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面為疫情升溫,你可以穩定自己的3種方法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因為新冠肺炎COVID 19 疫情升溫,我們可能會感到擔憂緊張、焦躁不安,這些感受都是會發生的反應,雖然以這篇文章發文的時間,尚未達到第三級警戒,不過可能會持續好一陣子的壓力,也容易讓我們處在焦慮、恐慌的狀態,面對瞬息萬變的疫情,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方式來穩定自己:

1、深呼吸
呼吸的方式直接對應我們的情緒狀態,例如當你恐懼害怕時,會屏住呼吸或呼吸急促,當我們深呼吸的時候,胸口會打開,緊張壓力會隨著氣息的吸吐釋放出來。現在有很多的呼吸方式,可以都試看看,藉由身體的感覺找出適合你的呼吸法;我自己通常會直接把雙手放在心口上,感受呼吸時身體的起伏,專注在吸吐,依著身體的呼吸頻率,不做刻意的控制,讓意識將呼吸帶進你的心、你的身體,呼吸一段時間後接著可以感覺你的情緒是否發生變化?直到你感覺身體輕鬆不緊繃;常常練習深呼吸,可以幫助自己的身體和心智放鬆、鎮靜。

2、維持原有的生活步調與運動習慣
在遵守防疫規定下,盡量保持原有的步調和運動習慣,該做什麼就做什麼,一如往常地生活,會讓內心較為安穩;做運動可以促進正常調整反應系統,鍛鍊身體,提升個人的防疫能力,防疫期間可能沒辦法常常在戶外運動,在家中室內仍舊可以做伸展或肌力的訓練,現在有很多APP都可以下載來陪你一起運動。另外有些因為疫情的關係,有些人的生活節奏被打亂了,例如:居家隔離,停班減班、失業等,也建議利用空下來的時間,找一些具體事情來做,報名線上課程,或是學習新的興趣,讓自己在這段期間內有重心,而不會胡思亂想。

3、控制接收訊息的頻率與學著感謝
現在可以獲得資訊的管道很多,電腦、電視、手機,都可以知道關於疫情的消息,但不斷地在腦中重複,很容易造成焦慮,注意防疫中心的正確訊息,每日控制接收新聞的頻率,減輕心裡與大腦的負擔。由於近日疫情升溫與確診病例疫調的足跡,會聽見很多仇視或情緒化的言論,面對這些,除了剛剛提到控制接收訊息的頻率外,我會做的就是「感謝」,感謝今天我平安度過了一天,感謝家人朋友也都平安,感謝第一線的防疫、醫護人員,然後去祝福確診、隔離的人們,祝福台灣與全世界,都能順利度過這個難關,「感謝」可以讓我們看到自己擁有的一切,「感謝」可以讓我們心中充滿愛,在這瞬息之間都可能會變化的時刻,感謝和祝福會是我們的穩定力量。

感謝大家配合防疫中心的規定,也請大家勤洗手、戴口罩,願我們平安,願台灣平安,願全世界平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alia療心畫愛的沙龍
29會員
200內容數
一段療癒重生的旅程, 關於我, 與愛同行, 歡迎你。
2024/10/20
學習靈氣療育課程,你會經歷一些轉變,可以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壓力的減少,更會隨著持續的練習,逐步提升自我價值、情緒接納能力和健康狀態。 接納情緒、紓解壓力:靈氣能量能幫助你釋放生活壓力,接納並理解情緒,增加自我穩定感,讓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平靜與放鬆。 身體健康:靈氣能量促進身體自癒功能,放鬆身心,
Thumbnail
2024/10/20
學習靈氣療育課程,你會經歷一些轉變,可以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壓力的減少,更會隨著持續的練習,逐步提升自我價值、情緒接納能力和健康狀態。 接納情緒、紓解壓力:靈氣能量能幫助你釋放生活壓力,接納並理解情緒,增加自我穩定感,讓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平靜與放鬆。 身體健康:靈氣能量促進身體自癒功能,放鬆身心,
Thumbnail
2024/10/03
