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PDCA與「封閉校正系統」的潛在問題/傅瑞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從知道有PDCA這種東西開始,我就一直有一個疑惑:這類「封閉校正」系統的問題,或許有點像是量子物理學上的「測不準原理」;但如果用我的方式說,問題就是可能「迴圈裡有毒」,或者說「靴子裡有蛇」。

raw-image

所謂PDCA,意思大致上是這樣的

PDCA(Plan-Do-Check-Act的簡稱)循環式品質管理,針對品質工作按規劃、執行、查核與行動來進行活動,以確保可靠度目標之達成,並進而促使品質持續改善。

總而言之,就是透過「規劃」(P)、「執行」(D)、「查核」(C)、以及「行動」(A)四個步驟的不斷循環,來達成確保工作品質、達成企業目標的結果。

PDCA循環改善過程的示意圖。來源:Wikipedia

PDCA循環改善過程的示意圖。來源:Wikipedia

我從前看到這個理論的時候,想起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年輕時研究數位化出版流程,曾經學到的一門學問,叫做「封閉循環色彩校正」(closed-loop calibration)。

什麼是「封閉循環色彩校正」?

這種校正方式簡單的說,就是拿一張上面印有各種色彩方塊的標準色表,用掃描機掃描成影像之後,將圖檔呈現在電腦螢幕上;再從電腦將影像列印到印表機上。

列印出來的結果可以拿來跟標準色表比較、並根據各站顯示的色差,回頭調整各項設備,然後整個過程再來一次。

比較之後,可以再回頭檢視出:

  • 掃描機的色彩掃描結果是否準確?
  • 假設掃描色彩正確,電腦螢幕上的顯示結果是否正確?
  • 假設電腦螢幕顯示結果正確,列印出來的顏色是否正確?
  • 列印出來的結果,跟原始的標準色表是否一致?

如果最後的列印結果,已經調整到跟標準色表大致相同,還可以改用列印的這張放進掃描機,然後再反覆進行整個校正過程。

理論上,如果掃描機、電腦顯示卡、螢幕、印表機都是可以微調輸出色彩的機種,那麼在反覆比對並調整之後,就可以讓每個步驟都得到最準確的結果。

不過除了「整個循環都能微調」的設備組合不常見之外,在出版數位化發展一段時間之後,這個流程往往也只能用在沒有其他「更專業選擇」的場合。

封閉校正系統的問題

因為,這種校色方法理論上對,但能將所有設備都校到準確的機會微乎其微;而且如果認真做,就不會是「只有幾個設備錯」(因為「一致」是基本要求),「整個循環都錯」的機率比「整個循環都對」的機率高太多。

實際執行上會有這樣的結果,經常出現的原因是:

  1. 過於信任(特定的)設備:特別是執行者相信「這台十幾萬的螢幕應該不會錯吧」,有錯只會是其他便宜的設備錯。最糟糕的狀況是,執行者相信所有的設備,但所有設備都是錯的。
  2. 眼光偏差:因為這樣的校正方式,非常偏重執行者的經驗和肉眼的辨識能力;有時一串看下去都差不多,但顏色其實已經越來越偏,只是肉眼看不出來。
  3. 基準本身就不對:有時候最原始的那張基準色表,本身因為印刷品質、反覆使用、或是其他原因(被加上護貝之類的),所以原本就有問題,當然再怎麼校都不會準。
  4. 過程中標準不一/誤差:這一點跟「眼光偏差」類似,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執行者在設備A和B之間、以及C和D之間(自覺或不自覺的)採用了不同的判斷標準。

而只要其中有一個環節不對,最好的結果就只能是「大家一起錯、錯得很一致」。不過也要公平的說,雖然純就結果論來看,「大家一起對」的機率不高,但「做事」跟「色彩」還是不一樣的。

因為理論上來說,特定的色彩只有唯一基準,錯的就是錯的;但做事不一樣,PDCA過程中即使沒有往預定的目標(例如改善品質)校正,在這個循環中所做的改變仍然可能是「細部改善」(例如降低成本、提高士氣),對整體效益還是會有間接幫助。

若不談「細部改善」這一點,PDCA和印刷系統這類「封閉校正」系統的問題,或許有點像是量子物理學上的「測不準原理」;但如果用我的方式說,問題就是可能「迴圈裡有毒」(或者說「靴子裡有蛇」)。

如果這個「毒」沒辦法發現、也沒辦法往外排除,那麼這個迴圈也就永遠不會是乾淨的。

而這種「毒」,多數時候是出現在主事者的觀念上(例如紅綠色盲、或是「藥只要有效就好,不必管傷不傷身體」);而因為這是循環中無法改變的基本前提,所以也註定了結果:PDCA本身可以改進流程,但無法改變有問題的系統。

但問題當然也可能出現在流程中的元素上。例如前面提到的掃描機、印表機等等。把設備換掉當然比較簡單、而且多少會有幫助,但對於這個方法的本質可能導致的「大家一起錯」(別忘了,往往有彈性的人還是得去遷就錯的人)的結果,影響仍然有限。

換套系統,或是換套標準

如果你能理解一開始舉例的校色系統問題,再套用到PDCA的循環上,大概就知道我為什麼會聯想到它、以及我認為的問題所在了。

那麼,萬一你的PDCA或校色系統真的出現這些問題,又該怎麼全盤改善呢?

