敵:伊斯蘭世界的霸主之一,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在蒙兀兒帝國草創時期,中亞、印度的軍隊不用火藥兵器,仍以弓箭、刀槍等冷兵器為主。但蒙兀兒開國皇帝巴卑爾,聽聞了波斯帝國慘敗給鄂圖曼帝國的火槍大砲後,就決定花費巨資,從遙遠的鄂圖曼土耳其請來專業的火炮技師,組建起了當時中亞、南亞最大規模的火砲部隊。


首先來到蒙兀兒的鄂圖曼技師,名喚烏施塔德.阿里.楚里(Ustad Ali Quli)。在蒙兀兒入侵德里蘇丹國時,他率領的大砲部隊沒有造成很多死傷,但其巨大的聲響和砲彈徹底驚嚇了敵方軍隊,為蒙兀兒征服史立下了汗馬功勞。

巴卑爾1526年戰役的描繪,圖中可看到他使用的新銳火砲。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1526-First Battle of Panipat-Ibrahim Lodhi and Babur.jpg"

巴卑爾1526年戰役的描繪,圖中可看到他使用的新銳火砲。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1526-First Battle of Panipat-Ibrahim Lodhi and Babur.jpg"



這批火藥技師,在蒙兀兒帝國的系統中,許多人得到了一個特殊頭銜「Rumi Khan」。Rumi指的是羅馬,代指摧毀東羅馬帝國的鄂圖曼。Khan則是軍事領袖。「Rumi Khan」也就能理解成「來自羅馬的將軍」、「來自羅馬的大人」的意思。


當我讀到這段歷史時,覺得相當有意思。先前讀世界史的時候,很容易認為近代軍事史的傳播都有賴於歐洲的地理大發現,但在伊斯蘭世界,卻由鄂圖曼帝國開展,傳播到波斯、中亞、南亞等地,成為了「火藥革命」的另一條道路。


當然,基於鄂圖曼帝國當時統治巴爾幹半島,也可以說他們是歐洲人就是了XD。


資料來源:


Michael H. Fisher, A short History of Mughal Empire. I.B. Tauris, 2016.


英文維基百科條目,"Mughal Artillery"


