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第一時間就覺得,攻擊醫療人員的確診者是精神病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這兩天傳出有確診住院者,用刀子刺傷醫護人員的事件,馬上就有人傳訊息問我,這位嫌犯是不是精神病人?

為什麼社會上只要發生匪夷所思的暴力事件,大家就第一時間懷疑精神病人?請問台灣這幾年零星發生的醫療機構暴力事件,還有其他醫療糾紛,或者患者和家屬刁難醫護人員的事件,通稱「醫患矛盾」、「醫患衝突」各種事件,幾件是精神病人做的?不都是一般人嗎?

因為沒有第一手的評估資料,憑殘缺零星的媒體報導,我也無法判斷他是不是精神病人。但如果有相關病史,入院隔離時,應該會有精神病專科醫師會診,並針對精神病史另外有治療方針,但因為沒有這方面的資訊,我猜測他應該不是精神病人,但這只是簡略的判斷,沒有當面的評估我也不能確定。

台灣進入三級防疫警戒之後,許多人被迫不能外出,學校停課,職場停工或在家工作者越來越多,大家關在室內久了,很多人都反應各種「精神病症狀」要出來的,無論是開玩笑的或真的精神狀況出問題,各種網路梗圖、迷因不是滿佈網路上?很多人精神上無法承受這樣一直被限制人身自由,隨著確診者增加,總有幾位無法接受就出現暴力行為的,雖然這種行為不見容於社會和國法,但現象本身不是很合理?世界各國都有暴力抵制防疫措施、醫療行為的事件,為什麼台灣發生,大家都要把責任推給精神病人?

我現在天天跟廿幾位精神病人在一起,社區精神復健機構本來是沒有門禁,但現在住民被迫足不出戶,也是一起承擔,大家都配合,我也沒看到大家被關了兩個多禮拜,有什麼症狀惡化或失控的情形,就我所看到的,有些精神病人的自制能力還高過所謂一般人。

這幾年疑似精神病人的暴力刑事案件,民眾和社會輿論往往也隨案件發展,產生極為前後不一的扭曲。事發當時就眾口一致說,犯案的不是精神病就是變態,總之精神不正常。司法審理開始,專業的精神鑑定也傾向犯人可能受病症干擾,而有暴力行為,輿論馬上改口指責嫌犯裝病,醫療專業和司法人員被欺騙了。如果法院真的依據專業鑑定,輕判甚至無罪,輿論立刻罵「恐龍法官」、「關在象牙塔內的醫學專家」。就這樣亂罵了好幾年,也沒看到誰檢討自己標準隨時浮動,更別提反省自己對於精神病人的歧視、偏見。

