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解封心臟怦怦跳!你找到這股焦慮的來源與解法了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潘欣平醫師


我們都知道,當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時容易釀成恐慌焦慮,也普遍能感同身受,但你知道嗎?當疫情逐漸緩解,政府宣布「微解封」後,部分民眾不但沒有喜悅,焦慮感反倒還快速提升了!這是為什麼呢?面對這種惴惴不安的心境,又該怎麼面對與行動?

「微解封」的掙扎與焦慮,你也有嗎?


在防疫的這段期間,大部分的學校、企業與民眾都採取遠距上班上課的封閉作法,用「非必要不出門、減少與人接觸、不在外用餐」的方式來保護自己,雖然偶有不便,但染疫的心理壓力也相對減輕許多,時間久了也就漸漸習慣。


但聽到微解封,要慢慢恢復過往「正常」的生活,上下班通勤、購物,並長時間待在辦公環境,原先採用封閉換得的安全感開始消失,擔心的不外乎是這些情況:

● 染疫人數始終還在增加

● 不確定所到之地安不安全,風險增加

● 不信任其他民眾、店家能做好防疫

● 擔心疫情再度捲土重來

由於擔心現階段的微解封會釀成防疫新破口,但又礙於生計不得不出門,於是部分民眾開始出現焦慮、恐慌症狀。


以為焦慮事小?「生理、心理、認知行為」都會受到影響!


倘若環境與心理上的壓力過大,卻遲遲無法舒緩或排解,久了就有可能患上焦慮症。


而焦慮症狀影響的範圍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

生理層面:身體會發熱、出汗,容易感到疲憊,或有呼吸困難、心悸、發抖、肌肉緊繃,甚至會出現睡眠障礙、過度換氣等。

心理層面:容易出現緊張、不安、害怕、激動、恐懼、擔心、煩躁、易怒、罪惡、悲傷等情緒反應。

認知行為反應層面:思考混亂、注意力渙散,導致腦中一片空白、失去現實感,或覺得自己很傻、好像別人都在注意你,因此不願意出門等。

可別小看這些情緒波動或反應,臨床上不少患者在焦慮的干擾下會出現就醫也檢查不出原因的「頭暈、頭痛、耳鳴甚至是發炎或腸胃疾病」,因此別輕忽,牽扯的生活層面可能比你想像中還要廣!

(至於抗焦慮還能怎麼做?紓解方式與治療手法、藥物介紹歡迎參考:焦慮症、窮緊張差在哪?從持續時間、6大症狀來判斷!

面對微解封,心態上你可以這樣調整


在疫情尚未完全根除的狀況下,在解封的氛圍中同時冒出害怕病毒散播在空氣中的「恐慌」與盼望回歸正常生活的「期待」,雖然兩者矛盾,但卻是很正常的,畢竟每個人的想法、心理特質與所要承受的風險指數都不同,而疫情本身是否曾造成親友、家庭悲劇也會引發不同的態度表現。


而當發現自己的心境或對「安全」的定義與期許跟他人不同時,請不要被情緒主宰,也不要陷入誰對誰錯的爭執,尊重自己跟他人的選擇,在保護好自己之餘,也給自己跟周圍的人一點調整、改變及適應的彈性週期。


從「微解封」重新回到社交生活:給大腦熱機的時間吧!


其實這次的疫情,影響的不僅僅是全球數以萬計人民的身體健康,內心受到強大衝擊與傷害的民眾遠遠多過於患病人數,因此照顧好身心是絕對不能忽視的重要課題。


不論警戒或解封,飽受驚嚇的大腦其實都需要很努力去適應每一段「新生活」,面對生活大小事的改變,建議可擬訂計畫,按照自己喜歡或習慣的節奏按部就班地調整,從消息接收的管道和數量、處事習慣到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變化比較小的地方著手,慢慢讓自己重回軌道,絕對會比急著復工讓自己承受更多壓力來得更恰當。


雖然社會將逐步解封,但還是要提醒大家,該做好的社交距離、口罩配戴,以及勤洗手、消毒等步驟還是得確實做好,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都能重溫過往自由、不再擔心受怕的日子。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健康知識,可以在健康010的網站上看更多詳細資訊。

攝影師:Andrea Piacquadio,連結:Pexels

其他新冠肺炎疫情相關文章:

遠距醫療現況發展:最新AI遠距會診系統看病免出門!