英文維基百科條目,"Ustad Ali Qul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182會員
669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04/29
在上帝的庇佑下,十字軍本該是無所畏懼的。但當他們行軍到安條克時,卻必定抽了口涼氣: 世間究竟有誰能打下這麼堅固的城池呢? 安條克坐落於兩座崎嶇的山峰腳下,由總長超過五公里的城牆保護著。城牆有兩公尺厚,二十公尺高。一個拉丁人記錄道,整座城牆由巨石所造,並且塔樓多達三百六十座。圍繞著城市的奧隆特
Thumbnail
2025/04/29
在上帝的庇佑下,十字軍本該是無所畏懼的。但當他們行軍到安條克時,卻必定抽了口涼氣: 世間究竟有誰能打下這麼堅固的城池呢? 安條克坐落於兩座崎嶇的山峰腳下,由總長超過五公里的城牆保護著。城牆有兩公尺厚,二十公尺高。一個拉丁人記錄道,整座城牆由巨石所造,並且塔樓多達三百六十座。圍繞著城市的奧隆特
Thumbnail
2025/04/28
十字軍在當時又被叫做「法蘭克人」。在大家的印象中,十字軍成員似乎多數都來自於法蘭西。那麼,他們是不是彼此都用「古法語」呢?其他國家的十字軍,又是怎麼跟這幫人溝通的呢? 雖然法語似乎就像是英國稱霸以前,歐洲理所當然的通用語,但在十一世紀的時代卻並非如此。 當時,法語的祖先古法語,只不過是侷限於
Thumbnail
2025/04/28
十字軍在當時又被叫做「法蘭克人」。在大家的印象中,十字軍成員似乎多數都來自於法蘭西。那麼,他們是不是彼此都用「古法語」呢?其他國家的十字軍,又是怎麼跟這幫人溝通的呢? 雖然法語似乎就像是英國稱霸以前,歐洲理所當然的通用語,但在十一世紀的時代卻並非如此。 當時,法語的祖先古法語,只不過是侷限於
Thumbnail
2025/04/27
當第一次十字軍高歌猛進時,他們激昂的情緒或許也開始掙脫了控制。一場褻瀆整場十字軍精神的不祥事件,就這樣發生了: 十字軍的長劍上,濺上了十字軍同袍的鮮血。 這場不幸事件規模不大,也不過是幾個人死傷的衝突而已。但它侮蔑了整場十字軍自己深信的精神:悔罪朝聖的基督大軍。這也透露出十字軍運動參與者心態的矛
Thumbnail
2025/04/27
當第一次十字軍高歌猛進時,他們激昂的情緒或許也開始掙脫了控制。一場褻瀆整場十字軍精神的不祥事件,就這樣發生了: 十字軍的長劍上,濺上了十字軍同袍的鮮血。 這場不幸事件規模不大,也不過是幾個人死傷的衝突而已。但它侮蔑了整場十字軍自己深信的精神:悔罪朝聖的基督大軍。這也透露出十字軍運動參與者心態的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在三世紀到七世紀初,歐亞大陸上只有兩個世界霸權長期存在。一個當然是地中海的羅馬帝國,另一個就是他們永遠的宿敵,波斯薩珊帝國,又稱為波斯第二帝國。 薩珊帝國幅員廣大,影響力輻射至整個中亞、中東。軍事上多次擊敗羅馬帝國,甚至一度把東羅馬逼到亡國的絕境。政治、文化都十分精緻,連對未來伊斯蘭世界的形成都有
Thumbnail
東亞最著名的古兵書《孫子兵法》有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又說「上兵伐謀」。東西英雄所見略同。總是腹背受敵的拜占庭帝國,也有深刻體會。以皇帝利奧六世(統治:895-908年)名義寫下的兵書《論戰術》(Τακτικά)講道: 「用欺騙、劫掠、飢餓、長期侵擾或其他手法傷害敵人,是值得鼓勵的。你絕不該受到誘
Thumbnail
東亞最著名的古兵書《孫子兵法》有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又說「上兵伐謀」。東西英雄所見略同。總是腹背受敵的拜占庭帝國,也有深刻體會。以皇帝利奧六世(統治:895-908年)名義寫下的兵書《論戰術》(Τακτικά)講道: 「用欺騙、劫掠、飢餓、長期侵擾或其他手法傷害敵人,是值得鼓勵的。你絕不該受到誘
Thumbnail
儘管鄂圖曼帝國取代馬穆魯克王朝成為新一代伊斯蘭世界共主,他們很快發現,自己也繼承了前任在印度洋面臨的難題,挑戰剛剛建立的葡萄牙霸權。無可避免地鄂圖曼也和葡萄牙在第烏開戰...
Thumbnail
儘管鄂圖曼帝國取代馬穆魯克王朝成為新一代伊斯蘭世界共主,他們很快發現,自己也繼承了前任在印度洋面臨的難題,挑戰剛剛建立的葡萄牙霸權。無可避免地鄂圖曼也和葡萄牙在第烏開戰...
Thumbnail
曾經稱霸一方、令歐洲震怖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有一支精銳的常備部隊。他們多數從基督徒的孩子們選出,從小就受到訓練,直屬於蘇丹。在十六世紀的許多歐人觀察者眼中,蘇丹的這支部隊就是世界上最精銳的軍隊:Yeniçeri。 這支軍隊,在中文世界的翻譯卻相當繁雜。有稱為新軍,有指為禁軍、親兵,還有乾脆放棄
Thumbnail
曾經稱霸一方、令歐洲震怖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有一支精銳的常備部隊。他們多數從基督徒的孩子們選出,從小就受到訓練,直屬於蘇丹。在十六世紀的許多歐人觀察者眼中,蘇丹的這支部隊就是世界上最精銳的軍隊:Yeniçeri。 這支軍隊,在中文世界的翻譯卻相當繁雜。有稱為新軍,有指為禁軍、親兵,還有乾脆放棄
Thumbnail
前言 東西方世界大混戰 西元1241~1259左右,在歐亞大陸上出現一個毀滅性的民族,國家終結者~蒙古人,開啟搶錢、搶糧、搶女人的侵略性活動,在草原上騎著寶馬橫掃了整個大陸, 並且還正要進行第二次的員工歐洲旅行,由拔都和速不台率領的蒙古觀光團到了第一站匈牙利,與當地的匈牙利聯軍界行了一
Thumbnail
前言 東西方世界大混戰 西元1241~1259左右,在歐亞大陸上出現一個毀滅性的民族,國家終結者~蒙古人,開啟搶錢、搶糧、搶女人的侵略性活動,在草原上騎著寶馬橫掃了整個大陸, 並且還正要進行第二次的員工歐洲旅行,由拔都和速不台率領的蒙古觀光團到了第一站匈牙利,與當地的匈牙利聯軍界行了一
Thumbnail
1857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支配日益強盛。正當英國殖民者志得意滿、認為他們穩坐印度江山之時,他們麾下絕大多數的印度兵(Sepoy),忽然譁變。一群印度兵衝進衰亡的蒙兀兒帝國首都,德里,擁立八十二歲的末代皇帝巴哈都爾沙二世為首,號召一場驅逐英國人的聖戰。幾乎摧毀大英殖民帝國的大起義,於焉開始。
Thumbnail
1857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支配日益強盛。正當英國殖民者志得意滿、認為他們穩坐印度江山之時,他們麾下絕大多數的印度兵(Sepoy),忽然譁變。一群印度兵衝進衰亡的蒙兀兒帝國首都,德里,擁立八十二歲的末代皇帝巴哈都爾沙二世為首,號召一場驅逐英國人的聖戰。幾乎摧毀大英殖民帝國的大起義,於焉開始。
Thumbnail
萬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這時在歐亞大草原中西部,有三個超級帝國互相制衡: 俄羅斯沙皇國。先前在恐怖伊凡(伊凡雷帝或伊凡四世)的時代,往中亞及西伯利亞擴張,擊潰喀山及西伯利亞汗國等一眾草原政權,勢力不斷東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勢力往北深入黑海沿岸,早已控制住烏克蘭、俄羅斯草原上的
Thumbnail
萬曆十五年,也就是1587年,這時在歐亞大草原中西部,有三個超級帝國互相制衡: 俄羅斯沙皇國。先前在恐怖伊凡(伊凡雷帝或伊凡四世)的時代,往中亞及西伯利亞擴張,擊潰喀山及西伯利亞汗國等一眾草原政權,勢力不斷東擴。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土耳其勢力往北深入黑海沿岸,早已控制住烏克蘭、俄羅斯草原上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