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真正的末日是悄無聲息的《人生檔案求刪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過去人們追求永生,窮人試圖生多一點傳遞自己的基因,富人試圖活久一點建造自己的碑銘,然而網路時代,所有人都得到了永生的機會,或至少你的一部分會被永久保存下來,在一個名為雲端的地方,而雲端在遙遠的彼方,而當所有人都拿到永生的門票時,隱藏自己就成了一種特權,而如果能夠被遺忘,你就成了上帝。

她的生活一塌糊塗,在兒子生日時,只能擁抱空氣,假裝兒子還在,沒有錢花時,只能用手機拍攝自己家中財務,她無法工作,也無法生活,最糟糕的是,在一次斷片之間,她犯下了滔天大錯。

他的生活看似舒適,除了異常多的雪球,還有各種毫無必要的商品堆積在家裡、各種讓他頭痛的帳單列隊在路上,以及被網路罷凌到不敢上學的女兒,他似乎沒什麼煩惱,還跟小島打來的客服米蘭達談起遠程戀愛。

她的生活為劇而活,因為追劇,她失去了在核電廠的工作(然後官方一如往常的掩蓋災難)也失去了老公,也失去了自己的客廳,只能開著自己的車成為私人司機,然而無論她多努力,客人給的評價永遠只有一星,而這快使她抓狂。


raw-image

電影的第一個鏡頭是一個像是建案示意圖的小社區,社區看來乾乾淨淨,然而裡頭早就破敗不堪,如果機器是輸送帶,他們就是輸送帶上朝火口前進的垃圾,被一點灰燼都不剩的焚化掉只是時間問題,電影暗示片中時間在當代的多年以後,而他們是那些曾經參與過黃背心運動的人們,當時他們可能是壯年,然而現在已越過茫茫中年,朝老年航去。

《人生檔案求刪除》有一種賈克大地大地似的幽默,機器永遠與人不對盤,他們所生存的家鄉本來應該是他們最熟悉的地方,卻逐漸變得陌生起來,在片中,機器是作為設備的機器,也是作為公司的機器,更是作為社會的機器,他們通通都與之格格不入,所以被機器搞得暈頭轉向,正逐漸的被淘汰掉,這種淘汰不是像火山爆發淹沒龐貝般的淘汰,而是溫水煮青蛙式的淘汰。

數據的世界是新世界,而誰掌握了新世界,誰就成為了世界的新主人,然而統治是如此無聲無息,以至於被統治者不知道自己正在被誰統治,電影裡無人的公司呈現了這一點,你找不到該負責的人,因為在這個網路時代,所有原本該負責的人都去向Ai學習,而Ai則學習著每個人類的喜好,讓他們提出更難以拒絕的交易。


raw-image


如果說大革命時代,迷失的人們尚可集結成群,闖入皇宮將王宮貴族拉到廣場上砍頭,但在貴族已歿的現代,這一切彷彿一種童話故事或痴人夢囈般。

向誰抗議?向誰革命?誰是壞人?

電影裡三個人被機器擺布著自己的生活,機器藉由他們各自的慾望形成的一種病態來統治他們,飲酒狂、購物狂、追劇狂,影像本身有一種膠卷似的朦朧美,讓這個未來世界看起來有些夢幻,而獨特的攝影機運動也彷彿呼應著這三人就像夢遊一樣的生活,因為他們與機器是如此的不對盤,以至於他們好像這個世界的外來者,對這個世界如何運作缺乏理解,只能被這個世界各種擺佈,女人喝醉然後被拍下性愛影片,男人按下各種看來就像是詐騙的按鈕,另一個女人則拼了命要看到各種最新影劇,他們的表現看起來很蠢,但其實所有上癮的人看起來都是這麼蠢,如同片中出現一對男女裸體在玩VR一樣,上癮的人心思並不在當下,而在那個他們曾體驗過的美好,每一次的重溫,都是為了回到過去。

