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新生活-面對焦慮的幾個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身體出現了免疫力下降才會出現的毛病,上網爬了爬文,發現大部分的原因不外乎是壓力太大、休息不足導致,我開始思考著是不是我生理或心理上其實已經超過負荷但我卻沒察覺?

想著想著,發現近期最大的改變大概就是防疫生活所帶來的心情緊張與焦慮吧!

這個緊張與焦慮,不僅僅是擔憂可能染疫所帶來的身體上的傷害;
且因為家中有個年齡尚沒辦法打疫苗的孩子,所以面對防疫狀態下各種衛生的要求更是繃緊神經,不僅要求自己也要求同住者,每天都有操不完的心。
除此之外,WFH增加了許多待在住所的時間,人與人的相處也突然、必須、被迫增加,那些本來因為距離產生美的關係現在面臨巨大的考驗,在各方面都需要重新適應,而適應的過程往往不全然是正向的。

在這樣的狀態下,如果你沒有適當的情緒出口,或是過去習慣用壓抑的方式來處理情緒,累積下來的大小壓力或是負面情緒就會用別的方式找出路,其中之一可能就會在身體上出現警訊。

為了想要快點好起來,也擔心身體的症狀會影響到照顧孩子的品質,「自我照顧」變成了我這段時間的第一目標,我嘗試著做以下幾件事來和我的焦慮相處,也分享給大家:

一、找出焦慮的來源是什麼?

如文章前段我所寫的,我開始思考著我的生活中是不是有什麼壓力?使我感到焦慮或緊張的事情是什麼?就像抽絲剝繭一般,當我願意靜下心來思考,生活中一團模糊的感覺就開始有機會重新梳理。

二、好好觀察自己焦慮的樣子

我發現當我對衛生的要求越高,不僅自己隨時處在焦慮、緊繃的狀態中,對身旁的人也開啟了「碎碎念」模式,碎碎念時當然還帶著不太好看的表情,一旦旁人的標準和我不同,我就會變得更焦慮、不斷做的更多,而「碎念」與「臭臉」也使關係變得緊張,在我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成了惡性循環。

三、試著放下想掌控的心,給自己和旁人一些彈性和喘息

因為焦慮,所以更想要掌控,本以為控制可以讓我減輕焦慮,但沒想到反而影響到我和同住者的關係。

所以我嘗試著「鬆綁」(這真的沒有那麼容易!),試著調整標準到我尚可接受的範圍,也調整自己的態度,我發現當我語氣變得較為溫和、也不再一直提醒,身邊的人反而也能自發性地去做他們所能做到的,雖和我原先的期待不同,但也並不是全無作用,如果放下,能夠換來自己的輕鬆與旁人的主動、也改善了關係,何樂而不為呢?

四、專注當下正在做的事情,也讓自己好好休息

休息才能走更長遠的路,若身體已經出現警訊,請暫時讓「好好休息」的順位移動到最前面,好好休息的意思是:多睡覺、吃營養的食物、做些感到放鬆的活動、然後放空!讓總是轉個不停的腦袋有機會暫停與放空,騰出空間來不讓焦慮佔據,把專注力放在每個當下你正在做的事情就好。

五、做所能做的,並對自己信心喊話:你已經做的夠多了、也夠好了

最後,我也試著對自己說:「其實這段時間以來你的心一直處在備戰狀態,你希望能夠盡量做到最好,忽略了好好照顧自己,事實上,你已經做得夠多了、也夠好了。」防疫生活可能變成未來生活的一種新狀態,而根本的目的上也就是希望能維持健康的身心來對抗疫情,所以,做自己在可負荷的情況下所能做到的就已經很好。

面對焦慮並不容易,很多時候焦慮已經成了一種自動會出現的情緒與習慣,當焦慮出現時,練習提醒自己:這次,試著停下腳步,一起來看看焦慮為什麼會出現?怎麼影響自己和關係?一起和焦慮相處看看吧!

