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困難之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看到補教業爭取疫苗施打,要求復課,甚至不惜喊出了國賠的字眼,讓我不禁想到電車難題這個實驗。
電車難題中受試者在模擬器中擔任火車駕駛,看到前方兩條軌道都有小孩,其中你走的那一條有三個,另外一條有一個。雖然你已經盡全力,但已經來不及煞車了,這時候你會選擇1.撞三個小孩2.切換軌道到另外一條只撞一個小孩?
現在的台灣處境也是一樣,今天的疫苗到貨量就是不夠,就是沒有這麼多的疫苗,但問題是每個人都想要施打,這要怎麼選擇,先給高風險?先給高齡者,還是要先給補教業?
作為一個政府,照顧人民,讓人民遠離恐懼是作為一個政府的責任,但一個政策,要滿足所有人的需求本身就是不易,光一個要開放哪些行業,本身就是一個問題。
政府,要照顧全體國民,憲法,保障國民的受教權,所以政府讓高中以下的公私立學校老師全面施打疫苗,教育部力拼九月開學,都是為了讓學生在九月一號能夠順利安全的返回學校。
公平正義在這波疫情中顯示的極為重要,如何合理的分配醫療資源,或者是哪些行業可以營業,都處處考慮著政府的應變能力與智慧。而教育部的力拼九月的開學,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返回校園,更讓那些處境比較困難,又或者是偏鄉,沒有額外能力去補教業的學生,不因為停課,而讓他們失去了受教育的機會,我想,這才是政府以及教育部的深層原因。
avatar-img
1會員
8內容數
各式觀點,與社會交流。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雲朵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自5/18爆發本土病例180例確診後,帶您快速了解今日的確診以及最新最中立的疫情分析 今天中央公布187例的本土確診。其中新北76例,台北71例共147例,其餘縣市為40例。 從整個數據來看,最近幾天數據都維持在200例以下,雙北數據也都維持在百例以下,代表著整個疫情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而雙北也不再
在5/15爆發本土病例180例後,帶您快速掌握今日的確診狀況以及最獨特觀點的疫情分析         今天中央公布175例的本土個案,其中新北87例,台北34例共121例。其餘54例為外縣市。         今天新北稍稍回升,台北則是回到30例上下,但也不用太驚慌。從一週的數據來看,雙北確實都有在
自5/15爆發本土確診180例後,帶您快速掌握今日確診情形以及最新最中立的觀點分析         今天中央公布的確診數為167例,其中新北增加65例,台北50例共115例,其餘52例為外縣市。         今日確診數較昨日新增32例,新北沒有增加,台北增加24例。其餘縣市總和較昨日增加8例。
在5/15本土病例180例後,帶您快速掌握今日確診情形以及最新又中立的觀點分析。                                                        今天中央公布的確診案例為135例。其中新北65例,台北26例共91例,其餘44例為外縣市。         
自5/18爆發本土病例180例確診後,帶您快速了解今日的確診以及最新最中立的疫情分析 今天中央公布187例的本土確診。其中新北76例,台北71例共147例,其餘縣市為40例。 從整個數據來看,最近幾天數據都維持在200例以下,雙北數據也都維持在百例以下,代表著整個疫情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而雙北也不再
在5/15爆發本土病例180例後,帶您快速掌握今日的確診狀況以及最獨特觀點的疫情分析         今天中央公布175例的本土個案,其中新北87例,台北34例共121例。其餘54例為外縣市。         今天新北稍稍回升,台北則是回到30例上下,但也不用太驚慌。從一週的數據來看,雙北確實都有在
自5/15爆發本土確診180例後,帶您快速掌握今日確診情形以及最新最中立的觀點分析         今天中央公布的確診數為167例,其中新北增加65例,台北50例共115例,其餘52例為外縣市。         今日確診數較昨日新增32例,新北沒有增加,台北增加24例。其餘縣市總和較昨日增加8例。
在5/15本土病例180例後,帶您快速掌握今日確診情形以及最新又中立的觀點分析。                                                        今天中央公布的確診案例為135例。其中新北65例,台北26例共91例,其餘44例為外縣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第六章:疫苗的「第三條軌道」:別碰,會電到! 談到疫苗,這是一個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氣的話題。就像地鐵的第三條軌道一樣,碰不得,摸一下就可能被「電」到,還會招來一大群人拿著放大鏡對你指指點點。所以,如果你打算說疫苗的壞話,最好先練好飛毛腿,因為這是一條很容易踩到雷的路。 「疫苗:健康的超級英雄?」
合理分配心力:從疫苗回條談行政工作的輕重緩急 今天中午吃飯時,學校的護理師分享了她最近的工作困境。由於新冠疫苗施打即將開始,學校又發出了一次調查通知單。然而,正如以往一樣,總有幾位學生要麼遲交,要麼乾脆不交,這讓她的統計工作變得相當困難。更糟的是,有的學生先表示不打疫苗,後來又改變主意,增加了額外
