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葉底看蟲害與焙火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茶葉的病蟲害很多,目前台灣烏龍茶最常見被保留的蟲害為小綠葉蟬叮咬的痕跡。被小綠葉蟬叮咬過的葉片會呈現蜷曲,即便熱泡五分鐘也很難舒展。重焙火的茶葉也可能出現同樣難以舒展的狀況,但是葉片則會呈現暗黑色澤。
茶作為嗜好性的飲料,人類覺得好喝,蟲類也會受到吸引,所以要無農藥的栽培管理有相當的難度。蟲害有諸多種類,有的會攻擊根部,有的會咬食葉片,其中一種相當有名的,便是小綠葉蟬。牠會用口器叮咬茶葉的莖部,吸食的唾液影響葉片變得蜷曲,有點類似人的皮膚被蚊蟲叮咬之後會有腫包一樣。叮咬過的葉片經過發酵製程之後會產生獨特的蜜香,台語稱之為“著蜒”,這種原料一樣可以做成紅茶、綠茶、烏龍茶,其中以烏龍茶類的東方美人最為知名。夏茶加上蜷曲的葉片,葉底的觸感會明顯感受到與其他春冬茶為主的清香型烏龍茶更硬。越高級的東方美人茶,除了嫩芽造就白毫的外觀更多,被叮咬的葉片比率也會更多。雖然是夏天的茶葉,但是高發酵、嫩芽、著蝝(被叮咬)這三者使得茶湯口感變得滑順厚實。
另外,之前也有提及焙火對茶葉的影響,從葉底來看,烘焙過的茶葉顏色較無清翠鮮綠的色澤,帶有棕色,隨著焙火的程度越強,顏色逐漸變深褐甚至帶黑。過強的烘焙會使到茶葉纖維硬化,甚至經過長時間浸泡也難以舒展。通常這種茶葉會給予較低的評價,好的烘焙功夫通常要求色深但能舒展,代表火侯控制得宜,葉片內部有足夠的梅納反應變化,外部卻不至於焦硬。烘焙過的葉片硬度也比為烘焙的葉片較硬,但對比烘焙與季節的硬度變化卻有所不同,透過經常接觸累積經驗便可區分一二。
被蟲害的葉片,可以從葉底觀察到明確的跡證。焙火的程度也大致可以從葉片的色澤看出差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142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左為手採茶,中間兩片為機採茶,葉片呈現不規則狀且破碎。右邊也是手採茶,但因為揉捻過程溫度過高以至於葉片無法完整舒張,且葉片中心處呈現硬、黑色澤。
海拔造就環境,環境影響植物,從葉底便可看出關於海拔的端倪。
茶葉有趣與深奧的地方,在於每片葉子都是天、地、人的結合。氣候與環境的影響會反應在葉片上,製茶師傅的巧手將其中蘊藏的美味引出來。自然界對於植物的影響會在葉片上形成各種徵兆,沖泡之後的葉片舒展開來,更有利於我們觀察到各種自然或非自然的痕跡,接下來便對其中常見的諸多跡象略加說明。至於品種葉片特徵的部分,坊
烘焙對於茶葉有多重影響,本圖是將毛茶以100度烘焙12小時,110度烘焙8小時,120度烘焙8小時。在不同階段採樣檢驗所描繪的數值。資料來源為茶業改良場。
經過茶葉分類、命名原則的說明之後,我們可以知道茶葉的發酵與烘焙製程對於成品影響甚鉅。但由於我們並非茶農,對於細節過多的著墨有可能反而扼殺對茶葉的興趣,接下來對於這兩個過程只是約略說明。
茶葉馥郁芬芳,種類繁多,該如何命名是個大學問。 古代茶葉的命名大多與品種、產地、外觀的意象連結為主要原則。現今的命名方式與古代也相差無幾,但往往品種與產地,或者產地與製程夾雜。例如阿薩姆紅茶種植在印度的阿薩姆省而聞名。但其實 “阿薩姆”涵蓋了許多不同的樹種,彼此之間多少也有一些差異。
左為手採茶,中間兩片為機採茶,葉片呈現不規則狀且破碎。右邊也是手採茶,但因為揉捻過程溫度過高以至於葉片無法完整舒張,且葉片中心處呈現硬、黑色澤。
海拔造就環境,環境影響植物,從葉底便可看出關於海拔的端倪。
茶葉有趣與深奧的地方,在於每片葉子都是天、地、人的結合。氣候與環境的影響會反應在葉片上,製茶師傅的巧手將其中蘊藏的美味引出來。自然界對於植物的影響會在葉片上形成各種徵兆,沖泡之後的葉片舒展開來,更有利於我們觀察到各種自然或非自然的痕跡,接下來便對其中常見的諸多跡象略加說明。至於品種葉片特徵的部分,坊
烘焙對於茶葉有多重影響,本圖是將毛茶以100度烘焙12小時,110度烘焙8小時,120度烘焙8小時。在不同階段採樣檢驗所描繪的數值。資料來源為茶業改良場。
經過茶葉分類、命名原則的說明之後,我們可以知道茶葉的發酵與烘焙製程對於成品影響甚鉅。但由於我們並非茶農,對於細節過多的著墨有可能反而扼殺對茶葉的興趣,接下來對於這兩個過程只是約略說明。
茶葉馥郁芬芳,種類繁多,該如何命名是個大學問。 古代茶葉的命名大多與品種、產地、外觀的意象連結為主要原則。現今的命名方式與古代也相差無幾,但往往品種與產地,或者產地與製程夾雜。例如阿薩姆紅茶種植在印度的阿薩姆省而聞名。但其實 “阿薩姆”涵蓋了許多不同的樹種,彼此之間多少也有一些差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可分為「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怕冷,適合做紅茶;小葉種耐冷,適合做綠茶。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Thumbnail
位於南投魚池鄉,海拔700公尺的山區,孕育了一款獨特的台灣原生茶。這款茶屬於紅茶種,由當地的原生山茶樹精心培育而成,夏季是其採集的黃金時期。透過傳統的工法,這些茶葉被細心揉製成黑色帶褐色的細長條索狀,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山林的精粹。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火龍果莖潰瘍的實體時,其孢子(一種真菌性用來繁殖、類似種子的器官)會呈現不同形態樣貌,讓鑑定出現難度,這或許是病原診斷上最有趣的地方之一,你的敵人多變難測,而病原學家總是追著跑。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中國人以為全世界都喝綠茶,印度人認為地球只有紅茶,台灣人相信小綠葉蟬只有台灣有!雖是一方風土養一方人,但缺乏相關知識,會讓我們過於偏頗及忽視專業! 產業分析所建立起底層邏輯,從總體觀點了解世界茶葉供需狀況,是梳理茶產業最重要基本功!
