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只會被淹沒,高調輸出讓世界看見你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自從開始漫畫知識簡報隔日更後,我開始逐漸受到周遭人的關注,從他們的反饋裡面,我發現到原來輸出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做的事,大家對於我的第一個讚美,通常都是:「哇!你好有毅力/行動力啊!」

我不禁想著,雖然恆常進行畫圖輸出的確需要毅力,但不固定頻率、或是純文字的輸出,是很需要毅力的事情嗎?我想其實不是


困擾大家的不是有沒有毅力,而是執行的「必要性」,也就是有沒有輸出的理由。


我曾在《WOL大聲工作法》說書圖文裡有分享過,這世界的資訊已經太過龐雜,你在這茫茫網海中凸顯自己能力特色的方式,其實就是「輸出」而已,簡單的比喻給你聽:小明很會做菜,他開了一間餐廳,卻很少有人上門,問很多人都不知道有這間餐廳的存在,你覺得原因會是什麼?

原來小明沒有開粉專、沒有登錄在谷哥地圖、沒有任何的宣傳,甚至開在一個沒什麼人經過的巷弄內,你說誰會知道呢?

我們的專業也是一樣,拿我來說,你會知道我畫漫畫簡報,也是因為我放在網路上,透過主動分享在社團裡,吸引到其他朋友青睞分享,才會逐漸擴散進而傳遞到你的臉書動態牆上,在往前推一點,如果我看了書、卻根本沒有畫成漫畫簡報,現在的你我還會是個陌生的路人,可以說,輸出的內容是代表我們的靈魂與外界接觸,讓你、讓更多的朋友知道有我這個人存在。

聽起來是想要斜槓或是打造個人品牌的人才需要,若這麼想就低估了輸出的威力,即便你是個上班族、沒有打算建立個人品牌,也仍然需要進行「輸出」,為什麼?原因在於輸出能夠幫助你將知識存入「長期記憶」裡。


如果你有看過《大腦解鎖》這本書,會明白在人的一生當中,腦神經都會持續成長


我們的大腦就像其他肌肉一樣、越使用越強壯,當我們在學習一樣新資訊時,通常會覺得疲憊艱難,那是因為大腦正像遠古人類拓荒一樣,開墾出新的一條神經路徑,而當我們多次使用知識就會「拓寬」那條新的大腦神經,因應加寬的神經,對於該知識的提取速度也會越來越快(為證明我沒有在唬爛,下面放了相關資料)。



但是中斷使用一陣子後,這部分的神經就會萎縮,就像雜草重新掩蓋了路一樣,這是近年來我們大腦的最新研究結果,那這和「輸出」有什麼關聯呢?

我們學習一樣新事物,花了許多時間進行第一次的理解(拓荒),為的是提取使用知識,總不希望一段時間以後就全數忘光,白花費這段心力吧?為此我們需要持續使用這塊大腦肌肉,使用知識以「拓寬」強化這條神經,然而許多知識不見得學了馬上就有場景可以使用,這時進行「輸出」就是一個很好的神經拓寬方法

也許有些人以為「輸出」就是得把所有知識啃完、吸收完之後,再一次進行完整輸出會比較好,老實說這樣的過程耗時費力,一想到人就懶了,對我來說比較高效的方法會是劉奕酉老師《高產出的本事》提到的:

微輸入→輸出→再輸入→再輸出



原因是人的短期記憶力有限,剛開始看完一遍後總容易遺漏許多資訊,連漏了哪些部分也不確定,這時先不要強求自己回去翻資料記起全部,先試著將有印象、認為是重點的部分整理出來,在整理的過程中就會發現自己缺少的是哪些資料,就像是拼圖一樣,能拼的先拼一拼,再針對缺少的部分尋找拼圖。

而在這輸入輸出的反覆過程中,就能夠重複刺激我們的大腦神經使其強化(或者可說放於長期記憶),往後我們要提取資訊的時候就會相對快速。

因此「輸出」不僅可以加深記憶、檢視自己理解程度,輸出到網路上更可以展現自己的能力,讓未來可能的合作機會找上你,想想,兩個條件相當的人放在網路上,一個平時有PO自己的學習心得、知識見解,而另一個沒有,你會認為哪一個比較有想法?有機會比較想找誰合作?


