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 | 徹底改變一個人! 我從英語會話課中學到的 不只英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之前時常不得其解的問題:我們到底跟哈佛差在哪裏?為什麼做什麼都不順利、不受支持?為什麼16歲的Matt Salsamendi 創立「Beam」遊戲串流平台,18歲就可以被微軟高價收購,活出巔峰人生?直到最近,一切的答案漸漸清晰,不證自明。


故事起源於我在家裡,線上上著倒數第二堂英語會話課。這名中年的美國老師給我的最大印象,莫過於一再一再的提醒我,美國人絕不是一個好吃懶做的民族,一個懶惰的群體,不可能造就現今的世界最強國家。

接到最後一個這堂會話課的project,是一個完整的英語演講練習,從三個禮拜前浩浩蕩蕩的展開。內容主旨在自行訂立任意的演講主題,撰寫outlines,並且在課堂上針對自己的主題,完成一個完整的演講,是十分具有可塑性與創造性的一個project內容。

老實說我並不是很上心的做,面對如此成長性的生命歷程,在第一個禮拜我只草草的寫了幾條outlines,便在一週只有連續兩堂的課程最後,斷斷續續的講完了根本沒有re過的outline稿。即便老師認真聽完了並積極正向的回覆:"It is a good try!That's good for you for be the first if all students."我仍對自己的初次表現和態度感到愧疚。

時間拉到了今天,在線上上著英文會話課的我,經歷了幾次練習,不停修正自己的用辭、在小組中盡量做到最積極參與、在課程中最認真的回覆和思考。終於算是比較完整的完成了我的報告主題:語辭還算流暢、報告架構有出來、沒有笑場或停頓...我甚至是在老師詢問who wants to go first後,就積極的做先勇,努力要把最後兩堂課做到最好的自己。結束後老師也給了不錯的回覆,我存完了自己的螢幕錄影,也心滿意足的下台一鞠躬。


 (帥氣的丁真演講照,圖為聯合國會議)

(帥氣的丁真演講照,圖為聯合國會議)


直到我開始嘗試將我認為完整的演講課程寫成學習歷程。俗語說漏洞始於發現,真是一點都沒有錯。我倏忽然回想起這堂會話課從一年前開始以來的每個細節:當我們準備每個project練習到一半,大家累了開始發呆休息,總會有一個渾厚而風趣的聲音不斷迴響在教室:“Practice! Practice! Do it again and again, don't stop before you're finish.”督促著我們在任務完成之前不要懈怠;每當課程適逢國定假日,放假前一個禮拜離開教室前,總會有一句耳熟的話再三叮嚀:“Do your project in your home with your friends, I will expect to see your work done after two weeks! ”這樣的告知我們認真對待自己的作業;還有每次進行小組團體練習,我們偷懶想坐著在桌上各自讀文章了事,不進行合作,這種頹廢的時刻總有一個熟悉而充滿能量的聲音播送:“Stand up to do it, don't sit down on disgusting time. Stand up and choose any place wherever you gonna go and do your practice, again and again...”一針見血的弊除我們保守型學生的通病。

一時間這些畫面歷歷在目;又想起當時自己的想法:「拜託,誰這麼認真啊!自己都叫不動同學,尤其放假同學根本就跟死人一樣,誰還跟你假日一起約時間討論project..」;課程結束,眼睛看著電腦,盯著根本不成文章的學習歷程PPT畫面..


「天啊,原來這是我一直以來,面對人生的態度」


我對自己一怒之下,抓回自己認為很滿意的文稿,翻到背面空白處。點開TED演講,仔仔細細的看一遍人家真正的英語講者,是怎麼編排Intro, Body and Conclusion;每個分段、小點、證據論文、故事各佔了幾分幾秒;講者如何安排Bridge 的插入與內容;演講時的動作、表情、姿態;語速快慢的變化;講者的資料援引方式與比例......全部詳實記錄後先key進原本空蕩無比的學習歷程中。把那場演講的所有細節全部列項嚴密的排好,再和自己雜亂無章的講稿從頭到尾狠狠的比過一輪。

完成之後,我開始拿出真正的決心。完整的編排自己的演講格式,標註哪裡要講幾分鐘、哪裡要有文獻證明、這邊需要改掉用詞、這一段不要一直重複用語,仔細地寫出一份逐字稿根除詞窮、那一點要加入自己的故事,增加說服力.....。從倒數第二堂課開始,也許是因為結束的到來而警醒了甚麼;也或許是一次良心發現,我才開始產生自己在上「英語會話課」的感覺。透過一次破釜沉舟式的努力經驗,終於全盤了解到自己在名為「態度」的這條量表上,到底站在哪裡。