反之,電影裡則有一個男人,依靠駭客朋友,進入政府資料庫,給自己申請到各種福利,從導盲犬到清潔工,再到廚師還有醫生一應俱全,資料庫裡的你是誰決定了現實生活的你可以過怎麼樣的生活,而人們對此並不覺得奇怪,如同當讚數可以作為某種商業利益的貨幣時,便有了遠在印度的按讚工廠,而那些印度人的工作就是成日按讚,人們的需求決定了人們的生活。

機器是一面鏡子,最終反映出的只是我們自己的慾望,機器的世界有多奇怪,我們的慾望就有多奇怪,差別在於機器總是以最現實的方式實現人們的夢想,以致於天堂到了人間變成地獄,在片中出現的機器總無法實現人類的目的,甚至還總因為人類的操作反過來羞辱人類自身,比如開著的翻譯軟體不斷以深沈的男聲翻譯著女人睡眼惺忪後發現自己再度鑄成大錯的慌亂與驚恐。


raw-image

.

不做不錯,越做越錯。

這是一部悲傷的電影,即便大多時候觀眾都在哈哈大笑,但笑完之後不免感慨,所有的嘗試都已經失敗,所有的抵抗都已經無用,囚禁我們的網不是可見的皇宮高牆,而是遠在天邊,密密麻麻的太空衛星們,太空衛星為了不讓任何人被遺忘存在,故以最窒息的擁抱包覆地球,並取代了星星來給人指引方向,而名為上帝的駭客躲在風力發電機裡,他神通廣大卻對抗不了所謂的「雲端」他要三個人來找他時要戴上反人臉辨識的面具,於是又一個荒謬可笑的場景出現在觀眾面前,為了對抗機器,人們必須捨棄自己的臉。