#防疫新生活 #焦慮 #情緒調適 #自我接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魏凡涓 諮商心理師的沙龍
16會員
11內容數
魏凡涓 諮商心理師的 Premium
2023/09/11
你家也有兩三歲左右的幼童嗎?是否也常被他們的各種「不要不要」、各種「秩序敏感」、「不如他意就崩潰」搞到身心俱疲呢? 我們家也是。 我與周遭的人嘗試過好多方法來試圖面對小童的情緒風暴,
Thumbnail
2023/09/11
你家也有兩三歲左右的幼童嗎?是否也常被他們的各種「不要不要」、各種「秩序敏感」、「不如他意就崩潰」搞到身心俱疲呢? 我們家也是。 我與周遭的人嘗試過好多方法來試圖面對小童的情緒風暴,
Thumbnail
2022/07/15
「媽媽熬的不是夜,是自由」,這句話在當媽後才真的體會到其中的意義呀(笑),小孩好不容易睡了,撇開陪睡到自己也跟著睡著之外,一天之中能有自己的時間大概就只剩下這種時候了,怎麼能就這樣睡著呢? 另外,當小孩出生之後,有沒有留意過,你和你的伴侶一天下來能夠好好相處的時間剩下多少呢?
Thumbnail
2022/07/15
「媽媽熬的不是夜,是自由」,這句話在當媽後才真的體會到其中的意義呀(笑),小孩好不容易睡了,撇開陪睡到自己也跟著睡著之外,一天之中能有自己的時間大概就只剩下這種時候了,怎麼能就這樣睡著呢? 另外,當小孩出生之後,有沒有留意過,你和你的伴侶一天下來能夠好好相處的時間剩下多少呢?
Thumbnail
2022/04/03
在天氣不太穩定的春季,我紛紛收到了幾個求助訊息,內容大致是在詢問身邊的人如果得了憂鬱症或是疑似憂鬱,該怎麼協助他? 我一邊敲打著鍵盤,以近幾年所學習到的憂鬱症知識與治療策略回應對方,另一方面也回想起過往那段陪伴憂鬱症友人經歷憂鬱的日子。 根據過往的經驗,我有幾個陪伴與照顧自己的方法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2022/04/03
在天氣不太穩定的春季,我紛紛收到了幾個求助訊息,內容大致是在詢問身邊的人如果得了憂鬱症或是疑似憂鬱,該怎麼協助他? 我一邊敲打著鍵盤,以近幾年所學習到的憂鬱症知識與治療策略回應對方,另一方面也回想起過往那段陪伴憂鬱症友人經歷憂鬱的日子。 根據過往的經驗,我有幾個陪伴與照顧自己的方法想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焦慮和壓力成為了許多人生活中無法避免的部分。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經濟困境、健康問題等種種因素,都可能讓人感到焦慮不安。然而,焦慮和壓力如果長期存在,就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導致抑鬱症、焦慮症等疾病的發生。因此,學會如何應對焦慮和壓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將從心理學的角度,為您介紹一些有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焦慮和壓力成為了許多人生活中無法避免的部分。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經濟困境、健康問題等種種因素,都可能讓人感到焦慮不安。然而,焦慮和壓力如果長期存在,就會對身心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導致抑鬱症、焦慮症等疾病的發生。因此,學會如何應對焦慮和壓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將從心理學的角度,為您介紹一些有
Thumbnail
壓力和焦慮是現代人常常面臨的問題,本文概要探討壓力和焦慮的外在和內在表現,以及常見的原因,同時提供一些改善壓力和焦慮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壓力和焦慮是現代人常常面臨的問題,本文概要探討壓力和焦慮的外在和內在表現,以及常見的原因,同時提供一些改善壓力和焦慮的方法和技巧。
Thumbnail
當你為了準備演講、準備考試或面對緊張等狀況時,是否會感到焦慮?有時候生活充滿壓力,感到日常的一些焦慮時,其實是正常的。 當你開始新的工作、到陌生的國家旅行、離開舒適圈也會感受到焦慮,這代表你正在努力挑戰自己,正在推動自己,看看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健康的焦慮會推動成長。
Thumbnail
當你為了準備演講、準備考試或面對緊張等狀況時,是否會感到焦慮?有時候生活充滿壓力,感到日常的一些焦慮時,其實是正常的。 當你開始新的工作、到陌生的國家旅行、離開舒適圈也會感受到焦慮,這代表你正在努力挑戰自己,正在推動自己,看看自己能做到什麼程度,健康的焦慮會推動成長。
Thumbnail
你最近感到坐立不安、無法集中注意力嗎? 常常容易疲倦、易怒、失眠嗎? 感覺一下,身體有那裡感到疼痛不舒服嗎? 如果以上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你可能正處於焦慮的狀態。 人在焦慮的狀態往往不自知,通常反應出來的是,身體哪裡不舒服。
