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的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命由天定,道由心定,若說無常,本為定命。
我們在架構道路的時候,會先規劃一下整體環境。要連通到哪裡、橫跨哪些區域、區域內又要有怎樣的風景。
這樣一個大架構的東西,可以稱作命運。
我們走在道上,風景由我們所見、為我們所現,也被我們所限。
當我們完成一件事情,無論大小,都是路上的一個節點。那麼,這個節點與時間的節點有什麼不同呢?
這件成就更像是建築物,而時間則是道路的標誌,我們走到哪條路,會建成什麼建築,當我們建成之後,來到這個時間點(這條路)時,便會看到這樣的建築。
在四維上,我們所看到建築並非只是已經蓋好的模樣,而是在看到他的同時,明白他建成的順序以及心路歷程。
這便是時空旅行的概念藍圖。
很多標的都可以成為穿梭的條件,其中,時間反而是最難補捉到事件的標記。因為在這條路上同時會有許多不同的建築和園區,所以如果要進行時空旅行,以空間或地標來作為前進目標會比較容易達到所要見到的風景。
這個概念也是說,從五維為出發點去看,會更清晰地見到某個事項。以此類推,才會有高維的觀點更加完善的說法。
但是,當我們越看越廣的時候,往往會不經意或是刻意忽視掉某些細節。當我們轉念後,更是容易發生這樣的觀念差異,其導致的是感受上的差別。例如:我們感受到一件令我們難受的事件,我們會試圖轉念,來轉化我們對此事件的感受。
這個方法對於喜歡看長遠風景的人們來說,是很好的行道方式。有人認為這就是一種修行,也的確可以這麼說。
但是當我們是正在建造建築的時候呢?這個習慣會讓人輕忽許多細節。
當我知道某件事情必然會成功時,我相對的不去注意細節,而導致事件成功的時間被推延。
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的時候,我們就必須再轉念。把對於事件的認知推回到事件成功與否是未知的時候,那樣可以激發我們的動力。
未知是一種推動我們前行的動力,而已知則是讓我們安逸的環境。
這就是時空旅行的核心概念,也是為何過去難以被改變的原因。因為我們對於已知往往太過依賴,而導致我們固化了道路結構。
草坪,是一種鋪面,理論上它是能夠行走的道路。但是以保持草坪完整的理念去教育,我們被灌輸了草坪不能踩踏的概念。
過去,是一個時間點,理論上它是能穿梭的一條道路。但是我們被世界的系統所限制,我們自我體認過去無法被改變。
但只要能轉念,系統的限制就能被架構化,也就是平行世界的形成。
當有人跟我說,我的失敗是我故意的,我不禁思考。為何?也許是因為我和他提過動力的事?
我們的思維就是操縱桿,而因為思維太輕易操作卻又太複雜,以至於我本身沒有自覺之前,我就替自己按下了遙控器。
就以影視作品來說,臨場感是非常重要的觀看因素,所以在我以某個角度脫出的時候,為了強化事件的感受,我加強了臨場感的敏感度,好把我自己喚回來。
畢竟我們是以意識、感知在流連世間,若感知太過飄忽,的確在某些程度上是輕忽了這世界。這就像是在調整透明度一樣,或是小說中全息網遊的疼痛度那樣。
轉念也是類似概念,只是調整%數通常是一條直線前後拖行,而轉念則是像在看3D模組一樣喬角度。當我們維度越高,我們能喬的角度和長度就越多越長。
不過這也只是看似選擇多了一點,實際上,一就是一,十三也是一,也就是全。
我們在論天道的時候,往往會去想何謂普世價值,然後去找我們之間的差異性。這很有趣不是嗎?我們都自知自己與普世有差異,還是互相尋找普遍之處。
這就像是人們知道自己皆是獨特的存在,卻還會思考他人與自己是否同源一樣。到底是想要包容別人,以及被包容吧。
我們始終走在自己的道中,建造自己的世界。為了融下他人,我們擴展著自己的道路,為了接納他人,我們建立了無數的建築,而這個他人,也是我們自己。我們培養著自己的靈魂,在自己的世界裡,我們能成為指引自己的光,也能照耀別人。
(我還以為你只是想談談定命。)
定命對於個體來說是太重要的已知,作為生命,當知曉自己的定命之後,就難以再步向更遼闊或更狹窄的道路,當然,也很有可能就放棄了自己的定命。
(那還能算是定命嗎?)
你認為什麼是定命?
(一個人的結局。)
那你看過的故事中,有結局不能改變的嗎?
(有能夠改變的嗎?)
只有不想,沒有不能。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會員
    250內容數
    自言自語,與幻想、臆想、妄想中的腦內存在溝通的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雅音時記 的其他內容
    囫圇吞棗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進步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轉生所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沼巍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骨牌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橡皮筋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沒有人是故意的「沒有人是故意的」! 唯有打開人人本自俱足的自性慈悲,才能真正地妙轉苦難。 佛性(自性)的本來面目是清淨、慈悲、智慧、安定與真愛。 一定要有正念、正見、正信、正行。 #沒有人是故意的#佛性#自性 #清淨#慈悲#智慧#安定#安定の#真愛#真愛每一天#正念#正見#正信#正行#禪#buddhanatur
    Thumbnail
    avatar
    Rebecca 禪行生活樂
    2021-03-14
    |第13話|犯罪檢驗流程|主觀不法構成要件|故意與過失的種類上週我們已經就「故意」及「過失」作了概念上的介紹,但也由於只是概念,實際上故意及過失還有很多細節的理論基礎需要介紹給大家知道,而在本篇文章,我們會先以「故意與過失的種類」來為大家解說!
    Thumbnail
    avatar
    法律新幹線
    2021-02-19
    【書籍推薦-小,是我故意的】經營品牌的里程上,實戰經驗是很寶貴的知識,有些可以避免或者減少犯錯的歷程,可以從書上去取得「跳過錯誤」的經驗,不必真的親自走一回。陸續會推薦各位一些葛捷思看過覺得不錯的商業書籍,讓大家也可以從中獲得所需要的品牌經營的必經歷程。 這本書名其實當初讓我很好奇,哪有做生意堅持不想成長的,在閱讀前先去查了
    Thumbnail
    avatar
    葛捷思品牌經營學
    2020-09-23
    【書評與胡思亂寫】羅生門:故意為之的定型*此書評曾經發表於Matters* 聽到羅生門,你會想到什麼?
    Thumbnail
    avatar
    2020-09-07
    [大人們]關於工作-不要那麼愛計較(其實後來發現常講這句話的人經常是[故意]去占別人便宜的不要那麼愛計較(其實後來發現常講這句話的人經常是[故意]去占別人便宜的人)
    Thumbnail
    avatar
    林沛瑩(青雲姐姐)
    2019-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