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依舊頭痛醫頭 腳痛醫腳 ~寫在新北某國中割喉悲劇之後

綠園嬿語-avatar-img
發佈於教育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自新北某國中校園內發生令人悲痛的割喉案後,教育部看似快馬加鞭制定法規,試圖亡羊補牢化解社會不滿所帶來的政治效應,但從其端出的政策可以看到,教育部只想解決政治問題,再次祭出「輔導」的老招(註1),而沒有真正想解決目前校園內充斥不定時炸彈,為校園帶來人身安全和恐懼的問題。

失能的家庭教育培養出行為偏差的孩子

多年前,令人聞風喪膽的殺人犯陳進興,就是成長於家庭教育功能不彰的家庭。但是,他的孩子由於在家庭教育功能健全的環境下長大,所以,都走上正途。(註2)

在美國曾為超過100名死囚辯護的律師David R. Dow指出,大約有80%的死囚是來自功能不彰的家庭,所以,他認為政府只要推動正確的介入措施,就可以引領高風險的孩子從不歸路轉彎,步上正途,而且越早介入越好,如果等孩子進入少年司法制度,要救回來就難多了。(註3)

校園暴力的預防措施一定要做

維持社會穩定,預防勝於治療。舉例來說,若銀行警衛或職員時時關注前來辦事的客戶,詢問服務需求,就可能大幅降低銀行搶案的發生或有效防堵詐騙集團得逞的機會。海關和法院實施無差別的安全檢查,限制帶上飛機的物品,也是做安全防範。學校實施安全檢查也是同理,該措施最主要的功能是預防犯罪,而不是搜到違禁品。

立法解決家長對老師濫訴

這次教育部所提出「補破網」的相關措施,依舊刻意漏掉解決家長對老師濫訴的問題。如果教育部不處理這部份,就等於是要老師冒著生命危險或隨時丟失工作的風險去處理、面對校園暴力情境。基層教師真心想問教育部:長官們,您們對經過國家培訓的專業老師之態度為何?是視如土芥、敝屣或寇讎?還是?

結語:

照理說,教育部是管理全國教育的部會,應該會知道家庭教育是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更是學校教育的上游。但不知為何,教育部總是集中精力處理教育的表面,面對校園暴力,只有一千零一招的老哏~輔導。


現今的教育部在國人眼中,似乎已經是缺乏專業,玩不出新把戲的老狗。這讓人民也不禁想了解:教育部官員們的教育專業素養是否還在?掌握及解決教育問題的關鍵能力呢?一個無法精準解決問題的教育部,是適格的教育部嗎?

無論如何,我們還是要期許有錢、有權、有人才的教育部在制定政策之時,不要老是以無用的口號和方案敷衍社會大眾;應該以更負責任的心態找出解決問題之鑰,才不會放任校園暴力悲劇再次發生。


