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焦點─台灣的烏腳病
1978年 台灣南部嘉義和台南沿海地帶出現被稱為「怪病」的烏腳病肆虐30多年後,終於引起政府重視,開始採取積極防治行動,在烏腳病盛行地區台南縣北門鄉啟用烏腳病防治中心,解救無數自認命運受到咀咒病患悲慘的人生。
烏腳病早期症狀是四肢未梢缺血,無法獲得足夠的營養與氧氣,從腳部開始出現的烏斑,會像蛇一樣不斷向上蔓延蜿蜒爬行至腿部,甚至手部和手指,俗稱「烏腳仔」或「烏乾蛇」。
日本1945年結束殖民統治台灣半世紀歲月前,在偏遠的台灣西南沿海台南北門、學甲和嘉義布袋、義竹等地區,已陸續出現零星的烏腳病患,但未受到重視,病患以成年人居多,兒童也因母體懷孕時垂直感染無法倖免,最小的病例只有3歲,人生還沒有開始,就深陷黑暗中。
罹患烏腳病非常痛苦,患部稍為壓迫疼痛不堪,病患終日有如針刺或電擊般既麻且痛,即使施打嗎啡也無法止痛,痛不欲生,寢食難眠,許多病患長達3~4個月無法平躺睡覺,必須屈身抱膝才會稍微舒坦些;秋風初起,傷口常常惡化,痛苦加劇,生不如死,有些病患自行用菜刀切斷變黑潰爛看到的白骨,甚至自殺以求解脫,到處彌漫恐懼與不安。
烏腳病患通常自認是邪教作崇招來怪病,既不敢讓人知道,也不敢看醫生,獨自在黑暗中自生自滅。來自美國的基督教芥菜種會創辦人孫理蓮( Lillian R. Dickson ,1901~1983),1947年來台灣向原住民傳教時,發現烏腳病患悲慘的境遇,結合同為基督徒的外科醫師謝緯(1916~1970)和出生台南北門的外科醫師王金河(1916~2014),組成「烏腳病鐵三角」,以克難方式進行外科切除手術和手術後醫療照顧,病患不幸亡故,也協助走完人生最後旅程,1960年再自力更生,進一步設立「北門嶼免費診所」,繼續提供病患全程免費醫療照顧。
相對於「烏腳病鐵三角」,政府的行動極為緩慢,直到1973年權傾朝野的行政院長蔣經國,至「北門嶼免費診所」參觀,親眼目睹烏腳病患悲苦遭遇,悲憫之心油然而生,指示成立運用政府資源的烏腳病防治中心,同時撥款補助台南烏腳病地區裝設自來水,徹底隔絕因地下水砷含量高達1.82ppm造成的致病源,烏腳病逐漸絕跡,台灣公共衛生黑暗的一頁就此走進歷史。(延伸閱讀1:故事台灣~烏腳病);(延伸閱讀2:愛的台灣~奉獻台灣的外國人);(延伸閱讀3:愛的台灣~台灣愛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