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設週記01】所謂離開之於你我的意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假若金門是座有著「離開」性格的島嶼。」
raw-image

什麼是離開?離開代表著什麼?
離開。字典中的解釋是:離去;走開。同時,在通俗的意思中也囊括了死亡。
承上篇,金門的現今的樣貌與面臨的困境,究竟是如何演變至今的呢?自古土地貧瘠,加上氣候並不怡人,於是島民只好努力讀書考試進城,或者出洋工作帶回優渥的生活給家鄉。現在,產業沒落、缺乏就業機會、各種資源稀缺不足......進而演變成現在的人口幽靈化與嚴重的人口老化。而現在這座小島看似重要出路的觀光業,也逐漸被部分島民心中所嚮往的「發展」而漸漸被抹去了生命力。
既然,金門是個這麼難以讓人好好生存、難以將人長期留下的島嶼,那何不就讓她成為能夠使人好好離開的地方呢?

我想要創造一個能夠讓人好好死去的場所。
第一時間我想到了「協助自殺」這個議題。而起因是父親最近分享給我的「傅達仁」的故事。

那就先來談談安樂死(Euthanasia)協助自殺(Assisted Suicide),以及安寧緩和醫療(Hospice palloative care)之間的區別吧。

廣義上的安樂死分為兩種,分別為主動安樂死(Active Euthanasia)被動安樂死(Passive Euthanasia)。所謂主動安樂死,就是由死亡意願者以外的人(通常為醫師)向意願者注射藥劑或投以藥品,主動為其結束生命。而被動安樂死就是停止進行中的療程或維生系統,使其自然死亡。
協助自殺(也稱作協助死亡)是由死亡意願者主動要求,他人協助準備物品,再自己執行動作以結束生命(如:飲入藥品、注射藥劑等等)。
最後,所謂的安寧緩和醫療的治療方法包括以口服和注射藥物來減輕痛苦,並在社會、心理上提供治療護理,並不會延長生命,讓病人(通常為重症者)能以更安詳、更有尊嚴的姿態離開人世,可以當作是台灣現在已通過的《病人自主權利法》的設立初衷與目的,在概念上與被動安樂死較為相近。

raw-image

這種時候就出現了所謂辯論社最常使用的議題之一:安樂死/協助自殺在道德上的抉擇,該如何是好?
個人認為,世上不存在絕對的對錯之分,所以在討論所謂道德、宗教上的考量之前,應該要先思考的是生命與死亡,以及兩者之於彼此的意義為何,才能找到自己心中的答案。

這邊就要簡單提到我於實習期間觀賞的影集《良善之地》(The good place)給我的啟發了。

*奈米雷注意*

*奈米雷注意*

*奈米雷注意*

raw-image

《良善之地》,內容描述的是所謂死後的世界:良善之地(Good place)與罪惡之地(Bad place)(接近普遍大眾認知的天堂與地獄)之間發生的幻想故事,充滿著道德、哲學、生死觀等等的一部影集。其中,故事提出了一個疑問:無盡的時間、無限的資源、永遠的安全、立刻就能滿足的慾望......真的是人們所需要的嗎?擁有這些即代表幸福美滿嗎?

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
生命之所以燦爛,就是因為存在著無法避免的死亡。也就是說,死亡賦予了生命價值與意義,若死亡不存在,則現今無數的事物都可以說是毫無必要:進食、娛樂、交友、成家等等,就是因為時間的有限,才顯得一切都更加可貴。生與死如同光與影,是雙生的一體兩面。所以,最重要的並不是生死本身,而是能夠自己選擇要以什麼樣的姿態活著、又以什麼樣的模樣死去。

死亡如同生活,都該擁有知與選擇的權利。

參考資料:

