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職場中,工作難搞還是人難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我們一生當中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深處在職場中,除了繁雜的工作,還要應對許多難搞的人際關係。

前陣子去參與了一個輕年城市的論壇,邀請多位知名企業家分享行業趨勢及職涯相關議題,我覺得隨著時空轉變,火紅的產業也可能成為夕陽產業。但不變的是在職場中的淺規則,無論是職場老鳥或是新人都需要去學習的。

如果大家還有印象,我們總是會聽到要好好經營職場人際關係這件事,但是如果你誤解話中的意思,太汲汲營營取悅他人,結果適得其反,讓自己疲累不堪,甚至影響工作。我認為,你進入職場除了賺取薪資外,更重要的是你在用專業完成被交付的任務,因此,如果可以建立一個觀念、專業關係大於朋友關係我想就比較知道如何拿捏職場人際之間的關係了。

1.需要逢迎拍馬嗎?

我們常常會看到職場中所謂嘴甜的同事似乎比較吃香,人嘛!誰都喜歡被說好話、喜歡被捧,但是每個人的特質不同,是不是有方法可以取代,答案是有的,其實對同事或主管最佳的恭維,就是向他請益求教,既能滿足對方的虛榮心,自己也能學到東西,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為呢?對同事間可以輕鬆一點,哇你怎麼做到的………,我相信這樣的關係建立是健康的,未來你回饋的可以是一杯咖啡或是他需要協助時你幫忙一下,這比當朋友還要更務實。至於向長官請教,可以用有幾件事情想要跟您請教…,用較嚴肅平和的態度,才不會讓人覺得你在拍馬屁。

2.如果職場不是來交朋友,那該怎麼做?

人難免會在意別人的觀感,但一定要懂得去釋懷及過濾,如果把別人所有話都放心上,考量別人的喜好,有太多感受要顧慮,過度放大對方的一舉一動,我保證你不出一段時間就會覺得心力交瘁,綁手綁腳、動輒得咎。所以我們都該要認清,同事是團隊的一份子,互動的出發點在於尋求工作業務的合作,而不是把重心放在和同事都變成好友。此外,保持點距離,能使自己處於客觀的狀態,不會因為情緒或私人情感影響決策,這很重要,我們常常會在職場中因為”朋友”變的標準不一,到後來受害的往往是自己。我不是教你做孤鳥疏遠同事,公司的活動你盡可能要去參與,讓人覺得你有融入團隊,畢竟事情是要靠團隊一起完成的。但私下的邀約如果是契合的夥伴也可以去交流交流,其他的你就不一定要出席。此外,利用中午時間找同事一起用餐,輕鬆地聊天,瞭解彼此、維繫情誼,因為如果只有工作才互動,大家會有生疏感。

3.你是同事情緒的垃圾桶嗎?

職場上難免會有互吐苦水的情形,偶一聽之無妨,但不要變成別人習慣吐苦水的對象,接收太多負面情緒,對自己有害無益。重要的是不要一起同仇敵愾地謾罵,只要先聆聽,然後引導對方找出引起不快的源頭,設法解決問題才對,如此也不至於模糊焦點。切記,有時你們在背後的同仇敵愾,不知哪天就會傳到當事人或主管的耳朵裡,你就……慘了。.

4.別搞小團體

職場上有小團體在所難免,要當清流嗎?倒也不是不沾鍋,要注意的是小圈圈的性質,如果愛抱怨、經常攻訐別人的,那你自己要小心,這種圈子就很危險,因為物以類聚,你跟哪些同事為伍,在其他人眼中就會把你視為同一種人。.

5.對事不對人

職場上會一定遇到和自己合得來或合不來的人,對於不合或是所謂的小人可以不喜歡可以不當朋友,但還是可以共事。把注意力聚焦事,而不放在人上面打轉,就沒有所謂的喜歡或討厭,工作時對事不對人,就沒有無法合作的人。對於跟自己不合拍的人,試著去發掘對方的優點,有甚麼是可以互補及為我所用的,畢竟我們要完成任務不是來搞鬥爭的,可以這麼作就能沖淡討厭的感覺。.

