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台灣 經濟學人"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大家都在討論經濟學人的報導,我想說也跟一下風,跟大家分享我的想法。第一,為什麼經濟學人突然發這篇報導?第二,為什麼經濟學人會認為台灣處在地球上最危險的區塊?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本質都是「安全」問題。只不過,第一個牽涉到記者媒體的個人安全,第二個牽涉到亞太各國的模糊表態。
第一個問題。大家都知道中國當前內部的人權走勢,已對西方媒體極不友善,駐北京、香港的外媒記者跟媒體人只能跑到相對熟悉的台灣駐點。結果,這些外媒一到台灣,發現阿共軍機還真的天天擾台。
只要是人,都會怕死,老外也不例外。那,這些老外在北京、香港都不知道阿共擾台嗎?當然知道。但,「聽聞」是一回事,「實際體驗」又是另回事。同樣是阿共軍機擾台,在阿共那邊聽到跟在台灣這邊聽到,對於初次抵台的外媒人士來講,您覺得哪邊會讓他們感到比較危險?在個人層面上,當然會覺得台灣很危險(當然,也許這些老外待久點就會見怪不怪了ㄅ。ㄏ)。
第二,這篇文刊出的時間點正好是日本首相菅義偉訪美時刻,談天談地談台海穩定,但日本在美日安保條約裡關於自衛隊的出擊時間點,以及台海問題國內法化這兩點上龜縮。
簡言之,如果以四個字來概括日本對於亞太安全的態度的話,即「戰略模糊」。
在區域安全上有兩種很常聽見的戰略表態,一種是戰略清晰,一種是戰略模糊。講白話文就是,前者是指各個當事國明確告訴彼此即將幹什麼做什麼,後者就是那種:呃…嗯…好,我知道了,我會考慮。
請想像一下,當你問大家待會要吃什麼的時候,一種回答是「都可」,另一種是很明確地說要吃什麼、不加什麼且一定要有什麼。哪種狀況會吃得成很明顯了ㄅ。
同理,當美國的戰略態度愈趨明顯但盟國(日本官方)態度仍曖昧不明的狀況下,初次抵台的外媒當然會覺得好像很危險。
然後,在上述的前提下,這篇重點放在「台灣要多買武器」、「台灣要聯合亞太盟國抵抗中國」、「即便美國不支持台獨但中國也不可能會片面改變台海現狀」的英文版台海區域建議就這樣打完刊出...
可是、But、西卡系,
如果啦,如果真的覺得很危險,能做的除了精神武裝外,目前可做的就是先把那些國內專家的分析建議全調出來讀一讀看一看,絕對比去看經濟學人報還有用啦真心不騙。且還是自己較熟悉的語言,不看白不看啦。
avatar-img
69會員
186內容數
總覺得生活很多事情都在「卡」你嗎?總覺得做任何事都覺得很不順嗎? 本專題以現實生活為例,透過講故事的方式與大家分享生活上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面對類似的問題時,可以用甚麼方法或心態去面對。 如果您在生活上有跟我同樣的問題,來!點進本專題,也許可以獲得解決的方法或靈感呢! 別猶豫了,快上船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啓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2020年1月底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不時聽到XX國家隊這個名詞。而XX,通常是指各種民生產業。似乎只要搭個「國家隊」,該民生產業在疫情的肆虐下,就會蓬勃發展似的。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國家隊」,說穿了就是發展型國家舊酒換新瓶的概念。
基本上,東海大學在這次申請入學時發生的校方撕掉海報事件,得拆成兩個層面來看,一個是學校侵害學生的言論自由,二是勞作教育是否存續的爭議。
如果「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的前提是建立在「刻板印象」的基礎之上,那不管怎麼做,根本的問題還是在那邊,到最後也只是徒勞無功而已。
從訴求目的、行動意涵,還有公民不服從等幾個角度來看,美國國會暴動跟318學運根本不能拿來類比。
傳播工具的類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傳播的內容跟觀眾的體驗吶。
我只是想說,如果使用者付費的概念只做半套,那就只是奧客而已。
2020年1月底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爆發至今,不時聽到XX國家隊這個名詞。而XX,通常是指各種民生產業。似乎只要搭個「國家隊」,該民生產業在疫情的肆虐下,就會蓬勃發展似的。但真的是這樣嗎?其實,「國家隊」,說穿了就是發展型國家舊酒換新瓶的概念。
