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第36-40天:從束縛中解放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持續的斷捨離修煉,不只是整理、清潔,而是內化成一種生活態度。不用刻意提醒自己,就會自動注意日常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是已經不需要的了。
雖然也想要快速有效的斷捨離,但也努力為物品做最後的運用,或是好好為它尋找下一個去處,與其放在家裡讓它們無所事事、生養灰塵,不如讓他前往下一個能夠大展身手的地方。

DAY 36 電子化的相簿

自從有了數位相機後,很容易同一個東西按了很多下,照片的累積非常驚人。記憶體的佔據是無形的,但卻也是一種成本,為了存電子檔案,除了電腦本身的容量外,購買外加的行動硬碟、大大小小的隨身碟,也該定期做一下清理。
今天想先從電腦裡面年代較久遠的照片開始,因為我有拍照片的習慣,導致食物的照片累積起來非常多... 常常同一個食物,就拍了至少兩三張。
告訴自己,食物已經吃下去了。
它的美味我已經品嚐過了,難忘的美好滋味也會一直記在味蕾裡。
有了這樣的認知後,一開始清理照片相當快速,基本上是食物、咖啡飲料的照片就直接刪除,真的捨不得、值得紀念的,或是出國旅行中難得吃到的,就告訴自己相同角度只留一張!!!
花了一整個早上,整理了電腦裡的相簿,有些照片看起來意義不明,已想不起來當初為何而拍XD
其中也包括有些照片,留下的回憶現在看起來不那麼甜蜜,反而會勾起無限的惆悵或哀傷。如果一直刪不掉,代表永遠也無法釋懷吧!
想要放手,就從刪掉照片開始。
就這樣刪刪刪,經過一個早上,居然就這樣刪除了20G的照片檔!
有了此次經驗,告訴自己相片真的要定期清理。因為累積的數量龐大,需要耗費的時間也相當多,當然有些照片數位化後真的減少了很多的成本,要隨時拿出來回憶翻閱也很容易,但要分門別類整理好,否則相簿就會跟房屋內雜亂的空間一樣,什麼都找不到。
未來做法
現在有些餐廳總是能把食物做的跟藝術品一樣,很美、很文青、很值得紀錄和分享!希望自己如果是拍攝食物類,拍完那幾天就要趕快發文紀錄,然後就刪掉,趁著記憶新鮮,用文字把品嚐的美味記錄下來。
幾年前沒有疫情時,曾和好友一起出國旅行,旅程中發現她習慣在交通時間過程中就整理完相簿,把前一天拍得不好、重複的照片刪掉,沒有拖延。也因此不需要太多時間就可以整理完,若等到旅程結束回家才開始,照片都已經累積超過百張了...當大家晚上回到飯店才在挑照片想發文紀錄旅途中的所見所聞時,他早已經挑選好想要發文紀錄的照片,不只相簿的記憶體可以維持,也節省時間,可以比大家還早上床休息,養精蓄略,為隔天的旅程恢復體力!

DAY 37 希望可以不用動腦的穿上衣服

最近突然覺得要每天想要穿哪一件衣服真的好麻煩,希望可以愈來愈清楚自己有哪些衣服,每件衣服互相的搭配愈簡單、愈直覺愈好,哪一件衣服配哪一件褲子,幾套適合搭配的、最舒適、最喜歡的,可以減少每天出門前在鏡子前的猶豫不決。
衣櫃減法持續進行中,雖之前已經進行過大工程的清理,但衣物數量仍不算少,還是要不斷檢視不適合自己的衣服。
今天看見一件幾乎沒穿過的洋裝,也不是不好看,但就是沒有穿,一直捨不得丟,今天心理突然疏通,能夠放手了。
除了那件洋裝外,也找出一件不舒適的長褲,今天衣櫃再減二。
一直整理,就能愈來愈懂得斷捨離的真諦。

DAY 38 過期的保健食品

今天整理了保健食品,發現半瓶過期變質的發泡錠,立刻丟進垃圾桶。
又浪費資源了,真是不應該!
懷著歉意提醒自己資源管理真是好重要。
今天也把別人送的(根本不敢吃的)幾包營養品處理掉,其實散裝、標示不清的東西,原本我就不太敢吃,但是朋友好意贈送分享時拿到了幾包,連外盒也沒有,不僅不知道保存期限,甚至連主要成分也不確定,還是丟了吧!
既然不論放多久我都不可能會吃,那為什麼我還要一直留著呢?
甚至,為什麼我一開始要收下這個禮物呢?

