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照顧之名的綁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有人說:我很喜歡照顧別人,但是我從不知道,我這樣到底有沒有照顧到他人。

這是我最近在帶團隊的感受,我透過想照顧他人的名義,撐出一個感覺很「溫暖」的空間,但是事實上,我沒有真正去核對別人在團隊裡面真實的感受,還有這樣變相地容易會有委屈自己,在討好別人,因為想要照顧別人,但是真實的狀況會不會是我只會越來越委屈,然後別人也感覺不到我在照顧,別人在這個部分是真的有需要我去照顧他的嗎?這種感覺是我透過我自己的想像創造出來的東西,只是會讓我以為我這樣做可以幫助大家,感覺很融洽但是事實上根本不是那樣,我討好別人,只是為了讓別人喜歡我而已。

其實有個很大部分的因素是,我害怕面對衝突,我不知道要怎麼解決,而且我很怕大家情緒很激烈,我會很不知道怎麼安放自己,我會焦慮,我會急躁說,想要去解決大家的問題,所以會想要去安撫大家,但是讓安撫大家的情緒其實變相地只是在壓抑他人去抒發自己,以及容易為了和平去做感覺讓自己好受,其實沒有的事情。

這樣也很自以為是,其實我真正該做的事情是對話再對話,彼此溝通、再溝通,真正去理解別人在思考些什麼,才是我們真正能解決掉別人的疑惑或是困難吧。創造的東西應該要真正去對到別人的需求,這樣才更有意義吧!

希望下回改變和修正這樣的情況後,調整自己的方式,可以讓團隊更有團體感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era的沙龍
1會員
7內容數
Per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6/23
我在自己的人生裡頭演了23年的戲了。 不知道會不會繼續這樣演下去。 我扮演著好女兒、好妹妹、在學校扮演好學生、在社會扮演好大人。 可能後連結婚,我都得要扮演好妻子。 其實要我做自己,我真的不知道,怎樣才算自己,我沒有空間長出自己的樣子,自我沒有機會長大過。
2021/06/23
我在自己的人生裡頭演了23年的戲了。 不知道會不會繼續這樣演下去。 我扮演著好女兒、好妹妹、在學校扮演好學生、在社會扮演好大人。 可能後連結婚,我都得要扮演好妻子。 其實要我做自己,我真的不知道,怎樣才算自己,我沒有空間長出自己的樣子,自我沒有機會長大過。
2021/05/04
我很討厭渾沌的感覺,不過有時候又很喜歡。 喜歡它很朦朧的樣子,喜歡它不用追尋明確的解釋,也能好好存在,喜歡它擋在迷茫前裝瀟灑的傲嬌,喜歡它在自我懷疑的時刻,不廢話地陪在我身邊... 討厭它常常像交白卷後還能理直氣壯的樣子,討厭它那麼勇敢,討厭它從不給交代也能活的自在,討厭它讓我害怕的時候....
2021/05/04
我很討厭渾沌的感覺,不過有時候又很喜歡。 喜歡它很朦朧的樣子,喜歡它不用追尋明確的解釋,也能好好存在,喜歡它擋在迷茫前裝瀟灑的傲嬌,喜歡它在自我懷疑的時刻,不廢話地陪在我身邊... 討厭它常常像交白卷後還能理直氣壯的樣子,討厭它那麼勇敢,討厭它從不給交代也能活的自在,討厭它讓我害怕的時候....
2021/04/28
你也一樣很常把自己真實的聲音鎖起來,不讓別人發現嗎? 你也一樣會想辦法去照顧對方的感受,而努力當個好人,討好他人嗎? 我很容易去討好他人,我很害怕造成衝突,尤其是對於人際關係上的衝突,也正因為如此,我容易感到委屈...
2021/04/28
你也一樣很常把自己真實的聲音鎖起來,不讓別人發現嗎? 你也一樣會想辦法去照顧對方的感受,而努力當個好人,討好他人嗎? 我很容易去討好他人,我很害怕造成衝突,尤其是對於人際關係上的衝突,也正因為如此,我容易感到委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他們不太表達自己的意見。可能是不知道該怎麼說,也可能擔心說錯話讓別人傷心,更害怕說錯、做錯的自己會不被喜歡…於是,他們任由別人加諸更多工作及責任在他們身上,又或者是任由別人一步步用言語或身體侵犯他們的界線,即便不喜歡、不開心,他們依然會為這些不舒服的感受,找許多理由將它合理化。
Thumbnail
他們不太表達自己的意見。可能是不知道該怎麼說,也可能擔心說錯話讓別人傷心,更害怕說錯、做錯的自己會不被喜歡…於是,他們任由別人加諸更多工作及責任在他們身上,又或者是任由別人一步步用言語或身體侵犯他們的界線,即便不喜歡、不開心,他們依然會為這些不舒服的感受,找許多理由將它合理化。
Thumbnail
照顧者與當事人的經歷都充滿著壓力與挑戰,這篇分享了一位照顧者的親身經歷,以及書籍《你可以喘口氣》中的心路歷程。文章中探討了情緒的掙扎、負面情緒的應對,以及自我照顧的重要性,提供了許多實用建議。
Thumbnail
照顧者與當事人的經歷都充滿著壓力與挑戰,這篇分享了一位照顧者的親身經歷,以及書籍《你可以喘口氣》中的心路歷程。文章中探討了情緒的掙扎、負面情緒的應對,以及自我照顧的重要性,提供了許多實用建議。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關注他人的需求,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關心他人的程度可能漸漸演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使他們在關係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和需求。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枷鎖,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關注他人的需求,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關心他人的程度可能漸漸演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使他們在關係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和需求。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枷鎖,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