Thumbnail
你最近感到坐立不安、無法集中注意力嗎? 常常容易疲倦、易怒、失眠嗎? 感覺一下,身體有那裡感到疼痛不舒服嗎? 如果以上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你可能正處於焦慮的狀態。 人在焦慮的狀態往往不自知,通常反應出來的是,身體哪裡不舒服。
Thumbnail
最近疫情又開始了 許多人的心情又開始擔心焦慮了起來 焦慮的人在心理身體會有一些反應 但不只如此 其實焦慮的人在思想和行為上,也會有些特徵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 當人的焦慮度升的太高,會造成內心極大的負荷 人就容易進入了不同焦慮的困境 例如: 會很想推辭會引發焦慮的事物, 容易脫延,會很擔心做錯一些事情
Thumbnail
最近疫情又開始了 許多人的心情又開始擔心焦慮了起來 焦慮的人在心理身體會有一些反應 但不只如此 其實焦慮的人在思想和行為上,也會有些特徵 在我的臨床經驗中 當人的焦慮度升的太高,會造成內心極大的負荷 人就容易進入了不同焦慮的困境 例如: 會很想推辭會引發焦慮的事物, 容易脫延,會很擔心做錯一些事情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當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時容易釀成恐慌焦慮,也普遍能感同身受,但你知道嗎?當疫情逐漸緩解,政府宣布「微解封」後,部分民眾不但沒有喜悅,焦慮感反倒還快速提升了!這是為什麼呢?面對這種惴惴不安的心境,又該怎麼面對與行動?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當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升溫時容易釀成恐慌焦慮,也普遍能感同身受,但你知道嗎?當疫情逐漸緩解,政府宣布「微解封」後,部分民眾不但沒有喜悅,焦慮感反倒還快速提升了!這是為什麼呢?面對這種惴惴不安的心境,又該怎麼面對與行動?
Thumbnail
我們要接受自己的恐懼、害怕、甚至怨恨,憤怒的情緒,但是同時也要相信自己是個有復原力的人,也知道最後總是會回歸到常態。研究顯示,人生中曾遭遇重大災難的人,大多數最終會回歸常態,因為人都有能力適應且恢復,甚至有些人會過得比以前還好,變得更有韌性。 我們在危險或不確定的環境時,就會產生壓力反應,這些遠古時
Thumbnail
我們要接受自己的恐懼、害怕、甚至怨恨,憤怒的情緒,但是同時也要相信自己是個有復原力的人,也知道最後總是會回歸到常態。研究顯示,人生中曾遭遇重大災難的人,大多數最終會回歸常態,因為人都有能力適應且恢復,甚至有些人會過得比以前還好,變得更有韌性。 我們在危險或不確定的環境時,就會產生壓力反應,這些遠古時
Thumbnail
最近身體出現了免疫力低下才會出現的毛病,上網爬了爬文,發現大部分的原因不外乎是壓力太大、休息不足導致,我開始思考著是不是我生理或心理上其實已經超過負荷但我卻沒察覺? 為了想要快點好起來,我嘗試著做以下幾件事來和我的焦慮相處....
Thumbnail
最近身體出現了免疫力低下才會出現的毛病,上網爬了爬文,發現大部分的原因不外乎是壓力太大、休息不足導致,我開始思考著是不是我生理或心理上其實已經超過負荷但我卻沒察覺? 為了想要快點好起來,我嘗試著做以下幾件事來和我的焦慮相處....
Thumbnail
我們習慣對未知產ㄥ恐懼,會更想要抓取任何一個訊息,這段時間身體的防疫訊息很多,但心理的防疫能量夠不夠? 疫情期間許多人都會有「宅在家怎麼辦」、「未來怎麼辦」、「沒有收入怎麼辦」等焦慮感受,加上媒體名嘴的推波助瀾,更讓情緒登上爆點高峰。在高度焦慮和警覺的情況下,可能變得易怒、沒耐心、煩躁,甚至恐慌,這
Thumbnail
我們習慣對未知產ㄥ恐懼,會更想要抓取任何一個訊息,這段時間身體的防疫訊息很多,但心理的防疫能量夠不夠? 疫情期間許多人都會有「宅在家怎麼辦」、「未來怎麼辦」、「沒有收入怎麼辦」等焦慮感受,加上媒體名嘴的推波助瀾,更讓情緒登上爆點高峰。在高度焦慮和警覺的情況下,可能變得易怒、沒耐心、煩躁,甚至恐慌,這
Thumbnail
焦慮,應該是大家這陣子相當能共感的情緒。 有些人因為疫情而工作停歇,忙於擔心自己下一餐的來源;有些人因為久未出門而悶出心病來;有些人因為在前線作戰,每天忙著對抗繁瑣的事情與難搞的病毒;有些人因為有重要的人在熱區,而擔憂對方的健康狀況;有些人因為疫情打亂了生活腳步,而使原本規劃好的事物,都必須...
Thumbnail
焦慮,應該是大家這陣子相當能共感的情緒。 有些人因為疫情而工作停歇,忙於擔心自己下一餐的來源;有些人因為久未出門而悶出心病來;有些人因為在前線作戰,每天忙著對抗繁瑣的事情與難搞的病毒;有些人因為有重要的人在熱區,而擔憂對方的健康狀況;有些人因為疫情打亂了生活腳步,而使原本規劃好的事物,都必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