疫情補助最高拿3萬!紓困4.0個人申請資格教戰手冊

酒精消毒有用嗎?濃度75%怎麼調?超實用防疫6訣竅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健康010的沙龍
2會員
65內容數
健康010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2/21
作者:李毅評醫師 輸卵管是連接精子與卵子的通道,想受孕還得靠這座「鵲橋」牽線一把,當此路不通時,就算精子健康、數量龐大,擁有再大的能耐都不得其門而入,那為什麼有些人的輸卵管會罷工呢?你一定沒想到,愛愛一些小事沒做好,長期下來就可能斷了精子與自己的求子路! 延伸閱讀:
Thumbnail
2021/12/21
作者:李毅評醫師 輸卵管是連接精子與卵子的通道,想受孕還得靠這座「鵲橋」牽線一把,當此路不通時,就算精子健康、數量龐大,擁有再大的能耐都不得其門而入,那為什麼有些人的輸卵管會罷工呢?你一定沒想到,愛愛一些小事沒做好,長期下來就可能斷了精子與自己的求子路! 延伸閱讀:
Thumbnail
2021/12/09
作者:李毅評 醫師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或有人稱為多囊性囊腫、多囊性卵、多囊性卵巢、卵巢多囊症..等,是一種內分泌綜合症,約有8%的婦女深受苦惱。 不少知名女明星也都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導致內分泌失調、身體變胖、為肥胖所苦
Thumbnail
2021/12/09
作者:李毅評 醫師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或有人稱為多囊性囊腫、多囊性卵、多囊性卵巢、卵巢多囊症..等,是一種內分泌綜合症,約有8%的婦女深受苦惱。 不少知名女明星也都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導致內分泌失調、身體變胖、為肥胖所苦
Thumbnail
2021/11/23
在等待驗孕結果「開獎」的心情是上下起伏、忐忑不安,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但驗孕應該用什麼方式最準確、又該在什麼時間點驗孕才能測出結果呢?畢竟如果得到的答案不準確,可能會讓夫妻二人心碎!而驗孕結果出現1深1淺,這淡淡的第2條線,到底是不是真的「造人成功」了呢?這篇文章讓你了解這1深1淺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Thumbnail
2021/11/23
在等待驗孕結果「開獎」的心情是上下起伏、忐忑不安,既期待又怕受傷害。但驗孕應該用什麼方式最準確、又該在什麼時間點驗孕才能測出結果呢?畢竟如果得到的答案不準確,可能會讓夫妻二人心碎!而驗孕結果出現1深1淺,這淡淡的第2條線,到底是不是真的「造人成功」了呢?這篇文章讓你了解這1深1淺背後的意義是什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焦慮是一種情感狀態,是對未來或不確定情況的擔憂。 可能的影響因素 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 焦慮症狀 身體症狀 心理症狀 治療焦慮的方法 身體治療 心理治療 藥物治療 其他治療方法 總結 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情感狀態,可能由生物學和心理因素引起。 焦慮症狀會嚴重影響個人日常生活,不可不慎。 治療焦慮的方法包括
Thumbnail
焦慮是一種情感狀態,是對未來或不確定情況的擔憂。 可能的影響因素 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 焦慮症狀 身體症狀 心理症狀 治療焦慮的方法 身體治療 心理治療 藥物治療 其他治療方法 總結 焦慮是一種常見的情感狀態,可能由生物學和心理因素引起。 焦慮症狀會嚴重影響個人日常生活,不可不慎。 治療焦慮的方法包括
Thumbnail
緊張和恐懼是與焦慮症密切相關的兩個詞語。緊張和恐懼可以是焦慮症的典型症狀之一,並且在不同的焦慮症類型中表現不同。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焦慮症類型及其特徵[1]: 恐慌症:典型症狀是恐慌發作,患者會突然開始緊張、害怕和感到焦慮,可能伴有冒汗、胸痛、心悸或窒息感等症狀,且通常10~30分鐘後就突然消失。 恐懼
Thumbnail
緊張和恐懼是與焦慮症密切相關的兩個詞語。緊張和恐懼可以是焦慮症的典型症狀之一,並且在不同的焦慮症類型中表現不同。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焦慮症類型及其特徵[1]: 恐慌症:典型症狀是恐慌發作,患者會突然開始緊張、害怕和感到焦慮,可能伴有冒汗、胸痛、心悸或窒息感等症狀,且通常10~30分鐘後就突然消失。 恐懼
Thumbnail
