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逛菜市場,體會人和自然共存的美好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原文發表於2017.11.05 blogger

從菜市場到餐桌,連結許多的人和自然,如果沒有下廚的體驗,我大概也不會想走進菜市場。對菜市場的印記來自於小時候跟媽媽和外婆上市場的記憶,後來在旅程中也喜歡去逛當地的菜市場,在琳瑯滿目的菜市場中看到的不僅僅是當地的季節食材,還看到更多的風土人情與文化。



市場初體驗 琳琅滿目食材好吸睛


上週去探朋友的班,朋友的店就在傳統市場旁,為了抄捷徑,於是從人聲鼎沸的傳統市場中穿過,和婆婆媽媽以及叔叔伯伯們擦身而過,兩旁的攤販奮力地叫賣著,從菜攤、水果攤、魚攤一路逛到肉攤,想起小時候很愛牽著媽媽的手逛市場,三四歲孩童的身高,穿透擁擠人群的視線,總是被形形色色的擺了一攤的食物給吸引,弟弟出生後,我逛市場的機會就逐漸減少,因為媽媽無法一打二還得扛著大包小包的菜,長大之後,傳統菜市場是我根本不感興趣的地方,後來也因緣際會逛了幾次,卻從未在傳統菜市場買過東西。

raw-image

自己準備三餐已有一段時間,習慣在全聯或超市購買食材,這天走進傳統市場,卻意外勾起我採買食材的慾望,於是我興致勃勃地逛起市場來,滿滿食材近在眼前,有菜有肉有熟食,腦中開始不自覺盤算著這些食材可以怎麼處理、怎麼搭配,一邊問著價格,惦著預算進行取捨,這一刻才體驗到在傳統菜市場採買的樂趣,更是打從心底佩服傳統婆婆媽媽們的辛苦。

raw-image

到百貨公司逛市場 台中第六市場來囉


把傳統市場改造得井井有序不夠稀奇,把整個傳統市場都搬到百貨公司那就有點意思了!賣場就在車水馬龍的台灣大道,隔壁緊鄰著飯店,斜對面就是sogo,每週六日在這賣場外頭原本就有農夫市集,提供一些小農販賣自家栽種的農產品販賣平台,市集外還有巨型的蔬果造型吸引大家留影駐足,當然也多些機會看看新鮮的農產品。

raw-image

雖然我向來愛逛農夫市集,但今天的目的地是百貨賣場三樓的『第六市場』,搭著手扶梯一路往上,一、二樓賣場充滿各式精品,手扶梯抵達三樓,一眼望見『第六市場』的標記,井然有序的各個攤位,清新明亮的賣場,果然令人耳目一新,同樣的有蔬果、各式肉類、熟食,還有用餐區,最令人驚豔的是竟然還有『代客切菜區』,這對許多必須趕回家準備三餐的職業婦女來說,真是超貼心方便的服務,跟傳統市場一樣的,旁邊也有兩三家販賣食器與廚房用具的店家,不管是食物還是器皿、廚具,每一攤都擺得令人賞心悅目,整體看來就就像是精品版的傳統市場,少了些傳統市場那種人情味!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熱鬧吵雜也好 明亮乾淨也好 重點是採買食材的那份心意


一直以來都跟家人同住,求學時期短暫的一學期外宿,感受不到何謂『想家』,一直到因為工作需要經常出差到異鄉,在那些陌生城市中,所有的挫折與疲累都會被放大,於是才慢慢理解何謂『想家』,何謂『鄉愁』,而在各種緩解思念的方法中,食物總是能夠輕易撫慰著想家的心,家鄉的食物,媽媽烹煮的食物,這些都不是米其林星級的美食,卻是心中無可取代的味道,而一直到自己開始走入廚房烹煮,走進店舖採買開始,才又體會到另一種料理人的心意。

raw-image

彷彿全天下走進廚房的媽媽們(時代進步了,也有爸爸們),都有一種通天本領,總是知道家裡每個人喜歡吃的食物與料理,於是在採買時總是能夠平均分配,讓每個人都能夠透過食物,感受到被在乎與被關愛的溫暖,料理可以說是媽媽(爸爸)們的創意舞台,總是能在有限的經費內,精準計算如何讓家人吃得營養又達到物美價廉,所以不管是拉開嗓門討些蔥薑蒜,或是優雅地要老闆算便宜些,都是為了多一些預算能多採買一項食材,那一袋袋豐富的食材就是媽媽(爸爸)的KPI表現,而這些心意隨著在廚房內洗切烹煮,一點一滴融入每一道菜餚,有句話說:「怕熱就不要進廚房!」當我自己開始料理之後,我才發現是料理人的那份心意,讓每個走進廚房的人,都能夠無所畏懼的充分表現。