疫情蔓延,大家都不好受,發生這樣的事,人神共憤,但是把責任推給精神病人,這種無聊的歧視和污名,拜託就省省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若無其事的活著的沙龍
112會員
94內容數
身為一個愛看電影的社工,過去也曾經在部落格寫過一些「長的像影評」的心得文,希望能用社工的觀點,提供一些對於電影不同的角度。當然,有些電影跟社工領域,八百竿子打不著,就純粹是表達自己的感覺、想法而已。
2023/12/09
所以收案評估跟買股票差不多,都有賭博的性質,個案進來會怎麼樣?天曉得,我們能做的也是有限。讓個案離開或送住院,只是「停損」、「獲利了結」,跟什麼專業處置沒關係。 如果是這樣,那我們不如一開始就誠實一點。很多住宿式或長照機構,開會滿口都是「成本」、「人力」、「消耗」、「收不收得到錢」、「照顧麻不
Thumbnail
2023/12/09
所以收案評估跟買股票差不多,都有賭博的性質,個案進來會怎麼樣?天曉得,我們能做的也是有限。讓個案離開或送住院,只是「停損」、「獲利了結」,跟什麼專業處置沒關係。 如果是這樣,那我們不如一開始就誠實一點。很多住宿式或長照機構,開會滿口都是「成本」、「人力」、「消耗」、「收不收得到錢」、「照顧麻不
Thumbnail
2022/12/25
很多人看到他們開康復之家,就覺得是要做長照然後海撈一筆,不曉得講這些話的,是不是自己會親人曾經被劣質的長照機構欺負過,所以就覺得做長照的很多只是想賺錢? 前面已經解釋過「康復之家≠長照」,那開「康復之家」賺錢嗎?我不知道,我連自己服務的康家,沒有賺錢都不確定,但我可以從目前行業生態給點線索。
Thumbnail
2022/12/25
很多人看到他們開康復之家,就覺得是要做長照然後海撈一筆,不曉得講這些話的,是不是自己會親人曾經被劣質的長照機構欺負過,所以就覺得做長照的很多只是想賺錢? 前面已經解釋過「康復之家≠長照」,那開「康復之家」賺錢嗎?我不知道,我連自己服務的康家,沒有賺錢都不確定,但我可以從目前行業生態給點線索。
Thumbnail
2022/11/20
按我們的立場,當然希望障礙者功能越高越好,表示我們的服務有成就,但從這個事件看起來,相當的社會大眾都希望身心障礙者,最好都不要有什麼功能,徹底當個福利依賴者,關在機構了此殘生,不要到外面社會破壞秩序。 這真的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尤其是,他們社會功能維持的這麼好,是花了很多納稅人的血汗錢........
Thumbnail
2022/11/20
按我們的立場,當然希望障礙者功能越高越好,表示我們的服務有成就,但從這個事件看起來,相當的社會大眾都希望身心障礙者,最好都不要有什麼功能,徹底當個福利依賴者,關在機構了此殘生,不要到外面社會破壞秩序。 這真的是一件悲哀的事情,尤其是,他們社會功能維持的這麼好,是花了很多納稅人的血汗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您對精神疾病是怎麼想的呢?他們是精神病可怕的人還是只是單純生病的人呢,可以問問自己是如何看待精神疾病的,若您對此議題有興趣,歡迎進一步搜尋更多的資料,更了解關於精神疾病污名化這件環繞在我們生活周遭的議題。
Thumbnail
您對精神疾病是怎麼想的呢?他們是精神病可怕的人還是只是單純生病的人呢,可以問問自己是如何看待精神疾病的,若您對此議題有興趣,歡迎進一步搜尋更多的資料,更了解關於精神疾病污名化這件環繞在我們生活周遭的議題。
Thumbnail
本篇文章是新瓶裝舊酒,以前寫成的,還不錯讀,邀請各位讀讀看。
Thumbnail
本篇文章是新瓶裝舊酒,以前寫成的,還不錯讀,邀請各位讀讀看。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三則精神疾病相關報導。
Thumbnail
瘋靡雙周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倡議小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本文摘要三則精神疾病相關報導。
Thumbnail
2021年9月26日,屏東發生一起襲擊案,一位超商店員在勸導消費者戴口罩時,遭到臉部襲擊、雙眼受傷,而隨後報導揭露加害人有精神病史,並曾有過往傷人事件。消息一出,使得部分民眾感到恐慌,針對精神疾病當事人的不信任感提升。
Thumbnail
2021年9月26日,屏東發生一起襲擊案,一位超商店員在勸導消費者戴口罩時,遭到臉部襲擊、雙眼受傷,而隨後報導揭露加害人有精神病史,並曾有過往傷人事件。消息一出,使得部分民眾感到恐慌,針對精神疾病當事人的不信任感提升。
Thumbnail
身為一個高敏感的人,看見這樣的新聞總忍不住開始心痛,卻莫名所以的一則一則看下去,想理解這樣一個人,到底曾經歷過了什麼?或接著,他將遭遇怎麼樣的心路轉折?
Thumbnail
身為一個高敏感的人,看見這樣的新聞總忍不住開始心痛,卻莫名所以的一則一則看下去,想理解這樣一個人,到底曾經歷過了什麼?或接著,他將遭遇怎麼樣的心路轉折?
Thumbnail
病終究是苦痛的,你不會想要被藥物控制,也不該將其視為潮流,不然有病的人不願吃藥看醫生,沒病的人裝病,高高興興去找醫生拿藥,否認與不否認顛倒,好像過於荒唐了。
Thumbnail
病終究是苦痛的,你不會想要被藥物控制,也不該將其視為潮流,不然有病的人不願吃藥看醫生,沒病的人裝病,高高興興去找醫生拿藥,否認與不否認顛倒,好像過於荒唐了。
Thumbnail
這幾年疑似精神病人的暴力刑事案件,民眾和社會輿論往往也隨案件發展,產生極為前後不一的扭曲。事發當時就眾口一致說,犯案的不是精神病就是變態,總之精神不正常。司法審理開始,專業的精神鑑定也傾向犯人可能受病症干擾,而有暴力行為,輿論馬上改口指責嫌犯裝病,醫療專業和司法人員被欺騙了.............
Thumbnail
這幾年疑似精神病人的暴力刑事案件,民眾和社會輿論往往也隨案件發展,產生極為前後不一的扭曲。事發當時就眾口一致說,犯案的不是精神病就是變態,總之精神不正常。司法審理開始,專業的精神鑑定也傾向犯人可能受病症干擾,而有暴力行為,輿論馬上改口指責嫌犯裝病,醫療專業和司法人員被欺騙了.............
Thumbnail
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開播後,精神疾病成了大眾延伸討論劇情的熱門話題。劇中在精神病院裡的精神病患者,各有其悲傷的背景,也各有可愛之處。
Thumbnail
韓劇〈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開播後,精神疾病成了大眾延伸討論劇情的熱門話題。劇中在精神病院裡的精神病患者,各有其悲傷的背景,也各有可愛之處。
Thumbnail
        當兵中期,被輔導長派去精神病院當某兵的看護士官,短短數天的體驗,躁鬱症、憂鬱症、精神分裂在我腦中不再只是醫學名詞,而是某些人的遭遇所併發的結果,也是社會給他們的標籤。         人的一生,除了睡著之外,面對憤怒、抱怨、責難、挑釁、虛偽、諷刺、欺騙等情緒反應,無論是自發性或是他人
Thumbnail
        當兵中期,被輔導長派去精神病院當某兵的看護士官,短短數天的體驗,躁鬱症、憂鬱症、精神分裂在我腦中不再只是醫學名詞,而是某些人的遭遇所併發的結果,也是社會給他們的標籤。         人的一生,除了睡著之外,面對憤怒、抱怨、責難、挑釁、虛偽、諷刺、欺騙等情緒反應,無論是自發性或是他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