DAY 39 LESS IS MORE

今天整理了牆上自己佈置的貼紙、手寫的字句和一些明信片,拿下了一些手抄標語。雖然透過照片、明信片和手寫字句的交疊風格,是我一向喜歡的,但久了有些也逐漸積塵,趁著今天就把一些清理掉。
也發現有些話語和提醒是「現在的我」已經不需要了的,像是起初接觸斷捨離概念時,為了提醒自己,在便利貼上寫了「LESS IS MORE」貼在牆上,目的是提醒自己不要衝動購物、減少慾望,但現在斷捨離的概念已經進入我的生活之中,就算沒有便利貼的提醒我也不會忘記。還拿下幾張看展、看電影的票根,其中幾張與當時同行的友人已經不再聯絡,懷著感謝的心,珍惜緣分、但也不糾結,今天一起送走它們。

DAY 40 冬天毛料拖鞋

今天看到床底下的毛料拖鞋,是幾年前在uniqlo打工的家人在促銷時送給我的。原本住在南部,幾年的暖冬也沒機會穿到,後來北上生活,這兩三年的寒冬還真的多虧有這雙毛料拖鞋,只是它無法清洗、已經有染上一點髒污,加上也好幾年了,基於衛生關係,覺得應該要更新。
趁著進入春夏之交,今天就送走這雙毛料拖鞋,謝謝它在寒冷的冬天中層帶給我的溫暖。
斷捨離 DAY 36-40
雖然我常常提到斷捨離帶來的改變和自在,但進行、練習斷捨離的整個過程中並非一件輕鬆的事,要把原來擁有的大量物品一一減量,不論是因為浪費而帶來的罪惡感,或是因為從整理過程中不斷檢視、反思自己的人生,還有為了不浪費東西而努力送物、換物、甚至是賣二手物,都是一件耗費時間與心力的事。
而因為清理東西的過程中感受到如此大的辛苦,也讓我不再輕易「擁有」東西。如果不需要、不那麼喜歡,就不要輕易擁有,對於社會及行銷手法所帶來的物慾,大腦理智上也愈來愈能夠克制,以避免自己再度經歷「整理」的辛苦。
接下來,
練習跟別人開口說「我不需要」。
除了避免物品增生,也練習不被不自在的社交關係所束縛,解放自己。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Kase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是一個快三十歲的女生,也是別人口中所說的「北漂」,因為生涯規劃,正在經歷轉換期,暫時回到南部老家生活。也因此開始了在家的斷捨離之路。 斷捨離是一段認識自己的過程,也是反覆跟自己對話的經驗。讓我更了解自己,重新省思、認知自己的生命態度和問題,藉由整理東西,由內而外慢慢的改變。   DAY 31耳機
  從接觸斷捨離概念後,逐步開始練習減法生活,但因為各種阻礙,物品的減少始終沒有跟上增加的速度,也一直沒有好好紀錄自己的心路歷程。隨著此次開始「正式」執行斷捨離,並且記錄下每天的心得後,感覺愈來愈得心應手,有「意識」的關注自己所擁有物品的數量,也大大降低了新增物品的機會。   DAY 26 手寫筆記
斷捨離持續進行中,到今天已成功進行20天。如果要簡要的說斷捨離的重點,就是要「認知自己為什麼要進行斷捨離?」,人類的行為大多都有目的,勾勒出想要的未來後,因為有「看得見的」的目標,才能走得遠。 我在進行斷捨離時想要的是「和過去的囤積告別」、和想獲得「更自在的生活環境」,因為在整理物品時會不斷提醒自
DAY 16 珍藏不是封存 這天整理的是過去收到的紙條、小卡片類,因為都有蒐集在同一個盒子裡,整理起來較為輕鬆。一張張慢慢看,果真有許多回憶湧現,同時也有很多暗藏當時的「機密代號」,如今閱讀起來已不知所云的內容。   在學生時期我因為常常參與工作坊、營隊等短期訓練活動,這類營隊往往都會分小組、分小
人生經驗中,曾有過一段時間,當時家人生病、工作又處於忙季,而因為在我接手某些業務後,組內獲得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參賽機會,而那個參賽機會與我們的業務沒有直接關係,我們也從未參加過。當時主管認為,雖然我們獲得參與的機會,但基於從未有過參加經驗、且準備不足的狀況下,一定無法獲得好成績,故也希望勸退我們,把
前一陣子到高雄圖書總館聽了成功大學洪瀞老師的演講,其中老師談到了「魯拉帕路薩效應」(Lollapalooza Effect)及思維模型的概念,回家後我查了魯拉帕路薩效應的相關資料,發現是一位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 蒙格 Charlie Munger 在其著作「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中所談到的概念,指的