raw-image

逛逛菜市場 體會人與自然和平共存的美好


逛菜市場最大的趣味就是很容易透過眼睛所見的食材,以及耳朵所聽到的攤販資訊,認識許多當令食材,俗話說:「買當季,食當令!」人的身體機能會隨著季節調整,同樣的四季的食物也會有所不同,老祖宗發現到老天爺很巧妙的按著時節給予我們禮物,於是留下許多關於節氣轉變的養生食譜,好比盛夏時節吃些涼性食材可以降暑氣,於是老天爺給了西瓜,還有夏季蓮子可用於養心安神,很奇妙吧!在菜市場中就可以看清楚明白季節的更替,自然而然地買當季,食當令,享受人與自然萬物共存共生的美好,自然就會更懂得珍惜!

raw-image

每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或地方,我總喜歡去看看當地的市場,因為那就是當地人的生活日常,從日常去認識一個地方,也是挺有趣的,從日常融入當地,也許就遇上更多美好的未知!有空不妨走趟菜市場,享受一下吵嘈的叫賣聲,感受一下採買的樂趣吧!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mma 的沙龍
152會員
398內容數
職場大小事,就讓在海邊工作的女子說給你聽。雖然不是所有的事都在海邊小鎮發生,但面對職場海波浪,千萬別讓自己變成消波塊啊!
Emma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1
看了日劇《型男主廚三星夢》,劇情描述米其林三星餐廳背後的努力,女主角提到料理能傳遞情感,也能改變心情與感動他人,這段話打動我心,自己在日常生活自煮中尋找到的樂趣及療癒,雖然沒有摘米其林星星的夢想,但用料理來療癒與感動自己,也算是個美好的夢想。
Thumbnail
2024/09/21
看了日劇《型男主廚三星夢》,劇情描述米其林三星餐廳背後的努力,女主角提到料理能傳遞情感,也能改變心情與感動他人,這段話打動我心,自己在日常生活自煮中尋找到的樂趣及療癒,雖然沒有摘米其林星星的夢想,但用料理來療癒與感動自己,也算是個美好的夢想。
Thumbnail
2023/07/23
大暑日的餐桌,用泰國帶回來的典雅餐具擺盤,七月初甫自泰國出差返回,但對泰國的回憶還是說不完,工作之餘,逮到機會總是要四處晃晃看看,品嚐一下當地美食,也算是工作附加的小確幸吧!正宗沒有台灣味的泰式料理果然令人念念不忘,看著照片又想買張機票飛出門了! 曼谷機場充滿著各地來的觀光客,出了海關後,機場接
Thumbnail
2023/07/23
大暑日的餐桌,用泰國帶回來的典雅餐具擺盤,七月初甫自泰國出差返回,但對泰國的回憶還是說不完,工作之餘,逮到機會總是要四處晃晃看看,品嚐一下當地美食,也算是工作附加的小確幸吧!正宗沒有台灣味的泰式料理果然令人念念不忘,看著照片又想買張機票飛出門了! 曼谷機場充滿著各地來的觀光客,出了海關後,機場接
Thumbnail
2023/04/29
香港向來是美食之都,加上曾屬於英國殖民地以及亞洲金融中心,香港因此匯集了全球各地美食,綜合出獨特的港式美食風格,雖然我不是專業的美食家,也不會刻意追求美食,不管是商旅或是單純旅行,對我來說品嚐當地和享受當季食物,是旅程中最重要的一種儀式感,也是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Thumbnail
2023/04/29
香港向來是美食之都,加上曾屬於英國殖民地以及亞洲金融中心,香港因此匯集了全球各地美食,綜合出獨特的港式美食風格,雖然我不是專業的美食家,也不會刻意追求美食,不管是商旅或是單純旅行,對我來說品嚐當地和享受當季食物,是旅程中最重要的一種儀式感,也是最美好的回憶之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市場,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地方,對我來說,它帶來了濃濃的熟悉感。每當我踏進傳統市場的門口,就仿佛回到了童年時光,那是一個充滿美味和回憶的地方。
Thumbnail
市場,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地方,對我來說,它帶來了濃濃的熟悉感。每當我踏進傳統市場的門口,就仿佛回到了童年時光,那是一個充滿美味和回憶的地方。
Thumbnail