最近台灣好幾個學校增設的護理系揭牌了,準備招生。 這種思維真是爛透的慣老闆。 舉一個例子教育界的例子: 國中小教育的行政大逃亡已經好幾年了。2016年教育部宣布要行政減量,結果當然是並沒有,還是很多老師不想當行政。 正常的思維,先調查行政大逃亡的現象,取得充足的數據和資訊,確定此現象存在......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幼教是學校教育的第一階段,但在台灣一直很尷尬,制度也很錯亂,一直很疑惑這些專家官員是怎麼回事。 而且,沒有最錯亂,只有更錯亂。 幼教人力很複雜,一個公立幼兒園會有的人力,或稱為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會包括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 今年教育部又示意各縣市招聘短期臨時的加置之照顧服務人員。
Thumbnail
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4年3月為止,全台機車數為14,569,949台,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99位擁有機車;全台汽車數8,613,578台,每100位台灣人,擁有汽車的就有36.8位。在汽、機車普及率如此高的台灣,除了意外險、產險等商業保險的保障外,掌握通勤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是廣大的通勤族保障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又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難怪我有好幾年不敢吃蛋 台灣的教育在於大學端,這個問題我在「講不完的教育」這個專題裡有提到,大學本來就是為國家培育人才的地方,但現今的大學,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卻沒有一所死傷逃掉的大學主導人再檢討自己創辦的大學為什麼會傷亡這麼慘重?   一個不懂得檢討失敗原因
Thumbnail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Thumbnail
自新北某國中校園內發生令人悲痛的割喉案後,教育部看似快馬加鞭制定法規,試圖亡羊補牢化解社會不滿所帶來的政治效應,但從其端出的政策可以看到,教育部只想解決政治問題,再次祭出「輔導」的老招(註1),而沒有真正想解決目前校園內充斥不定時炸彈,為校園帶來人身安全和恐懼的問題……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第六章:疫苗的「第三條軌道」:別碰,會電到! 談到疫苗,這是一個讓人忍不住深吸一口氣的話題。就像地鐵的第三條軌道一樣,碰不得,摸一下就可能被「電」到,還會招來一大群人拿著放大鏡對你指指點點。所以,如果你打算說疫苗的壞話,最好先練好飛毛腿,因為這是一條很容易踩到雷的路。 「疫苗:健康的超級英雄?」
合理分配心力:從疫苗回條談行政工作的輕重緩急 今天中午吃飯時,學校的護理師分享了她最近的工作困境。由於新冠疫苗施打即將開始,學校又發出了一次調查通知單。然而,正如以往一樣,總有幾位學生要麼遲交,要麼乾脆不交,這讓她的統計工作變得相當困難。更糟的是,有的學生先表示不打疫苗,後來又改變主意,增加了額外
最近台灣好幾個學校增設的護理系揭牌了,準備招生。 這種思維真是爛透的慣老闆。 舉一個例子教育界的例子: 國中小教育的行政大逃亡已經好幾年了。2016年教育部宣布要行政減量,結果當然是並沒有,還是很多老師不想當行政。 正常的思維,先調查行政大逃亡的現象,取得充足的數據和資訊,確定此現象存在......
Thumbnail
自從新冠肺炎流行後,門診中陸陸續續出現了不少特地來自費施打疫苗的患者,多數是因為疫情的關係,突然開始重視疫苗接種以及自身的健康。其實平常偶爾也有家長問歐醫師,除了流感跟新冠疫苗,還有沒有哪些自費疫苗可以施打?我相信每個爸爸媽媽,心裡一定是希望可以維持身體健康,陪伴孩子更久的時間。 成人也可以打的
Thumbnail
幼教是學校教育的第一階段,但在台灣一直很尷尬,制度也很錯亂,一直很疑惑這些專家官員是怎麼回事。 而且,沒有最錯亂,只有更錯亂。 幼教人力很複雜,一個公立幼兒園會有的人力,或稱為幼兒園教保服務人員,會包括園長、教師、教保員及助理教保員。 今年教育部又示意各縣市招聘短期臨時的加置之照顧服務人員。
Thumbnail
根據交通部統計,截至2024年3月為止,全台機車數為14,569,949台,每100位台灣人中,就有99位擁有機車;全台汽車數8,613,578台,每100位台灣人,擁有汽車的就有36.8位。在汽、機車普及率如此高的台灣,除了意外險、產險等商業保險的保障外,掌握通勤法律的基本知識也是廣大的通勤族保障
Thumbnail
在教育現場有許多亂象是由政府不當政策造成。這篇文章裡的三則漫畫就反映了教育部一邊高喊「以學生學習為中心」的口號,一邊反其道而邊的荒謬。
Thumbnail
又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難怪我有好幾年不敢吃蛋 台灣的教育在於大學端,這個問題我在「講不完的教育」這個專題裡有提到,大學本來就是為國家培育人才的地方,但現今的大學,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卻沒有一所死傷逃掉的大學主導人再檢討自己創辦的大學為什麼會傷亡這麼慘重?   一個不懂得檢討失敗原因
Thumbnail
面對這種已知的風險,先進國家怎麼處理,台灣又怎麼去回應? 基本上,全部都在犧牲本國農業與輕工業,將土地、資本集中在有競爭力,技術具有獨特性、低替代性的產業上,高替代的就外移,去低廉成本的地方生產。與左右派一點屁關係都沒,大家都在犧牲,差別在於右派是直接砍死,左派政府是先打...
Thumbnail
自新北某國中校園內發生令人悲痛的割喉案後,教育部看似快馬加鞭制定法規,試圖亡羊補牢化解社會不滿所帶來的政治效應,但從其端出的政策可以看到,教育部只想解決政治問題,再次祭出「輔導」的老招(註1),而沒有真正想解決目前校園內充斥不定時炸彈,為校園帶來人身安全和恐懼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