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News-20230425 安樂死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有關安樂死議題,再度成為社會熱門議題,『點擊 Podcast 收聽節目』『3分鐘-隨手資訊,利用3分鐘 聆聽世界大小事。』

台灣國寶級雕刻大師朱銘,23日驚傳在士林住家中逝世,疑似 因久病厭世,享壽85歲。消息曝光後,引爆全台譁然,更讓許多民眾再度重提「安樂死」議題。

根據內政部的資料,截至2022年8月,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已達到14.05%。而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預計2025年台灣每5人即有1人是長者、老年人口將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這也代表著我們需要更多的關注和照顧長者的需求。且目前多數人仍忌諱「談死」,對於自己生命最後的處境也有不同的想法。台灣目前沒有明確的安樂死法律,但2019年,「緩和病人痛苦,以及 終末照護條例」等相關規定已依序建立。在這個議題上,社會上出現了支持者和反對者,辯論的焦點在於「生命權」和「自主權」之間的不同觀點。在選擇自己生命的終點方面,知名作家瓊瑤,過去在臉書上發表了一篇公開信,呼籲台灣針對「安樂死」立法。另外已故的傅達仁體育主播,也曾提出安樂死法案,提倡全民享有「安樂善終權」。這些支持者背後的主因,是對「無法安祥辭世」的恐懼以及對「善終」的祈求。

一個全名為「研商推動安樂死合法化政策」的會議,是近年來公家單位集結倫理學、醫學、法學等不同領域的專家,專為探討安樂死召開的正式會議。會議上,提案人說,母親和岳母都因病拖磨多年才離世,他認為,人沒辦法控制怎麼來到這世界,至少得能決定是否死得漂亮,「我不要把生命最後的決定權交給別人,我傾向自己決定去留,把善終權找回來。」他形容,如果人的「賞味期限」到了,就要順勢而為,不要逆天而行,「這不是殺死,是解脫!」 然而,在會議記錄上,教醫學倫理的教授說:「基本上人類對生命,並沒有決定生死的權利。如果一個人活著可以讓別人感受到活著是有價值的,就有活著的責任。」他認為,荷蘭很多選擇安樂死的人,其實還能活下去,從這角度來看,無異於浪費一條寶貴生命。 而另一些主張自主權的人強調,一個人擁有生命的自主與選擇權,才能活得有尊嚴。一旦窮盡辦法卻無可避免地活在治療上的痛苦並確定會邁向死亡時,為何不能選擇當下結束?而從生命價值優先的另一派,認為人只要活著,不管機會多麽渺茫,總有希望。有安寧舵手之稱的蓮花基金會董事長陳榮基在會議上說:把病人弄死來解決病人痛苦,是違反醫學倫理,因為醫師是要維護病人的健康、治病或減緩痛苦,最後陪伴病人好好善終,這才是醫生的任務。

2000年通過的《安寧緩和條例》以及2016年底通過、將於2019年正式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這兩部法律讓病人能在特定情況下表達拒絕急救或維持生命治療的意願,在緩和醫療照顧下,拉展出台灣人「善終」的空間。這兩部法律讓病人能自主表達意願外,於緩和醫療照顧下與家人道謝、道愛、道歉、道別再離世。

實際上,由他人注射致命藥物的「安樂死」(Euthanasia),在瑞士仍非法,真正合法的是「協助與陪伴自殺」(Assisted / Accompanied Suicide),也就是由醫生開立處方、準備藥劑,在親友陪伴下,由意願人自行喝下或打開點滴開關。乍聽之下,「協助自殺」一詞似乎比「安樂死」更強烈、且令人難以接受,畢竟裡面包含了「自殺」字眼,囊括了關於自殺的所有負面意涵。但在瑞士有其法理發展脈絡,瑞士自從19世紀,政教分離成為現代國家後,自殺和協助自殺都不再是犯罪。直到1920年代,瑞士國會才另訂定刑法第115條:若出於「自私」動機協助他人自殺,則有罪。而要取得瑞士協助自殺組織的服務,必須經過重重關卡、反覆確認,才會來到最後一刻,讓意願人在組織人員及其親友陪伴下,主動結束生命。

