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腳病早在日治時期即有零星病例,經由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與醫療等工作推展,進而終結其長期在地方之流行,臺灣的防治經驗亦提供國際借鏡。且從國家檔案回顧往昔,瞭解烏腳病防治面臨的挑戰,如何從地方給予患者醫療救助,政府再接續強化公共衛生建設,方得以告離疾病的威脅。
-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應用服務組研究員 許峰源
烏腳病俗稱黑腳仔、烏乾蛇,曾經是臺灣從日治時期以來就有的特殊地方流行病,並非遺傳或傳播所致,肇因係地質水文環境惡化引起的病變。初期,患者手、腳皮膚變成黑色(圖1),接著末梢血管阻塞、潰爛,出現肌肉萎縮、硬化或有壞疽(圖2),至組織壞死猶如木炭。若缺乏藥物治療,只能先切除患者手、腳部位,如果病情持續惡化,必須接二連三截肢。患者身體除了承受手術負擔,還得忍受社會異樣眼光,心理備受煎熬,苦不堪言。
在日治時期,臺灣西南沿海村落已出現病例。當時病因不明,又屬於零星個案,加上蔓延速度緩慢,威脅範圍較小,並未引起臺灣總督府的關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臺灣許多地方遭到美軍轟炸,自來水設施毀損,衛生環境惡劣,在戰後時常聽聞烏腳病流行的消息。根據統計,日治時期至1951年烏腳病病患共計125名,後來快速增加,單以1954年嘉義布袋新塭村為例,就有65名患者,地方人心惶惶。該項怪病,引起國內外醫界高度重視,紛紛派員前往勘查(圖3、圖4、圖5),始終無法釐清病因。
1956年,經報刊大篇幅報導臺南安定復榮村全村553人,有496人罹患怪病,引發恐慌。地方謠傳是風水敗壞,或遭到病魔詛咒,迫使村民紛紛走避他鄉。臺灣省政府(簡稱省政府)無法查出病因,又缺乏有效治療方式,在社會輿論壓迫與民意代表關切下,只好在3公里外另闢大同村,將復榮村村民集體遷往安置。以集體遷村杜絕流行病,在臺灣是相當罕見的做法,凸顯出省政府的束手無策。隨著病情蔓延,嘉義、臺南、高雄、屏東相繼出現病患,以嘉義布袋、義竹和臺南北門、學甲最嚴重,占全臺灣病例數80%左右。
對患者而言,烏腳病是錐心刺骨的折磨,雖然可用鎮定劑、麻醉劑減緩疼痛感,但當手腳出現壞疽,仍得切除患部以維繫生命,這些手術醫療費用對貧苦家庭是沉重的負擔。幸賴1960年,孫理蓮(Lillian R. Dickson)主持基督教芥菜種會,在北門創辦「憐憫之門—烏腳病免費診所」,成為第一個投入烏腳病醫療機構,委由當地王金河醫師照料病患,免費提供救助,讓患者求助有門,不再絕望輕生(圖6)。
當各地病患數持續增加,省政府無法再以遷村解決問題,必須找出致病原因,從根本解決。省政府決定委託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簡稱臺大公衛所)組織調查團隊,前往烏腳病流行的區域採樣;另外,美國海軍駐臺灣研究中心第二醫學研究所等單位舉派專家前進調查,希望早日揭開病因。至1962年,臺大公衛所調查團隊經過多年調查,發現罹病率較高的地區,當地民眾多飲用深水井水源,周邊區域飲用淺水井或地上水源,並未發現病例,由此推論烏腳病與民眾日常飲水習慣相關。臺灣西南沿海抽取地下水歷史悠久,當地下水受海水侵襲鹽化,水質鹹苦難以飲用,民眾須另鑿深水井才能汲取水源。但是,卻不知道不同的地下水層化學成分迥異,深水井含有高濃度的砷,會引發皮膚病變,是造成烏腳病的元凶。有了研究報告,省政府派員實地勘查,擬定改善公共給水方針,從1965年起廣設自來水以降低疾病發生率。1972年省政府頒布「台灣省烏腳病防治計畫」,從該年7月至1976年6月,持續落實防治工作,強化病患療養環境,編列預算補助烏腳病免費診所,將基督教芥菜種會納入防治體系,並請臺大公衛所繼續調查,作為日後工作參考。
烏腳病也引起中央政府的關切,1973年行政院院長蔣經國與省政府主席謝東閔一同訪視北門烏腳病免費診所,經王金河醫師、地方民意代表陳情,表示病情嚴重,亟需中央統籌防治工作。蔣經國感謝基督教芥菜種會與北門免費診所的付出,立刻指示省政府儘快成立防治中心,專責防範工作。後來,蔣經國多次前往北門探視病患(圖7),展現杜絕烏腳病的決心。
1976年7月,省政府持續推展防治工作,公布「台灣省加強烏腳病防治第二期五年計畫」,成立臺灣省烏腳病防治小組(圖8),掌理烏腳病研究、治療、復建、水質改善,與病患就業輔導及生活救助事宜,同時在北門設置臺灣省烏腳病防治中心,專門提供醫療、復健服務(圖9)。
歷經中央與地方全力防治,烏腳病流行情況趨緩,至1981年全臺灣的病患數也累積到1,658人(圖10)。個人若罹患烏腳病必須截肢,請辭工作在家休養(圖11),成為家庭照護與社會救助的負擔。是年7月,省政府再公布「台灣省加強烏腳病防治第三期五年計畫」,請各縣市政府配合辦理,不要掉以輕心,希望早日根除烏腳病。
臺灣省烏腳病防治中心隸屬於省立臺南醫院,專門收容全臺灣烏腳病患者,提供免費診療、手術、復建,進行臨床研究工作,逐步接手北門免費診所醫療照護事務(圖12)。至1984年,北門免費診所停辦醫療業務,王金河醫師仍持續在金河診所提供烏腳病診療,無私奉獻精神令人感佩,獲得了「烏腳病之父」的稱譽。
省政府持續推動並關注各地烏腳病防治作業(圖13),1994年3月,為提升烏腳病防治中心醫療層級,將省立新營醫院烏腳病防治中心,改制為省立新營醫院北門分院(圖14),新建醫療大樓,投注病患照護資源,加強訓練醫療檢驗技術,提升醫事人員素養,全面強化防治工程。1995年,全民健康保險實施,烏腳病列為重大傷病項目,病患就醫無須再另外償付高額醫療費用,減少負擔,不僅享有診療、亦有後續追蹤與衛生教育指導服務。
1996年,宜蘭陸續發現疑似烏腳病新病例,經調查是民眾誤飲用深水井水源,造成砷中毒(圖15)。 省政府有了前車之鑑,落實醫療救助,迅速供應自來水(圖16),在最短時間內杜絕蔓延。
烏腳病醫學正式名稱「阻塞性血管病變」,根據歷年來的研究,推論是民眾誤飲地下深水井而造成砷中毒(圖17),近年來有學者提出可能是井水裡的螢光物質、土壤腐植酸等過量所致。隨著臺灣公共衛生的進展,我們已遠離烏腳病的威脅。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珍貴的國家檔案,記錄早年臺灣面臨烏腳病防治的挑戰與克服困難的歷程,歡迎多加利用國家檔案資訊網查詢與申請應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