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 #三過家門而不入,
在治水的過程中,大禹歷盡千辛萬苦,
深入了山區、河溪、平原等多種地理環境,
他借助各種各樣工具,逢山開路,遇水架橋,
終於解決洪水災害,
這就是著名的大禹治水的故事。
與其聽這神話般故事,
不如去想想這些事蹟背後的意義,
看看大禹治水過程是否你也是這樣解決問題:
#現場主義,掌握第一手資訊
大禹探索河溪經過地形走勢,
調查河溪的源頭和河道變化,
還將各地的土壤是什麼顏色的、品質如何、
有哪些特殊的物產等等資訊,
都列入了調查的範圍,
並根據這些資訊對河溪進行的分級。
#地理空間思考,劃分明確責任區
大禹在確定了基本治水的範圍之後,
大禹按照勘查收集到的這些地理資訊,
把華夏世界劃分成了九大區,
明確了每個區對治水,興修水利工程,
遇到洪災時跨地區進行救災物資的調度。
#當時間朋友,持續優化專業
大禹面對複雜地勢地形帶來的阻礙,
用了13年時間持續改善治水方法,
終於解決了自堯時代以來的洪水災害。
在我看來,大禹的故事讓是 #實事求是
治水不但要掌握現場眾多資訊外,
還要分析大、小尺度時間和空間變化,
才算是完整河溪的治水一套完整功夫。
這些年來我發現,常有愛護自然生態的民眾
誤解堤防護岸工程當下對環境生態影響,
事實上水利工程師也是效仿大禹治水思維,
花很多心力調查、分析及規劃等,
持續優化治水觀念及工法。
因此設計出很多精彩的水利工程,例如:
#宜蘭冬山河森林公園生態綠舟
#台北市大溝溪生態治水園區
#新北市藤寮坑溝來場生態遊
#新北市大窠坑溪河道整治變身生態自然綠川
#桃園市老街溪青埔段河岸親水綠帶
#新竹市微笑水岸
#台中市東大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
#台中市柳川水岸景觀步道
#彰化縣鹿港溪風華再現打造生態親水廊道
#雲林縣北港溪等待重返榮耀
#台南市竹溪左岸的浪漫情懷
#高雄市愛河之心夜景
#屏東縣萬年溪景觀橋
這些都市現代版大禹,用心設計亮點,
將過去只單一重視防洪轉變兼具生態休閒,
改善水域空間功能、水質水量及生態環境,
為社會民眾創造更多幸福空間
現代大禹版水利工程師真不簡單,
為瞭解河溪生物需要環境棲地及習性,
以滿足多元多樣多變的需求,
不能只是在治水,就得鍛鍊出更多本事,
不被時代拋棄、不被自然淘汰。
請你加入治水隊伍,
當一個愛護河溪的人,
做好水環境生態保護,記住,
昨日能解決問題的方法,
今日已經不能滿足需求,
未來更要因應氣候變遷,
是為社會大眾創造幸福。
別讓你的治水天賦被埋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