  • 換一套系統:無論PDCA或封閉校色,本身理論上都是沒有錯的;如果會有問題,只是因為它是一套封閉迴圈;就像把染料倒進洗衣機,往往無法一次就洗乾淨就算了,還可能會讓所有的衣服都染上顏色。所以, 如果能找到更好的改善評估方式,也不妨試試看。
  • 引進公正的外部評估標準:既然問題會出在靴子裡有蛇,那麼就把靴子脫掉、把蛇倒出來。在評估和執行過程中的每個階段時,由循環外的機制(其他主管、匿名委員會、或是顧問等等)以公正的標準來進行校準和修正,會比迴圈內的自我評估更好。以色彩校正系統為例,這個「公正的外部評估標準」就叫做「Device-Independent Color Spaces」(獨立於裝置之外的色彩空間, DCS;有時也稱為「Profile Connection Space/PCS)。
raw-image
  • 數據化(如果可能的話):如前面一項說的,「公正的外部評估」方法之一就是數據化。以校色系統的例子來說,就是不要用「視覺比較」的方式(諸多問題的來源),而是將各項設備的輸出轉換成數字來比較,然後據以微調系統。
  • 信任客觀的標準:數據化是其中一種方式,而在無法數據化的事情上,則是「看證據說話」(而不僅是「看結果說話」)。總而言之,就是在檢討過程中,盡量抽離主觀的因素。

有時候「直覺」是很好用的武器,也是許多創業者與眾不同的成功秘訣;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種能力,反而常會被自己的直覺所欺騙;例如這張「A、B兩格其實同色」的圖,就是很有名的例子:

來源:Wikipedia

來源:Wikipedia

另外一個例子,則是在飛行領域經常發生的「空間迷向」(spatial disorientation):在難以判別外界狀況的狀態下,即使理性上知道應該信任儀錶,但卻仍然選擇信任自己的感官,導致事故發生。

典型的空間迷向結果。來源:Wikipedia

典型的空間迷向結果。來源:Wikipedia

如果在下判斷時容易受到直覺的欺騙、在某些狀況下又不願意信任數據(我們人人都有這個可能),此時從結果論來說,封閉循環系統反而會成為一種危險的工具。

結語

總而言之,PDCA方法並不是不好,它是非常有用的結構化改善工具;在無毒環境下對於組織運作的細部改進、以及找出現有問題的因果關係,還是很有幫助的。

在數據化工具進步、而且基準相對單純的校色工作上,封閉迴圈校正方法早已成為歷史,只有在不得已時才會用到(現在已經改用ICC Profile之類的數位工具);但在「人」與「管理」的領域中,PDCA至今仍然是受到推崇的方法之一。

如前面所提到的,這兩個系統雖然表象類似,都是封閉系統,但在本質上仍有許多不同。有趣的是,它們可能會出問題的地方又相當類似;而解法也差不多,就是排掉主觀意識帶來的「毒」,讓來自外部的客觀因素,成為校正這個校正系統的工具。

