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照顧之名的綁架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有人說:我很喜歡照顧別人,但是我從不知道,我這樣到底有沒有照顧到他人。
這是我最近在帶團隊的感受,我透過想照顧他人的名義,撐出一個感覺很「溫暖」的空間,但是事實上,我沒有真正去核對別人在團隊裡面真實的感受,還有這樣變相地容易會有委屈自己,在討好別人,因為想要照顧別人,但是真實的狀況會不會是我只會越來越委屈,然後別人也感覺不到我在照顧,別人在這個部分是真的有需要我去照顧他的嗎?這種感覺是我透過我自己的想像創造出來的東西,只是會讓我以為我這樣做可以幫助大家,感覺很融洽但是事實上根本不是那樣,我討好別人,只是為了讓別人喜歡我而已。
其實有個很大部分的因素是,我害怕面對衝突,我不知道要怎麼解決,而且我很怕大家情緒很激烈,我會很不知道怎麼安放自己,我會焦慮,我會急躁說,想要去解決大家的問題,所以會想要去安撫大家,但是讓安撫大家的情緒其實變相地只是在壓抑他人去抒發自己,以及容易為了和平去做感覺讓自己好受,其實沒有的事情。
這樣也很自以為是,其實我真正該做的事情是對話再對話,彼此溝通、再溝通,真正去理解別人在思考些什麼,才是我們真正能解決掉別人的疑惑或是困難吧。創造的東西應該要真正去對到別人的需求,這樣才更有意義吧!
希望下回改變和修正這樣的情況後,調整自己的方式,可以讓團隊更有團體感吧!
    avatar-img
    1會員
    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Per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我想要當作家。 不過在求學階段它慢慢不在是我的追求的東西了,被埋藏在很深的地方。 在經過一段人生的起起伏伏之後,我發現我喜歡用寫作的方式去抒發我自己的感受,目的不是要給別人看的,而是要給自己整理,寫東西變成一個手段、一個很好讓自己發掘真實想法的大鑰匙,能夠解開自己內心的個個鎖頭,
    一個畢業茫然花開的季節,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出不一樣的樣子,只要我們用對力氣,覺察自己,努力創造連結跟整合,不要害怕自己想要的東西很多或很少,或是整個很不相關,只要願意想像,會有各種創意等著我們創造,走出自己的路......
    我從沒有想過這一天沒有預警地,來的如此突然。絲毫沒有痕跡、也沒預告、沒給機會準備,就從世界上消失了,我曾經問過天,為什麼要讓你走的這麼倉促,我曾問過天啊,為什麼要給我那麼多找不到答案的問句。 我從來就只是都不敢想而已,因為我害怕它.....
    我從小就有一個夢想,我想要當作家。 不過在求學階段它慢慢不在是我的追求的東西了,被埋藏在很深的地方。 在經過一段人生的起起伏伏之後,我發現我喜歡用寫作的方式去抒發我自己的感受,目的不是要給別人看的,而是要給自己整理,寫東西變成一個手段、一個很好讓自己發掘真實想法的大鑰匙,能夠解開自己內心的個個鎖頭,
    一個畢業茫然花開的季節,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出不一樣的樣子,只要我們用對力氣,覺察自己,努力創造連結跟整合,不要害怕自己想要的東西很多或很少,或是整個很不相關,只要願意想像,會有各種創意等著我們創造,走出自己的路......