菜市場就像是社會的縮影,生老病死、食衣住行育樂,市場幾乎都賣,除了日常生活層面,我更從中發現族群移民歷史、人口密集度、營業時段、飲食變化,及各殖民時期的建築面貌。這次將從五大面向分享菜市場生活的多樣化。
Thumbnail
菜市場就像是社會的縮影,生老病死、食衣住行育樂,市場幾乎都賣,除了日常生活層面,我更從中發現族群移民歷史、人口密集度、營業時段、飲食變化,及各殖民時期的建築面貌。這次將從五大面向分享菜市場生活的多樣化。
Thumbnail
以前逛菜市場,總是提菜,找菜,找路的小助手。 曾幾何時,以小廚娘身份上菜市場,挑貨色(哈哈)。 除了疫情時,菜市場總是熱鬧,想看人,可以去菜市場看形形色色的人(難怪鄰居老愛逛菜市場,除了看東西,還想看各種人的對話)。 菜市場裡,有著親切的小老闆(是有多久沒上菜市場,有新攤子)。有著你100年後再度上
Thumbnail
以前逛菜市場,總是提菜,找菜,找路的小助手。 曾幾何時,以小廚娘身份上菜市場,挑貨色(哈哈)。 除了疫情時,菜市場總是熱鬧,想看人,可以去菜市場看形形色色的人(難怪鄰居老愛逛菜市場,除了看東西,還想看各種人的對話)。 菜市場裡,有著親切的小老闆(是有多久沒上菜市場,有新攤子)。有著你100年後再度上
Thumbnail
根據我的經驗法則,初到一個市場,不知選那攤買東西,挑人多的地方準沒錯,一定是物美價廉才會有這麼多顧客。
Thumbnail
根據我的經驗法則,初到一個市場,不知選那攤買東西,挑人多的地方準沒錯,一定是物美價廉才會有這麼多顧客。
Thumbnail
因為住得地方太僻靜 讓我在周末養成下廚的習慣 除非不在家四處趴趴走或懶得動 不然就算將周圍的街道在腦子裡巡迴千趟萬趟也不知道該青睞哪個店家吃飯 因為營業的店家少之又少 有營業的也不是想吃的 所以就自己煮吧! 食材哪裡來? 我還沒樣樣精通到可以自己種菜 但哪天興致來了 也不排斥試試自己當小菜農
Thumbnail
因為住得地方太僻靜 讓我在周末養成下廚的習慣 除非不在家四處趴趴走或懶得動 不然就算將周圍的街道在腦子裡巡迴千趟萬趟也不知道該青睞哪個店家吃飯 因為營業的店家少之又少 有營業的也不是想吃的 所以就自己煮吧! 食材哪裡來? 我還沒樣樣精通到可以自己種菜 但哪天興致來了 也不排斥試試自己當小菜農
Thumbnail
舊家附近就是菓菜市場,一週採買一次蔬果,至於肉品和海鮮,就下班時順手在全聯買,上了樓直接進鍋子,省去退冰麻煩。 剛搬到新家時,對周遭環境不熟悉,還是維持著開車回舊家採買的習慣,順便重溫一下舊家的巷弄美食等習慣的老味道。
Thumbnail
舊家附近就是菓菜市場,一週採買一次蔬果,至於肉品和海鮮,就下班時順手在全聯買,上了樓直接進鍋子,省去退冰麻煩。 剛搬到新家時,對周遭環境不熟悉,還是維持著開車回舊家採買的習慣,順便重溫一下舊家的巷弄美食等習慣的老味道。
Thumbnail
雖然超市買食材很方便,也可以很優雅的推著菜籃逛,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比較喜歡傳統市場那種感覺(當然,也會到超市採買)。 從小就跟伯母或媽媽逛市場的我,到現在還是喜歡去傳統市場晃晃,不知道大家會喜歡逛傳統市場嗎? 此篇曾於2021/4/20發佈於探路客
Thumbnail
雖然超市買食材很方便,也可以很優雅的推著菜籃逛,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比較喜歡傳統市場那種感覺(當然,也會到超市採買)。 從小就跟伯母或媽媽逛市場的我,到現在還是喜歡去傳統市場晃晃,不知道大家會喜歡逛傳統市場嗎? 此篇曾於2021/4/20發佈於探路客
Thumbnail
喜歡逛市場是移居南部之後,主要也是居住地離市場很近,看著各個攤販么喝著,許多的買客互相比較,最後挑選中意的貨品,或出的或用的。 今天八點去逛,人來人往多是年紀跟我相當年長的人,想來這樣熟齡的人才喜歡這樣的「傳統」市場,買了排骨豬肉,即到小農攤買青菜,有時便宜5元就雀幸不已,呵!這也是逛菜市場的快感,
Thumbnail
喜歡逛市場是移居南部之後,主要也是居住地離市場很近,看著各個攤販么喝著,許多的買客互相比較,最後挑選中意的貨品,或出的或用的。 今天八點去逛,人來人往多是年紀跟我相當年長的人,想來這樣熟齡的人才喜歡這樣的「傳統」市場,買了排骨豬肉,即到小農攤買青菜,有時便宜5元就雀幸不已,呵!這也是逛菜市場的快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