6.溝通、溝通、溝通

在職場上和同事總會有意見不合的時候,首要的是學會傾聽,而且要聽懂,在表達自己意見時,也納入對方的建議與想法(我的想法是這樣,你覺得是否可行,試著提出數據或實例佐證,或借助第三方的角度來回溝通取得共識或平衡。尤其在跨部門討論時,很容易因為立場、績效不同而產生衝突。此時試著站在對方角度思考,理解對方堅持的點是什麼,自然就能找到溝通之道。.

7.你是好好先生小姐嗎?

對同事不該斤斤計較,但也沒必要成為「便利貼」,老是受人差遣指使,因為會變成習慣!會淪為便利貼的人,都是好好先生或好好小姐,怕傷了和氣,即使勉為其難還是會答應,結果搞得自己很累,甚至沒辦法專注份內工作。適時的協助同事是需要的,有來有往嘛!但不能無限上綱,所以學著適時地拒絕是必要的,在別人提出要求及理解對方需求後,再以事實做為溝通,態度溫和地表示自己沒有不願意,但實在是自己有急迫的工作必須趕快完成,或是建議這件事找誰會比較合適,這些都是可以參考的方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羽哥的職場充電站
11會員
17內容數
一個喜愛攝影的職場歐爸,不愛教條及框架,喜歡從生活及職場細微的觀察、去體驗生活的價值。 公部門、校園講座、企業內訓聯絡:chenyu777@gmail.com周宸羽
2024/02/23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2024/02/23
減碳、碳排、碳權的議題近年來備受矚目,然而碳權交易對大環境減碳目標效果有限。為了有效因應減碳趨勢,生產製造業應該從源頭推動減碳的活動,包括改善生產製程、整備舊設備、使用環保材質、減量/再生/再利用(3R)等。優質、快速的生產製造管理改善是減碳課題的核心基礎功課。
Thumbnail
2023/03/15
近期幫一群大學生上課,其中一部分是了解自己、職涯及創業的認識,很多小夥伴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大學,畢業之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許,現在的大學錄取率接近100%,如果沒有什麼意外幾乎都可以上,加上在就讀高中時得到的一些資訊、以為大學就是玩四年。 這四年看似精彩的生活,你真的有得到什麼或是學到什麼
Thumbnail
2023/03/15
近期幫一群大學生上課,其中一部分是了解自己、職涯及創業的認識,很多小夥伴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上大學,畢業之後也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許,現在的大學錄取率接近100%,如果沒有什麼意外幾乎都可以上,加上在就讀高中時得到的一些資訊、以為大學就是玩四年。 這四年看似精彩的生活,你真的有得到什麼或是學到什麼
Thumbnail
2023/03/03
許多的職場工作者遇到與管理者間相處的挫敗與工作倦怠時,極有可能採取所謂的「安靜離職」,我只選擇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不想多做或是超越自我,這跟主管希望下屬要做到”當責”有著不小的落差,而不少管理者也會採取一些措施故意讓員工日子不好過,像是變相阻斷你職涯發展的機會、不加薪、對你的溝通冷淡的回應,甚至處處
Thumbnail
2023/03/03
許多的職場工作者遇到與管理者間相處的挫敗與工作倦怠時,極有可能採取所謂的「安靜離職」,我只選擇只做最低限度的工作,不想多做或是超越自我,這跟主管希望下屬要做到”當責”有著不小的落差,而不少管理者也會採取一些措施故意讓員工日子不好過,像是變相阻斷你職涯發展的機會、不加薪、對你的溝通冷淡的回應,甚至處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今天介紹這本書,是由樂金文化所出版的一本職場相關書籍,在2020年2月所發行,內容是關於在職場上認清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如何與職場上可能接觸到的人相處與維持關係。 作者開頭就指出,如果你想在現在職場取得成功,光把工作做好、表現傑出或提出創新的想法還不夠。當別人因為忌妒、恐懼或純粹心懷不軌,設法擊潰你的
Thumbnail