    我從沒有想過這一天沒有預警地,來的如此突然。絲毫沒有痕跡、也沒預告、沒給機會準備,就從世界上消失了,我曾經問過天,為什麼要讓你走的這麼倉促,我曾問過天啊,為什麼要給我那麼多找不到答案的問句。 我從來就只是都不敢想而已,因為我害怕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碩博士的學術生涯中,你是否有這樣的同學或朋友: 他們總是體貼別人的情緒,關心實驗進度落後的組員,傾聽別人的煩惱,甚至在團隊裡默默承擔額外的工作。 但其實,這些最懂得體諒別人的人,往往也是最需要被照顧的人。 ▋他們懂得共情,但也容易累積壓力 在學術研究中,能與他人共情是寶貴的能力,但
    Thumbnail
    他們不太表達自己的意見。可能是不知道該怎麼說,也可能擔心說錯話讓別人傷心,更害怕說錯、做錯的自己會不被喜歡…於是,他們任由別人加諸更多工作及責任在他們身上,又或者是任由別人一步步用言語或身體侵犯他們的界線,即便不喜歡、不開心,他們依然會為這些不舒服的感受,找許多理由將它合理化。
    我擔心,自己內心的喜悅,僅是源於想像力。我看著你開心,我也開心,而你的痛苦,一定非常無法忍受,於是想安撫,想讓你感受到陪伴,但這一切,我所有的給予,也許只是一種自我觀照後的以此類推,常常我覺得我關心的不是你,不是他人,而是「如果那是我」的那個我。 如此一來,我便不確定自己是否真能體察他人,唯一真確的
    Thumbnail
    照顧者與當事人的經歷都充滿著壓力與挑戰,這篇分享了一位照顧者的親身經歷,以及書籍《你可以喘口氣》中的心路歷程。文章中探討了情緒的掙扎、負面情緒的應對,以及自我照顧的重要性,提供了許多實用建議。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關注他人的需求,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關心他人的程度可能漸漸演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使他們在關係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和需求。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枷鎖,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
    從小到大我是一名對於人事物有著高度敏感者,我很喜歡觀察身邊的人事物,我很喜歡幫助別人,我很喜歡被稱讚,我很喜歡注重每個環節的價值,我很喜歡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一切看似美好,卻好像給自己帶來很多壓力。
    Thumbnail
    常有人問「你為什麼總是對大家都那麼好?」「為什麼不保護自己?」「那麼大愛是怎樣?」 甚至以前伴侶也會說「我沒辦法接受這麽大愛的另一半」 我從沈默到習慣苦笑著道 「對啊!為什麼呢?這麼奇怪呀~」 並感謝對方提點。 偶爾也有覺得過於善心很假的聲音,這些我則不予理會。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在碩博士的學術生涯中,你是否有這樣的同學或朋友: 他們總是體貼別人的情緒,關心實驗進度落後的組員,傾聽別人的煩惱,甚至在團隊裡默默承擔額外的工作。 但其實,這些最懂得體諒別人的人,往往也是最需要被照顧的人。 ▋他們懂得共情,但也容易累積壓力 在學術研究中,能與他人共情是寶貴的能力,但
    Thumbnail
    他們不太表達自己的意見。可能是不知道該怎麼說,也可能擔心說錯話讓別人傷心,更害怕說錯、做錯的自己會不被喜歡…於是,他們任由別人加諸更多工作及責任在他們身上,又或者是任由別人一步步用言語或身體侵犯他們的界線,即便不喜歡、不開心,他們依然會為這些不舒服的感受,找許多理由將它合理化。
    我擔心,自己內心的喜悅,僅是源於想像力。我看著你開心,我也開心,而你的痛苦,一定非常無法忍受,於是想安撫,想讓你感受到陪伴,但這一切,我所有的給予,也許只是一種自我觀照後的以此類推,常常我覺得我關心的不是你,不是他人,而是「如果那是我」的那個我。 如此一來,我便不確定自己是否真能體察他人,唯一真確的
    Thumbnail
    照顧者與當事人的經歷都充滿著壓力與挑戰,這篇分享了一位照顧者的親身經歷,以及書籍《你可以喘口氣》中的心路歷程。文章中探討了情緒的掙扎、負面情緒的應對,以及自我照顧的重要性,提供了許多實用建議。
    Thumbnail
    別人的情緒是別人的,不必因為對方生氣就去討好。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關注他人的需求,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關心他人的程度可能漸漸演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使他們在關係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和需求。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枷鎖,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
    從小到大我是一名對於人事物有著高度敏感者,我很喜歡觀察身邊的人事物,我很喜歡幫助別人,我很喜歡被稱讚,我很喜歡注重每個環節的價值,我很喜歡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模式,一切看似美好,卻好像給自己帶來很多壓力。
    Thumbnail
    常有人問「你為什麼總是對大家都那麼好?」「為什麼不保護自己?」「那麼大愛是怎樣?」 甚至以前伴侶也會說「我沒辦法接受這麽大愛的另一半」 我從沈默到習慣苦笑著道 「對啊!為什麼呢?這麼奇怪呀~」 並感謝對方提點。 偶爾也有覺得過於善心很假的聲音,這些我則不予理會。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