或是另外找一套更有效、更開放、或是更適合你公司企業文化的思維和方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吐納商業評論的沙龍
1.4K會員
2.0K內容數
為您送上頂尖作者的最新管理與科技產業思維。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7
「管理者」設計流程的真正重點,在於:流程越簡單越不會出錯、沒有作用的動作不要做、尤其是做不到的事情不要讓別人產生期待。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從企業經營管理的角度,來回顧自己這次確診的經歷,我可以斷定許多問題出在政府的組織架構、和其分工合作上。政府組織架構和企業的不同,造成了在防疫過程中不同單位間的整合問題。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2022/07/06
在疫情之中,「恐懼製造鏈」充斥每個角落;不管有意或無意、善意或惡意,每天都有人製造恐懼。但恐懼在傳播之後往往會失控,造成可怕的後果。所以每個人都必須瞭解散佈恐懼之後可能造成的惡果、謹慎發言,避免自己遭到反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蛤! PDCA 我聽過啊! 可是跟跳舞、節奏有啥關係阿 ??? 別急! 待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蛤! PDCA 我聽過啊! 可是跟跳舞、節奏有啥關係阿 ??? 別急! 待我娓娓道來。
Thumbnail
對過去的不如預期解釋的再透徹,也無助於未來的合乎預期;除非我們有對策可以避免過去的落差再次發生,同時降低突如其來的事件所造成的影響。
Thumbnail
對過去的不如預期解釋的再透徹,也無助於未來的合乎預期;除非我們有對策可以避免過去的落差再次發生,同時降低突如其來的事件所造成的影響。
Thumbnail
軟體開發是在虛擬的空間重新描述並解決現時的問題,多數時候並不存在正確答案。如何穿越這些不確定及未知就體現了開發者的功力以及對事物的把握度。 標題有點聳動,但且以這篇短文紀錄幾個印象比較深的、飛一陣後發現什麼節論都沒得到的可能作法(? 所以其實是要反著看 … 以下列舉三個常碰到的情況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軟體開發是在虛擬的空間重新描述並解決現時的問題,多數時候並不存在正確答案。如何穿越這些不確定及未知就體現了開發者的功力以及對事物的把握度。 標題有點聳動,但且以這篇短文紀錄幾個印象比較深的、飛一陣後發現什麼節論都沒得到的可能作法(? 所以其實是要反著看 … 以下列舉三個常碰到的情況跟大家分享
Thumbnail
以印刷業來說,最麻煩且容易出錯的就是最前端跟客戶確認『需求』的環節。這個問題在高度或全客製化的商品上更為重要,一步踏錯後面就真的萬劫不復。 在自己開發 ERP 及電商系統的過程中,發現在某些地方 #設計業 跟 #軟體開發 非常相像。不只是沒有一定的產品規格
Thumbnail
以印刷業來說,最麻煩且容易出錯的就是最前端跟客戶確認『需求』的環節。這個問題在高度或全客製化的商品上更為重要,一步踏錯後面就真的萬劫不復。 在自己開發 ERP 及電商系統的過程中,發現在某些地方 #設計業 跟 #軟體開發 非常相像。不只是沒有一定的產品規格
Thumbnail
寫稿寫了這麼久,說完全沒有錯字肯定是假的,相信一定有國文水準及造詣非常高的人,但洛琳只是個平凡人,也就繼續平凡下去了……這話似乎很不長進?呵呵……輕鬆一點啊!簡單來說,就是因為這些文章你太熟悉,導致腦中處理的是意義,而對其他人來說,這篇是新的、陌生的文章,比較容易抓出錯字。
Thumbnail
寫稿寫了這麼久,說完全沒有錯字肯定是假的,相信一定有國文水準及造詣非常高的人,但洛琳只是個平凡人,也就繼續平凡下去了……這話似乎很不長進?呵呵……輕鬆一點啊!簡單來說,就是因為這些文章你太熟悉,導致腦中處理的是意義,而對其他人來說,這篇是新的、陌生的文章,比較容易抓出錯字。
Thumbnail
(續Part I)... 但別忘了,除了倉儲環境之外,原料亦會因為「操作」而令其質變。故任何對原料所進行之「操作」的作業細節,都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其品質,因此相關「作業標準」所規範之內容就非常地至關重要了。 若原料在「留樣」後係另置於他處管理,即便令該處之環境條件類似倉儲,但細微差異的日積月累
Thumbnail
(續Part I)... 但別忘了,除了倉儲環境之外,原料亦會因為「操作」而令其質變。故任何對原料所進行之「操作」的作業細節,都有可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其品質,因此相關「作業標準」所規範之內容就非常地至關重要了。 若原料在「留樣」後係另置於他處管理,即便令該處之環境條件類似倉儲,但細微差異的日積月累
Thumbnail
從知道有PDCA這種東西開始,我就一直有一個疑惑:這類「封閉校正」系統的問題,或許有點像是量子物理學上的「測不準原理」;但如果用我的方式說,問題就是可能「迴圈裡有毒」,或者說「靴子裡有蛇」。
Thumbnail
從知道有PDCA這種東西開始,我就一直有一個疑惑:這類「封閉校正」系統的問題,或許有點像是量子物理學上的「測不準原理」;但如果用我的方式說,問題就是可能「迴圈裡有毒」,或者說「靴子裡有蛇」。
Thumbnail
6月23日,No. 174,問題解決的困境:以「每日猜招」碎片化為例 語言的模糊性比我們想像中的高許多,往往需要上下文來理解。「#碎片化」在許多領域都用這個詞,今天用的是電腦科學的語境。
Thumbnail
6月23日,No. 174,問題解決的困境:以「每日猜招」碎片化為例 語言的模糊性比我們想像中的高許多,往往需要上下文來理解。「#碎片化」在許多領域都用這個詞,今天用的是電腦科學的語境。
Thumbnail
一次來自於學校的報告,在之後進行加工發表而成。 研究目的﹔ 了解如何自製一個光譜儀和光譜儀之形成。
Thumbnail
一次來自於學校的報告,在之後進行加工發表而成。 研究目的﹔ 了解如何自製一個光譜儀和光譜儀之形成。
Thumbnail
零秒思考力 我們是否有意願打開一本書通常取決於標題,那時我是偶然瞥見的——零秒思考力,讓我不禁好奇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打造出此能力,也因為那時工作列滿整張待辦清單,不得不提升一下「速度」,用少一點的時間做多一點事。 然而我有些失望~ 欸~先別急著把視窗關掉啊!
Thumbnail
零秒思考力 我們是否有意願打開一本書通常取決於標題,那時我是偶然瞥見的——零秒思考力,讓我不禁好奇什麼樣的方法可以打造出此能力,也因為那時工作列滿整張待辦清單,不得不提升一下「速度」,用少一點的時間做多一點事。 然而我有些失望~ 欸~先別急著把視窗關掉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