原來老師在課中說一次演講他自己都會至少講過50次,這個數字完全不是口無遮攔的玩笑,是人家跟我不一樣的做事態度。



明末清初[濟公傳 • 第一八八回]有云:「豈不知泰山高矣,泰山之上還有天;滄海深矣,滄海之下還有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以自身簡單而慘痛的經驗讚同,人切莫自滿一時,而誤了成長的良機。之前時常不得其解的問題:我們到底跟哈佛差在哪裏?為什麼做什麼都不順利、不受支持?為什麼16歲的Matt Salsamendi 創立「Beam」遊戲串流平台,18歲就可以被微軟高價收購,活出巔峰人生?

過了一年,英語會話課也近打響尾聲的時刻。我想,一切的答案也漸漸的不證自明。在嘗試完50次,100次之前,八字都還沒一撇呢!

是吧!老師!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歌的沙龍
2會員
18內容數
這是一個介紹音樂與美術的專題
小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10/26
就像走在充滿草叢和毒蛇,戰戰兢兢的黑暗森林中,遠遠隱約的銳利閃光掃來,是一輛讓人大放心的山地越野車,在黑暗中毫不猶豫地駛來。車頭忽然一掃,地上厚厚的枯葉死灰一捲而起,車燈轉而和你的眼神凝聚在一起,重新望向希望的前方,原來夜間的林木荊棘、橫亙的猛獸野草也可以這麼率性順心。 就像那答答的節拍,涼涼的
Thumbnail
2021/10/26
就像走在充滿草叢和毒蛇,戰戰兢兢的黑暗森林中,遠遠隱約的銳利閃光掃來,是一輛讓人大放心的山地越野車,在黑暗中毫不猶豫地駛來。車頭忽然一掃,地上厚厚的枯葉死灰一捲而起,車燈轉而和你的眼神凝聚在一起,重新望向希望的前方,原來夜間的林木荊棘、橫亙的猛獸野草也可以這麼率性順心。 就像那答答的節拍,涼涼的
Thumbnail
2021/10/17
走在晚間熱鬧的街頭,噪聲四處蹦迪、好不熱鬧。而我雖然也很享受在這樣獨特的台灣夜市當中,但我的心是安靜的。我的心此時走在點著月燈的青草湖畔。漫步沙沙,是個連蟬聲都沒有的湖光粼粼,但絲絲的青草仍紳士的招呼我的腳步。 「我不願讓你一個人 一個人在人海浮沉。 我不願你獨自走過 風雨的時分...」 晚
Thumbnail
2021/10/17
走在晚間熱鬧的街頭,噪聲四處蹦迪、好不熱鬧。而我雖然也很享受在這樣獨特的台灣夜市當中,但我的心是安靜的。我的心此時走在點著月燈的青草湖畔。漫步沙沙,是個連蟬聲都沒有的湖光粼粼,但絲絲的青草仍紳士的招呼我的腳步。 「我不願讓你一個人 一個人在人海浮沉。 我不願你獨自走過 風雨的時分...」 晚
Thumbnail
2021/10/10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更是大家都知道、都背過的東西。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這和親職教育,和當個好家長,和教出快樂的孩子有甚麼關係。 二十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巨人: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 ,是人人皆知的心理健康大師;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更是大家都知道、
Thumbnail
2021/10/10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更是大家都知道、都背過的東西。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這和親職教育,和當個好家長,和教出快樂的孩子有甚麼關係。 二十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巨人:馬斯洛  Abraham Harold Maslow ,是人人皆知的心理健康大師;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更是大家都知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從過去坐在教室中聽講座分享的大一學生,到最近被邀請而成為兩次活動的講者,角色上的轉換,讓我看到自己在大學中的蛻變。 全英文分享實習經歷 當初被認識的英文老師邀請去和商管科系的大學生分享實習經驗(搭配課程進度談到實習)時,我是很期待的。不過得知要全英文分享時,同時也多了一些負擔,不過我想挑戰自
Thumbnail