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點選我 小額贊助!請我喝一杯咖啡吧^_^

raw-image

點選我 小額贊助!請我喝一杯咖啡吧^_^

3分鐘-隨手資訊』,利用3分鐘 聆聽世界大小事。

~歡迎點擊podcast收聽「新聞 News」、「米高的英語手札」、「魚露3+21」、「下班後的拉基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3分鐘 隨手資訊
19會員
146內容數
沒有華麗的贅詞與轉場音樂,只有簡單扼要的資訊, 讓您在3分鐘內,聆聽到樸實、直接的資訊。 『3分鐘-隨手資訊』利用3分鐘 聆聽世界大小事。
3分鐘 隨手資訊的其他內容
2023/09/10
有關最近國際政治的波動『中國經濟困境、慕尼黑車展、華為發布Mate 60 Pro、金磚四國擴張、習近平缺席G20峰會』。
Thumbnail
2023/09/10
有關最近國際政治的波動『中國經濟困境、慕尼黑車展、華為發布Mate 60 Pro、金磚四國擴張、習近平缺席G20峰會』。
Thumbnail
2023/09/03
有關美國「脫鉤」中國不易,美國供應鏈仍高度依賴中國。雖然美國這幾年已減少了直接來自中國進口的商品,但是還是有些商品仍透過其他管道用不同的形式進入到了美國市場。
Thumbnail
2023/09/03
有關美國「脫鉤」中國不易,美國供應鏈仍高度依賴中國。雖然美國這幾年已減少了直接來自中國進口的商品,但是還是有些商品仍透過其他管道用不同的形式進入到了美國市場。
Thumbnail
2023/08/20
長期以來,日本和韓國作為美國在亞洲的親密盟友,其間的歷史恩怨一直是美國在該地區安全利益中的潛在弱點。
Thumbnail
2023/08/20
長期以來,日本和韓國作為美國在亞洲的親密盟友,其間的歷史恩怨一直是美國在該地區安全利益中的潛在弱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當身邊所愛的人正承受著病痛地折磨時,同意讓他們進行「安樂死」、從苦痛中解脫到底是否合乎倫理?在荷蘭、瑞士甚至是美國的某些州,進行「安樂死」都是合法的,而近日柯P提出支持安樂死,背後理由又是什麼?下文將逐一揭曉。 安樂死是什麼? 安樂死,英文為Euthanasia,是一種有意結束生命的方式,用以減
Thumbnail
當身邊所愛的人正承受著病痛地折磨時,同意讓他們進行「安樂死」、從苦痛中解脫到底是否合乎倫理?在荷蘭、瑞士甚至是美國的某些州,進行「安樂死」都是合法的,而近日柯P提出支持安樂死,背後理由又是什麼?下文將逐一揭曉。 安樂死是什麼? 安樂死,英文為Euthanasia,是一種有意結束生命的方式,用以減
Thumbnail
當身邊所愛的人正承受著病痛地折磨時,同意讓他們進行「安樂死」、從苦痛中解脫到底是否合乎倫理?在荷蘭、瑞士甚至是美國的某些州,進行「安樂死」都是合法的,而近日柯P提出支持安樂死,背後理由又是什麼?下文將逐一揭曉。 安樂死是什麼? 安樂死,英文為Euthanasia,是一種有意結束生命的方式,用以減
Thumbnail
當身邊所愛的人正承受著病痛地折磨時,同意讓他們進行「安樂死」、從苦痛中解脫到底是否合乎倫理?在荷蘭、瑞士甚至是美國的某些州,進行「安樂死」都是合法的,而近日柯P提出支持安樂死,背後理由又是什麼?下文將逐一揭曉。 安樂死是什麼? 安樂死,英文為Euthanasia,是一種有意結束生命的方式,用以減
Thumbnail