我是一個快三十歲的女生,也是別人口中所說的「北漂」,因為生涯規劃,正在經歷轉換期,暫時回到南部老家生活。也因此開始了在家的斷捨離之路。 斷捨離是一段認識自己的過程,也是反覆跟自己對話的經驗。讓我更了解自己,重新省思、認知自己的生命態度和問題,藉由整理東西,由內而外慢慢的改變。   DAY 31耳機
  從接觸斷捨離概念後,逐步開始練習減法生活,但因為各種阻礙,物品的減少始終沒有跟上增加的速度,也一直沒有好好紀錄自己的心路歷程。隨著此次開始「正式」執行斷捨離,並且記錄下每天的心得後,感覺愈來愈得心應手,有「意識」的關注自己所擁有物品的數量,也大大降低了新增物品的機會。   DAY 26 手寫筆記
斷捨離持續進行中,到今天已成功進行20天。如果要簡要的說斷捨離的重點,就是要「認知自己為什麼要進行斷捨離?」,人類的行為大多都有目的,勾勒出想要的未來後,因為有「看得見的」的目標,才能走得遠。 我在進行斷捨離時想要的是「和過去的囤積告別」、和想獲得「更自在的生活環境」,因為在整理物品時會不斷提醒自
DAY 16 珍藏不是封存 這天整理的是過去收到的紙條、小卡片類,因為都有蒐集在同一個盒子裡,整理起來較為輕鬆。一張張慢慢看,果真有許多回憶湧現,同時也有很多暗藏當時的「機密代號」,如今閱讀起來已不知所云的內容。   在學生時期我因為常常參與工作坊、營隊等短期訓練活動,這類營隊往往都會分小組、分小
人生經驗中,曾有過一段時間,當時家人生病、工作又處於忙季,而因為在我接手某些業務後,組內獲得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參賽機會,而那個參賽機會與我們的業務沒有直接關係,我們也從未參加過。當時主管認為,雖然我們獲得參與的機會,但基於從未有過參加經驗、且準備不足的狀況下,一定無法獲得好成績,故也希望勸退我們,把
前一陣子到高雄圖書總館聽了成功大學洪瀞老師的演講,其中老師談到了「魯拉帕路薩效應」(Lollapalooza Effect)及思維模型的概念,回家後我查了魯拉帕路薩效應的相關資料,發現是一位巴菲特的合夥人-查理 蒙格 Charlie Munger 在其著作「窮查理的普通常識」中所談到的概念,指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每次丟垃圾時嘗試斷捨離無用也無愛的物品 從2023年1月開始我給自己新的內化計畫,就是要學著斷捨離。 -----要學著斷捨離這件事其實說起來太過籠統,所以我給自己的具體行動就是,每次倒垃圾時都丟掉一個並非新製造的垃圾,但實際上堆在那邊沒有用處也沒有愛的物件。 也就是說,把大方向轉成可以具體執行
  我們從哪裡生出那麼多需要丟掉的東西?一些是商品包裝、一些是免洗餐具,還有衛生紙,總會有衛生紙。其他的呢?可能壞了、不能再運作了、或者過期的食物與調味品(如果是廚餘記得丟到廚餘),也可能因為時間變換,那些過去你喜歡的東西或你常用的東西對你失去了價值,它成了垃圾,無論過去你因何緣故曾經主動想要獲得。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我在小帳發起投票,問大家平時有沒有斷捨離的習慣,發現原來不少人平時也會斷捨離! 斷捨離除了整理家裡物品之外,還能更了解自己🫶🏻 1、斷捨離的方法 2、為什麼要斷捨離? 3、總結 1、以下有一些方法給大家參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 減法的哲學 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 斷捨離的好處?(為什麼要斷捨離) 可以從此擺脫雜亂的生活,不再讓雜物堆滿家中,增加幸福感 為什麼你丟不掉東西 我們居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從去年4月開始到現在,準備邁入斷捨離練習第12個月了!回顧幾年前實施過短暫斷捨離的自己,因為重新閱讀這本「一日丟一物的簡單生活提案」進而下定決心開始認真斷捨離。 現在已經養成一個習慣,只要看到要斷捨離的物品,就會拍照下來上傳IG寫紀錄。原先只是單純紀錄幾行文字,到後來使用固定書寫模式紀錄斷捨離的各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Thumbnail
因為住家以及診所辦公室累積近二十年的雜物,已堆得有點干擾正常生活,也就在這幾個月開始進行我的「斷捨離」行動。     前幾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的概念,書大為暢銷,也掀起一股從清理家裡雜物到整理自己生活的風潮。     所謂斷捨離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甚