註1:檢討校園防護機制 教育部:一次性嚴重侵害適用霸凌防治準則

註2:少談爸爸 陳進興2子美國長大成績優秀

註3:大衛 R. 道: 從死囚身上學到的課

*******************************************************

持續創作不易,若您喜歡我的文章,請不吝追蹤、訂閱、分享、留言並點擊愛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綠園嬿語的沙龍
101會員
195內容數
自從新教師法暨退休新制實施後,教育職場遭逢鉅變。因此,此專題會探討教育職場狀況與風險,以幫助更多人瞭解教育職場的實際狀況。
綠園嬿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08
新竹縣教師已逾一年無法在校外線上請假,縣府以資安問題為由,引起教師們質疑。文章探討此問題並非技術問題,而是學校行政人員與校長的心態,呼籲保障教師請假權益。
Thumbnail
2025/04/08
新竹縣教師已逾一年無法在校外線上請假,縣府以資安問題為由,引起教師們質疑。文章探討此問題並非技術問題,而是學校行政人員與校長的心態,呼籲保障教師請假權益。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章探討一起老師因學生課堂行為產生肢體衝突,最後被判無罪的案例。文中詳細描述案件經過、各審級判決結果以及法官的判決理由,並分析此案例在教育調查和法律程序上的啟示。
Thumbnail
2025/03/28
本文章探討一起老師因學生課堂行為產生肢體衝突,最後被判無罪的案例。文中詳細描述案件經過、各審級判決結果以及法官的判決理由,並分析此案例在教育調查和法律程序上的啟示。
Thumbnail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2025/03/25
從臺灣冤案實錄探討教育界調查員制度缺失,以案例分析檢察官草率起訴與調查員引導證詞的相似性,呼籲教師面對校園調查應更謹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教育部修正發布校園霸凌防制準則
Thumbnail
教育部修正發布校園霸凌防制準則
Thumbnail
新北國中生遭割頸案反映出校園內連提供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出問題,這讓家長如何放心讓孩子上學?面對這樣的困境,教育部還是將政治置於專業之上,此舉完全罔顧孩子的教育和人身安全。
Thumbnail
新北國中生遭割頸案反映出校園內連提供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出問題,這讓家長如何放心讓孩子上學?面對這樣的困境,教育部還是將政治置於專業之上,此舉完全罔顧孩子的教育和人身安全。
Thumbnail
國中生割頸案震撼全台灣,教育現場究竟發生什麼事? 難道都是教育現場上的錯?難道老師都沒有教學生認識情緒及控管? 一個案件的發生,跟系統有很大的關聯,究竟是誰已經不可考, 但社會案件也是一記警世鐘,檢視我們的教學現場,有沒有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 SEL便是很好的指引。SEL指的是社會情感學習,希
Thumbnail
國中生割頸案震撼全台灣,教育現場究竟發生什麼事? 難道都是教育現場上的錯?難道老師都沒有教學生認識情緒及控管? 一個案件的發生,跟系統有很大的關聯,究竟是誰已經不可考, 但社會案件也是一記警世鐘,檢視我們的教學現場,有沒有可以做的更好的地方? SEL便是很好的指引。SEL指的是社會情感學習,希
Thumbnail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當您在內閣改組不動如山,任內卻發生豐原高中學生自殺到新北國中少年割喉,您問心無愧嗎?當我三年前擔任國教署諮詢委員提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呼籲對學生的一次性暴力或重大肢體傷害也是霸凌,教育部卻到現在都沒有完成修法。如今學生在校內被割喉慘死,竟然都不是校園霸凌,這不是很諷刺嗎?
Thumbnail
教育部潘文忠部長:當您在內閣改組不動如山,任內卻發生豐原高中學生自殺到新北國中少年割喉,您問心無愧嗎?當我三年前擔任國教署諮詢委員提案修正《校園霸凌防制準則》,呼籲對學生的一次性暴力或重大肢體傷害也是霸凌,教育部卻到現在都沒有完成修法。如今學生在校內被割喉慘死,竟然都不是校園霸凌,這不是很諷刺嗎?
Thumbnail
自新北某國中校園內發生令人悲痛的割喉案後,教育部看似快馬加鞭制定法規,試圖亡羊補牢化解社會不滿所帶來的政治效應,但從其端出的政策可以看到,教育部只想解決政治問題,再次祭出「輔導」的老招(註1),而沒有真正想解決目前校園內充斥不定時炸彈,為校園帶來人身安全和恐懼的問題……
Thumbnail
自新北某國中校園內發生令人悲痛的割喉案後,教育部看似快馬加鞭制定法規,試圖亡羊補牢化解社會不滿所帶來的政治效應,但從其端出的政策可以看到,教育部只想解決政治問題,再次祭出「輔導」的老招(註1),而沒有真正想解決目前校園內充斥不定時炸彈,為校園帶來人身安全和恐懼的問題……
Thumbnail
在國人喜迎2024新年到來之際,新北卻有名國三生由於教育部的錯誤政策早夭,在校園內慘遭割喉而亡,令人悲慟。 慘案的發生,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始作俑者,正是全國教育的主管機關~教育部。因此,唯有教育部願意為孩子制定對的政策,才能避免類似的慘劇發生。
Thumbnail
在國人喜迎2024新年到來之際,新北卻有名國三生由於教育部的錯誤政策早夭,在校園內慘遭割喉而亡,令人悲慟。 慘案的發生,不是天災,而是人禍。始作俑者,正是全國教育的主管機關~教育部。因此,唯有教育部願意為孩子制定對的政策,才能避免類似的慘劇發生。
Thumbnail
我不是第一線的教師、也不是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的專任輔導人員,更不是少年法庭的法官,但近一年與臺北市社會局密切合作,以及承接教師支持方案的諮商經驗,引領我思考:憤怒之外,我
Thumbnail
我不是第一線的教師、也不是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的專任輔導人員,更不是少年法庭的法官,但近一年與臺北市社會局密切合作,以及承接教師支持方案的諮商經驗,引領我思考:憤怒之外,我
Thumbnail
教育制度及學生作息規畫的問題、 學校環境及學生生態的的問題、 校規的問題、 校長的問題、 主任的問題、 老師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家長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同儕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學生本人的問題、 學生友人的問題、 台灣教育界的問題、 台灣社會的問題、 其他問題……
Thumbnail
教育制度及學生作息規畫的問題、 學校環境及學生生態的的問題、 校規的問題、 校長的問題、 主任的問題、 老師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家長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同儕沒有留意而造成的問題、 學生本人的問題、 學生友人的問題、 台灣教育界的問題、 台灣社會的問題、 其他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