有輸出有機會,沒輸出沒機會


我分享一下截至目前為止的經歷,從今年二月底開始輸出漫畫簡報,在第二個月起有出版社找我說書、平台要求轉載文章、因緣際會接了兩個案子、受邀主講線上讀書會、上電台廣播接受採訪,在我下定決心進行「隔日更」輸出以前,這些是我想都沒想過會發生的事。


raw-image


也許你會擔心自己寫得不夠好、輸出的不夠看怎麼辦?我剛開始也有這樣擔心過(好吧老實說,到現在都還在擔心),不過我們換個角度、阿Q一點的想法:反正剛開始沒人關注,寫的差也不會有人在意,就放膽去試試看吧,不趁現在練功更待何時呢?

講了這麼多輸出的好處,還是懶得輸出怎麼辦?相信我,這很正常,你只是還沒仔細思考過自己的目標而已,當我們對於未來目標有個明確輪廓、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生活後,才會以終為始的思考該用什麼方式抵達終點,再加上時間限制,你很快就會有動力開始執行輸出,因為到頭來會發現,只有輸出才能讓我們被世界看見、進而被需要。

看完這一篇後,你可以用黃金圈理論幫自己設定目標:



  1. 思考自己想要什麼生活、該如何達到(Why)
  2. 思考輸出什麼內容(What)
  3. 用什麼輸出方式可以幫助自己長久進行(How)