本文探討身體、情緒與意識之間的關係,通過比喻將身體比作馬車,情緒比作馬匹,分析為何保持與身體的連結對於情緒管理至關重要。身體的感受可以作為情緒的線索,透過觀察這些感受,我們能夠意識到潛在的情緒問題,並學會釋放壓抑的情緒能量。本文也提供一些實用的練習來幫助讀者重建與自身身體的連結。
Thumbnail
2024/10/03
本文探討身體、情緒與意識之間的關係,通過比喻將身體比作馬車,情緒比作馬匹,分析為何保持與身體的連結對於情緒管理至關重要。身體的感受可以作為情緒的線索,透過觀察這些感受,我們能夠意識到潛在的情緒問題,並學會釋放壓抑的情緒能量。本文也提供一些實用的練習來幫助讀者重建與自身身體的連結。
Thumbnail
2024/09/06
文章探討療育過程中自我責任的重要性,強調純粹依賴神聖存有或療育師不能解決個人的內在問題。只有在願意負起責任的情況下,療育才會帶來真正的改變。若你準備好開始這段旅程,歡迎預約諮詢。
2024/09/06
文章探討療育過程中自我責任的重要性,強調純粹依賴神聖存有或療育師不能解決個人的內在問題。只有在願意負起責任的情況下,療育才會帶來真正的改變。若你準備好開始這段旅程,歡迎預約諮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我最近因傷口疼痛及情緒緊繃,變得難以入睡與專注。也聽聞許多好友因為疫情變化、年後轉職,以及要在年節期間面對各方詢問而感到焦慮、緊張、壓力大。 情緒是因為外在刺激與內在連結而產生的自然反應,並不需要壓抑,但我覺得可以找到一些方法幫助我們更自在的度過情緒起伏激烈的時刻。
Thumbnail
我最近因傷口疼痛及情緒緊繃,變得難以入睡與專注。也聽聞許多好友因為疫情變化、年後轉職,以及要在年節期間面對各方詢問而感到焦慮、緊張、壓力大。 情緒是因為外在刺激與內在連結而產生的自然反應,並不需要壓抑,但我覺得可以找到一些方法幫助我們更自在的度過情緒起伏激烈的時刻。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當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時容易釀成恐慌焦慮,也普遍能感同身受,但你知道嗎?當疫情逐漸緩解,政府宣布「微解封」後,部分民眾不但沒有喜悅,焦慮感反倒還快速提升了!這是為什麼呢?面對這種惴惴不安的心境,又該怎麼面對與行動?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當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時容易釀成恐慌焦慮,也普遍能感同身受,但你知道嗎?當疫情逐漸緩解,政府宣布「微解封」後,部分民眾不但沒有喜悅,焦慮感反倒還快速提升了!這是為什麼呢?面對這種惴惴不安的心境,又該怎麼面對與行動?
Thumbnail
我們要接受自己的恐懼、害怕、甚至怨恨,憤怒的情緒,但是同時也要相信自己是個有復原力的人,也知道最後總是會回歸到常態。研究顯示,人生中曾遭遇重大災難的人,大多數最終會回歸常態,因為人都有能力適應且恢復,甚至有些人會過得比以前還好,變得更有韌性。 我們在危險或不確定的環境時,就會產生壓力反應,這些遠古時
Thumbnail
我們要接受自己的恐懼、害怕、甚至怨恨,憤怒的情緒,但是同時也要相信自己是個有復原力的人,也知道最後總是會回歸到常態。研究顯示,人生中曾遭遇重大災難的人,大多數最終會回歸常態,因為人都有能力適應且恢復,甚至有些人會過得比以前還好,變得更有韌性。 我們在危險或不確定的環境時,就會產生壓力反應,這些遠古時
Thumbnail
最近身體出現了免疫力低下才會出現的毛病,上網爬了爬文,發現大部分的原因不外乎是壓力太大、休息不足導致,我開始思考著是不是我生理或心理上其實已經超過負荷但我卻沒察覺? 為了想要快點好起來,我嘗試著做以下幾件事來和我的焦慮相處....
Thumbnail
最近身體出現了免疫力低下才會出現的毛病,上網爬了爬文,發現大部分的原因不外乎是壓力太大、休息不足導致,我開始思考著是不是我生理或心理上其實已經超過負荷但我卻沒察覺? 為了想要快點好起來,我嘗試著做以下幾件事來和我的焦慮相處....
