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北某國中校園內發生令人悲痛的割喉案後,教育部看似快馬加鞭制定法規,試圖亡羊補牢化解社會不滿所帶來的政治效應,但從其端出的政策可以看到,教育部只想解決政治問題,再次祭出「輔導」的老招(註1),而沒有真正想解決目前校園內充斥不定時炸彈,為校園帶來人身安全和恐懼的問題。
多年前,令人聞風喪膽的殺人犯陳進興,就是成長於家庭教育功能不彰的家庭。但是,他的孩子由於在家庭教育功能健全的環境下長大,所以,都走上正途。(註2)
在美國曾為超過100名死囚辯護的律師David R. Dow指出,大約有80%的死囚是來自功能不彰的家庭,所以,他認為政府只要推動正確的介入措施,就可以引領高風險的孩子從不歸路轉彎,步上正途,而且越早介入越好,如果等孩子進入少年司法制度,要救回來就難多了。(註3)
維持社會穩定,預防勝於治療。舉例來說,若銀行警衛或職員時時關注前來辦事的客戶,詢問服務需求,就可能大幅降低銀行搶案的發生或有效防堵詐騙集團得逞的機會。海關和法院實施無差別的安全檢查,限制帶上飛機的物品,也是做安全防範。學校實施安全檢查也是同理,該措施最主要的功能是預防犯罪,而不是搜到違禁品。
這次教育部所提出「補破網」的相關措施,依舊刻意漏掉解決家長對老師濫訴的問題。如果教育部不處理這部份,就等於是要老師冒著生命危險或隨時丟失工作的風險去處理、面對校園暴力情境。基層教師真心想問教育部:長官們,您們對經過國家培訓的專業老師之態度為何?是視如土芥、敝屣或寇讎?還是?
照理說,教育部是管理全國教育的部會,應該會知道家庭教育是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更是學校教育的上游。但不知為何,教育部總是集中精力處理教育的表面,面對校園暴力,只有一千零一招的老哏~輔導。
現今的教育部在國人眼中,似乎已經是缺乏專業,玩不出新把戲的老狗。這讓人民也不禁想了解:教育部官員們的教育專業素養是否還在?掌握及解決教育問題的關鍵能力呢?一個無法精準解決問題的教育部,是適格的教育部嗎?
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期許有錢、有權、有人才的教育部在制定政策之時,不要老是以無用的口號和方案敷衍社會大眾;應該以更負責任的心態找出解決問題之鑰,才不會放任校園暴力悲劇再次發生。
註1:檢討校園防護機制 教育部:一次性嚴重侵害適用霸凌防治準則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