如果這幾項都不知道該怎麼做,可以追蹤這個專題,往後的幾篇文章會陪著大家釐清想法,當然,輸出的形式不只有寫文章一種方式,我的畫圖也是其中一種形式,下一篇和大家分享<輸出的形式>,敬請期待!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按個愛心讓我知道哦^_^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沛孺的沙龍
145會員
57內容數
用手繪漫畫型態分享知識心得,每次只講一本書的其中一章節,挑起你對書籍的興趣,一三五更新,和我一起踏入書中世界吧!
陳沛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7/05
也許有些人不以為然,覺得何必規劃這麼多,先做再說就行了,但我想分享個人感想:「先做再說不是不行,端看你的目的是什麼。」 純粹好玩當然無須規畫,但若心中有一丁點變現的期待,就不得不小心以下三個誤區...
Thumbnail
2021/07/05
也許有些人不以為然,覺得何必規劃這麼多,先做再說就行了,但我想分享個人感想:「先做再說不是不行,端看你的目的是什麼。」 純粹好玩當然無須規畫,但若心中有一丁點變現的期待,就不得不小心以下三個誤區...
Thumbnail
2021/06/27
辛苦創作的圖文若只有自嗨太可惜,讓讀者感受到你的好、喜歡你、支持你甚至斗內你,才有長久持續的創作動力,在問該如何做到之前,先觀察一下讀者究竟是哪種屬性​
Thumbnail
2021/06/27
辛苦創作的圖文若只有自嗨太可惜,讓讀者感受到你的好、喜歡你、支持你甚至斗內你,才有長久持續的創作動力,在問該如何做到之前,先觀察一下讀者究竟是哪種屬性​
Thumbnail
2021/06/17
知識圖文創作有其目的性,失智症衛教針對失智症病患家屬、離婚訴訟懶人包針對想離婚的怨偶,同樣的,我們的知識圖文創作也有適合的對象,今天來聊聊我們究竟是想創作給誰看?內容又該注意哪些部份吧
Thumbnail
2021/06/17
知識圖文創作有其目的性,失智症衛教針對失智症病患家屬、離婚訴訟懶人包針對想離婚的怨偶,同樣的,我們的知識圖文創作也有適合的對象,今天來聊聊我們究竟是想創作給誰看?內容又該注意哪些部份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一個專欄的誕生-談「輸出」學習 對於一個很少探索自我內心世界的人來說,除了考試外的寫作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痛苦與緩慢的過程。在自媒體爆炸發展的年代,充斥著各種「不做自我行銷就等著被淘汰」的聲浪,就如同「安靜就是一種力量」書中所訴說的:這個世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被所有喜愛展現自我、熱情、熱衷分享的「優
Thumbnail
一個專欄的誕生-談「輸出」學習 對於一個很少探索自我內心世界的人來說,除了考試外的寫作一直以來都是非常痛苦與緩慢的過程。在自媒體爆炸發展的年代,充斥著各種「不做自我行銷就等著被淘汰」的聲浪,就如同「安靜就是一種力量」書中所訴說的:這個世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被所有喜愛展現自我、熱情、熱衷分享的「優
Thumbnail
原先看到書名以為這也是一本千篇一律的工具書,但認真讀完後才發現這本跟以往的大道理工具書不太一樣,一般類似書籍可能比較多在於用一個作者遇到的故事情境(可能還是掰的)套入他所教導的公式回應/執行,但這本書比較特別的是他是"真"工具書,把每種主題各自拆成一小節,當你要用的時候回去翻目錄就能很快地找到。
Thumbnail
原先看到書名以為這也是一本千篇一律的工具書,但認真讀完後才發現這本跟以往的大道理工具書不太一樣,一般類似書籍可能比較多在於用一個作者遇到的故事情境(可能還是掰的)套入他所教導的公式回應/執行,但這本書比較特別的是他是"真"工具書,把每種主題各自拆成一小節,當你要用的時候回去翻目錄就能很快地找到。
Thumbnail
書名|高產出的本事 作者|劉奕酉 出版社|#樂金文化 我一直是個喜歡讀書的人,但是過去卻沒有一套有效的統整系統,來整理自己吸收過的知識。直到最近,才開始真正了解,其實讓自己能最有效輸入知識的方法,就是「輸出」。 因為人類大腦的特性使然,即便我們的學習量再大,但若沒有輸出的話,就沒辦法成為大腦的長期記
Thumbnail
書名|高產出的本事 作者|劉奕酉 出版社|#樂金文化 我一直是個喜歡讀書的人,但是過去卻沒有一套有效的統整系統,來整理自己吸收過的知識。直到最近,才開始真正了解,其實讓自己能最有效輸入知識的方法,就是「輸出」。 因為人類大腦的特性使然,即便我們的學習量再大,但若沒有輸出的話,就沒辦法成為大腦的長期記
Thumbnail
最近重新閱讀了一本書-《OUTPUT 最高學以致用法》,這本書前前後後看了幾次,直到最近這一次的閱讀,才可以算是發掘到書中奧妙。 1.留下記憶。 2.改變行動。 3.改變現實狀況 4.獲得自我成長。 5.變快樂。 6.獲得壓倒性正面結果。 以下是我個人的想法:
Thumbnail
最近重新閱讀了一本書-《OUTPUT 最高學以致用法》,這本書前前後後看了幾次,直到最近這一次的閱讀,才可以算是發掘到書中奧妙。 1.留下記憶。 2.改變行動。 3.改變現實狀況 4.獲得自我成長。 5.變快樂。 6.獲得壓倒性正面結果。 以下是我個人的想法:
Thumbnail
這本書充滿乾貨,不止商務人士可以買來自我精進,連老師都值得買下來當工具書反覆閱讀,一言以蔽之,這本書就是「輸出大全」,適合所有需要開口向人說明、推廣、推銷的工作者參考使用。 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有三個,第一個就是鼓勵輸出。 總之,強迫輸出對我而言,是我的職業所需,也是我檢驗自己的一種方式。
Thumbnail
這本書充滿乾貨,不止商務人士可以買來自我精進,連老師都值得買下來當工具書反覆閱讀,一言以蔽之,這本書就是「輸出大全」,適合所有需要開口向人說明、推廣、推銷的工作者參考使用。 我推薦這本書的原因有三個,第一個就是鼓勵輸出。 總之,強迫輸出對我而言,是我的職業所需,也是我檢驗自己的一種方式。
Thumbnail
「你我時間一樣多,這本書教你用 模組化概念 與 三大步驟,幫我們找到 對的方向、 用對方法,進行 高效產出!」 學會高效輸出的方法,能為自己的生活創造機會與增加競爭力! 一起學習優勢輸出,輸出自己的優勢!
Thumbnail
「你我時間一樣多,這本書教你用 模組化概念 與 三大步驟,幫我們找到 對的方向、 用對方法,進行 高效產出!」 學會高效輸出的方法,能為自己的生活創造機會與增加競爭力! 一起學習優勢輸出,輸出自己的優勢!
Thumbnail
你是一個喜歡日常塞滿各種學習行程的人嗎? 你是否有想過,到底該如何學習才更有效率呢? 你是否常覺得讀很多書、聽很多演講,卻沒有內化到自身呢? 前段時間,Eddy 才剛完成碩士的學位,在撰寫論文過程中,漸漸發現在過去求學我們往往過度重視「輸入」,但卻忘記「輸出」的重要性。
Thumbnail
你是一個喜歡日常塞滿各種學習行程的人嗎? 你是否有想過,到底該如何學習才更有效率呢? 你是否常覺得讀很多書、聽很多演講,卻沒有內化到自身呢? 前段時間,Eddy 才剛完成碩士的學位,在撰寫論文過程中,漸漸發現在過去求學我們往往過度重視「輸入」,但卻忘記「輸出」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