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坐在教室中聽講座分享的大一學生,到最近被邀請而成為兩次活動的講者,角色上的轉換,讓我看到自己在大學中的蛻變。
當初被認識的英文老師邀請去和商管科系的大學生分享實習經驗(搭配課程進度談到實習)時,我是很期待的。不過得知要全英文分享時,同時也多了一些負擔,不過我想挑戰自己,也想從這個難得的機會裡訓練自己 public speaking 的能力。
思考那些過去自己想了解,卻沒有人回答你的問題們,把回答在演講中告訴聽眾。
被11月的最後一科期中考轟炸結束後,我利用剩餘的兩個晚上的時間加緊趕出簡報。在做簡報之前,我也不停思考到底要傳達給別人那些內容。回想自己在實習前中後的心路歷程,我盡量把自己當初想知道的,以有條理的方式呈現。在哪個部分預計想要分享甚麼故事的伏筆,都有事先安排。希望透過講座,真正讓聽者能夠收穫一些甚麼,不會覺得是浪費時間。也難得有空認真設計投影片的排版與內容,希望能夠吸引大家的注意。
我分別在兩堂課各分享一個小時,原本想說有先試講過,想說應該沒問題,沒想到和真正演講還是落差很大。第一堂課演講一開始,老師友善地提醒我講慢一點,讓我舒緩了一點壓力。不過畢竟要以非母語來表達,只有想好大概架構(無背稿),也讓我仍難掩緊張😣,講話偶爾也會卡卡的。我對於第一場演講給自己的評分,大概只有60分,因為只有把想要表達的說出來而已。
反思不成功的經驗,並做出調整,就能做到自己想成為的樣子。
不過到了第二堂課,我放鬆了不少。利用中堂下課反思自己可以做的改變,第二堂課時以前一次的經驗為基點,改正之前的缺失。除了講得更流利之外,也知道如何控時,更有機會可以和學生們互動。講完之後,意外發現英文演講也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甚至沒有想過自己也可以講得很好,很開心😄之後開 Slido 讓大家匿名提問,看到大家踴躍問問題,也讓我額外分享了很多事情。不只是實習,大家關注更多的是英文能力的精進(考雅思和英文口說的培養)。
和一個系上老師偶爾會定期說一下自己的生活,在11月時,他就告訴我希望可以和他的導生分享有關於我怎麼經營我的大學生活。本來覺得自己沒有做很多事情,沒想到在整理經歷時,也才默默發現累積了許多不同的經驗。
把重要的事想辦法先排在一定要完成的清單上,再考慮其他的事。
Q&A 的座談會和分享比起來,步調比較輕鬆,談到比較多有關於生活的部分。事先收集到認識的導生的問題,也讓我發現大家對於時間管理最有興趣。最重要的原則就是 Prioritize,思考自己的目標,把重要的事先做,就是我的原則。每學期初總是會訂定自己想做的事,包含長期與短期目標。長期目標像是每天用 App 學習德文,這種短時間看不出成效的事很容易被忽略,但是長期累積的影響,卻不容小覷。就算再忙,我一定會擠出時間去做。而參加活動方面,我則是希望不再做類似的事情,要挑戰沒做過的事,因為大學時間有限,多挑戰不同的職位或競賽,才可以找到自己有興趣或是擅長的事。
當時,我有談到很鼓勵大家可以在大學培養口語表達能力與領導能力。在大學的實際狀況經常是,分組總是喜歡爬梯子,每次分工作大家都搶著做簡報,沒有人想選報告。但是沒有人想做的事,也就是自己的機會。不過既然以後在職場上很注重口語表達能力,也會需要和其他人合作,或是領導一個團隊,這些能力應該在大學大家比較能包容你失敗的時候好好練習。
從未想過有一天,也可以有在台上閃閃發光,自信地分享屬於我的生活與故事的樣子。轉變過去只有輸入的模式,為了這次輸出,好好梳理了沒有仔細整理過的經歷。當後來收到匿名問卷中的回覆們:完全是大學生想聽的分享、我認為這對我尋找未來的出路是很有用的建議、很實用的分享等,讓我很感動,也讓我了解用心是可以被感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