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病者、照顧者、子女、父母、配偶這些名詞在醫護人員的統稱都叫做「家屬」。
「家屬在哪?」
「家屬要簽名喔!」
「來,主治醫生要說明病情請問家屬在?」在醫院期間最常聽到的。
多數的病人,擁有多個家屬,如同我,而當病人無法自主表達時,家屬之間由誰回應治療的選擇又是個難題。
當你握有他人生命暫時的決策權時,你會怎麼做呢?
我不使用「應該怎麼做」原因是如果執著在應該怎麼做,只會讓人膽怯於做出合適當下的決策,執著於是不是有一個標準答案作法。
然而,沒有人能跟你說哪一個醫療選擇時絕佳答案,每一個選擇都有它的優勢及風險,選擇將優勢最大化,風險最小化是我們家屬能做的,也是我在老爸今年第二次大病的深刻感觸。
2022年初的第一場入院,當時的我手足無措,因為老爸完全的失去意識,當時只能聽著外科醫師的指示,做出對老爸最合適的選擇。
2022年底的第二場入院,這次的我似乎淡定的,能自嘲的說「一回生二回熟」然而,我始終不曉得我為老爸的做的決定,是不是最合適的。
因為經歷過這兩次的入院,也讓我和其他親人之間開始討論,最合適老爸的選擇,從普通病房到加護病房,再轉至普通病房,我們謹守著老爸的心願「善終」。
如果遇到緊急狀況時,選擇不氣切、不實施電擊心肺復甦術,不選擇侵入式治療,以內科治療,如時間到了該結束在世上的旅程,那就順其自然。
這次,我們一家人,謹守著老爸的心願,在做任何決策時,希望盡量不要為他帶來痛苦,然急性腦中風,讓老爸的意識清醒著但身體已經由不得自己控制,這種內心的折磨比身體受的傷更痛,這又是另外一則故事,也是他正在經歷的歷程。
然而,沒有人可以取代另一個人的生命課題,家屬的痛和病人的痛,都痛。
依然記得,轉院到PAC[註1]病房時,個管護理師跟我說,病人的痛不亞於家屬,然那個痛各自都有,能做的僅能有陪伴,度過這個歷程。
「家屬間的合作,包含了病人」我是這麼想的。
當家屬一心一意的想要為病人「好」這都是人之常理,也是關懷與愛的展現。
然而,當病人無法共同參與時,那家屬的「好」對病人也可能帶來壓力。
那個壓力可能有......
「想著要回報回饋,但又礙於身心狀態的受限而不適,便已拒絕合作為無力感的展現。」
「知道自己可能無法達成復原,可能無法讓家屬們的付出獲得回饋,而開始在復元之路上對自己更挫折」
當然啦,你要說有些病人在生病後,就變成大爺大姊,需要別人殷勤的事奉著,也大有人在,這也是為了展現自己的有能,可以被服務的權利等。
所以這樣聽一聽,可以大概知道因為疾病,自身的能力或權力被暫時或永久的剝奪,而產生的行為有多麼多樣了吧。
因此,我在這一年的陪病經驗中提出「家屬間的合作,包含了病人」。
我們讓病人知道,彼此間的合作不僅為了滿足彼此,且可以更宏觀的去看,雙方間的合作為了整個家庭的持續運作。
不因為一人生病,全家陷入停擺,或是犧牲掉家庭成員等。
關於犧牲這件事情,又是在陪病的歷程中的另一個故事了。
「家屬間的合作,包含了病人」,這個包含病人,意思是能在病人有意識時,明確的知道自己的疾病概況表達自己對於疾病的恐懼擔心,也能表達自己對於醫療的期待和照護方式。
而家屬在了解病人的想法後,給予回饋包括可以提供協助和限制,雙方彼此核對後,為家庭現在因為遇到疾病而暫時卡觀的狀態,能夠理出些思緒回應。
當然,家庭成員間溝通,彼此對於疾病的想法及感受,都能在我們尚健康時日常間談論。
邀請您和我們一家人,共同練習談論疾病、醫療處置、對於善終的想法等,作為了解彼此的話題,找到彼此間能夠合作的方式,幫助家庭繼續運作下去的出路。
謝謝讀者們,閱讀至此,希望這篇文章能夠提供照護病人的引導。
祝福,所有正在為心愛之人的陪病者或照顧者們,靜好。
[註1]急性後期之醫療整合照護模式(Post-acute Care,以下稱 PAC)。一、 建立台灣急性後期整合照護模式,以提升急性後期照護品質。 二、 建立急性期、急性後期、慢性期之垂直整合轉銜系統,以提升病人 照護之連續性。 三、 確立急性後期照護之完整性及有效性,對治療黃金期之病人給予積 極性之整合性照護,使其恢復功能或減輕失能程度,減少後續再住 院醫療支出。(資料來源:健保署網站https://www.nhi.gov.tw/Content_List.aspx?n=5A0BB383D955741C&topn=5FE8C9FEAE863B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