Thumbnail
大概從11月份起,就開始每天斷捨離家裡的東西。 不知道是冥想起了作用,還是我內心起了什麼變化,忽然感覺物慾少了很多很多。 某一個週末我大概清出了五大袋(黑色大型裝屍體?的那種)不需要的衣服。 衣櫃空出了至少有一半的空間,清完的時候心理一陣清爽,看著還有很多空間的衣櫃,心裡想的不是要再買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透過整理家裡的東西,我們可以重新審視自己之前的生活習慣,也能更瞭解自己現在的需求。或許我們可以透過這個過程放下身上及心中的包袱,並且獲得更輕鬆的感覺。
Thumbnail
每次丟垃圾時嘗試斷捨離無用也無愛的物品 從2023年1月開始我給自己新的內化計畫,就是要學著斷捨離。 -----要學著斷捨離這件事其實說起來太過籠統,所以我給自己的具體行動就是,每次倒垃圾時都丟掉一個並非新製造的垃圾,但實際上堆在那邊沒有用處也沒有愛的物件。 也就是說,把大方向轉成可以具體執行
  我們從哪裡生出那麼多需要丟掉的東西?一些是商品包裝、一些是免洗餐具,還有衛生紙,總會有衛生紙。其他的呢?可能壞了、不能再運作了、或者過期的食物與調味品(如果是廚餘記得丟到廚餘),也可能因為時間變換,那些過去你喜歡的東西或你常用的東西對你失去了價值,它成了垃圾,無論過去你因何緣故曾經主動想要獲得。
(禁止轉發、轉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最近我在小帳發起投票,問大家平時有沒有斷捨離的習慣,發現原來不少人平時也會斷捨離! 斷捨離除了整理家裡物品之外,還能更了解自己🫶🏻 1、斷捨離的方法 2、為什麼要斷捨離? 3、總結 1、以下有一些方法給大家參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 減法的哲學 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 斷捨離的好處?(為什麼要斷捨離) 可以從此擺脫雜亂的生活,不再讓雜物堆滿家中,增加幸福感 為什麼你丟不掉東西 我們居
Thumbnail
近年流行斷捨離,即是將多餘物品做相應處置以達舒適空間。然而,心理聲音和處理物品去處仍具挑戰。透過捐贈、二手賣場等方式可尋找物品有緣人。除斷捨離物品外,心理排毒亦應繼續努力。
Thumbnail
從去年4月開始到現在,準備邁入斷捨離練習第12個月了!回顧幾年前實施過短暫斷捨離的自己,因為重新閱讀這本「一日丟一物的簡單生活提案」進而下定決心開始認真斷捨離。 現在已經養成一個習慣,只要看到要斷捨離的物品,就會拍照下來上傳IG寫紀錄。原先只是單純紀錄幾行文字,到後來使用固定書寫模式紀錄斷捨離的各
Thumbnail
斷 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 棄多餘的廢物 脫 離 對物品的執著   買東西原則:東西只留下”我“ “現在” “需要”的 ”我“→以自己為出發點 “現在”→時間軸為當下 “需要”→與想要做區分   捨不得用=浪費物品的價值(物品要使用才可以發揮它的價值)   收納以最少為原則 同類
Thumbnail
因為住家以及診所辦公室累積近二十年的雜物,已堆得有點干擾正常生活,也就在這幾個月開始進行我的「斷捨離」行動。     前幾年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的概念,書大為暢銷,也掀起一股從清理家裡雜物到整理自己生活的風潮。     所謂斷捨離是指,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廢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甚
Thumbnail
大概從11月份起,就開始每天斷捨離家裡的東西。 不知道是冥想起了作用,還是我內心起了什麼變化,忽然感覺物慾少了很多很多。 某一個週末我大概清出了五大袋(黑色大型裝屍體?的那種)不需要的衣服。 衣櫃空出了至少有一半的空間,清完的時候心理一陣清爽,看著還有很多空間的衣櫃,心裡想的不是要再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