今天介紹這本書,是由樂金文化所出版的一本職場相關書籍,在2020年2月所發行,內容是關於在職場上認清誰是朋友誰是敵人,如何與職場上可能接觸到的人相處與維持關係。 作者開頭就指出,如果你想在現在職場取得成功,光把工作做好、表現傑出或提出創新的想法還不夠。當別人因為忌妒、恐懼或純粹心懷不軌,設法擊潰你的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則新聞,有人因為和同事交換IG,然後分享了一篇升官的短文,而造成同事的不舒服,甚至被大家排擠而導致許多誤會。職場上和同事相處,真的是門學問,建議掌握以下三個原則,讓自己遠離是非。
Thumbnail
剛剛看到一則新聞,有人因為和同事交換IG,然後分享了一篇升官的短文,而造成同事的不舒服,甚至被大家排擠而導致許多誤會。職場上和同事相處,真的是門學問,建議掌握以下三個原則,讓自己遠離是非。
Thumbnail
場上老闆或同事在血流成河的職場上榨乾打工仔、用盡餘溫是常態。小編雖然歷盡滄桑洗盡鉛華但職場仍舊不講武德,在不講武德的職場如何明哲保身呢?整理小部分與大家討論,若有高手請也給小編指點一二。
Thumbnail
場上老闆或同事在血流成河的職場上榨乾打工仔、用盡餘溫是常態。小編雖然歷盡滄桑洗盡鉛華但職場仍舊不講武德,在不講武德的職場如何明哲保身呢?整理小部分與大家討論,若有高手請也給小編指點一二。
Thumbnail
人類總是自私的,在利益面前,友情就像「幹話」一樣:聽起來有道理,實際上沒意義;說出來很輕易,但根本沒人在意。職場本就不是拿來「談感情」的,實實在在、平平靜靜把「自己」的工作完成才是重點,因為這才叫做「同事」。 工時外交際不必太認真,一起吃頓飯不代表什麼 工時內照著自己的節奏,沒有誰應該幫誰
Thumbnail
人類總是自私的,在利益面前,友情就像「幹話」一樣:聽起來有道理,實際上沒意義;說出來很輕易,但根本沒人在意。職場本就不是拿來「談感情」的,實實在在、平平靜靜把「自己」的工作完成才是重點,因為這才叫做「同事」。 工時外交際不必太認真,一起吃頓飯不代表什麼 工時內照著自己的節奏,沒有誰應該幫誰
Thumbnail
圖片 職場上除了工作能力,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備條件!到底怎麼樣才能做個高情商的職場能力者? 我的個人部落格→YC TALK (yctalkspace.blogspot.com) 圖片 最難的不是經營人際關係,而是搞懂自己的處世風格 從出生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進入了最基礎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圖片 職場上除了工作能力,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必備條件!到底怎麼樣才能做個高情商的職場能力者? 我的個人部落格→YC TALK (yctalkspace.blogspot.com) 圖片 最難的不是經營人際關係,而是搞懂自己的處世風格 從出生那一刻起,我們就已經進入了最基礎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圖引用自pexels 本篇文於2009/8/6號寫作,重新於方格子上架。 絕大多數的人都要上班,而上班的環境-辦公室,就是我們每天待最久的地方。這個工作環境其實不是單純的人際交友環境。因為整個辦公室就是一個整體,一起接受領導,為了公司或共同的目標打拼。因此,這個環境是需要每個成員彼此互相合作、鼓勵的
Thumbnail
圖引用自pexels 本篇文於2009/8/6號寫作,重新於方格子上架。 絕大多數的人都要上班,而上班的環境-辦公室,就是我們每天待最久的地方。這個工作環境其實不是單純的人際交友環境。因為整個辦公室就是一個整體,一起接受領導,為了公司或共同的目標打拼。因此,這個環境是需要每個成員彼此互相合作、鼓勵的
Thumbnail
我們一生當中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深處在職場中,除了繁雜的工作,還要應對許多難搞的人際關係。 前陣子去參與了一個輕年城市的論壇,邀請多位知名企業家分享行業趨勢及職涯相關議題,我覺得隨著時空轉變,火紅的產業也可能成為夕陽產業。但不變的是在職場中的淺規則,無論是職場老鳥或是新人都需要去學習的。 如果大家還
Thumbnail
我們一生當中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深處在職場中,除了繁雜的工作,還要應對許多難搞的人際關係。 前陣子去參與了一個輕年城市的論壇,邀請多位知名企業家分享行業趨勢及職涯相關議題,我覺得隨著時空轉變,火紅的產業也可能成為夕陽產業。但不變的是在職場中的淺規則,無論是職場老鳥或是新人都需要去學習的。 如果大家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