Thumbnail
我們習慣對未知產ㄥ恐懼,會更想要抓取任何一個訊息,這段時間身體的防疫訊息很多,但心理的防疫能量夠不夠? 疫情期間許多人都會有「宅在家怎麼辦」、「未來怎麼辦」、「沒有收入怎麼辦」等焦慮感受,加上媒體名嘴的推波助瀾,更讓情緒登上爆點高峰。在高度焦慮和警覺的情況下,可能變得易怒、沒耐心、煩躁,甚至恐慌,這
Thumbnail
我們習慣對未知產ㄥ恐懼,會更想要抓取任何一個訊息,這段時間身體的防疫訊息很多,但心理的防疫能量夠不夠? 疫情期間許多人都會有「宅在家怎麼辦」、「未來怎麼辦」、「沒有收入怎麼辦」等焦慮感受,加上媒體名嘴的推波助瀾,更讓情緒登上爆點高峰。在高度焦慮和警覺的情況下,可能變得易怒、沒耐心、煩躁,甚至恐慌,這
Thumbnail
現在的你是什麼狀態呢? 疫情警戒到現在已經維持一個月了,這期間都還好嗎? 有些人開始 #居家辦公、#減薪休假、甚至 #失業,這些狀態肯定是先前沒有意料到的… 突如其來的變化,許多人內心出現恐慌,根據研究在2020年台灣就有205萬人因情緒所困,甚至也有人出現失眠的問題
Thumbnail
現在的你是什麼狀態呢? 疫情警戒到現在已經維持一個月了,這期間都還好嗎? 有些人開始 #居家辦公、#減薪休假、甚至 #失業,這些狀態肯定是先前沒有意料到的… 突如其來的變化,許多人內心出現恐慌,根據研究在2020年台灣就有205萬人因情緒所困,甚至也有人出現失眠的問題
Thumbnail
因COVID 19 疫情,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減少移動、儘量待在家之外,很多人的工作也出現不穩定的狀態,在影響生計下「恐懼」油然而生。恐懼有許多形式,例如:不安、擔憂、驚慌、自我懷疑、感到無助、缺乏安全感…等等,大略來說,因為疫情而擔心工作或財務問題,會產生害怕失去的恐懼、害怕改變的恐懼
Thumbnail
因COVID 19 疫情,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減少移動、儘量待在家之外,很多人的工作也出現不穩定的狀態,在影響生計下「恐懼」油然而生。恐懼有許多形式,例如:不安、擔憂、驚慌、自我懷疑、感到無助、缺乏安全感…等等,大略來說,因為疫情而擔心工作或財務問題,會產生害怕失去的恐懼、害怕改變的恐懼
Thumbnail
因為新冠肺炎COVID 19 疫情升溫,我們可能會感到擔憂緊張、焦躁不安,這些感受都是會發生的反應,面對瞬息萬變的疫情,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方式來穩定自己: 1、深呼吸 2、維持原有的生活步調與運動習慣 3、控制接收訊息的頻率與學著感謝
Thumbnail
因為新冠肺炎COVID 19 疫情升溫,我們可能會感到擔憂緊張、焦躁不安,這些感受都是會發生的反應,面對瞬息萬變的疫情,我們可以利用這些方式來穩定自己: 1、深呼吸 2、維持原有的生活步調與運動習慣 3、控制接收訊息的頻率與學著感謝
Thumbnail
如何不受外界紛擾影響,如颱風眼般處於風暴中心的寧靜?如果你受夠了外界紛紛擾擾的影響,要終止混亂的人生,那麼,你需要開始調整自己的運作模式,如同肌肉的耐力要靠鍛練,無法僅靠看健身視頻而獲得;心智填塞的知識再多,也無法具備足夠的定力與智慧,這完全關乎修練。其實,有一個極其重要而又非常簡單的方法,那就是
Thumbnail
如何不受外界紛擾影響,如颱風眼般處於風暴中心的寧靜?如果你受夠了外界紛紛擾擾的影響,要終止混亂的人生,那麼,你需要開始調整自己的運作模式,如同肌肉的耐力要靠鍛練,無法僅靠看健身視頻而獲得;心智填塞的知識再多,也無法具備足夠的定力與智慧,這完全關乎修練。其實,有一個極其重要而又非常簡單的方法,那就是
Thumbnail
「靜就像是讓汽車回到空檔,既不是停、也不是走,就是順應自然的運行,呼吸吐納、修復與補眠。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專注力留給身體,觀察情緒帶給身體上的反應?」 「在身體心理的觀點,可以控制的意味著我可以行動也可以靜止,我可以在恐懼中承擔自己的無助,我可以關上電視,認知道自己面對疫情訊息的超載...
Thumbnail
「靜就像是讓汽車回到空檔,既不是停、也不是走,就是順應自然的運行,呼吸吐納、修復與補眠。這時候我們可以把專注力留給身體,觀察情緒帶給身體上的反應?」 「在身體心理的觀點,可以控制的意味著我可以行動也可以靜止,我可以在恐懼中承擔自己的無助,我可以關上電視,認知道自己面對疫情訊息的超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