安樂死議題總再有知名人士過世或遠赴他國進行時才被討論,但我們能逃避死亡議題多久呢? 人終其一生會死亡,存在主義認為死亡是人的終極目標,在面臨時間越來越短的同時,最終會找到安身立命之處。而安樂死做為提前結束生命的篇章,為何臺灣還沒準備好呢? 點開文章,一起來聊聊安樂死吧
Thumbnail
安樂死議題總再有知名人士過世或遠赴他國進行時才被討論,但我們能逃避死亡議題多久呢? 人終其一生會死亡,存在主義認為死亡是人的終極目標,在面臨時間越來越短的同時,最終會找到安身立命之處。而安樂死做為提前結束生命的篇章,為何臺灣還沒準備好呢? 點開文章,一起來聊聊安樂死吧
Thumbnail
安寧緩和醫療和病人自主權利法 於台灣實施超過20年,以減輕末期病人的痛苦和確保病人自主權利。然而,現行法規下,病人即使處於末期狀態,也可能因不符合資格而無法決定死亡。因此,許多人呼籲實現安樂死合法化。然而,台灣目前仍未合法通過主動安樂死。消極安樂死(即停止延長病人生命的治療)在台灣已被廣泛接受。 根
Thumbnail
安寧緩和醫療和病人自主權利法 於台灣實施超過20年,以減輕末期病人的痛苦和確保病人自主權利。然而,現行法規下,病人即使處於末期狀態,也可能因不符合資格而無法決定死亡。因此,許多人呼籲實現安樂死合法化。然而,台灣目前仍未合法通過主動安樂死。消極安樂死(即停止延長病人生命的治療)在台灣已被廣泛接受。 根
Thumbnail
台灣國寶級雕刻大師朱銘,23日驚傳在士林住家中逝世,疑似 因久病厭世,享壽85歲。消息曝光後,引爆全台譁然,更讓許多民眾再度重提「安樂死」議題。
Thumbnail
台灣國寶級雕刻大師朱銘,23日驚傳在士林住家中逝世,疑似 因久病厭世,享壽85歲。消息曝光後,引爆全台譁然,更讓許多民眾再度重提「安樂死」議題。
Thumbnail
常常聽到病患受不了疾病的折磨想要尋求「安樂死」,也在新聞媒體上聽到某某名人去國外接受安樂死,「安樂死」這個議題在台灣常常被提出來討論,但是基本上根據台灣的法律是不允許安樂死,安樂死也被認為是「協助死亡」,或是「協助自殺」。
Thumbnail
常常聽到病患受不了疾病的折磨想要尋求「安樂死」,也在新聞媒體上聽到某某名人去國外接受安樂死,「安樂死」這個議題在台灣常常被提出來討論,但是基本上根據台灣的法律是不允許安樂死,安樂死也被認為是「協助死亡」,或是「協助自殺」。
Thumbnail
余苑綺在堅持八年抗癌過程後,最後仍逃不過病痛的摧殘於八月21日離世,她兩個小孩一直以來是她堅毅地對抗癌症最大的原動力。而日前當她病情危急並斷斷續續昏迷之時,她的父親余天提到病床上的余苑綺用手勢跟他表達”讓她走”時,余天十分不捨仍當眾表示希望她為了小孩不要放。而當下,網路上頓時有很多言論表達著希望余天
Thumbnail
余苑綺在堅持八年抗癌過程後,最後仍逃不過病痛的摧殘於八月21日離世,她兩個小孩一直以來是她堅毅地對抗癌症最大的原動力。而日前當她病情危急並斷斷續續昏迷之時,她的父親余天提到病床上的余苑綺用手勢跟他表達”讓她走”時,余天十分不捨仍當眾表示希望她為了小孩不要放。而當下,網路上頓時有很多言論表達著希望余天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那一天,當那天來臨時,我們是否能有放手的勇氣?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會走到那一天,當那天來臨時,我們是否能有放手的勇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