電影的影像本身比電影的劇情本身意蘊更高,《人生檔案求刪除》建構出了一個比《魔鬼終結者》更符合機器帶來的末日情境,真正的末日是悄無聲息的,因為那裡早就沒有任何對抗的可能,你除了躺在椅子上騙自己「看開點就好」或者一人在無人的海邊看海,什麼都無法做,就像渡渡鳥一樣,什麼都沒有做,什麼都沒有錯,但周圍的一切都將改變到將牠們排除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zard的沙龍
1.0K會員
417內容數
Lizard的沙龍
Lizard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8/30
一部關於「初心」的電影,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無論是為了保有頂級劇本而要殺人賺錢的製片,還是為了夢想捨棄愛情的過氣牛仔,又或者是歡喜借甘願欠的黑幫老大、純樸只想拍片的外甥、看老牛仔電影長大的女導演,他們都即將被牽連其中,展開一場要命的拍攝,究竟這場一開始就圖謀不軌的拍攝活動能不能否極泰來?
Thumbnail
2021/08/30
一部關於「初心」的電影,獻給所有熱愛電影的人,無論是為了保有頂級劇本而要殺人賺錢的製片,還是為了夢想捨棄愛情的過氣牛仔,又或者是歡喜借甘願欠的黑幫老大、純樸只想拍片的外甥、看老牛仔電影長大的女導演,他們都即將被牽連其中,展開一場要命的拍攝,究竟這場一開始就圖謀不軌的拍攝活動能不能否極泰來?
Thumbnail
2021/08/30
當瑪莉娜的觀眾是需要勇氣的,因為她的藝術往往帶有自虐成分,無論是用力的梳自己的頭髮,或者是躺在火燒的紅星之間,還是在幾間只能藉由刀梯離開的房間度過12天,只能飲水而不得進食,然而弔詭的是,即便她的作品表面看來如此反生命,要成就這樣的作品卻需要強大的生命力,更別說其所反應出的,超越生命的意志
Thumbnail
2021/08/30
當瑪莉娜的觀眾是需要勇氣的,因為她的藝術往往帶有自虐成分,無論是用力的梳自己的頭髮,或者是躺在火燒的紅星之間,還是在幾間只能藉由刀梯離開的房間度過12天,只能飲水而不得進食,然而弔詭的是,即便她的作品表面看來如此反生命,要成就這樣的作品卻需要強大的生命力,更別說其所反應出的,超越生命的意志
Thumbnail
2021/08/30
台北電影節一天天的近了,今天要來帶大家看的是三部比較陰暗的電影,有會給人引起幽閉恐懼症的《迷樓驚魂》、關於分屍吃人殺人犯的《鐵幕追緝令》以及較為晦澀但同樣可怖的《天猶未光》適合想接收刺激的人觀賞,本週首推《迷樓驚魂》,次推《天猶未光》,再次《鐵幕追緝令》以下無雷短評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2021/08/30
台北電影節一天天的近了,今天要來帶大家看的是三部比較陰暗的電影,有會給人引起幽閉恐懼症的《迷樓驚魂》、關於分屍吃人殺人犯的《鐵幕追緝令》以及較為晦澀但同樣可怖的《天猶未光》適合想接收刺激的人觀賞,本週首推《迷樓驚魂》,次推《天猶未光》,再次《鐵幕追緝令》以下無雷短評供大家參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人類滅亡報告書》 韓文片名:인류멸망보고서 英文片名:Doomsday Book 導演:金知雲、林弼成、韓在林 編劇:金知雲、林弼成、楊宗奎 片長:113分鐘 類型:科幻、劇情、超能 產地:韓國 語言:韓語 上映:2012.4.11(韓國)、2012.11.28(台灣) 發行:可樂電影
Thumbnail
《人類滅亡報告書》 韓文片名:인류멸망보고서 英文片名:Doomsday Book 導演:金知雲、林弼成、韓在林 編劇:金知雲、林弼成、楊宗奎 片長:113分鐘 類型:科幻、劇情、超能 產地:韓國 語言:韓語 上映:2012.4.11(韓國)、2012.11.28(台灣) 發行:可樂電影
Thumbnail
形而下的東西隨著時間,或者一場風暴,將被虛構取代,那麼,意義是什麼?意識型態由此取得主導位置,押井守的電影慢慢傾斜,那些肉體所帶來的,像久住對秦說的「聽到耳朵長繭」的話也慢慢被滌淨。於是電影顯得太吵雜,人物開始沉思默想,於是,世界結束了。
Thumbnail
形而下的東西隨著時間,或者一場風暴,將被虛構取代,那麼,意義是什麼?意識型態由此取得主導位置,押井守的電影慢慢傾斜,那些肉體所帶來的,像久住對秦說的「聽到耳朵長繭」的話也慢慢被滌淨。於是電影顯得太吵雜,人物開始沉思默想,於是,世界結束了。
Thumbnail
《駭客任務》裡探討人類與程式,最後都繞回了一樣的主題:愛、希望與選擇,其實就是一種等差、一種分別心。人性因等差跟分別心才得以愛和選擇,固然虛擬科技以及前衛的視覺特效會隨著時代越來越進步,但最終圍繞著科技進步所展開的討論,終歸得回到千百年前就在討論的「人性本質」──是什麼讓人與 AI 有所區別?
Thumbnail
