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陪病,我能做什麼(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陪病很孤單嗎?
接續上次最後說的塑膠滴管,我還有什麼可以做的呢?
4.家屬的健康/營養補給很重要
平常在家方便吃飯,但在醫院因為要顧及病人用餐.吃藥.排檢查的時間,家屬自己更要注意吃的方面,是不是有維持基本體力。在陪病那幾天,從網路資料與自身經驗發現,蛋白質補充、曬太陽這兩件事很重要,一個是保持抵抗力,如果感冒不會拖,一個是在冷氣房裡待久,可以用太陽轉換一下(身體需要、心情也需要),大太陽當然是效果最快,但15分鐘就可以,能流一點汗也很好。救急的,便利商店有茶葉蛋ok,豆漿、柳橙汁(少點添加物的佳)、堅果。如果能保持習慣,體力跟心情上能保持一定的支撐。
5.跟病人多說話
躺在床上的病人很多事都不能做,唯一能依靠的就是陪病的家人了,安全感和熟悉感是蠻重要的。如果病人年紀大,我看很多護士和外勞都會在病人旁邊大聲喊話,其實不用耶,人靠近耳朵其實正常音量就夠了,也很省力。可以的幫病人按按手增加免疫力(合谷穴、大魚際、肺經...),上網查一下,很多都不難,也可以增加親密感。他也藉由手的觸感在跟你做能量交換。(所以要多晒太陽)
6.換尿布(無法下床自理者)
換尿布應該是裡面我最怕的事了,但多試幾次後,其實有人可以幫翻身(撐著)是最好的,看病人有無力氣可以自己抓住床沿扶手。護士一般都會教一兩次,希望家屬可以自己做,如果你是女生,幫翻身力氣不夠,最好還是有另一人幫撐著,有人覺得一天換1-2次,有的是幾小時就要檢查一次,看病人是不是有塞便祕的塞劑,需求會不太一樣。(必備:藥局買塑膠手套、溼紙巾),若病人進食量少,換的次數也少。順序是:先讓病人翻身(有大便,左右都要各翻一次,確認屁股有清潔乾淨)-> 溼巾清潔屁股->把尿布有大便的地方先摺起來蓋住以免躺回來壓到->換翻身另一邊清潔屁股->同樣把尿布摺好,然後整個抽走先丟旁邊地上->換新尿布。 這是簡易描述,護士在教的時候會提醒一些細節,得要現場看才清楚,每個病人也許狀況不同,有的人不好翻身、骨頭有什麼受傷的地方就是另一回事了。
7.緩和醫療
如果可以在家,我想沒有人會希望自己在醫院過逝。可以上網查一下”緩和醫療”的資訊,這主要是為避免無效治療、侵入性治療帶給病人的折磨,外公的狀況是已到較後期,醫生能做的很有限,醫院裡有緩和醫療的團隊會來病房詢問家屬是否考慮這個需求,不一定需要換病房,只是說接下來的處置會比較偏重「不讓病人痛苦」(例如:教家屬可以怎麼拍背翻身、給水..),還有一部份也會給家屬「心情上的支持」,2方面都會顧及。這個也有牽扯到安寧病房,有的人覺得那是”等死”,但站在病人的角度,也許這時候,「不要多餘的藥物和侵入性治療」「能輕鬆一點」才是最重要的吧,從這角度來考量,緩和醫療也是很人性化的,並不是我們想的這麼糟。
總結以上所說,其實病人很辛苦很努力在為了我們活著的人,忍耐著這些治療的痛苦和折磨,我們也要感謝他的這份努力,能在醫院陪病的家屬們,你們也很棒,很辛苦,所以更要照顧好自己的身和心,才能在這段時間保持最佳狀態照顧好病人,事情會轉變、會過去、會結束,但我們必須先穩住自己,感謝病人給我機會讓我能學習,不論發生什麼事,交給老天爺去安排,我們不是神,沒有能力能干涉結果,只要做好每個當下該做的事就很棒了,別忘了也要給自己按一個讚,祝福你。
個人生活.心情.啟發之記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波霸奶青半糖去冰 的其他內容
會想記錄這個,源起是近期照顧外公遇到困難時的心得。照顧病人已經很辛苦,還壓力山大(住病房處處不便.護士也不親切的時候更苦),如果能簡單的會一點照顧的技能心情也會篤定一點。我不是專業,只是從家屬的角度,想分享一點方法給大家,請視狀況自行取用,勿用專業眼光來看。