Thumbnail
在師大的品茗課轉眼間來到第二期 雖說每期課程大綱大同小異, 也都有暖男譚鴻元老師、和相當有個性又有點搞笑的Jacky張家齊老師, 其中我輩理科人會很愛的,肯定是來自桃園茶改場的陳俊良老師! 他總能從科學觀點來解析茶葉品評,破解我卡在嘴裡說不出口的各種「為什麼?」 這期主題是我很愛的蜜香茶系列
Thumbnail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Thumbnail
煙雨朦朧間,枝芽顯青翠。 從青葉到入喉,是要經過繁複的工序,清香要在嘴裡舒展開,得先把所有的菁華濃縮。當真是歷經百轉回,只為一縷香。
Thumbnail
『葉蟎來襲,北部地區已有災情傳出,籲請花友注意防治,避免蟲害擴散蔓。』
Thumbnail
孩子們發現我們種植的豆苗葉子的顏色好像有點白白的?還有的 被咬了一口,就此開始了彼此的討論。 幼兒:「老師~這裡的葉子被咬一口了!」、「蝸牛咬的啦!」 老師:「是喔!你怎麼知道?你們還有發現其他的事情嗎?」 幼兒:「葉子上面還有白白的!」 老師:「那怎麼辦?」 幼兒:「可能是需要把盆栽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雖然不管是什麼茶,都是用茶樹的葉子加工製造的,但是從19世紀後期開始,許多人就意識到這些茶樹可分為「大葉種」與「小葉種」。大葉種怕冷,適合做紅茶;小葉種耐冷,適合做綠茶。 但是,為什麼會有這些差別呢?
Thumbnail
位於南投魚池鄉,海拔700公尺的山區,孕育了一款獨特的台灣原生茶。這款茶屬於紅茶種,由當地的原生山茶樹精心培育而成,夏季是其採集的黃金時期。透過傳統的工法,這些茶葉被細心揉製成黑色帶褐色的細長條索狀,每一片茶葉都承載著山林的精粹。
Thumbnail
第一次看到火龍果莖潰瘍的實體時,其孢子(一種真菌性用來繁殖、類似種子的器官)會呈現不同形態樣貌,讓鑑定出現難度,這或許是病原診斷上最有趣的地方之一,你的敵人多變難測,而病原學家總是追著跑。
Thumbnail
日式綠茶跟台灣綠茶,在品種上完全不同,雖然都屬於不發酵茶,但台灣的綠茶大多使用「青心柑仔種」,將茶葉萎凋後,使用「炒菁」的工藝加以後製。 而日本綠茶的品種以「藪北種」やぶきた 為主,也就是日本境內,茶佔比 70% 以上的主要品種,而且是用「蒸菁」的方式,做以後製。
中國人以為全世界都喝綠茶,印度人認為地球只有紅茶,台灣人相信小綠葉蟬只有台灣有!雖是一方風土養一方人,但缺乏相關知識,會讓我們過於偏頗及忽視專業! 產業分析所建立起底層邏輯,從總體觀點了解世界茶葉供需狀況,是梳理茶產業最重要基本功!
Thumbnail
在師大的品茗課轉眼間來到第二期 雖說每期課程大綱大同小異, 也都有暖男譚鴻元老師、和相當有個性又有點搞笑的Jacky張家齊老師, 其中我輩理科人會很愛的,肯定是來自桃園茶改場的陳俊良老師! 他總能從科學觀點來解析茶葉品評,破解我卡在嘴裡說不出口的各種「為什麼?」 這期主題是我很愛的蜜香茶系列
Thumbnail
發源於中國的茶樹(Camellia sinensis),從漢朝到現在,經過不斷地選育,有了非常多不同的品系。這些品系,有的光是外觀就非常的不同,如安吉白茶;有些則有特殊的風味。造成這些風味的原因是什麼呢?最近的基因體研究,提供了一些有用的資訊!
Thumbnail
煙雨朦朧間,枝芽顯青翠。 從青葉到入喉,是要經過繁複的工序,清香要在嘴裡舒展開,得先把所有的菁華濃縮。當真是歷經百轉回,只為一縷香。
Thumbnail
『葉蟎來襲,北部地區已有災情傳出,籲請花友注意防治,避免蟲害擴散蔓。』
Thumbnail
孩子們發現我們種植的豆苗葉子的顏色好像有點白白的?還有的 被咬了一口,就此開始了彼此的討論。 幼兒:「老師~這裡的葉子被咬一口了!」、「蝸牛咬的啦!」 老師:「是喔!你怎麼知道?你們還有發現其他的事情嗎?」 幼兒:「葉子上面還有白白的!」 老師:「那怎麼辦?」 幼兒:「可能是需要把盆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