《駭客任務》裡探討人類與程式,最後都繞回了一樣的主題:愛、希望與選擇,其實就是一種等差、一種分別心。人性因等差跟分別心才得以愛和選擇,固然虛擬科技以及前衛的視覺特效會隨著時代越來越進步,但最終圍繞著科技進步所展開的討論,終歸得回到千百年前就在討論的「人性本質」──是什麼讓人與 AI 有所區別?
Thumbnail
在科技的進步下,有一個問題顯得越來越迫切,就是人的”權力"越來越大,越來越能決定哪些東西可以去除,哪些東西可留下。最早爭執的是自然環境的保護,再來是文化生活,最後甚至可能是人自己本身,討論人的肢體、心智,要留下什麼,怎麼留下
Thumbnail
在科技的進步下,有一個問題顯得越來越迫切,就是人的”權力"越來越大,越來越能決定哪些東西可以去除,哪些東西可留下。最早爭執的是自然環境的保護,再來是文化生活,最後甚至可能是人自己本身,討論人的肢體、心智,要留下什麼,怎麼留下
Thumbnail
這是一本相當孤獨而且自言自言的小說(XD)。我想這也是七◯年代中後期出生的這一代,在此刻走進中年之時,對時代發出的一點聲響,也許不是那麼鏗鏘有力,但用這樣自言自語的方式,與世界末日的孤獨對抗著:對未來再沒有心力有諸多擁有希望的想像,至少還要有一點力氣與之對抗!
Thumbnail
這是一本相當孤獨而且自言自言的小說(XD)。我想這也是七◯年代中後期出生的這一代,在此刻走進中年之時,對時代發出的一點聲響,也許不是那麼鏗鏘有力,但用這樣自言自語的方式,與世界末日的孤獨對抗著:對未來再沒有心力有諸多擁有希望的想像,至少還要有一點力氣與之對抗!
Thumbnail
沒有什麼東西是真實、不能被科技取代的,沒有什麼是不能被假造、被商品化的,包括身體命、靈魂,乃至於「自我」的存有都顯得廉價、不甚實在。那麼,也就沒有什麼事是真正重要的了。
Thumbnail
沒有什麼東西是真實、不能被科技取代的,沒有什麼是不能被假造、被商品化的,包括身體命、靈魂,乃至於「自我」的存有都顯得廉價、不甚實在。那麼,也就沒有什麼事是真正重要的了。
Thumbnail
動筆寫下你心中的科幻影評,即有機會獲得釀電影最新雜誌乙本!➢還記得「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經典廣告詞嗎?高度自動化的城市裡,人與人造人共存,我們在虛擬空間經歷生與死,並眼見自己的身體、夢境和記憶都可以「人造」。不再是「人」的自己,是讓你害怕,還是興奮?
Thumbnail
動筆寫下你心中的科幻影評,即有機會獲得釀電影最新雜誌乙本!➢還記得「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這句經典廣告詞嗎?高度自動化的城市裡,人與人造人共存,我們在虛擬空間經歷生與死,並眼見自己的身體、夢境和記憶都可以「人造」。不再是「人」的自己,是讓你害怕,還是興奮?
Thumbnail
人們總是把未知的恐懼放在心中,不管什麼事情都沒辦法跨出那步而得到收穫,虛晃了一圈之後,才有重新撿起那把斧頭,破門離開牢籠。
Thumbnail
人們總是把未知的恐懼放在心中,不管什麼事情都沒辦法跨出那步而得到收穫,虛晃了一圈之後,才有重新撿起那把斧頭,破門離開牢籠。
Thumbnail
櫛比鱗次的密集式住宅,觀眾彷彿置身於香港海山樓,仰望著這頭都市野獸。一群神秘的黑衣人闖進燈光昏暗的房子。影集甫開始觀眾們藉由屋內女主人恐懼的臉,與天真無邪幼童的表情。一步步接露黑衣集團真實的身分,他們被稱為突擊小隊。在這個世界中,所有人類已沒有壽命的概念,他們已經獲得永生的歲月。
Thumbnail
櫛比鱗次的密集式住宅,觀眾彷彿置身於香港海山樓,仰望著這頭都市野獸。一群神秘的黑衣人闖進燈光昏暗的房子。影集甫開始觀眾們藉由屋內女主人恐懼的臉,與天真無邪幼童的表情。一步步接露黑衣集團真實的身分,他們被稱為突擊小隊。在這個世界中,所有人類已沒有壽命的概念,他們已經獲得永生的歲月。
Thumbnail
Netflix上有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記錄片,內容講述近年社交平台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你看過了嗎? 當看到許多人以震驚來形容,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這部影片時,我也忍不住好奇找來看了,不知道是否基於已經有預期的因素,我並沒有同樣深感震撼,只覺得原來科技與我認知的稍微不同罷了。
Thumbnail
Netflix上有部《智能社會:進退兩難》的記錄片,內容講述近年社交平台為社會帶來的影響,你看過了嗎? 當看到許多人以震驚來形容,建議大家都應該去看這部影片時,我也忍不住好奇找來看了,不知道是否基於已經有預期的因素,我並沒有同樣深感震撼,只覺得原來科技與我認知的稍微不同罷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