基本上,東海大學在這次申請入學時發生的校方撕掉海報事件,得拆成兩個層面來看,一個是學校侵害學生的言論自由,二是勞作教育是否存續的爭議。
如果「該怎麼做就怎麼做」的前提是建立在「刻板印象」的基礎之上,那不管怎麼做,根本的問題還是在那邊,到最後也只是徒勞無功而已。
從訴求目的、行動意涵,還有公民不服從等幾個角度來看,美國國會暴動跟318學運根本不能拿來類比。
傳播工具的類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還是傳播的內容跟觀眾的體驗吶。
我只是想說,如果使用者付費的概念只做半套,那就只是奧客而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地震、颱風、中國是台灣的三大危險,地震跟颱風是天災,中國是人禍。但是也因為憂患太大,讓台灣人的能力在這三險中不斷磨鍊壯大,台積電就是這三險練出來的能力之一。換作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國家,他們的人民不需要這些能力也能過的安穩幸福,但天災人禍很多的國家不在少數,台灣為何能這麼特別?比如中國? 因為台灣人是
Thumbnail
3月20日在美國眾議院有一場重要的聽證會:眾院軍事委員會邀請印太司令部
Thumbnail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這篇要繞回軍事,算是把經濟跟社會的架構,重新架到戰略的基本,擁有一支武裝力量,足以對抗外敵入侵上。戰略的觀點,究竟怎樣從經濟跟社會,去看到軍事乃至於戰爭這回事?
Thumbnail
台灣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於一月十三日順利舉行完畢後,美國兩家知名智庫分別於選前、選後,針對台海當前的險峻情勢發表報告,其軍事專業內容,值得我國安高層人員及社會各界重視。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訴諸戰爭的話,就是「征服」。不訴諸戰爭,是「接管」?這報告表明了一種關切中共的「灰色侵擾」達成控制台灣的目標。有一種公民防禦的現象,那是奠基在對於民主的真心信仰與喜歡。 有美國說過,美國政府要給台灣政府與人民更多的信心,當然包括國際參與。可惜
Thumbnail
中國不需要入侵來實現台灣的統一 這也可能是美國害怕的-時間緊迫-最好在兩岸沒有統一之前迫使中國攻擊台灣,戰爭才能拖住或延遲中國的發展。 這是美國面臨二戰結束以來最具挑戰性的國際安全環境。 儘管中東戰爭仍在持續並有擴大的危險,烏克蘭戰爭卻仍在激烈進行中。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騷擾和恐嚇鄰國...
地震、颱風、中國是台灣的三大危險,地震跟颱風是天災,中國是人禍。但是也因為憂患太大,讓台灣人的能力在這三險中不斷磨鍊壯大,台積電就是這三險練出來的能力之一。換作是一個無憂無慮的國家,他們的人民不需要這些能力也能過的安穩幸福,但天災人禍很多的國家不在少數,台灣為何能這麼特別?比如中國? 因為台灣人是
Thumbnail
3月20日在美國眾議院有一場重要的聽證會:眾院軍事委員會邀請印太司令部
Thumbnail
從現代民族國家的觀點來考慮整體的社會狀況時,我們似乎都認為自己所處的這個社會的變化往往僅限於社會內部,和外界之間似乎沒有太大的關係。又或者,還有一種流行的觀點認為影響社會內部的是一個來自「全球化」影響的巨大範圍,而這些影響的核心只來自於我們普遍認為的歐美社會。
Thumbnail
戰爭真的要發生在已承平七、八十年的台灣嗎?這實在太不可思議,想都不敢想。大多數台灣人都選擇平心靜氣,逃避這個問題,至於內心是否焦急?也可能因為對兩岸局勢的認知不同,以致顯現於外的態度也不同。沒人有把握不打仗,也沒人敢斷言一定會打仗…
Thumbnail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這篇要繞回軍事,算是把經濟跟社會的架構,重新架到戰略的基本,擁有一支武裝力量,足以對抗外敵入侵上。戰略的觀點,究竟怎樣從經濟跟社會,去看到軍事乃至於戰爭這回事?
Thumbnail
台灣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於一月十三日順利舉行完畢後,美國兩家知名智庫分別於選前、選後,針對台海當前的險峻情勢發表報告,其軍事專業內容,值得我國安高層人員及社會各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