最近疫情又開始了 許多人的心情又開始擔心焦慮了起來 焦慮的人在心理身體會有一些反應 但不只如此 其實焦慮的人在思想和行為上,也會有些特徵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 當人的焦慮度升的太高,會造成內心極大的負荷 人就容易進入了不同焦慮的困境 例如: 會很想推辭會引發焦慮的事物, 容易脫延,會很擔心做錯一些事情
Thumbnail
最近疫情又開始了 許多人的心情又開始擔心焦慮了起來 焦慮的人在心理身體會有一些反應 但不只如此 其實焦慮的人在思想和行為上,也會有些特徵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 當人的焦慮度升的太高,會造成內心極大的負荷 人就容易進入了不同焦慮的困境 例如: 會很想推辭會引發焦慮的事物, 容易脫延,會很擔心做錯一些事情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這樣?手機滑著滑著,壓力不但沒有得到紓解,反而因為看到大家光鮮亮麗的生活而覺得孤單、焦慮,甚至是忿忿不平。你有可能被社群焦慮纏身了。在了解社群焦慮之前,讓我們先來好好了解自己的焦慮,試著找出並解決自己焦慮的來源吧!
Thumbnail
你是不是也這樣?手機滑著滑著,壓力不但沒有得到紓解,反而因為看到大家光鮮亮麗的生活而覺得孤單、焦慮,甚至是忿忿不平。你有可能被社群焦慮纏身了。在了解社群焦慮之前,讓我們先來好好了解自己的焦慮,試著找出並解決自己焦慮的來源吧!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當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時容易釀成恐慌焦慮,也普遍能感同身受,但你知道嗎?當疫情逐漸緩解,政府宣布「微解封」後,部分民眾不但沒有喜悅,焦慮感反倒還快速提升了!這是為什麼呢?面對這種惴惴不安的心境,又該怎麼面對與行動?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當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時容易釀成恐慌焦慮,也普遍能感同身受,但你知道嗎?當疫情逐漸緩解,政府宣布「微解封」後,部分民眾不但沒有喜悅,焦慮感反倒還快速提升了!這是為什麼呢?面對這種惴惴不安的心境,又該怎麼面對與行動?
Thumbnail
我們要接受自己的恐懼、害怕、甚至怨恨,憤怒的情緒,但是同時也要相信自己是個有復原力的人,也知道最後總是會回歸到常態。研究顯示,人生中曾遭遇重大災難的人,大多數最終會回歸常態,因為人都有能力適應且恢復,甚至有些人會過得比以前還好,變得更有韌性。 我們在危險或不確定的環境時,就會產生壓力反應,這些遠古時
Thumbnail
我們要接受自己的恐懼、害怕、甚至怨恨,憤怒的情緒,但是同時也要相信自己是個有復原力的人,也知道最後總是會回歸到常態。研究顯示,人生中曾遭遇重大災難的人,大多數最終會回歸常態,因為人都有能力適應且恢復,甚至有些人會過得比以前還好,變得更有韌性。 我們在危險或不確定的環境時,就會產生壓力反應,這些遠古時
Thumbnail
最近身體出現了免疫力低下才會出現的毛病,上網爬了爬文,發現大部分的原因不外乎是壓力太大、休息不足導致,我開始思考著是不是我生理或心理上其實已經超過負荷但我卻沒察覺? 為了想要快點好起來,我嘗試著做以下幾件事來和我的焦慮相處....
Thumbnail
最近身體出現了免疫力低下才會出現的毛病,上網爬了爬文,發現大部分的原因不外乎是壓力太大、休息不足導致,我開始思考著是不是我生理或心理上其實已經超過負荷但我卻沒察覺? 為了想要快點好起來,我嘗試著做以下幾件事來和我的焦慮相處....
Thumbnail
我們習慣對未知產ㄥ恐懼,會更想要抓取任何一個訊息,這段時間身體的防疫訊息很多,但心理的防疫能量夠不夠? 疫情期間許多人都會有「宅在家怎麼辦」、「未來怎麼辦」、「沒有收入怎麼辦」等焦慮感受,加上媒體名嘴的推波助瀾,更讓情緒登上爆點高峰。在高度焦慮和警覺的情況下,可能變得易怒、沒耐心、煩躁,甚至恐慌,這
Thumbnail
我們習慣對未知產ㄥ恐懼,會更想要抓取任何一個訊息,這段時間身體的防疫訊息很多,但心理的防疫能量夠不夠? 疫情期間許多人都會有「宅在家怎麼辦」、「未來怎麼辦」、「沒有收入怎麼辦」等焦慮感受,加上媒體名嘴的推波助瀾,更讓情緒登上爆點高峰。在高度焦慮和警覺的情況下,可能變得易怒、沒耐心、煩躁,甚至恐慌,這
Thumbnail
焦慮,應該是大家這陣子相當能共感的情緒。 有些人因為疫情而工作停歇,忙於擔心自己下一餐的來源;有些人因為久未出門而悶出心病來;有些人因為在前線作戰,每天忙著對抗繁瑣的事情與難搞的病毒;有些人因為有重要的人在熱區,而擔憂對方的健康狀況;有些人因為疫情打亂了生活腳步,而使原本規劃好的事物,都必須...
Thumbnail
焦慮,應該是大家這陣子相當能共感的情緒。 有些人因為疫情而工作停歇,忙於擔心自己下一餐的來源;有些人因為久未出門而悶出心病來;有些人因為在前線作戰,每天忙著對抗繁瑣的事情與難搞的病毒;有些人因為有重要的人在熱區,而擔憂對方的健康狀況;有些人因為疫情打亂了生活腳步,而使原本規劃好的事物,都必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