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 35 年,玉里國民學校光復分校成立,於民國 40 年獨立設校為大禹國民學校,同樣於民國 57 年政府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後,更名為大禹國民小學。
提到大禹,一定都會聯想到大禹治水的故事,但是大禹這塊土地在成為大禹之前,其實還有過許多不同的名字呢!據載,大禹早期地名為原住民語,有一說是稱「針塱」(某有毒植物),另一說為「芯軟」(臺語發音)。日治時期則冠名「末廣」,因大禹區域是秀姑巒溪與太平溪會合處,豐厚的河川堆積層形成良好的耕作地,因屬河川下端且地域寬廣而得名。民國時代除保留日式舊名「末廣」,另改名為「光復」。後來因易與「光復鄉」混淆,再改名為今日熟悉的「大禹」。(這也是為什麼剛創校時是「光復分校」而非大禹分校!)
為什麼叫「大禹」呢?據悉因當地三面環水、水災頻繁,故以治水先賢大禹為名,希望藉以解除水患威脅。如今在玉里火車站附近還能看見大禹的雕像呢!
第一次拜訪大禹國小,是在濕冷的一月,雨水夾雜著濕氣滲透肌膚,教人想起臺北的冬天。大禹國小門口漆著天空藍,從舊照判斷應是日後才補上的顏色。學校外圍繞著一排紅燈籠,好似年節張燈結彩般熱鬧。入校門後直接就是校舍川堂,再往前幾步就能走到操場,距離短到空間好像被壓縮了一樣,不同之前踏訪學校,大多在校門與校舍中還有前庭作為緩衝,這樣的格局也造就了大禹國小的特殊性。
在川堂一側,一座與牆面等長的黑板,上面寫滿當週的宣導事宜,包括不同年段的品德、健康宣導,更有國內外時事新聞列表,還有多音字、錯別字、每週一詞等語文賞析。重點是全・部・都・是・手.寫!完全考驗老師的板書欸!
經過川堂沿著左前方走,有一處相對愜意的隔板露天廊道,左側草葉叢生地還藏有班級種植區和堆肥區,充滿生機;直走到底還能撞見撲滿色塊的牆面,原以為是馬賽克拼貼,走近一看才發現那是由不同顏色植物的小盆栽所佈滿的牆,實在壯觀!
走在露天廊道,腳步不自覺慢了下來。(攝影:Amo)
順著操場圓弧往前行,會看到寫有大禹國小四字的三層樓小校舍,一、二樓是教室,三樓則是教師宿舍。為避免學生上樓打擾,在通往宿舍的門口還有鐵欄杆做為分隔。因為我是第一次看到這種設置,第一次上樓的時候覺得很新鮮!好難想像上課如果上累了,只要走上樓就可以回到床上睡午覺的日常喔(咦)。不過,有些人會覺得住的地方和上班地方離太近,假日會沒有休息的感覺,所以寧可不住宿,也要幫自己創造一點通勤時間以切割上下班的模式。
在樹叢間,隱約可見兒童遊樂器材,走進還可看見盪鞦韆設置於此。夥伴說,一般遊樂設施多會設置於廣闊的草地,像學校這樣被樹包圍的情況其實很少見。雖然我不能確定,但初步判斷應是安全考量,倘若不是他的分享,我過去從來沒有注意到這個細節呢!
寫有大禹國小四字的樓層是教師宿舍,可遠眺整座操場。(攝影:Amo)
謝謝夥伴,在兩次拜訪大禹期間的招待。特別是第二次拜訪時,恰好參與了南花日,與眾多南花老師相聚,品嚐大家的好手藝,一起彈吉他唱歌,想起來就好快樂。每次透過臉書或 Instagram 都能參與夥伴教室內的故事,也很喜歡故事最後的提問,儘管我不是每次都會思考,但能藉此看見你在每堂課背後的省思,那股全為孩子的學習而起的衝勁,認識一年以來都沒有變呢!
參考資料:
1. 大禹國小
網頁。
2. 花蓮在地文化記憶庫-大禹國民學校設校二週年紀念
網頁。
3. 求真百科-玉里鎮大禹里
網頁。
4. 玉里鎮公所《玉里鎮誌》-教育篇
連結。
5. 原住民傳統領域土地調查《第四年研究報告》
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