Wikipedia,2021,《協助自殺》(accessed on 2021/6/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金六一-avatar-img
2021/07/06
你最後一段就是《鬼滅之刃劇場版:無限列車篇》裡,猗窩座(擁有無窮的時間與生命)與杏壽郎的對話內容。
RH.-avatar-img
發文者
2021/07/06
那我是不是應該要去看一下(皺眉
avatar-img
金大建築全體
154會員
696內容數
#金大建築15歲 +4了!畢業設計相關的文章,不論是自己的畢業設計、參加宜蘭大評圖的心得、或是相關書籍的閱讀心得,都請在「準備發佈」裡的關鍵字中加上「金大建築15歲」。讓我們來好好回顧我們所接力走過的15年吧。
金大建築全體的其他內容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16
又名:讓我爸媽花得錢有點水花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4/06
2022年10月中為了觀賞同屆同學製作的音樂劇,特地回趟金門。那不是我第一次進劇場,也不是我第一次欣賞音樂劇,它不是經典大作卻讓台下的我感受到一種與在地連結,身歷其境在某段集體記憶下的感動,這個感動促使我後來關注、欣賞台灣本土音樂劇,尤其是歷史類型的題材。最近覺得累積了許多,似乎可以寫一篇綜合分享。
Thumbnail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2025/01/04
紀錄一下自我提問,我一直在思索,建築已然成為我生活的部分,然而卻很難分享,什麼是建築,什麼又空間。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安樂死議題總再有知名人士過世或遠赴他國進行時才被討論,但我們能逃避死亡議題多久呢? 人終其一生會死亡,存在主義認為死亡是人的終極目標,在面臨時間越來越短的同時,最終會找到安身立命之處。而安樂死做為提前結束生命的篇章,為何臺灣還沒準備好呢? 點開文章,一起來聊聊安樂死吧
Thumbnail
安樂死議題總再有知名人士過世或遠赴他國進行時才被討論,但我們能逃避死亡議題多久呢? 人終其一生會死亡,存在主義認為死亡是人的終極目標,在面臨時間越來越短的同時,最終會找到安身立命之處。而安樂死做為提前結束生命的篇章,為何臺灣還沒準備好呢? 點開文章,一起來聊聊安樂死吧
Thumbnail
台灣國寶級雕刻大師朱銘,23日驚傳在士林住家中逝世,疑似 因久病厭世,享壽85歲。消息曝光後,引爆全台譁然,更讓許多民眾再度重提「安樂死」議題。
Thumbnail
台灣國寶級雕刻大師朱銘,23日驚傳在士林住家中逝世,疑似 因久病厭世,享壽85歲。消息曝光後,引爆全台譁然,更讓許多民眾再度重提「安樂死」議題。
Thumbnail
余苑綺在堅持八年抗癌過程後,最後仍逃不過病痛的摧殘於八月21日離世,她兩個小孩一直以來是她堅毅地對抗癌症最大的原動力。而日前當她病情危急並斷斷續續昏迷之時,她的父親余天提到病床上的余苑綺用手勢跟他表達”讓她走”時,余天十分不捨仍當眾表示希望她為了小孩不要放。而當下,網路上頓時有很多言論表達著希望余天
Thumbnail
余苑綺在堅持八年抗癌過程後,最後仍逃不過病痛的摧殘於八月21日離世,她兩個小孩一直以來是她堅毅地對抗癌症最大的原動力。而日前當她病情危急並斷斷續續昏迷之時,她的父親余天提到病床上的余苑綺用手勢跟他表達”讓她走”時,余天十分不捨仍當眾表示希望她為了小孩不要放。而當下,網路上頓時有很多言論表達著希望余天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那一天,當那天來臨時,我們是否能有放手的勇氣?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那一天,當那天來臨時,我們是否能有放手的勇氣?
Thumbnail
哈囉,消失若干時日的我終於浮出水面惹。 與其繼續拖稿,不如還是直球對決吧。
Thumbnail
哈囉,消失若干時日的我終於浮出水面惹。 與其繼續拖稿,不如還是直球對決吧。
Thumbnail
「假若金門是座有著「離開」性格的島嶼。」 什麼是離開?離開代表著什麼? 離開。字典中的解釋是:離去;走開。同時,在通俗的意思中也囊括了死亡。 承上篇,金門的現今的樣貌與面臨的困境,究竟是如何演變至今的呢?
Thumbnail
「假若金門是座有著「離開」性格的島嶼。」 什麼是離開?離開代表著什麼? 離開。字典中的解釋是:離去;走開。同時,在通俗的意思中也囊括了死亡。 承上篇,金門的現今的樣貌與面臨的困境,究竟是如何演變至今的呢?
Thumbnail
應該只有我了吧。 我最擅長的就是用焦慮逼死自己了,ㄏ一ㄏ一。
Thumbnail
應該只有我了吧。 我最擅長的就是用焦慮逼死自己了,ㄏ一ㄏ一。
Thumbnail
即使有來世,我們怎麼能確定不會在來世重蹈當世的覆轍呢?死亡與存活,如何拿捏終究沒有清楚標準,但忌諱而避談死亡,卻也沒有辦法令人獲得永生。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出生,但死亡就在我們的手掌心上,即使令人害怕與焦慮,終究無法避免,充份的討論與準備,或許才有辦法讓我們好好善終,因而能好好活著,好好道別。
Thumbnail
即使有來世,我們怎麼能確定不會在來世重蹈當世的覆轍呢?死亡與存活,如何拿捏終究沒有清楚標準,但忌諱而避談死亡,卻也沒有辦法令人獲得永生。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出生,但死亡就在我們的手掌心上,即使令人害怕與焦慮,終究無法避免,充份的討論與準備,或許才有辦法讓我們好好善終,因而能好好活著,好好道別。
Thumbnail
在大家耳熟能詳的漫畫《怪醫黑傑克》裡,他與其對手「白色死神」奇利柯有著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前者是生命為最高價值,竭盡所能都要讓病患活下去;後者則認為死亡對於絕症患者才是解脫,而積極研發毒物使人能有尊嚴地離開世界。 安樂死,究竟對我們而言是甚麼呢?
Thumbnail
在大家耳熟能詳的漫畫《怪醫黑傑克》裡,他與其對手「白色死神」奇利柯有著截然不同的價值觀:前者是生命為最高價值,竭盡所能都要讓病患活下去;後者則認為死亡對於絕症患者才是解脫,而積極研發毒物使人能有尊嚴地離開世界。 安樂死,究竟對我們而言是甚麼呢?
Thumbnail
「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幸罹患無法治癒且痛苦難以忍受的疾病,而且我們跟醫生都認為沒有其他合理的替代方法可以改善時,你會希望台灣能夠有選擇安樂死的機會嗎?」
Thumbnail
「如果有一天我們不幸罹患無法治癒且痛苦難以忍受的疾病,而且我們跟醫生都認為沒有其他合理的替代方法可以改善時,你會希望台灣能夠有選擇安樂死的機會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