會想記錄這個,源起是近期照顧外公遇到困難時的心得。照顧病人已經很辛苦,還壓力山大(住病房處處不便.護士也不親切的時候更苦),如果能簡單的會一點照顧的技能心情也會篤定一點。我不是專業,只是從家屬的角度,想分享一點方法給大家,請視狀況自行取用,勿用專業眼光來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加護病房會客時間是有限制的,家屬們可以在這段時間裡與病人見面,但要注意不要打擾病人休息。文章中述說了一位阿嬤在會客時間探望她昏迷的老伴的場景,讓人深感傷感與陪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因為曾在醫院照顧家人,所以對於那些無法自主呼吸的臥床病人所承受的身心劇苦感到十分難過和不捨。在呼吸照護病房的病人都是腦傷,也有許多是植物人狀態,護理人員是他們的救星,定時換尿布、拍背、抽痰、灌食、換尿管、換鼻胃管等等,此番情操十分令人敬佩。 有一群人,這群人是志工,由各科醫護人員組成的志工隊,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在臺灣,長期照顧失能家人的壓力很大。選擇安養院或家中看護都有壓力。本文談及讀者面臨的問題,並提出探討和討論。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住院開刀期間以及旅行中發生的故事。同時,作者也強調了傾聽和理解需求的重要性,對於新手就服員來說,先從理解需求開始,是非常好的第一步。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在照顧病人時發現病症變化時,需要好好溝通家屬,提醒家屬及時帶病人去看醫生,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合作與溝通是保障病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加護病房會客時間是有限制的,家屬們可以在這段時間裡與病人見面,但要注意不要打擾病人休息。文章中述說了一位阿嬤在會客時間探望她昏迷的老伴的場景,讓人深感傷感與陪伴的重要性。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因為曾在醫院照顧家人,所以對於那些無法自主呼吸的臥床病人所承受的身心劇苦感到十分難過和不捨。在呼吸照護病房的病人都是腦傷,也有許多是植物人狀態,護理人員是他們的救星,定時換尿布、拍背、抽痰、灌食、換尿管、換鼻胃管等等,此番情操十分令人敬佩。 有一群人,這群人是志工,由各科醫護人員組成的志工隊,
Thumbnail
一位年輕患者的家屬,面對照顧與治療的掙扎,面對生死的抉擇,承受了極大的壓力。在家庭意見的分歧中,醫療團隊與家屬一同探討安寧照護的方向,最終做出適合患者的決定。生命短暫的停留,讓人思考著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和尊重。
Thumbnail
講到臨終你可能會想到遺囑、遺產等關鍵字,但臨終照顧卻鮮少有人提及。當親友即將離開人世,站在病床前的家人能對病人做的遠比護理人員能做的還多。以6大步驟來提供臨終照護,包括同理病人的心理和需求、說話、傾聽、翻身、滋潤口腔、給予宗教的力量。
在臺灣,長期照顧失能家人的壓力很大。選擇安養院或家中看護都有壓力。本文談及讀者面臨的問題,並提出探討和討論。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在住院開刀期間以及旅行中發生的故事。同時,作者也強調了傾聽和理解需求的重要性,對於新手就服員來說,先從理解需求開始,是非常好的第一步。
跑醫院這麼多次,還是有一些新知。這是第一次爸爸在急診室待了五天之久。 急診室,就是一個兵荒馬亂的地方。諸多限制例如陪病者限一人兩人、疫情時只開放大門,到院內便利商店要從院外繞一大圈,設備簡約克難又找不到人問或幫忙等等,多次經驗使得我在急診室都很自在,自己到處去找椅子、找被子,問護理師,有什麼就拿來用
Thumbnail
在照顧病人時發現病症變化時,需要好好溝通家屬,提醒家屬及時帶病人去看醫生,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合作與溝通是保障病人健康的重要因素。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