從過去坐在教室中聽講座分享的大一學生,到最近被邀請而成為兩次活動的講者,角色上的轉換,讓我看到自己在大學中的蛻變。 全英文分享實習經歷 當初被認識的英文老師邀請去和商管科系的大學生分享實習經驗(搭配課程進度談到實習)時,我是很期待的。不過得知要全英文分享時,同時也多了一些負擔,不過我想挑戰自
Thumbnail
2/14(二) 第二十七堂: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三) 音頻中老師談到: 不擅言詞會用鏡子練習, 為了改善這樣的狀況, 做了很多的努力, 也因為以往的努力, 帶來不可思議的轉變, 「改變的關鍵是:我接納了自己,也看見了自己的努力」 即使過程土法煉鋼, 也欣賞自己的努力, 從小場的研究所上台發表,
Thumbnail
2/14(二) 第二十七堂:運用覺察與接納來改變自己(三) 音頻中老師談到: 不擅言詞會用鏡子練習, 為了改善這樣的狀況, 做了很多的努力, 也因為以往的努力, 帶來不可思議的轉變, 「改變的關鍵是:我接納了自己,也看見了自己的努力」 即使過程土法煉鋼, 也欣賞自己的努力, 從小場的研究所上台發表,
Thumbnail
哈囉好久不見英國系列,實在是太忙到很難來回憶這邊的事情,但看著上次寫的時間竟然是七月還真有點久遠。這次要來聊一個我當時三學期都在跟同學們進行長期的語言邏輯探討。 傻傻的第一學期 第一學期剛開始上課,基本上對教授說的話大概一知半解,母語並非英文的我們努力地聽他們在說什麼,一邊也要努力地寫下各種筆記。常
Thumbnail
哈囉好久不見英國系列,實在是太忙到很難來回憶這邊的事情,但看著上次寫的時間竟然是七月還真有點久遠。這次要來聊一個我當時三學期都在跟同學們進行長期的語言邏輯探討。 傻傻的第一學期 第一學期剛開始上課,基本上對教授說的話大概一知半解,母語並非英文的我們努力地聽他們在說什麼,一邊也要努力地寫下各種筆記。常
Thumbnail
當我小學的時候,學校每週都有一堂說話課,那時候不流行被主科挪去寫評量或加強補課,所以都能順利享受德智體群美的課綱,大家按表授課。說話課是班導師掌握的時段,他會輪流找同學上台練習對台下的人說話,一來訓練公開演說,二則培養台風和膽識,通常頑皮的同學往往首當其衝。
Thumbnail
當我小學的時候,學校每週都有一堂說話課,那時候不流行被主科挪去寫評量或加強補課,所以都能順利享受德智體群美的課綱,大家按表授課。說話課是班導師掌握的時段,他會輪流找同學上台練習對台下的人說話,一來訓練公開演說,二則培養台風和膽識,通常頑皮的同學往往首當其衝。
Thumbnail
「我讀的是英語系。」感覺就像是一則大家忍住不講的笑話。 我還記得大學一年級有一門課,叫做「文學作品導讀」,教授跟我們說: 「最會失業的,就是英文系。」 在那個當下,我旋即就知道他接下來要講什麼了,大概就是什麼要我們培養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百個專長之類的技術道德神話。 你不知道這有什麼好氣的。
Thumbnail
「我讀的是英語系。」感覺就像是一則大家忍住不講的笑話。 我還記得大學一年級有一門課,叫做「文學作品導讀」,教授跟我們說: 「最會失業的,就是英文系。」 在那個當下,我旋即就知道他接下來要講什麼了,大概就是什麼要我們培養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百個專長之類的技術道德神話。 你不知道這有什麼好氣的。
Thumbnail
我小時候唯一補過習的科目,是英文。 那是一家離我家不遠的私人補習班 費用非常貴,一週上兩次 晚上2小時,每個月6000–7000塊(快20年前) 當時非常討厭英文,一直到自己長大後,才自己去啟蒙了對英文的喜愛。 現在回想起來 真的不知道當時那些老師都在幹嘛,雖然收了數十萬的學費 ▼ 先破壞,再創新
Thumbnail
我小時候唯一補過習的科目,是英文。 那是一家離我家不遠的私人補習班 費用非常貴,一週上兩次 晚上2小時,每個月6000–7000塊(快20年前) 當時非常討厭英文,一直到自己長大後,才自己去啟蒙了對英文的喜愛。 現在回想起來 真的不知道當時那些老師都在幹嘛,雖然收了數十萬的學費 ▼ 先破壞,再創新
Thumbnail
其實剛得到這些資訊,完全腦袋空空。看著手機拍的這些投影片,每個字我都看得懂,但為何可以這麼難理解?我認真發現這是在考驗語言邏輯阿!所以當時我立下誓言要跟外國室友當好朋友,盡量都不講中文。
Thumbnail
其實剛得到這些資訊,完全腦袋空空。看著手機拍的這些投影片,每個字我都看得懂,但為何可以這麼難理解?我認真發現這是在考驗語言邏輯阿!所以當時我立下誓言要跟外國室友當好朋友,盡量都不講中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