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柔面對恐懼的3個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因為COVID 19 疫情,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除了減少移動、儘量待在家之外,很多人的工作也出現不穩定的狀態,在影響生計下「恐懼」油然而生。恐懼有許多形式,例如:不安、擔憂、驚慌、自我懷疑、感到無助、缺乏安全感…等等,大略來說,因為疫情而擔心工作或財務問題,會產生害怕失去的恐懼害怕改變的恐懼。

恐懼是用來保護我們的情緒,也是提醒我們要注意內心想法的訊息。當恐懼出現時,請溫柔地對待它,我們很容易對自己嚴苛,而不會注意到這點,請將它當成哭泣的嬰兒,嬰兒需要你的注意、傾聽與關注,恐懼也是。

溫柔面對恐懼三個方法:

1.深呼吸當你發現正面臨恐懼時,試著深呼吸,深呼吸是最簡單的方法之一,可以有效讓你的身心放鬆、減緩心跳。

2.專注當下
可以感覺恐懼在你身體的哪個部位,把注意力放在那個部位,讓恐懼跟著你一起呼吸。當大腦的叨叨絮絮影響時,記得回到呼吸,這並無容易,需要時間練習。

3.接納恐懼
將恐懼當成哭泣的嬰兒,試著給它一點關懷與愛,這會給自己一些喘息的空間,你將不再那麼害怕被恐懼困住。

接納那些自己不喜歡的情緒、感受,甚至是外在的人事物,這其實不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我們都有選擇的權利,允許自己逃避,允許自己軟弱,在這個時候學習對自己柔軟慈悲,當準備好後再來面對,讓自己迎向不舒適的狀態;經由這一再重複的過程,淬鍊內在的深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Talia療心畫愛的沙龍
29會員
200內容數
一段療癒重生的旅程, 關於我, 與愛同行, 歡迎你。
2024/10/20
學習靈氣療育課程,你會經歷一些轉變,可以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壓力的減少,更會隨著持續的練習,逐步提升自我價值、情緒接納能力和健康狀態。 接納情緒、紓解壓力:靈氣能量能幫助你釋放生活壓力,接納並理解情緒,增加自我穩定感,讓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平靜與放鬆。 身體健康:靈氣能量促進身體自癒功能,放鬆身心,
Thumbnail
2024/10/20
學習靈氣療育課程,你會經歷一些轉變,可以感受到內心的平靜和壓力的減少,更會隨著持續的練習,逐步提升自我價值、情緒接納能力和健康狀態。 接納情緒、紓解壓力:靈氣能量能幫助你釋放生活壓力,接納並理解情緒,增加自我穩定感,讓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平靜與放鬆。 身體健康:靈氣能量促進身體自癒功能,放鬆身心,
Thumbnail
2024/10/03
本文探討身體、情緒與意識之間的關係,通過比喻將身體比作馬車,情緒比作馬匹,分析為何保持與身體的連結對於情緒管理至關重要。身體的感受可以作為情緒的線索,透過觀察這些感受,我們能夠意識到潛在的情緒問題,並學會釋放壓抑的情緒能量。本文也提供一些實用的練習來幫助讀者重建與自身身體的連結。
Thumbnail
2024/10/03
本文探討身體、情緒與意識之間的關係,通過比喻將身體比作馬車,情緒比作馬匹,分析為何保持與身體的連結對於情緒管理至關重要。身體的感受可以作為情緒的線索,透過觀察這些感受,我們能夠意識到潛在的情緒問題,並學會釋放壓抑的情緒能量。本文也提供一些實用的練習來幫助讀者重建與自身身體的連結。
Thumbnail
2024/09/06
文章探討療育過程中自我責任的重要性,強調純粹依賴神聖存有或療育師不能解決個人的內在問題。只有在願意負起責任的情況下,療育才會帶來真正的改變。若你準備好開始這段旅程,歡迎預約諮詢。
2024/09/06
文章探討療育過程中自我責任的重要性,強調純粹依賴神聖存有或療育師不能解決個人的內在問題。只有在願意負起責任的情況下,療育才會帶來真正的改變。若你準備好開始這段旅程,歡迎預約諮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們原本就生活在不確定的時代。病毒感染危機、政治動盪,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等、狀況都令人擔憂。大多數人對世界持續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感到不安。 當各類型媒體,24小時不斷提供資訊。無論正確與否,對於特別是原本就容易焦慮的人更加困難適應。
Thumbnail
我們原本就生活在不確定的時代。病毒感染危機、政治動盪,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等等、狀況都令人擔憂。大多數人對世界持續的不確定性和不可預測性感到不安。 當各類型媒體,24小時不斷提供資訊。無論正確與否,對於特別是原本就容易焦慮的人更加困難適應。
Thumbnail
大家好,我們都曾經有過害怕的經驗,例如在黑暗中獨自行走、看到蜘蛛或蛇時的反應等等。這些都是恐懼的表現。恐懼是一種情緒,它可以幫助我們保護自己,但有時它也會阻礙我們的成長和進步。在本篇部落格中,我們將探討恐懼的定義、影響以及在生活中的表現。
Thumbnail
大家好,我們都曾經有過害怕的經驗,例如在黑暗中獨自行走、看到蜘蛛或蛇時的反應等等。這些都是恐懼的表現。恐懼是一種情緒,它可以幫助我們保護自己,但有時它也會阻礙我們的成長和進步。在本篇部落格中,我們將探討恐懼的定義、影響以及在生活中的表現。
Thumbnail
感到恐懼不是一件罪大惡極的壞事,我們大多數人每天都有感到懼怕的時刻。 所以當你覺得恐懼時,不需要逃避或責怪自己。 或許你還沒發現,“恐懼”其實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它就像空氣一樣,隨時存在我們的周遭。 因此,你所需要做的,是學習如何與恐懼和平相處。 你知道嗎?每當你想逃離恐懼的感覺,或是將它轉給其他
Thumbnail
感到恐懼不是一件罪大惡極的壞事,我們大多數人每天都有感到懼怕的時刻。 所以當你覺得恐懼時,不需要逃避或責怪自己。 或許你還沒發現,“恐懼”其實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它就像空氣一樣,隨時存在我們的周遭。 因此,你所需要做的,是學習如何與恐懼和平相處。 你知道嗎?每當你想逃離恐懼的感覺,或是將它轉給其他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當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時容易釀成恐慌焦慮,也普遍能感同身受,但你知道嗎?當疫情逐漸緩解,政府宣布「微解封」後,部分民眾不但沒有喜悅,焦慮感反倒還快速提升了!這是為什麼呢?面對這種惴惴不安的心境,又該怎麼面對與行動?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當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時容易釀成恐慌焦慮,也普遍能感同身受,但你知道嗎?當疫情逐漸緩解,政府宣布「微解封」後,部分民眾不但沒有喜悅,焦慮感反倒還快速提升了!這是為什麼呢?面對這種惴惴不安的心境,又該怎麼面對與行動?
Thumbnail
我們要接受自己的恐懼、害怕、甚至怨恨,憤怒的情緒,但是同時也要相信自己是個有復原力的人,也知道最後總是會回歸到常態。研究顯示,人生中曾遭遇重大災難的人,大多數最終會回歸常態,因為人都有能力適應且恢復,甚至有些人會過得比以前還好,變得更有韌性。 我們在危險或不確定的環境時,就會產生壓力反應,這些遠古時
Thumbnail
我們要接受自己的恐懼、害怕、甚至怨恨,憤怒的情緒,但是同時也要相信自己是個有復原力的人,也知道最後總是會回歸到常態。研究顯示,人生中曾遭遇重大災難的人,大多數最終會回歸常態,因為人都有能力適應且恢復,甚至有些人會過得比以前還好,變得更有韌性。 我們在危險或不確定的環境時,就會產生壓力反應,這些遠古時
Thumbnail
最近身體出現了免疫力低下才會出現的毛病,上網爬了爬文,發現大部分的原因不外乎是壓力太大、休息不足導致,我開始思考著是不是我生理或心理上其實已經超過負荷但我卻沒察覺? 為了想要快點好起來,我嘗試著做以下幾件事來和我的焦慮相處....
Thumbnail
最近身體出現了免疫力低下才會出現的毛病,上網爬了爬文,發現大部分的原因不外乎是壓力太大、休息不足導致,我開始思考著是不是我生理或心理上其實已經超過負荷但我卻沒察覺? 為了想要快點好起來,我嘗試著做以下幾件事來和我的焦慮相處....
Thumbnail
我們習慣對未知產ㄥ恐懼,會更想要抓取任何一個訊息,這段時間身體的防疫訊息很多,但心理的防疫能量夠不夠? 疫情期間許多人都會有「宅在家怎麼辦」、「未來怎麼辦」、「沒有收入怎麼辦」等焦慮感受,加上媒體名嘴的推波助瀾,更讓情緒登上爆點高峰。在高度焦慮和警覺的情況下,可能變得易怒、沒耐心、煩躁,甚至恐慌,這
Thumbnail
我們習慣對未知產ㄥ恐懼,會更想要抓取任何一個訊息,這段時間身體的防疫訊息很多,但心理的防疫能量夠不夠? 疫情期間許多人都會有「宅在家怎麼辦」、「未來怎麼辦」、「沒有收入怎麼辦」等焦慮感受,加上媒體名嘴的推波助瀾,更讓情緒登上爆點高峰。在高度焦慮和警覺的情況下,可能變得易怒、沒耐心、煩躁,甚至恐慌,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